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虽然很美好,但郭子涛记得当时每一次两人卖冰棍回来都是腰酸骨痛,浑身象散了架一样,那滋味非常不好受的,就象跑一场马拉松一样。
实际上他们有时是隔天才去卖一次,有时几天才去卖一次的。直到后来卖冰棍越来越多了,许多初中生也加入了卖冰棍的队伍中,两人觉得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时,才坚定地退出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寒假活动。
不过有一样让他们非常满意的是,心目中的《神剑魔刀》终于到了大结局,那天郭子涛和马文新两人非常紧张又非常兴奋地早早来到录像厅,找了一个最佳位置,坐了下来,充满期待地等着这部片的开始。
郭子涛很多年后仍然记住片里出现过活死人,主角每次拿起魔刀时就会初魔刀控制,从而魔性大发,不分正派邪派,乱杀一通。每一次两人都看得紧张斯斯的,担心主角被江湖追杀,担心主角会不敌身亡。
当晚两人终于心满意足地看完了《神剑魔刀》,看到主角终于练成了控制魔刀的心魔大法,然后夺得了神剑,同时拥有这两件吒咤江湖的两大神器。心里高兴之极,仿佛两人才是这片中的主角,而这两件让风云涌动的神器已经属于他们一样。
记得当时片里的主角将神剑和魔刀丢入湖中的时候,两人非常认真地记下了上山的地点和路线,寒假里不少次在沙地上将线路图画了出来,目的就是等到长大后,就到那座山那天湖去将神剑和魔刀捞起来。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已经痴迷到什么情度了,简直就是将录像片里的东西都当成了现实,深深痴迷。只能说,为这,他们曾经犯了不少错,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结局虽然已经看完,但无法满足他们的武侠梦,于是两人白天练习完踩单车后,即使白天跌得脱皮掉骨,浑身肿痛,但到了晚上,两人仍然兴致勃勃地将《神剑魔刀》里的每一集的内容不断地重复了一遍。
为此,郭子涛还费了一天的时间,用木头修成了神剑和魔刀。
有了神剑和魔刀后,两人晚上的故事就越来越精采了,从口动到手动,从沙堆上到草屋里,都留下了他们童年里最美好的痕迹。
记得有一天晚上,两人同样来到了平时玩的沙地上,那天的月光特别明亮,夜色中,平整有序的沙地泛闪着朦胧的白光,夜风轻拂,一切显得自然恬静。
晶亮剔透的白沙,踩上去感觉细腻而又柔软,软软的绵绵的湿湿的,象平整细腻的肌肤,象天空美丽的白云。迎面吹拂的夜风飘逸着清爽,月色挥霍着闪闪的银辉,心里很柔软,很踏实,很温馨,很祥和。
很美,直动心灵。
郭子涛和马文新在沙堆上打得难分难解,终于不知谁先爬上了草棚的顶上,于是两人在屋顶上又是一场大战。
月光很美,美到象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尽情地挥霍着满天的月华,只为两人不经意的轻轻那一回眸。少数的星星都在微笑地遥望着他们,想把那美好永远定格在人心最美好最纯洁的地方。
这么美的月华,这么美的星光,除了今夜圣洁无比的友情,还有什么可以比拟得上,还有什么可以让人如此难以忘怀。
哦,美哉,童年,美哉,新的家乡角头沙。
这一刻,除了祝福,还有什么?这一秒,除了感恩,还有什么?
是的,就在这么美的景色中,草棚突然蹦陷了,两人从上面跌了下来,跌在又松又软,银缎地毯般的沙子上。翻了翻身,两人对望一下,瞬息间心灵相通,哈哈大笑起来。
这笑声飘得很远很远,很远很远,一直飘进了多年后充满尘埃的心灵。
少了些许杂念,把身边不好的让人难过的事都放下了,犹如这一片旷阔空灵的白皙,难以言表的心灵珊瑚。只剩下了月色的陶醉,还有冰凉的沙子湿润着背心,安祥寂静的夜幕。
这一刻,这一秒,这一生,这一世,愿它与天地同在,愿它与天地同眠。
一直都想把这一段写极美,还是功力不够深啊,郭子涛笑了,很美,在心中!
可能是这些武侠片的影响啊,这个假期里,郭子涛同样迷上了武侠小说,呵呵,从《天女散花》到《射雕英雄传》,从《倚天屠龙记》到《神雕侠侣》,太多了,记不清了。
然后慢慢的将古龙、金庸和梁羽生的作品,搜集一空,后来又看了卧龙生的吧。再后来连《杨家将》《薛仁贵征东》《薛丁生征西》等等,都看了几遍,家里这些与武字带边的小说都看遍了后,实在无聊,又看起《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等戏剧般的小说来。
那时郭子涛的父亲也是个非常爱看书的人,所以家里那时存有几箱书。这一点让他一直非常感激父亲,感激他除了爱好音乐,还这么爱书。
让他那个寒假不寂寞,让他那个寒假常常偷偷躺在被子里看到天亮。注:迁移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了电。
后来又缠着爷爷,让爷爷给他讲故事,一开始他爷爷讲的都是戏剧里的故事,比如乞丐状元,陈世美等等。后来实在没什么好说了,又说了马蹄井的故事。
郭子涛记得当时爷爷讲的马蹄井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家乡角头沙那里的,说是一个大将军被围困在这里,因为到处是海,没有淡水,而这里又到处都是沙滩,所以到过这里时,已经人困马倦,士兵们也纷纷支持不了。
后来将军的马在沙滩上不停地踢,结果踢到一米深处,竟然出现了水,还是淡水,有了淡水,他们就出现了转机,况且一匹马都可以做到不离不弃,坚决抵抗命运,后来他们突破了重重包围,成功脱险。
后来人们为了记念这匹马,便将那里说成了马蹄井。
这个故事搞到郭子涛几次想叫他爷爷带他去看遗址,后来爷爷只是说了一个大概的位置,因为那里都种满了树,又年久岁长,风沙层层叠盖,那里还有一丝痕迹啊,所以怎么找也找不到了,郭子涛小时候为这事一直深以为撼。
不过郭子涛长大后查了一下资料,发觉确实有马蹄井的故事,而且不止一个,有三四个这么多。不过不是在他的家乡,而是位于硇洲岛赤马村,马蹄井是因为外形如马蹄而得名的。
据传说这口井是南宋郭太尉因奉命督造皇陵,急需寻找水源,一天他骑马路过这里,马蹄飞落踩出一泓清泉,后来就以马蹄为形挖掘成了这口井。
值得称奇的是这口井不论旱涝,这口井水总是不枯不溢,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在干旱年代曾救过无数人的性命。
也有人称宋皇井,为何也称宋皇井呢?据岛上历史记载,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匈奴大军南下,势如破竹,攻克临安(今杭州),再次统一中国。
南宋右丞相陆秀夫、文天祥等官兵护送年仅11岁的宋瑞宗及其弟弟卫王赵昺从海上逃亡到硇洲,兵驻赤马村。一烈马在村外山坡下用蹄刨出一小泉眼,继而被士兵挖掘成井,700多年来该井一直在沿用。
还有其他几个,这里就不细说了。
还有一个郭子涛记忆十分深刻的,是关于角头沙里埋藏白银的故事。
说的是在北海一个土匪王的故事,土匪王人们当时叫他过江龙,经常抢家劫舍,以海为王,积累了大量的白银。
后来被国民党围歼,知道大势已去,便带着一批手下,将所有的白银从海路运出,结果最后走到角头沙这里,发现这里有密林地下又全是沙子,容易藏匿,于是便以一棵树从早上到晚上的树影为界,埋下了横横十九缸,直直十九行的白银。
哇噻,这白银也太多了吧,郭子涛当时就听得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将其挖出来。
埋藏完白银以后,过江龙便将这一行人全部杀了,只留下一名平时最忠心的手下。那名手下看得心惊胆战,生怕过江龙也将他杀了。幸好将他留下了,过江龙看了他一下,便问他:“小桂子,你愿意随我回去北海,还是愿意留下来看管这批白银啊?”
小桂子当时想都没想,毫不迟疑地回答:“大王,我愿意留下帮你看管这批白银。”
过江龙笑了,很高兴地问:“你很不错,小桂子,你决定了?留下来看白银?”
小桂子坚定地回答:“是的,大王,我愿意这辈子在这守护白银!”
“那好吧,难得你有这诚心,你先到那棵树下,以后这里就是你的看管之地了。”
过江龙欣慰地对小桂子说,不桂子应了一声,心里暗暗高兴,终于可以留下来了,于是便走向那棵树下,刚刚走到那儿,立即感到脖颈处一阵凉风稍过,然后他的头颅飞了起来。
这时他的耳里还非常清晰地听到过江龙的声音:“小桂子,你跟了我这么久,难道还不知道,只有死人才是最忠心的吗?”
小桂子被过江龙埋葬在大树下,生生世世都在看守着这些白银。
郭子涛曾经问过他爷爷,这些白银现在还在吗?是不是已经被人挖走了。
爷爷笑呵呵地跟他说:“小冬啊,那个小桂子一直都守在那里,谁能找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