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舞台达人秀、一展英姿傲千古
忽必烈:元朝的创建者。蒙古尊号为:“薛可汗”,即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青年时便有“思大有为于天下”的霸心。他一生戎马沙场,统一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元朝。在任时期,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同其祖父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帝国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成就:1。建立元朝,定都大都。2。改革政体。3。首创行省制度。
二,征討大理遭贬敵心中不悦无人听
1252年六月,忽必烈去曲先脑儿进见蒙可汗,蒙可汗命忽必烈率军征云南。1253年,忽必烈便率大军在六盘山驻扎。秋天,大军经过临洮进入藏族地区,到达忒地刺地方。1254年初,忽必烈包围了大理城,轻而易举就将大理城给收复了,然后凯旋而归。
蒙可汗知道忽必烈凯旋而归,心里便开始有所担心了。忽必烈功高震主,威信极高,难免蒙可汗对他有几分猜忌。当他回来之时,蒙可汗想降他的职。但又不好明着直接来,于是暗地放冷箭,叫人罗织了一百多条罪状,旨在除去忽必烈所信用的官员,削弱他的势力,以至于让他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忽必烈立了功劳反而被贬,心里定是越来越不爽。翻转多思之后,心中怒火始终不能平复,便去找蒙可汗讲理。蒙可汗对忽必烈的到来已一清二楚,可是他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相对泣下,见他不要再做表白,一口回绝了他。就这样,忽必烈无缘无故,不明不白地被降了职。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会不舒服,于是引发了争夺地位的纷争。
三,争夺汗位拥护主有名无实心难安
忽必烈虽然智慧超群,但是登上汗位也是非常艰难的。蒙可汗去世后,遗留三个弟弟,旭然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
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按照当时法律,应该由旭然兀继位的。但是旭然兀自1256年成为波斯汗之后,便远离了蒙古高原,从而没有继承大汗之位。现在只剩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了。
阿里不哥作为幼子,已经成为了蒙古汗国本土的统治者。但是忽必烈现在野心已经膨胀,绝不会把煮熟的鸭子让给别人品尝吧!所以决定先发制人,率军从武昌北上,在中原的开平大都府建立大本营。1260年,忽必烈在他的党羽拥护下,顺利成为了“可汗”。
四,汗位不稳排异己一心努力永当王
忽必烈虽然被拥立为大汗,但是始终名不正言不顺。按照成吉思汗的法律,库里勒台应该在蒙古召开。会前应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兀鲁思的代表们出席。忽必烈想成为真正的可汗,确保可汗之位不被动摇就必须将阿里不哥军对铲除。
在中国,控制陕西和四川的蒙古军将领都倾向于阿里不哥一边,但是忽必烈用计将这两个省的军队争取到了自己这一边。忽必烈的副将在甘州打败了阿里不哥。这次胜利巩固了忽必烈在对蒙古统治下的所有权。
忽必烈把他的优势兵力向蒙古本土推进,阿里不哥朝泥塞河上游撤退。忽必烈一步步紧逼阿里不哥。
五,两战激斗胜难分后有吉人助己成
忽必烈一路凯歌逼近阿里不哥,将他打得劫劫败退。忽必烈这时有些得意忘形了,被胜利沖昏了头脑,结果犯了一个大错误。他错误的以为战争已经结束了,所以只留下一支普通军队就回到了中国。没想到阿里不哥卷土重来,驱逐了这支军队,并进军迎战忽必烈,在戈壁边境打了两战。
这两战中胜负如何呢?第一次忽必烈获胜。所谓:“江山易该,本性难移”,忽必烈可能是因为太自负了,又一次判断失误,误以为自己已经消灭了阿里不哥。十天之后,又开战了一场。尽管战况十分激烈,但是没有决定性的胜负。
但是后来又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这个插曲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势。要不然的话,忽必烈可能被阿里不哥给消灭了。当时阿里不哥的部将背弃了他,转投了忽必烈。这一次出人意料的背叛让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最后阿里不哥遭到前后夹击,惨败而降。
忽必烈为了笼络人心,所以没有杀阿里不哥。但是将阿里不哥的主要支持者全部杀害,断了阿里不哥的左膀右臂。忽必烈还不满现状,害怕阿里不哥又重整旗鼓,于是将他作为主要俘虏囚禁起来,直到去世。
六,立国建都定太平希望蒙汉大结合
自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以族名为国名,称“蒙古帝国”。忽必烈称汗之后,建国号:“中统”,但也没有另立国名。1271年11月,在建国
十多年之后,他的统治地位已经逐渐巩固时,他才正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便是元世祖。他采用汉制汉法,国力日益强盛。而忽必烈定都国
号为:“大元”,其实是采用了《易经》“大哉乾元”的说法。忽必烈这一举措明确表示他所统治的国家是中国历代元朝的继续。忽必烈将蒙汉结合起来,希望身材高大的蒙古人能够学习汉文化,进而改变那种鲁莽的性格。因为他认为汉文化博大精深,有助于利国利民。
七,元朝首建行省制重视农业生产化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置了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直接管辖大都其周围地区。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和县。
元朝之后,行省的名称一直被沿袭下来,元世祖忽必烈对农业生产化也是非常重视的。1。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2。纺织业。用棉花纺织布已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松江黄道婆为纺织业的进步作了重大贡献。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八,内忧外患双灾难目光短浅存隐患
忽必烈只顾着争夺帝位,把国内之事安定了,却忽略了外侵。因为忽必烈是蒙古人,对中原作战根本不懂,所以残战连连。忽必烈与赵匡胤相同的错误。宋朝重
文轻武,注重国内经济,疏于对外侵的防范;而元朝则是努力发展国内经济,忽略外族虎视眈眈的欲望,从而导致被强的一方所吞噬。
他们都只是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考虑,虽然有一时的春光乍泄,但好景不长,最后导致面临更大的灾难。我们要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从整个大局着想。而不是仅仅为了个人利益而努力,所谓:“站的高、看得远”,目光放长远一点,成就的大业便会越坚固。
九,以文治国愿改型蒙汉结合促发展
作为中国皇帝,就应该把自己扮演成中国文化的保护人。大家都知道蒙古人身材魁梧、人高马大的。忽必烈必须让自己脱颖而出,把自己从一个粗暴的蛮人转型成汉人的模样。
一个人的气质是从骨子里露出来的。想要融入进去,就必须学习汉文化。没有任何一位天子像他那样严肃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不仅征服了土地,而且征服了人们
的头脑,他或许不是世界上第一位征服全国的人,但是定是“第一位治理全国的人”。从这里可以看出忽必烈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高志向的人。
十,是非成败皆成空、历史演义众人赏
功:忽必烈雄才大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建立元朝。发展农业、纺织业等措施,使百姓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还结合汉制汉法来改变蒙古人的思想,以文之国,让蒙古人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这些措施都是百益国家而无一害的,忽必烈功不可没。
过:忽必烈为了汗位杀害自己的弟弟,难免有些利益熏心。但对于当时的制度来说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不是你死就是我。而且手足相残争夺帝位的事情屡见不鲜,每个朝代都有,我们要以客观态度来了解此事。
十一,一生经历论职场、以古观今明心鉴
1。立功反被贬、心中气难消
忽必烈智勇双全,是个军事高手,在征战中大获全胜,凯旋而归。可是等着他的并不是奖赏,而是贬镝,这让忽必烈心中怒火难消。几次想討一个合理的解释,可是始终没有如愿。这让忽必烈知道只有成为人上人之后,别人才会听从你。于是,忽必烈开始想高位进发。
2。先主驭龙去、汗位众人想
蒙可汗去世之后,留下三个兄弟。按律法来说,汗位是不可能轮到忽必烈来做的。而忽必烈认为谁有能力谁来坐,没有能力靠边站。于是争位大战随即展开。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比赛,赢的将光荣无限;输的将一无所有。
3。最终得汗位勤精治天下
忽必烈经过披波斩将,层层突进,取得了最后的完全胜利。忽必烈当了可汗之后,多吸取汉文化,采用汉制汉法,国力日益强盛。
十二,星语心愿新感悟、名言警句君须知
忽必烈将元朝打造成一个国富民强的时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性的大统一。忽必烈都是吸取汉文化来治理国家的,学以致用,所以我们也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己。使自己所带领的团队变得更强大,成为商业巨霸。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