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20900000052

第52章 Sect.52. 兵起邺都(2)

这几个月京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陈光穗说不清楚,没有人说得清楚。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帝都发生的这场巨变都是突如其来的,事先毫无征兆。灭门夷族,这得是多大的仇啊?小皇帝事先居然一点不漏。小皇帝的涵养功夫当真了得!

“去,去营里找到荣哥儿,叫他立刻回来见我!”郭威打开屋门,对一名亲随吩咐道。亲随看到,郭太师的脸上笼罩着一层可怕的寒霜。

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军中人对于统帅的神情举止是异常敏感的,尤其是亲随,他们最善于解读主公的面部表情。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君贵尚未回转,又有两个不速之客来到了郭威的衙署中。

他们是屯驻在邺都的禁军护圣左厢都指挥使郭崇威和禁军奉国左厢都指挥使曹英。其时在重要的藩镇,常常有藩镇军和中央禁军两种武装力量同时存在。郭威统领的天雄军算藩镇军,郭崇威和曹英统领的就是中央军。

郭崇威和曹英賫来了官家的密诏。

当君贵急匆匆赶回、疾步迈入议事厅大门的时候,他发现,父亲的所有心腹将领,包括王峻、李重进、郑仁诲、韩通、韩令坤、向训等都聚在了这里。他见过数面的禁军驻邺将领郭崇威、曹英也在座。

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心事重重。

“父亲。”君贵面色凝重地向上一揖,又将眼风向四面诸将扫了扫。

郭威向门口的士卒做个手势,厅门从外面关上了。郭威拿起一张内府帛书模样的物事递给君贵:“你看看吧。”

君贵双手接过,一目十行。看到一半,他无法抑制自己的惊愕,猛地抬起头问道:“这,是官家的旨意?”

“对。……君贵,昨日,史太师、杨尚书、王三司他们,已经在京城……被满门诛杀了。”郭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留给君贵一点接受和反应的时间。

官家那双分得很开的眼睛浮现在君贵眼前,那是一双似笑非笑、高深莫测的眼睛。去岁河中奏凯议勋那日,官家在滋德殿上亲口对史杨等宰臣说过的话犹在耳边。“你们也都有玉带,明日朕就着内侍赏给你们。”

不看他的眼睛,单听这两句话,原是再正常不过的官家口吻,再正常不过的君臣关系。

可是,他竟然一口气把史弘肇他们三人都宰了?他?!

那双眼睛在君贵脑中晃来晃去。去岁父亲献给他的厅子都七十三名士卒,他眼睛都不眨就随手诛杀了!他所关心的,只是这七十三人的血迹冲洗得干净不干净,会不会污损了崇元殿外的青石地面。是的,君贵毫不怀疑,官家那双眼睛里面,潜藏着一种自己早就意识到了的难以控制的疯狂。他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吗?!

“在诛杀史杨王三家的同时,”郭威冷静地看着儿子的脸,将手向郭崇威等一指,“他们又派了郭左厢和曹左厢前来诛杀你我父子和王监军、重进等人,并接管邺都军务。”

官家那双怪异的眼睛消失了,君贵的耳朵里插进了一把刀子。密诏文字是从君臣大义讲起的,不如亲耳听到这干脆直接的解说来得振聋发聩。

君贵凌厉的目光猛然射向郭崇威和曹英。郭曹二人承受不住,忙起身道:“大将军息怒!卑职既然将密诏向太师出示了,就绝没有遵旨执行的意思。”

郭威以手势安抚住长子,长叹一声,含泪环顾左右道:“郭某从不名一文的小卒,到如今担当辅国重任,二十余年一直忠心耿耿追随刘氏,从无半分异心。先帝登遐,我与杨、史诸公一起领受顾命,弹压经谋,废寝忘食,岂敢有片刻忘记自己的职责!没想到一旦在官家跟前失去信任,竟然遭到诛身夷族的命运!今日既有密诏来取我父子的首级,你们尽可以奉行诏旨,割了我们的头去回复天子,各图功业吧!不要让我连累了诸公的前程。”

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理智,郭太师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他不知道是什么事件导致小皇帝决定与自己撕破脸皮,但是他似乎又早就知道,不管出于什么缘由,其实他们君臣之间,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

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他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甚至,他也不惧怕真正背负叛逆的罪名,去与东京那个不谙人事的小官家来一场大仗。可是,他不是一个人。他的家眷在官家手里做人质!他不怕死,他却怕他们因他而死。眼睁睁看着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地陷入绝境,是他内心深处最黑暗最幽邃的恐惧。

还有荣哥儿,他花费了无数心血培养出来的家业接班人,他器貌英奇的长子,他的发妻英娘临去之前殷殷嘱咐过要他好生看顾的爱儿,他也不能让他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送掉性命。

软肋彻底暴露在对手面前,死穴被对方下手点住,他其实没有选择。他自问没有汉高祖刘邦当年在项羽面前笑言烹父分羹的淡定,他只能激励将士,起兵围逼京城。

但凡官家还有些微理智,但凡官家身边的人稍稍懂得权衡利弊得失,他们就会省得:跟他这个平定了李守贞等三藩、又北镇邺都的帝国勋宿郭侍中打仗,他们是没有半分获胜的可能的;他们只有善待他的家眷,才可能为自己换来比较有利的谈判条件,最终从谈判的结果中获取一些好处。

现在,他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才能驱策将士,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随他去兵围帝都?凭着直觉,他采取了自己一向的策略:以退为进,欲擒故纵。

其实,郭太师有些过于谨慎了。他担心自己总执帝国兵机的时间太短没来得及收服大部军心,他担心以自己一家的私事遭遇不能有效激发将士们的抗议热情,他担心那个时代频繁造反的斗狠风气到自己这里突然就不灵了,他担心世人会以那种“早就说过他会反他果然反了”的调调来否定他过往的忠诚……他却忘了,其实,东京的小皇帝对于自己跟前的这些亲将而言,是没有任何感召力的。

果然,听了郭太师这一番惨恻之言,座下诸将义愤填膺,眼中都不禁流出了同情与悲愤的热泪。天哪,京中那些人干的都叫什么事!将领们人人皆有满腹的话想说,可是人人想说的话中都同时含有七八个意思。这些意思在他们心中争先恐后、左冲右突着,叫他们一时反而不知如何起头为好了。

还是郭崇威开了口,语气中带着安抚,也抱着不平:“侍中稍安,此事必定不是出于圣意,必定是官家左右的小人进了谗言。如果任由这种鼠辈执掌政柄,国家岂得安宁?侍中,以卑职之见,于今之计应当直入京师!应当与那些小人当面锣、对面鼓地辩难以判忠佞!侍中怎么能够仅凭一纸密诏就自弃于世呢?卑职们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将官家密诏出示给太师,难道就是为了让侍中俯首自裁的么?”

邺都都押衙郑仁诲激愤道:“便是侍中委屈自己遵了旨,千载之下,也不过空担了一个叛逆未果、畏罪伏法的恶名而已,于事何补?……”

郭崇威和郑仁诲一面说,众人便一面频频点头。郑仁诲尚未说完,众人便齐声应和:“我等不才,愿意跟随明公入朝面圣!”“剪除君侧之奸恶,洗雪不白之冤屈,安定天下万民之心!”“侍中,赶紧拿个主意吧!”

对他们而言,事情其实很简单。不就是起兵清君侧吗?清君侧,这是历朝历代最完美、最能占据道德制高点的起兵理由。

忽然之间,他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未来。他们的脑袋原本就是挂在腰带上的,谁更爱重他们,他们就把脑袋卖给谁。

其实,郭太师的确不必那么担心,他们就算真的扯旗造反了,也并非与整个帝国军界作对。别忘了,帝国除去禁军,还有许多强大的外藩呢。官家滥杀功臣不得人心,大义上就站不住脚,外藩未必都会向着官家。何况,藩主们都是久经变乱、老谋深算的成年人,他们最懂得这两个字的含义:值得。当然,还有它的反义词:值不得。他们比郭太师的部将亲旧更会掂量实力、权衡利弊。如果非要卖脑袋的话,保不齐他们也同样宁可卖给郭太师呢。毕竟,郭太师素来手面阔绰,他肯出的价钱,必定低不了。

“太师,不用犹豫了!于今之计,必须马上集合三军,向他们晓以利害。”王峻站了起来,高声道,“要让他们知道,如果连郭太师和我都平白被诬、性命难保的话,他们岂不全是附逆为奸之徒?他们的小命,岂不是顷刻间就会被碾作齑粉?要让他们看清楚,只有回到东京去,清除掉皇帝身边的那些奸佞,我们这些辛辛苦苦为国征战的人,才可能安心尽责、恪守岗职!”

晋京******几乎是立刻就向魏博全军发布了。王峻义不容辞地担当了主事者的角色。天雄军广阔的校场上,三军将士群情激奋,要求杀回京城去清除奸贼、还他们自身清白的呼声,在邺都的上空连绵横亘为一大团厚重、冷肃、几可摧城的乌云。

郭威站在高台上,面色冷静,稳如巉岩,任凭身边的王峻和众亲随带领三军将士呼喝鼓噪。再也没有什么可迟疑的,全家几十口子都被敌人攥在手心里,他这边多耗一分,他们那边就多一分凶险。

旌旗如云,气概如虎。将帅怒发冲冠,健儿跃马持戈。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郭太师拔出宝剑,声色俱厉地下达了他军事生涯中的第一个叛逆命令。

目标京师,全军出发!

-

-

---------------------------

注:“叛逆是英雄的特权”,致敬田中芳树《银河英雄传说》。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同类推荐
  • 凤栖君悦故

    凤栖君悦故

    她是罪妃之女,同时也是夜国最不受宠的公主!为了保护夜国的安危,及笄之礼,却也是她作为和亲公主她嫁之日!轿临府门,却无人来接!新婚之夜,新郎不见!她未有任何怨言!初见他,白衣胜雪,于梨花下弹奏!一颗芳心暗许!为了他,她开始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争斗中为他扫除障碍!然而,在即将登基之时,他却赶尽杀绝。那一刻,她彻底清醒,他对她,不过只是利用而已!心已死,命不绝,好友将自己救下,从此,因为夺帝之争刚刚平静下来的夏国又再一次掀起了腥风血雨!而她,也在这混乱中寻找到了所爱之人!
  • 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

    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

    朱温,一代枭雄式人物。有人骂他为淫贼,连自己的儿媳都要奸淫;有人称他为暴君,经常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有人赞他为情种,对心爱之人言听计从,疼爱有加;有人视他为伯乐,很多有才学之人得到重用。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以淫乱残酷暴虐出名的人物,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真的象人们心目中那么可怕、那么可恶吗?朱温篇就是通过介绍梁太祖朱温一生不断奋斗,最终建立后梁的曲折经历,真实反映出那个时期的历史真象,并积极探寻朱温一生成长的心路历程。
  • 天子命

    天子命

    “臣虽能治内,却不通兵道,固薄有德行,又不晓于天,然问有通天彻地之能,兼有报国之心,当属国士无双,得之与得天下无异。”这天下只容得下一个光明正大的皇帝,而容不下一个满腹阴谋的绝士。
  • 春秋再轮回

    春秋再轮回

    一个被灭门的青年,轮回转世却没有忘记前世的记忆在同一个春秋时代出生,带着上一世的记忆,他学会了淡然,带着上一世的血海深仇,他学会了隐忍与坚持,在一步步揭开前世死亡的谜团的同时,他也在一步步迈入江湖的中心,最终的敌人却是他……
  • 状元之死

    状元之死

    书中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风趣浓郁的社会逸闻和力透纸背的笔力,重点描写了宋代状元、招远人王俊民的坎坷悲壮命运、南宋状元丞相文天祥的忠烈之气和中国惟一女状元、太平天国女丞相傅善祥的花开花落,以及明代解元唐伯虎的状元梦殇、明代状元赵秉忠殿试状元卷的扑朔迷离、清代康熙皇帝亲自审理江南科考弊案的曲折离奇等,同时概括了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状元之最等精粹珍闻、悠悠1300年科举历史的历史梗概,并集纳了迄今为止最完备的中国文武状元全名录,勾勒出了一幅昔日科举的全景图,描绘了一群古代状元的众生相。
热门推荐
  • 十杰传奇

    十杰传奇

    一次谈判,人族领袖离奇失踪,人族地位一落千丈,内乱不断。在此存亡之刻,十位绝世妖孽横空出世,搅动世界漩涡,救人族于危难之间,给后世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传奇。在这里,有百族天才的激烈碰撞,有回肠荡气的故事情节,有可歌可泣的兄弟情义,有令人心酸的感情纠葛。爱不奢求回报,只需要默默的付出。十杰传奇将奉献给你们一段不一样的传奇。每周晚7.00和凌晨12.00更新
  • 游戏入侵世界

    游戏入侵世界

    当世界开始改变,当游戏成为真实,我们又能怎样生活在这个世上,蝼蚁尚且偷生,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游戏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 大唐中兴

    大唐中兴

    她是代国公府二小姐,喜欢女扮男装,她是凤莹宝扇的主人,她的身世是朝中重臣心底的秘密。表面上嘻嘻哈哈的她,一旦进了水云间便成了杀伐决断的门主,出了水云间那扇门又是另一个她,她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暗中势力,更是大唐60万军队和传说中的解开天山之门的钥匙。他失踪后半年,她就远嫁异国他乡,因为她知道那个人就在那里,即使他早已不记得她,她只要远远看着就好,什么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在她眼里早已......!异国他乡,他见她的那一瞬记忆慢慢苏醒,冲冠一怒为红颜,他要她,也要江山,他登上汗位的那一天她终于成了他的妻,而两人之间隔着的却是血海深仇,半世疏离......
  • 仙路莽莽

    仙路莽莽

    少年杨峰因为一枚指骨,而踏上了一条精彩绝伦的修道之路,也是因为如此,他才一点一点地看清了这个庞大修仙世界的真正面目……
  • 嫡女很忙:殿下,住闺房!

    嫡女很忙:殿下,住闺房!

    生在相府,从小受人瞩目,一朝结缘,却惹得众人眼红,一个个都想陷害她。奈何太子大人宠妻无度,宅斗这点小事,自有夫君帮你解决,不如娘子就安心给夫君生娃吧?结果这小娘子竟然和太子殿下说,请你住在闺房可以吗?小娘子,本宫来了~
  • 别叫哥皇后

    别叫哥皇后

    一个悲催的宅男雨夜玩游戏却遭遇到了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女子卷入了一场爱恨情仇当中!
  • 庚极

    庚极

    百族横空庚极动,血染残阳当几何。战火纷飞狼烟遍,马革裹尸方能还。时逢乱世生灵劫,遗孀泪忆当日别。万里江山何日定,无端风云为谁波。少年负刃离家去,书录传世一生歌。
  • 天才镜灵师之神魔双子

    天才镜灵师之神魔双子

    素有“荧幕玫瑰”之称的当红影星虞韵,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为了摆脱娱乐界仇敌的追杀,与拉雅帝国的王女——安德莉亚。佛里兰达成了交易:由虞韵代替安德莉亚到异界,阻止一切的发生,复仇!于是乎,虞韵扭转时空,回到了八年前的神魔大陆!但,随着她的到来,原本的历史一一变更,只是一丝误差,她便和母亲,永远阴阳相隔。她有做主角的潜力,也有做主角的能力,凭什么给别人当配角?末代王女隐姓埋名从学院毕业,开始游历大陆,组建势力,灭仇家,契双灵,一步一步,攀云登峰!看一代名媛在前朝王女的身上复生,如何将光与暗完美融为一体,化身一代枭雄!
  • 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

    盖闻文章之道虽千变万化,但究其蹊径,唯天趣与学力二端耳。以学力胜者,冶铸百家,下笔高古,然非老成宿儒不办;以天趣胜者,则自出机杼,情见乎辞,虽不能核综群籍,其自然之妙, 亦别有心会, 令人于霁月光风中, 有蓦见惊鸿之慨。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