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信回府以后一直在等李世民的消息,然而一连几天都没有反应,士信之道是李世民那晚喝多了,也不再将进军洛阳当回事。又过了几天,士信去朝堂议事。今天群臣来的很多,而且大都围着李世民,李世民在众人围绕下进了大殿,李渊到了以后朝会正式开始。
李世民身后的长孙无忌率先出班,“陛下,洛阳王世充趁秦王北伐之际率军攻打我大唐,如今我唐军主力班师,正好向他讨回这笔债,否则怎见我大唐国威!”
这话一出,一些大臣面面相觑,大军刚刚经历苦战,如今班师没几天就再动刀兵实为不智之举,重臣萧瑀就立即反对,“陛下,万万不可!如今大军刚刚班师,此时动刀兵于国于民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臣以为应当修整一段时间再图报仇。”
长孙无忌立刻针锋相对,“若是不给王世充一点颜色看看,别人会怎么看我大唐!都会认为我大唐好欺负,今日占一城,明日夺一县,人人都来欺辱我大唐,长此以往那我大唐还不面临灭顶之灾吗?!”
萧瑀毫不示弱,“兵者国之大事也,若是逞匹夫之勇,穷兵黩武,恐会像前隋一样,二世而亡!”
而李渊听到“二世而亡”,面色凝重了起来,陷入沉思,而长孙无忌讥笑道,“萧大人未免有点危言耸听了,陛下英明神武,麾下人才济济,而且察纳雅言任人唯贤,岂是那隋炀帝可比!至于穷兵黩武更是无稽之谈,我大唐建国以来有功赏,有罪罚,号令严明,将士人人用命,这样的威武之师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区区王世充根本不在话下!臣恳请陛下下旨,出兵讨伐王世充!”说完跪下拜伏在地。
如此一来皮球提给了李渊,李渊也是左右为难,二人都说的有道理,他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于是转头问李建成,“太子意下如何?”
李建成见李渊问到自己,赶紧出班,“回父皇,儿臣以为萧大人言之有理,我大唐不能走前隋的老路,应当以民生为重,先壮大自身再图其他。”李建成一发话,东宫属臣纷纷附和,“太子说的对,臣等赞同太子的计策。”
李渊本身也不想在此时出兵,见李建成也反对出兵,心里有了底,刚准备说话,一声洪亮的声音堵住了李渊即将要说的话,“陛下,臣反对!”
李渊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二儿子秦王李世民,于是问道,“秦王,你有何高见。”
李世民站出来,“陛下,王世充残暴不仁,在洛阳倒行逆施,群臣和百姓对他多有怨恨,我大唐吊民伐罪,没有不胜的道理,此其一也。其二,李密败亡以后,山东英豪迫于形势不得不投降王世充,但内心多有不服,一旦有人讨伐王世充,定然会群起而响应。其三,我大唐天命所归,如今被人欺负到家门口了却不为所动,以后群臣百姓还如何信任朝廷!”说完李世民单膝跪地,“所以,臣主张出兵讨伐王世充!”李世民这么一请命,当即朝堂一部分纷纷跪下向李渊请命,“陛下,请遵秦王所请,出兵讨伐王世充!”
李渊本来也有雄心壮志的,听到可以开疆拓土自然也是兴奋不已,“那依秦王所见,这兵是出得咯!”
李世民斩钉截铁,“当然,我大唐无论从哪方面都远胜王世充,此刻讨伐一定能胜!”
然而李世民话音未落,李建成就跪了下来,“父皇,不可啊!前隋之事历历在目,父皇不可逞一时之气而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啊!”李建成太子身份,自然也有一批朝臣跟随,其中竟然有齐王李元吉,双方立刻形成对立之势,双方谁也不让,不过虽为对峙,太子党却较秦王党稍逊一筹。
李渊看到这种局面很是担忧,李建成****地位不容挑战,否则日后说不定还会威胁他的地位,所以他决定拉太子党一把,“太子所言不无道理,我们还是要以稳妥为上!先让大军修整一下……”
“陛下!”李世民没等李渊说完就打断了他,“常言道兵贵神速,洛阳现在正是离心离德的时候,若是现在不讨伐,一旦他安抚将士劝慰士卒,那时候兵精粮足又有洛阳坚城绝难攻克。到时候一统华夏便如梦幻泡影,所以臣恳请陛下,降旨进军中原!”
李渊本来不想出兵,但是猛听李世民说能够一统华夏,不禁怦然心动,“世民,此时出征你有几成胜算?”
李世民毫不迟疑,“十成!臣愿立军令状!”
李渊听到这话大受鼓舞,走下台阶扶起李世民,“好!秦王不愧是我大唐股肱之臣!不过眼下朝廷确实拿不出足够的物资去支持大军出征,这样吧,给朕一个月的时候,朕一定想尽一切办法筹集粮草资重!”
李世民听到这话知道他说的是实情,“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也要给他点颜色瞧瞧,臣意派一员大将统领一部人马深入中原袭扰王世充,一来探探他的底,二来为日后臣进军洛阳做准备!”
李渊既然已经同意了李世民的请求,他说的话自然是无不答应,“你看由谁去合适呢?”
“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
“好,就意秦王所奏!”
罗士信一直在默默的观察着两方势力争斗,秦王和他目标一致,自然是支持李世民的,当他听到秦王府占上风的时候心里非常高兴,现在听到李世民真的举荐自己为先锋大将进击中原更是兴奋不已,当即出班跪倒在地,“末将定然不辱使命!”
李渊前去扶起罗士信,“将军不必多礼。”随即向群臣宣旨,“即日起全国备战加紧筹备粮草,若有阻拦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