登陆注册
18708600000100

第100章 夏侯入彀

或许是之前汝南的那一把大火烧掉了曹操心中的一部分傲气,在带领着手下将近七十多万大军往义阳赶时,曹操并没有如同此前刚刚南下时那样,直接让先锋部队离开自己的大军太远,而是在先锋和中军之间只间隔了半天的路程。

并且为了加强先锋部队的战斗力,曹操直接划给了夏侯惇和夏侯渊八万大军,并配上性格稳重的李典作为副手,以便保证先锋部队的安全。

如此稳扎稳打的做法,不用说,曹操明摆的是打算利用手上远超刘备的实力将自己的老对手给碾压死了。

只是接到这个消息的柳云虽然明知曹操的打算,却也是对曹操这个近乎无赖的做法有些无可奈何。毕竟像这种摆在台面上的阳谋,除非你有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实力或是优势,否则就只能干看着对方一点一点的将你逼死。

在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什么太好的应对措施后,原本一直待在义阳懒洋洋的晒着肚皮的柳云最后直接一咬牙,将手下的三千人全都从义阳县城拉了出来,迎着正往自己这边赶的夏侯兄弟就飞奔而去。他还就不信了,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再加上后世的那些“损人利己”的战法,他还搞定不了那两个把脑子都快练成了肌肉的“虾猴兄弟”!否则的话这仗如果打不出彩来,之前已经在自家主公和猪哥面前夸下了海口的柳云非得被张三爷那群损友们笑死不可。

抱着说什么也要搞定两只猴子的想法,柳云带着自己训练多年的三千个“小弟”雄赳赳气昂昂的朝着曹操的百万大军冲了过去。当然,跟着柳云一起埋头往前冲的这三千人也都知道自家的将军要带着自己去什么地方,也都知道自己即将要面对的是什么,不过因为此前柳云一直表现出来的惊人战绩,自柳云往下这三千余名将士全都义无反顾的跟着自家将军向着几乎不可能战胜的对手冲了过去。

而此刻正在往义阳前进地夏侯兄弟和李典,因为在出发之前曾被曹操亲自叮嘱过要稳扎稳打、小心谨慎,所以在整个行军过程中,身为先锋主将的夏侯惇也一直按照曹操的要求,每次派出的探马都要比以往多出一倍,并且探马们的刺探范围也都要更远一些,扎营布防时巡查的的人马也更多。

嗯,虽然不管是夏侯惇还是夏侯渊都对这种小心翼翼的做法打从心里感到不爽,但是在曹丞相的威严之下,两人还是听从了性格稳重的李典的建议,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布置好探马和巡防的工作。

要说按照正常的情况下,像夏侯兄弟和李典的这番作为应该足以应付所有的突袭和埋伏了,可惜他们却不知道在身负着各种作弊手段的柳云面前,就算他们再怎么小心谨慎,还是防不住来自柳云的“亲切问候”。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名闻天下的夏侯兄弟和李典,充分领教了柳云学自后世的各种游击骚扰手段,什么夜半袭营、河水闹鬼、村庄着火……等等一系列在他们看来十分下作和不可想象的方法,全都被柳云使了出来。就这都还算是比较温柔的,最最可恶的是柳云每次都会带着他的一众部下们在他们准备生火做饭和扎营休息的时候准时的出现在大军周围,每次不是带领骑兵闯入外营骚扰,就是领着部下向军营里射出大量的火箭。没过几天,夏侯惇带领的八万先锋部队士气就开始急剧下降。

虽然李典也曾向身为主将的夏侯惇建议过多派人马在大军四周戒备,可惜在神识的监控下,柳云总是能够找到这些哨探的薄弱点,神不知鬼不觉的带领着一众部下出现在曹军的军营面前。实在躲不过去的时候,柳云干脆直接就单枪匹马拿着自己的复合强弓按照神识的标注,将李典布置在外围的哨探一个一个的给送去见佛祖,之后再带着自己的小弟们继续做自己该干的事情。

如此这般,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夏侯惇三人终于发现,虽然他们手上有着八万人的大军,但是在面对着柳云所率领的三千人面前,在抓不住对方的情况下,貌似还真搞不定这一小撮人马。

原本夏侯渊还曾提出过在夜间大军设下埋伏,等到柳云带人袭营时再利用远超对方的兵力将柳云给杀死。可是在经过两次埋伏不成反被笑后,面色铁青的夏侯渊只得放弃了他想要在夜间设伏的想法。

而作为先锋副将的李典,虽然在性格上颇为沉稳,但是在智谋上,却并没有什么急智。因此在面对柳云这般好似无赖般的作战方式时,饶是以李典的稳重,也几乎被柳云弄得有些跳脚,就更别说本就性情粗暴的夏侯惇了。

随着夏侯兄弟率领的曹军越来越接近义阳,柳云所率领的三千刘备军对夏侯惇的骚扰也愈发的频繁和激烈。原来一天三次的袭营在柳云着急于完成任务的压力下,也变成一天六次,尤其是在夜间,很多时候,往往一众曹军将士才刚刚躺进被窝里睡觉,柳云就带领着自己的部下前来进行两军间“亲切友好的交流”,而且这种交流往往还是不定时和不定次数的。没准今天晚上只会“交流”两次,可是等到明天,这种“交流”的次数就会上升为五次、六次!

几天之后,八万曹军先锋就在柳云的“亲切问候”下变得人人顶着一对大大的熊猫眼,每个人的眼睛里都充满着血丝。尤其是作为主将的夏侯惇,因为需要处理大军的所有作战事务,本就没有多少休息时间的他几乎快要被柳云给骚扰的要崩溃了。似柳云这样的做法,你打又打不到,抓又抓不着,防也防不住,可你真要是不去管的话,保不准什么时候他就又会给你来个“羊变狼”,在你放下提防心的时候给你来个致命一击。所以为了保证大军的安全,每次柳云来袭时夏侯惇都是直接抄起自己手中的长刀,全副披甲上阵的准备和对方来个生死之战。

只可惜虽然夏侯惇心中的想法很好,但是生怕自己的部下会遭到损失的柳云却并没有和夏侯惇来一场生死搏杀的打算,每一次都是把所有曹军给吵醒之后就直接拍拍屁股闪人,等到曹军又再次睡下后又带着另一队已经休息好了的部下再次前来闹营。这种只能单方面接受敌人骚扰的情况直让夏侯惇郁闷的想要吐血,脸上的独眼红的几乎快要冒出火来。

好在这种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日子虽然难熬,但是在大军不断前进地脚步下,义阳县的轮廓还是渐渐地出现在了曹军的眼前。

正当夏侯惇三人觉得自己的苦日子终于要到头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直接将夏侯惇脑海里那为数不多的理智给轰了个稀碎。之前一直在义阳一代徘徊的刘备军在一天前突然开始快速地往南方进军,而且貌似整个大军转移的非常匆忙,连一些行军用的物资都没来得及转移。

因为这个情报是一对曹军哨探在夜间走出离大军十分远的距离后才发现的,在往回赶时又被刘备军的士兵给发现,拼死突围后只剩两个人带伤回来报告。于是夏侯惇三人在聚在一起商议了一会后,认为这个情报的可信度还是较高的。毕竟按照两个哨探的说法,刘备军在夜间使用的火把数量与之前打探到的人数相差不多,按照时间来推算,刘备也应该差不多接到了来自襄阳的消息,所以在明知不敌丞相百万大军的情况下,刘备趁着夜色匆忙转移也是说得过去的。

至于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陷阱之类的,这个想法别说是夏侯惇这样只练肌肉不练大脑的家伙,就连性格稳重的李典也没有去想过这样的可能:双方实力相差太大,除非刘备的脑子突然抽风了,否则在丞相大军距离自己只有半日路程的情况下,刘备绝不会再这种时候闹什么幺蛾子。而且按照刘备现在连夜转移的表现来看,之前柳云不顾双方兵力差距,一直骚扰他们的原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释,那就是刘备需要派柳云来延缓他们的行军速度,以获得充足的时间来探知襄阳的情报。而今襄阳的情况已经掌握,那么柳云再派柳云来骚扰他们也就成为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连夜撤军江夏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想到眼下一个成功战败杀死刘备的机会就在自己的眼前,不管是两个“虾猴”还是脑子还有一点清醒的李典,都不由得加快了呼吸。

反手拔出腰间的长剑,夏侯惇当即下令让善于长途奔袭的本家兄弟夏侯渊率领两万将士强行军前去缠住正在撤退的刘备“大军”,自己则率领五万将士紧随其后,李典则带领剩下的一万士兵随军接应。

在接到夏侯惇的这个命令以后,一旁的夏侯渊自然是不会拒绝自家兄长的好意,急匆匆地就带领着自己的部下快马加鞭的朝着刘备撤军的方向赶去,而作为副将的李典,虽然知道夏侯惇这是不想让自己分去击败刘备的功劳,但是想到夏侯兄弟是曹操额亲族,李典还是面色难看的低头抱拳接受了夏侯惇的命令,带领着自己的一万本部,慢慢地跟在夏侯惇五万大军的身后向着前方缓缓地前进。

处于自身谨慎的性格,李典在经过一番犹豫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派出自己的一个亲卫将自己和夏侯惇两人状况赶回后方报告给还在行军当中的曹操。本来这个举动只是李典出于一个臣下的本分才做出来的,可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正是由于他这个举动,救回了他自己和夏侯惇、夏侯渊两人的性命。

而此刻,在夏侯渊急进的前方,正扮作“刘备大军”的柳云正一脸洋洋得意的哼着小曲,带领着三千名部下不急不缓的等待着后方夏侯渊部队的到来。

费了那么多天的精力,后面的那两只“虾猴”可算是上钩了。虽然在他们的后方还有曹操的几十万大军跟着,但是凭借着自家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四轮马车),柳云觉得自己一干人在收拾完这八万曹军后还是可以成功转进的。毕竟两天腿怎么跑也是跑不过四个轮子的嘛!

抱着终于完成任务的心态,柳云就这样乐呵呵的带着自己的一众小弟吊着身后红着双眼的夏侯渊,不急不缓的向着事先和诸葛亮约好的地点赶去。在那里,早已等候多时的刘备等人全都摩拳擦掌,等待着夏侯惇率领的八万余名曹军先锋的到来。

同类推荐
  • 相宋

    相宋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 诛日之大浪淘沙

    诛日之大浪淘沙

    破阵子--中国梦万里江山依旧,三千明月风流。几度斜阳今古事,多少青山烟雨楼。问天无尽头。系马南疆放纵,试刀东海封侯。生有炎黄传傲骨,死亦包罗魂九州。龙泉剑上秋。涉外律师一次惊险的龙卷风,穿越大明朝的万历十三年。考取进士及第,与江南的神女教美女教主的爱情故事穿插。并且成为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成龙爱婿,期间邂逅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江南才子王稚登,被万历皇帝派北朝鲜与日本人作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隋大帝杨秀传

    隋大帝杨秀传

    杨秀,大隋朝蜀王,历史上被杨坚废为庶民还被宇文化及害死,不过现在此杨秀非彼杨秀,本王可是穿越者,杨坚安敢废之?宇文化及安敢害之?且看穿越者杨秀如何在这大隋朝之中觅良臣,收勇将,夺皇位,屠异族开启大隋盛世。
  • 人生再次初相见

    人生再次初相见

    分手在即的夫妻一同穿越,他竟成了女儿身,还当上了将军夫人;她栖身在江湖最大帮派之中,是前帮主遗孤。朝堂内外风云诡谲,江湖之中血雨腥风,活下去都得如履薄冰,回去又谈何容易?
热门推荐
  • 世间主

    世间主

    天地无真主,一切皆变易。世界无主宰,七国有强权。天象山脉的酒馆老板周成,偶遇战神学院众人。于是,走出山脉,一步步成长,揭开身世的谜团。在异世大陆发出震动无数修炼者的声音!
  • 道影剑心

    道影剑心

    三生石上谁的墨笔写下了那无悔的情?谁又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再见到那魂牵梦萦的身影……
  • 恶魔校草,注意点,别太过分

    恶魔校草,注意点,别太过分

    ”学长,你.........."夏沫汐的话还没说完,欧辰逸那冰凉的唇便吻了上来,夏沫汐的脸泛红了起来,欧辰逸的嘴角微微上扬,这让夏沫汐的脸更红了。欧辰逸离开了夏沫汐的嘴唇,在夏沫汐的耳旁说道:"小妖精,我对你越来越感兴趣了。“......
  • 诸天仙

    诸天仙

    寻遍诸天万界,踏破红尘万丈,千舟百转,问仙求道,世人几流转,成就诸天仙·
  • 回忆中的穿越火线生涯

    回忆中的穿越火线生涯

    现在的穿越火线早已不如当年火爆,但是它陪伴了我们。他还在继续向前!战士们依然热血!这部作品饱含了太多太多的回忆,有作者本人的影子,相信每个穿越火线的玩家可能都能从其中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希望大家支持
  • 异界之超级翻译

    异界之超级翻译

    无数次应聘失败的某普通大学翻译系毕业生沈笙在心灰意冷之下想到了跳楼自杀,但是在他站在高楼的上空,俯瞰这繁华的都市之时,他那颗冷掉的心却再度充满了热血,然而上天在此刻却和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一道明晃晃的闪电,直接将他送到了异世界的万齐大陆。在穿越之后,沈笙并没有像前世所读过的那些小说里的主角一样拥有可以不断进化,而且一旦进化到最后就是可以逆天成神的巨大福利,然而,他唯一可以称的上天赋的东西却在穿越之后被无限放大。什么,你说你在什么古神遗迹中得到了一条七级言咒?我看看……擦,还真是,你丫的狗屎运真不错。什么?想让我帮你翻译,不好意思,我很忙的,皇帝陛下现在叫我作为帝国首席翻译参加和龙族的谈判啊……什么?五万个紫晶币?OK!这条言咒的意思是……且看一个翻译如何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成就他的一代翻译官形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仙何物

    神仙何物

    这是好久以前写的,8月份试发,看到了不少问题。为了更好的改掉那些不足,我又重新写了一本,质量好得多,而且正在冲榜,渴望大家支持,拜谢!--------------------------------------------------------书名:《道惊天》简介:进者生,退者死,生死由人不由天。人道起,天道惊,天道诛绝人道兴。书号:2199357这个效果还好,所以我也有信心写下去,稳定更新。真心希望大家能顶顶,支持下,点击、收藏、评论、推荐,什么都行,再次拜谢!!!
  • 我的末日画风不对

    我的末日画风不对

    序章在作品相关里,看不懂的书友可以先看序章,导入了一部分世界观呃……末日乐园的同人诶,借用了原著的世界观,没有原剧情人物……吧
  • 幻狱剑主

    幻狱剑主

    幻灭成空,寂灭成梦。幻道永恒,剑道苍穹。风雷锻体,地狱瞳术。以剑为主,以幻为辅;以幻为主,以狱为辅——幻即是吾,吾即是幻。若天灭幻,则幻颠乾坤;剑即是吾,吾即是剑。若天灭剑,则吾破苍穹。(Ps1:这是一个以幻剑道为核心的故事。Ps2:这是一个人渣重生来改变自己做错的故事。Ps3:新手一枚,请多指教。因为时间关系,所以每天一章,请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