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德元年六月初三,乙巳日,皇帝车驾南回至潞州。原地整备,等待后军。
继位后出去兜了一大圈,现在要返回京师了。返京之前,他还有最后一个目的地要去,还有最后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到京师以西二百里的新郑县,祭拜父亲的嵩陵。
他的心重新变得沉痛。他其实没脸去见父亲。
六月十日,符彦卿率领的忻口军南撤赶到,全军备集。皇帝训辞勉励。
六月十一日,皇帝车驾从潞州出发南下。随征诸节度率部各归本藩。赏赐甚厚。
六月二十三日,皇帝车驾抵达新郑县。沐浴斋戒。
六月二十四,丙寅日。晴。
大周新君郭荣身着祭服,乘车从行宫出发,亲往嵩陵祭奠太祖皇帝。
在神道的入口处,他下了车,改为步行。众臣随行,禁军浩大拱卫。
嵩陵就在正前方远处,静静地等待着他,盼望着他,俯视着他。
陵就是山。父亲于他,无论生前身后,都是泰山一般的存在。
作为人子,父亲入陵时他远行在外,他的心里是有亏欠的。可是他告诉自己,他是为了父亲留下的江山社稷在以命相搏,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体谅他、鼓励他,乃至赞赏他。他甚至想过,他要拿下晋阳城,作为亲祭嵩陵的献礼。
父亲登仙了,他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他试图为山,为泰山,他还向朝臣们夸过口,要像泰山压卵一般地干掉刘崇。
可是,他没有成功。他的第一场亲征,被清晰地分成了两个部分。虽然他的臣民们现在都只愿意提其中的第一个部分-高平巴公原,虽然随征军将和臣僚势必会将他的亲征描绘成一场伟大的胜利,但是他知道,在后一个部分,他输了。
如果说高平之战是他从未体验过的胜利,那么晋阳攻伐战,就是他从未体验过的失败。堆积了那么多的尸骨、耗费了那么多的人财物力,最终却止步于晋阳城下,寸功未建。经历了那么大的周折才到手的河东八州,却因本军后继乏力而难以葆有,无奈全部迅速放弃,最终又还给了刘崇。他输了,输在天不时,输在地不利,输在人不和,输在筹备不足,输在盲目自信,输在莽不知敌,输在很多地方……如果要检讨的话,三天三夜也检讨不完。
巨大的成果终究变为无果,往极致了说,一切都枉费了。
如果爹还在,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爹会约束着他的冲动,让他见好就收,让胜利在即将抵达巅峰时戛然而止,让高平之战的影响力和效果最大化。
可是,爹已经不在了……
自责与怀念的泪水在他的脸上纵横恣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样一路走过去的。他只知道,连神道两侧松柏枝上的宿鸟,都被他的哭声惊起,在苍茫的天空中扑棱棱划过几道灰色的痕迹。
案几高陈,香烟袅袅,火烛熊熊。无数巴掌大的纸钱在空中旋磨翻飞,如同陵所的一场晴雪,如同与父亲的归魂相遇相接……他亲拈香烛,祭酒跪拜已毕,伏拜在地,涕泗横流,哀恸难以自持。
他不委屈,是他自己的错。太宗十八举义兵……三十有五致太平。自己太想成为唐太宗那样伟大的人,太渴望建立功业了。爹生前再三谆谆告诫过他,无论是面临巨大的诱惑,还是面临巨大的压力,都要学会忍耐,要谋定而后动,要以己之不败,待敌之可乘。仗可以打,但是在打仗之前要准备好一切:人,钱,粮草,以及对未来的通盘筹划……。他听进去了,记住了,却忘得那么快。尤其在面临重大决断之机,他将爹的金玉良言完全抛在了脑后。
他活该雄心勃勃而来,铩羽垂头而归。他其实是输给了自己。
“……勿浑浑而浊,勿察察而明。……大哥儿,爹相信你会是个好皇帝……”
他愧对父亲的期望,他根本就没有脸面来见父亲。他痛哭失声。
陛下。陛下。陛下。
他听到了熟悉的声音。有人在搀扶他。透过朦胧的泪眼,他看到了彤云、仙草等守陵宫人熟悉的身影。
有她们这些故人陪伴着爹,爹应该不会寂寞。
“陛下,请千万节哀。”彤云流泪道,“陛下事奉先帝的孝诚之义,天下人都看到了。先帝的在天之灵必定大得安慰,先帝……也必定希望陛下珍重龙体,不要过于悲恸。”
他一阵愣怔。耳中传来群臣的号哭声。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人在跟他一起怀念着爹。
他险些忘了,爹走了之后,自己就是他们的主心骨。
他缓缓地站起身,接过彤云递来的丝绢,缓缓擦拭掉泪水。
在爹面前,该哭的已经哭过了,该忏悔的已经忏悔过了,该说的,也在心里悄悄说给爹听过了……现在他应该听爹的话,回去,做一个好皇帝。
既晌,在亲自主持了杨淑妃的迁祔仪式,并赏赐过守陵宫人、将吏及陵户诸人不同数额的绢帛、宝器之后,大周新君郭荣车驾再度启程,东归京师。
显德元年六月二十八,庚午日。
京师。城西门外。
宫旗招展,凯乐鼓吹,仗卫如仪。
皇后符氏身着盛装,率领皇女皇子、留京文武百官及数百侍从肃立于城门外,亲迎圣驾。连朱雀也身着吉色袍服,站在了距她不远的身后。君怜虽已诏立为后,但因未行典礼,便仍旧谦抑,只着一品内命妇朝服,不肯着皇后礼服。朱雀没有品级,穿内外命妇的朝服都不合适,君怜便答应她仍旧着半副男子装束,只是颜色不可过于素淡。
皇帝仪仗队伍先导而至,旌旗如林。
紧接着是侍卫队伍驰至,斧钺刀戟。
未几,皇帝车驾到来,五色炫目。
皇帝戎装早除,因要接受群臣迎贺,特意如礼身着衮冕以示庄严。
皇后率众人跪礼,颂词陛见。
君贵下了銮舆,赐众人平身,又含笑伸手扶起君怜。
四目相接,身外时光顿如深溪缓流。
片刻,君怜从身侧宫官手捧的桐木盘中擎过一只金酒爵,凝视着君贵,满面抑制不住的欢欣:“有劳陛下为国亲征,恭迎陛下奏凯旋师!”
君贵回视着她,百感交集,一时无语。
出发之际,他的胸怀间满是青年人的万丈豪情;如今在世人眼中奏凯归来,他的心却被一种少年般的柔软情怀突袭了。
他仿佛又看到了十几岁时的那个自己,渴望一酬壮志,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却在制度与能力的掣肘中一筹莫展,内心焦躁不安、满是冲突。他原以为那个少年早已离他远去,不想今日再见君怜,他才发现,那少年已经恒常驻留在了他的心中。
他对这样的自己有了怜悯。
后世的人们将会发现,终其一生,他始终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葆有了这个少年-葆有了这颗少年心,这副少年意,这枚少年头。
现在,那个奋进不休、获胜又挫败、跌倒又爬起的少年,终于回家了。
她所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他像是御风而行的纸鸢终于回到放飞者的手中,他像是缆绳松弛的竹筏终于抵靠停泊的沙岸。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奔回她的怀抱。他想要得到她的安慰,得到她的肯定,得到她的赞赏,甚至,得到她的批评。
他相信她会透过纷繁的表象看懂他的一切,正如他相信他们终将沐浴理想的光芒获得最后的幸福;正如他相信,在幸福降临的妙音中,花长开,月长圆。披花戴月,大家长少年。
默然凝视她片刻,他接过酒爵一饮而尽,温言道:“……有劳圣人亲迎……”
君怜不语,眼中泪光闪烁。
她感受到了他收翼归巢的激动。她的激动不亚于他的激动。
可惜此时难以相拥。
满场文武,上下将士,尽皆静默。
鸟过无影。风过无声。
片刻,君怜转头,再向身后示意。宫官们捧出十数只青铜酒爵。君怜含笑问道:“这些酒,是否赐给从征的诸位大将,请陛下示下。”
“好,就依圣人所言。-赐诸将酒!”君贵亦微笑回答。
------------------
-
-
-
-
-
-
【君贵主题?柔情凯旋】
-
折成杨柳前,还付渠火边。
星淡天应老,竹移梦几圆。
莫教偏,披花戴月,大家长少年。
-
(借自本书作者赠友人作《后庭花破子?春归》)
-
-
-
-
-
注:
《五代会要》:显德元年二月(实应为六月),车驾征太原回,亲拜嵩陵,望陵号恸。至陵所,俯伏哀泣,感于左右,再拜讫,祭奠而退。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