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读书虽然笨了点,但第一次卖菜,郭子涛觉得自己挺聪明的。
那是一次爷爷给了他二元钱,叫他放学的时候卖点鱼回来,那天放学回家路上摆摊的鱼已经卖完了,没有鱼卖了,当时还没有电话手机之类的通讯工具,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看到卖青菜的隔离还有一档是卖猪肉的,他便过去问猪肉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那时他个子短小,所以看起来象个六七岁的小孩子一样,别人不相信他是来卖菜的,所以没有搭理他,看到没人理他,他便将钱拿了出来,再问那个猪肉佬,这下猪肉佬才相信他是来卖猪肉的,跟他说:“猪肉一元钱一斤,小朋友,你要卖多少的斤啊。”
他便说了要卖一斤,后来提着一斤猪肉回家。
回家后,知道了整个过程,爷爷对他大赞特赞。
这事让他挺高兴的,还有更高兴的是,他终于拥有了第一副前面所说的时胶枪,这玩儿对于那时的男孩子来说,就等于拥有一把斩魔除妖的神器。
练习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有了收获,此后的第二个月一共打了六只小鸟。从第一个小鸟开始,他就将清理干净的小鸟用盐腌起来,一直腌了六只后。郭子涛觉得足够煮一顿鸟儿饭了,于是便叫弟弟来当助手,那时弟弟还很小,二岁左右,不过身体已经有点健壮了,行动灵活,乖巧听话,深得郭子涛的喜爱。
两兄弟在暗暗的厨房里,守着小小的饭瓢,不时地添柴加水,直到将饭完全煮熟,郭子涛那时是一边试饭一边加水的,一直试到大米可以吃得比较脆为止。
一共煮有三碗饭,郭子涛打了二碗,一人一碗,每碗里三个小鸟,因为是自己的第一次劳动成果,所以吃得特别香,特别有味道。不过吃得最香的好象不是他,因为他大概吃了三四小口的时候,弟弟已经拉着他的衣袖说:“哥哥,我还要!”
郭子涛一看,心想,不会吧,自己还在一边吹风一边吃呢,这热度,这家伙不怕烫伤口吗?左右看看,发现没有弄掉的饭,郭子涛怕他吃得太快,给盐碱到,于是给他倒了一杯温开水,对于郭子涛来说,那温度他要吹几下,才敢喝一小口的,只见弟弟头一仰,碗里已经空了。
郭子涛这回看得清清楚楚,看得心服口服,这小子无敌啊!
计划中原本是要一起吃完饭后,再一起吃甜酒的,现在只有提前了,郭子涛忍痛割爱地又分一只小鸟给他,然两人一起碰杯喝酒,嘻嘻,两人吃得愉快,饮得尽兴。
甜酒虽然甜,却也象红酒一样,容易饮后醉的。
不过郭子涛那时不知,而他相对年纪大了些,所以没事,就是头重了一点。不过他弟弟起来的时候却摇晃着,刚走两步,双手举到头上,呈掩盖状,郭子涛看得奇怪,便想问弟弟怎么回事,这时弟弟突然对他说:“哥哥,日头(太阳)好晒,我好热啊!”
郭子涛听了,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愣了一下,还在屋内啊,况且已经五点了,没有阳光了啊,没一会儿,突然想通了,原来这小子喝醉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抱起他往屋外冲去,笑笑说:“弟弟,我们找树蔽荫去。”
这件事让他笑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二年级那年,应该是八三年,还有一件让大人小孩都兴奋的事,就是他读小学的这个地方,罗罗管区,有了第一部十四寸的黑白电视。
在这之前,郭子涛的娱乐节目是听家里的录音机(带收音功能的),不过当时好象因为这录音机,他父亲被奶奶臭骂了一顿,所以他并不喜欢那部录音机,因为它惹得奶奶不高兴,那时奶奶在他心目中,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
还有一个让他特喜欢的是,跟着爷爷去看木偶公仔戏。
那时的木偶公仔戏就是用木杖来操纵动作的木偶戏剧。后来查书才知道杖头木偶起源较早,宋代称之为“杖头傀儡”。
木偶的头部,用木料或泥雕塑而成;内空,眼嘴均可活动;颈部下面,接一节木棒或竹竿;两手臂各装一根操纵杆。
表演时,演员一手举着杖杆,一手掌握两根操纵杆进行演唱,故又称“举偶”。就其偶型而言,杖头木偶有大、中、小三种。当时他家乡的木偶戏是中型杖头木偶,偶身78—90厘米高,杖杆较短,操纵方便灵活。
不过跟着爷爷去看木偶戏不是为了看戏,而是为了零食。每次看到中途,他就会借口困了,要爷爷陪他回家睡觉,作为戏迷的爷爷那会陪他回去啊,而且路程还不是很短。所以只得给钱他去卖零食,那时一般会有人在侧边卖冰糖葫芦,糖果及薄饼之类的零食。
有了零食的郭子涛就会兴高采烈地坐在爷爷的怀里,陪着爷爷看着自己看不懂的戏剧。
那时好象也有了电影,不过要很长时间才会到村里放一次。就记得好象看过一部叫《佐罗》的电影,那时气氛高潮迭起,人们不停地喊着:“佐罗,佐罗!”,所以记得有些深刻。
郭子涛记得当时到现场的时候,发觉小小的电视被摆放大概三米高,可能是想让多一点人看到吧,那里已经人头涌涌,密密麻麻的,周围无数黑漆漆的身影。
他个子小,又插不进去,所以离得很远,电视的画面也看得不清楚,就别说内容了。听了别人说过内容,不过现在已经记不清楚了。他只去看了几晚,就没有去了。
不过不久之后,他家乡的另一个地方长洪,又出现了一部二十一寸的黑白电视。虽然离得比较远,有五公里左右,但到晚上的时候,村里会有二十多人成群结队前去,所以郭子涛也跟着去看了,那里近海边,空间比较大,人们都是堆起高高的海沙,盆坐在上面看。
海边的夜风比较冰凉,但看的人们却热血沸腾。
当时播放的是《大侠霍元甲》,郭子涛也同样看得真是荡气回肠,满怀激情,不只是他,看过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首主题歌《万里长城永不倒》,同样广为传唱,大人小孩都朗朗上口,郭子涛现在都仍然记得几句。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
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
……
可以说,这部电视剧见证了一个激情的时代,从那里可以找回逝去的武侠记忆,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
万里长城永不倒,中国渐渐强起,郭子涛曾经这样对自己说过。
由相信,然后坚信,中国会更强!
此后便是三年级的时候了,三年级的教室是在长洪的校区,离他村有五公里路。
那时都还没有穿拖鞋的习惯,上学的路程比较远,郭子涛和马文新两个家伙经常是赤脚绅士,天气又比较严热,在路上走下走下,两人便变成猴子一样跳着走了。幸好路上常遇到禾草,就是打禾过后剩下的禾,于是便一路走一路织草鞋。
这种情况不只他们两个,其实当时大多数学生都是这个样子。
这一年学会了很多,比如用铅笔印字,用牛油做复写纸等等。
还有的就是同学之间兴起了一种游戏,叫做斗鸡,不知现在的学生有没有玩过,那个时候,每个课间十分钟都是斗鸡的天下。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参与斗鸡的同学都要单腿立地,好似金鸡独立一样,一腿架起,形成一个尖角,斗鸡者必须一直保持着这种姿势,如在激战的过程中,他的双腿落地,就叫失败了。
郭子涛和马文新两人经常一组,输输赢赢都是经常的事,不过每一次都是比较快乐的,同学们在一旁的吆喝,加油和鼓励,失败者迎来嘘嘘的笑声都让人非常畅爽。
具体情形记得不太清楚了,不过可以想象下,也是非常有趣味的。
其中有一次记得比较清楚,不过与斗鸡无关,但却是发生在斗鸡中。
上课时间,马文新不知为何得罪了汪红梅。下课后,马文新便和郭子涛组成一队,和另外两个同学在玩斗鸡,四人刚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汪红梅突然走了出来对着马文新大骂,汪红梅长得有点丑,不好看,男同学都不太喜欢她,这时看到她骂马文新,顿时嘘声四起,围了过来。而汪红梅可能是没有被这么多男同学关注过,这时恨不得将所有的骂街本领发挥出来,越骂越有劲,比他们斗鸡精彩多了,郭子涛都想不明一个人的嘴里怎么可以骂出这么多内容来。
这么多同学围观,还被一个班里公认的丑小鸭臭骂,马文新本来就不是那种乖乖孩子,这时那里还镇静得下来,立即恼羞成怒,他的脚形还保持着斗鸡状态,突然飞跃而起,居高临下,对着汪红梅就是一口浓痰。
这口浓痰又非常恰巧地、准确地射进正在粗口大骂,得意扬扬的汪红梅的口里。汪红梅顿时象喉咙被一下子叉住一样,瞬间面红耳赤,弯曲着腰身去不停地挖着喉咙,不停地吐着口水。这情景郭子涛都感到特别恶心,周围的男同学也有不少跟着不停地吐着口水,就象是他们吞了那口浓痰一样。
有时有些东西真的难说清楚,因为当时正流行着飞吻这个词。
好象是从某个男老师那里传出来的,那个老师有一天在学校小卖店里和老板娘开玩笑,说老板娘今晚我要去找你啊,老板娘说,我今晚都关了门,你怎么找我啊,那个老师就回答说,那我就在门外飞个吻给你咯。
这话不知被谁听到了,总之“飞吻”这个词就开始在学校疯狂地流传了起来,男同学经常会对某个女生说,别惹我,不然我会给你个飞吻!也有一些会留纸条给女生,我飞吻你等等,如此类推,反正离不了“飞吻”两字。
不过现在这个已经形象化了的“飞吻”,浓烈到许多人都忍不住要作呕。
而被不幸吻中的汪红梅,恐怕此生都难以忘怀,刻骨铭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