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挚按照李显的策略,将攻城用的投石器改为投掷火球的火器,这样不仅杀伤面积大,而且迅速有效冲乱敌军阵营,敌军必手忙脚乱。昭明挚再派出三千弓弩手,放火箭,消灭残敌。契国大军遭此重创,立刻灰头土脸逃之夭夭。
契国残军在五十里开外安营扎寨,以期重整旗鼓。
李显等人饮酒庆贺,说契国遭此一役后,定然不敢贸然行动,只待时机成熟,来个梅开二度,再次夜袭敌军营,定然大破敌军。
张晓晓笑说:“想不到,李显大哥的妙计如此管用,敌军夹着尾巴就跑了!你们没看见,征战大将军脸上是如何的哭笑不得!哈哈……”
诗语也说:“李显大哥神机妙算,加上昭明挚哥哥的用兵神速,把敌军打得是落花流水啊!”
旁人都在赞不绝口,而李显倒沉稳得多。“这次敌军虽然溃败,但仍有二十万之多,再用同样的伎俩,恐怕是难以凑效了。敌军一定会有所防范。下一步,我们必须有更好的策略,才能成功退敌。我们必须一鼓作气,一举歼灭残军,如果再让他们发起第三次进攻,我们恐怕会死伤无数的。”
昭明挚十分赞同李显的说法。敌军大败之后,一定在各方面都有所防范,如果贸然行动,或是掉以轻心,恐怕会吃大亏。
李显让张晓晓使用仙法魔镜,察看敌军大营状况。魔镜之下,敌军大营乱作一团,到处都是伤病。照目前情况来看,今夜就该夜袭敌军大营,杀他个措手不及。
昭明挚赞同李显的计谋,立刻安排了三千铁骑,准备和他一起夜袭大营。李显仔细思忖之后,觉得这一招还是存在相当的风险,千叮咛万嘱咐,让昭明挚一定小心,如果发现情况有变,立刻杀出重围,他会带领三千铁骑接应昭明挚撤退的。
于是,昭明挚命令手下二更造饭,三更夜袭敌军大营。
胜负在此一役。
三更十分,昭明挚率领三千铁骑悄无声息来到敌军大营,据探子来报,敌军大营寂静无声,像是已经熟睡,巡防兵有条不紊,一切尚属正常。
昭明挚没再犹豫,亲率三千铁骑杀进敌军大营。杀到大营腹地,敌军大营仍然寂静无声。昭明挚意识到,可能中计了,立刻命令撤退。可当时已经为时已晚,敌人早已关闭营门,来了个瓮中捉鳖,将昭明挚等人活活困在大营之内。四下弓弩手突然从各处冒出来,一顿乱射,然后步兵杀出来,来势汹汹,将昭明挚的铁骑冲乱。
敌军大营内乱作一团。
张晓晓一直用仙法魔镜观察敌军大营动静,发现敌军亦有一名巫师,利用仙法魔镜,掌控着大局。
李显立刻率领三千铁骑前去营救昭明挚。
张晓晓说敌方大营情况不详,恐怕去了也是有去无回。李显坚持要去铤而走险,无论如何都要救出昭明挚。张晓晓也要一同前往。李显不允,让她和诗语镇守大营。他则率领三千铁骑杀进敌军大营。
在一顿乱战之中,李显使用仙法,手挥斩妖剑,以一敌百,硬是将昭明挚和四千铁骑带了回来。
敌军乘胜追击,死咬不放。
张晓晓率领五千步兵前来迎接。
两军短兵相接,战况惨烈。
敌军巫师用仙法将士兵武装起来,各个可以以一敌十。李显发现以后,为时已晚,大军受到重创,不得不鸣金收兵。
经此一役,李显意识到敌军已经不是普通的军队,而是由魔族一同组成的敢死队,誓要与源国杀个鱼死网破。
为了源国的存亡,李显决定亲自出战。虽然源国崇尚武术,各个都身怀武艺,但想必契国的妖术,恐怕也是难以抵挡。
昭明挚万幸没有受伤,据他描述,敌军像是知晓我军一切动向,想要偷袭,几乎不可能。如今之际,只有正面迎敌,可又会损伤无数,他不忍看见源国将士去拼命。
李显等人陷入了沉思。
奇怪的是,两天内,敌军都没有来攻营拔寨,而是按兵不动,不知道在耍什么鬼把戏。
张晓晓说:“敌军按兵不动,恐怕在谋划着什么,我们必须想想对策啊。”
诗语见张晓晓有些着急,而李显又在苦思冥想,便说:“目前我们不知道敌军的用意,如果我们坐以待毙,怕是希望渺茫。不过,有李显哥哥在,我们一定会想出好办法的,是不是,昭明挚大哥?”
昭明挚若有所思的说:“如今我们就像瞎子过河,完全摸不清状况。如果敌军出奇兵,而我们又毫无防备,恐怕要受制于敌了。你们先稍事休息,我去外面巡防,增强一下防守力度。”
说完,昭明挚出去巡防,留下李显等人唉声叹气。
李显想了,敌军一定是在谋划着什么,也许在等待援军,也许在使用什么魔法,总之,如此坐以待毙,实为下下策。
想罢,李显决定亲往大营,一探究竟。
张晓晓和诗语都十分不赞同李显的冒险行为,让他冷静下来。李显说,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好计策了。我没事的,只是去一趟而已,很快就回来。你们先不要告诉昭明挚,以防他多心。
就此,李显御剑飞往敌军大营,悄无声息在敌军大营里穿梭自如,终于找到了巫师的帐篷。武师带着面具,一身黑色袍子,对着一个魔球在念着什么咒语。李显飞身进去,挥舞斩妖剑劈在魔球之上,谁知魔球魔力十足,竟将李显弹飞。
然后,巫师周围迅速凭空冒出来几名蒙面高手,立刻与李显打斗起来。帐篷外,早已被士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昭明挚巡防回来,见李显不在,忙问张晓晓。张晓晓沉默不语。昭明挚知道一定有什么隐情,连连逼问张晓晓,可她就是沉默不语。
最后,诗语说,李显不让告诉你,他去敌营刺探情报了。
言罢,昭明挚愤怒不已,一拳将台案击烂,吓得张晓晓和诗语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