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衣大汉疾行的身躯戛然而止,稳稳地停在那妇人面前,冷然道:“何事?”
妇人也不动怒,道:“教一个人。”
大汉眼中利芒闪现,不容置疑道:“三天。”
妇人道:“好。”
大汉又道:“如此,你我两清。“
妇人颔首道:”自然。“
又一个晴朗的早晨,阳光挥洒,空气干冷。
赵政在树林中练拳,他习练的并不是百兽拳法,也不是从藏书楼寻找的武功,而是最普通的挥拳。
一拳又一拳,缓慢有力,连绵不绝,每一次挥出,身体必然跟着前进半步,上下左右摇摆不定,似乎每一拳都能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倾轧过去。
默默感受着体内流动的真元,耳目放观四方,感应外在一切变化,心中一丝明悟升起。
感知内外如一,却是修身之道的由来。
外界环境是影响人体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炎热,寒冷,压力,疼痛,这些感觉是由外部环境的变化引起,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时刻受其影响,最终,或强壮,或弱小,或高大,或矮小。
影响身体状况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内在环境,身体内部的寒热变化,瘙痒疼痛,都是体内情况发生了变化。
外伤会引起疼痛感觉,感知内外一体,那么体内的疼痛感觉则一定是内部有了损伤。
生命本源,外环境,内环境,是决定一个人素质的三大要素。
命修者修身,借助体内感知流,即内元、真元,影响内环境,调控生长变化,改变体内结构,强化身体,进而发挥出人类本身蕴藏的力量。
没错,修身之境的目标,应该就是激发人体潜能,但目的应该不是为与人争斗、厮杀,而是为了刺激大脑,让自身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之中保持更多时间的清醒,从另一个角度来延长自己的生命。
普通人与命修者的存活长度或许相差无几,但在利用的效率上绝对无法相提并论,即便意识清醒的时刻相当,但命修者在一个刹那中产生的意念却是普通人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那就相当于比普通人多了上百倍的生命,更何况,命修者修身之境就能够延长自身意识清醒的时间。
以自己此刻的状态来说,每个昼夜,二十四个时辰中,休息时间已经能够比普通人少上两个时辰,这就相当于每天多了两个时辰的生命。
那么之后的境界呢,先天大成,炼魂之境,立命之境,入圣之境,又该是如何的恐怖。
命修五境,相差一个境界,就是碾压之势,尹氏兄弟在李牧手下走不过一个照面,连出招的机会都没有,就是最好的见证。
炼魂之境,融合情感、性格、记忆、智慧于一体,生成灵魂,这却不说,但命相的生成,所需的却是从灵魂中提炼的人道意志,人道意志却是由无数道意念聚集而成。
如果不能在现在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从而埋下一颗人道种子,或许将来终身都不会再有机会踏入立命之境。
过往记忆一一划过心头,三岁之前的人生已模糊得只剩那看不见的虚影了,而后,挣扎中求生,痛苦中磨练,活着已是艰难,怎有时间去思考其他事情。
跟随老师后,因为他是法家子弟,所以自己的想法也更偏向法家,认为应该以刑罚规则治理天下,但那时接触范围始终狭窄,只在西城最底层中厮混,任何抱负都是空想,无法实践。
即使如今身在咸阳宫,却因昔日的经历,与世间的那份隔离感依旧存在,与外界人士的联系依旧稀少,这是在考验吗?
立志当高远,儒家讲究修身治国平天下,最好的目标应该就是天下。
想到这,一段奇怪的记忆涌出。
那是跟随老师之前的事情了,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饥寒交迫的自己抢了一个羸弱的老乞丐最后仅存的一份食粮,他临终时那怨毒的眼神闪现在脑海中,让自己至今疑惑不解。
即便吃下那些东西,他也绝对无法再撑上一天,单薄破旧的衣服,瘦弱得皮包骨头,身体僵硬得连动弹起来都非常吃力了。
那片刻的痛苦中存活的时光,对他来说,就那么重要吗?
老师常说,天下众生,生而平等,但各人的际遇结局,为何又是这么的天差地别?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隐约间,赵政似乎把握到了什么关键。
空气骤然一冷,赵政猛地打了寒噤,只觉原本干冷的空气,更加寒冷了几分,其间夹杂着一丝水汽。
要下雨了吗?不对,这样的温度,降下来的一定是雪。
但以此地的气候,第一场雪来临,至少还需一个多月。
下一刻,赵政的眼中多了一根手指,无声无息中,已在喉咙前方一尺外,指尖饱含一股锐气,喉咙上已产生一丝尖锐的寒气。
”退,“赵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已来不及阻挡,或许抬手的那会儿功夫,一腔热血就会喷出。
双腿中真元飞速运转,赵政把速度提升到极限,如风如电般向后退去,眼神凝聚在那根手指上,丝毫不敢放松。
赵政退的快,那根手指更快,如跗骨之疽,紧随其后,不但没有被摆脱分毫,反而距离更近了。
赵政身形不停变换,时左时右,绕过一颗颗树木,始终摆脱不了纠缠。
赵政神情不动,不敢有一点放松,心中思念转动间,已有注意。
当下后退速度再快三分,最后一刻,双足猛然停住,惯性作用下,整个身体顿时像一截木桩,直挺挺向后倒去,同时左手成爪,猛地向身前抓去。
伸手处,是一团空气,那根手指已经消失不见。
分出一丝真元,流向耳中,却只闻细微的风声,自己之外,没有任何呼吸声,也没有心跳声。
赵政站起身子,抬眼处,只见前方一人,傲然而立。
斗笠,蓑衣,草鞋,笔,木板。
蓑衣大汉神情冷酷,轻蔑一笑,道:”最后的应变不错,但,仍是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