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正文)
小说是比现实更真实的现实。
可是现实又是什么呢?
是我们每天整日面对的一切吗?
这样的现实是否就是真实呢?
卡夫卡在《变形记》里写一个普通职员,他讨厌沉重的压力,讨厌压榨自己的上司,讨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奔波,如你如我。他的工作是为了撑起他的家庭,但是他从骨子里憎恨自己的工作。某一天,他变成了一只甲虫。
这是在说什么呢?
异化。
什么是异化呢?
就是你创造的东西反过来统治你。人类创造了金钱,却被金钱所奴役。劳动本来是人们为了变得富足而自发进行的,却反过来变成为了苟延残喘地活下去不得不依赖的行为。
这是一种极端普遍的情况,包括题主你的问题本身也是小说里写的“异化”的产物。
意义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去追寻这个意义呢?
因为害怕。
没有一个虚无缥缈的意义作为终极标准,一切都像是漂浮在海面上,不踏实,摸不着底,没有归宿,感受不到存在的价值。
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
人们就偏向于去制定一个具象的简单易懂的标准——比如钱。
能值多少钱,就成为了大部分的意义的衡量标准。
于是人的灵魂就能够作为商品出售了。
《小时代》是真实的吗?是真实的。
《小时代》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精神领域是一片废墟,我们的灵魂就像一群在废墟里翻食的饿鬼,别看物质上好像吃饱穿暖,衣着光鲜,可是骨子里就是一帮精神流浪者。
《小时代》反映了在这种剧烈甚至荒诞的物质对比下,我们的可悲和罪恶。
艺术的意义在哪里呢?
席勒说了,艺术使人自由。
自由是什么?自由值几个钱呢?
美的意义在哪里呢?
康德说了,美是愉悦的,并且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愉悦大家都懂,可是大家更关注利害关系。还有比获得利益更愉悦的事情吗?
那么文学的意义呢?小说的的意义?
我如果说,他们承载了人类文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人类的灵魂,其中包含了爱、救赎、悲悯、尊严、正义、乐趣、自省、谦逊、道德……
但是这些值多少钱呢?
比如说尊严,尊严又能值多少钱呢?
尊严并不值钱,但是却是我们仅有的东西。
那他们有意义吗?
他们有意义,他们的意义是他们本身,如果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或者换一个说法。
某一天人类灭绝了,地球毁灭,什么都不复存在,作为浩瀚宇宙中和不朽时间中的尘埃消散而去。
那么当初所有所谓“有意义”的事情,还会有意义吗?
量子物理?遗传学?巨大的天文望远镜?粒子加速器?安非他命?
到那时,这一切都有意义吗?
人类是向死而生的生物,这是文学的观点,你也可以写进你的小说。
你还可以写:
你要时刻记着宇宙的中心是一颗心脏,而那颗心脏就在你的胸膛。不要相信什么相对论,告诉你的物理老师,宇宙是在我出生的前一秒诞生的,而有一天我决定死去的时候,他将在我闭眼后立刻毁灭
“基本上,当我空虚的时候,想要加倍空虚,我就读小说。在没有流行音乐安慰我们的时代,小说差不多是引导我脱离现实、耽于幻想的惟一东西,总能满足我精神上自我抚摸的愿望,不跟人在一起也不惊慌。我的情感发育是通过小说完成的,那使我接触到了另一个世界,在一个个瞬间超越了平凡的生活。总的来说,我读小说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寻找教义,获得人生哲理指南什么的;正相反,是为了使自己更悲观。美好的东西在小说中往往被轻易毁灭,看得多了,便也怀疑现实。
“日常生活很平淡,心碎的体验一般来自阅读,习惯了,也觉得是难得的享受,又安全,进而觉得快乐是一种肤浅的情绪,尤其见不得那些宏大辉煌标榜胜利成功的叙事,觉得大都是胡扯,自欺欺人,哪个人不是拼命挣扎,谁要你来激励?
“我不想变成畜生,很大程度上要靠优美小说保护我的人性,使我在衣食无忧一帆风顾中也有机会心情暗淡,绝望,眼泪汪汪,一想起自己就觉得比别人善良,敏感,多情以及深沉。很多时候,我还以为从小说中能发现人生的真相。
“这就是我的阅读趣味,从小说中汲取堕落的勇气和抗拒生活的力量。话说得有点大,似乎又拿小说当先生当武器了,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密友,需要了,找人家聊聊,不需要了,也很久想不起来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