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壬戌年(公元182年)东汉灵帝光和五年。我21岁。当时的年龄很尴尬,很多我这个年龄的同龄人都已经在奋斗到更高的高度了。我还是在家乡养家糊口,通过举孝廉来为国家效力的路径基本被封死了,只能通过另一条路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那就是军功。可是,即使投军,没有大的战事,也只是个大头兵而已。仔细想了又想,还是在家乡继续边生活边学习吧,顺便还能听故事:
春天正月里,灵帝除了大赦天下外,还下诏命令公卿根据流传的民谣,检举为害百姓的刺史和郡守。这可是一个新招,因为老资格的宦官曹节等死了,灵帝想直接亲政,不知是那位公卿给出的这一高招,但是太尉许戫和司空张济对当时朝政的腐败形势估计不足,大概也是收受了人家的贿赂,俗话说得好: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有权势的宦官子弟或宾客担任刺史、郡守尽管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官官相护,上下疏通,都没什么事,反而毫无根据地检举了地处边远小郡,清廉而颇有政绩的官员二十六人。这下可出爆炸性新闻了,这些官员的部属及治下的百姓,到洛阳皇宫门前为他们申诉。弄了一出百姓为官请愿的剧情,真是士可忍,庶不可忍呀,老百姓都看不过去了,后世有位伟人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的是这样啊。司徒陈耽上书灵帝说:“这次公卿的检举行动,大都包庇各自的私党,正是所谓是放走鸱枭那样的恶鸟,而将凤凰囚禁起来。”灵帝专门责备了许戫、张济,最后干脆将那些因所谓民谣而被征召问罪的官员,全都任命为议郎了结此事。那些先入狱后升官的官员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呀。大正月天里朝廷给全民唱了一出因祸得福的大戏,精彩至极。
咱们先看看这个因祸得福的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指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对祸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这要看当事人对事情发展过程的驾驭能力,说是是春秋时管晏(管仲,字夷吾)很善于在不利的形势下扭转败局,变被动为主动,最后一举获得成功。事情起因是齐桓公跟夫人蔡姬在湖里划船游玩。齐桓公不懂水性很少坐船。蔡姬跟他开起了玩笑,使劲晃动小船。小船荡来荡去,齐桓公一时吓得脸都白了,大叫“别晃!”蔡姬毫不理睬,还哈哈大笑,齐桓公气得要死,上岸后,就打发蔡姬回娘家蔡国。齐桓公这么做只不过是因为一时生气,并没有说要废了她。但蔡国却认了真,很快就把蔡姬改嫁出去了。齐桓公大怒,想立刻率兵去扫平蔡国。但是,一个堂堂诸侯霸主,就因为夫人的一个玩笑闹翻了脸,然后去灭掉夫人的娘家,是在是很不光彩的事。管仲就出主意说:“可以先进军楚国,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按时向周天子纳贡。而蔡国一直亲近楚国,这样问罪于蔡国也就理所当然。”于是齐国大军南下到楚边境。
管仲为了扩大齐国的影响,还建议齐桓公兴兵伐鲁,大获全胜,占领了鲁国的遂邑(今山东省宁阳西北)。鲁将曹沫趁鲁君和齐桓公签约时,抓住齐桓公,威胁他退还占领的土地。齐桓公没法,只得签约归还战争中夺取的土地。过后,齐桓公觉得受了侮辱,就要杀了曹沫。管仲立刻劝阻说:“不能杀。几座鲁城,只不过是一点小利;在诸侯中树立威望,才是大利。如果各地诸侯知道您连在被劫持的情况下订立的盟约都不肯背弃,那就一定会立大信于天下!”,果然,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各个诸侯国都认为齐桓公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都愿意尊他为霸主,不久齐桓公就成了各个诸侯国的霸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因祸得福就成为很多人对于事情的驾驭上的一个谋求好的结果的一个概括。但朝廷的这个也太有些戏剧性了,给人一种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的感觉。
紧接着二月瘟疫到处流行,人们那时只能硬着头皮承受着,三月刚给灵帝进过忠言的司徒陈耽就被免职,四月份天气大旱,朝廷任命袁隗做了司徒,这是袁隗第二次做司徒了,要论做官袁家可是累世三公呀,先梳理一下袁隗家谱:曾祖父袁安(官至司徒),祖父袁京(袁安长子,官至蜀郡太守),叔祖父袁敞袁安次子,官至司空)父亲袁汤(袁京儿子,官至太尉),兄弟袁平(兄,袁汤长子)袁成(兄,袁汤二子,官至左中郎将),袁逢(袁汤三子,袁隗(弟,袁汤幼子,官至司徒,太傅),安国康侯袁汤的小儿子,袁逢的弟弟,袁绍、袁术的四叔,老婆是马伦(名儒马融的女儿)。后来袁绍反董卓时被牵连,遭董卓杀害。袁隗家族这样的身世履历,不做高官也难。
五月时,乐宫署发生火灾,看来这防火防灾得年年讲,月月讲,皇宫也不能例外呀,秋季七月里,有异星出现于太微星旁。板蛮人在巴郡反抗,官军连年征讨平定不了。灵帝打算出动大军,询问益州派入朝中汇报情况的计吏汉中人程包。程包回答说:“地方官府向板人征收的赋税极重,残酷役使他们超过对待奴隶。他们曾到州、郡官府去陈诉冤情,但州、郡长官不处理不上报。路途遥遥,无法到京城直接向皇帝喊冤,投诉无门后各部落才聚集起来进行反抗。他们完全是迫于无奈,如今,只要任命清廉能干的官员去担任州、郡长官,****自然就会平定,无须调军征伐。”灵帝听从了程包的建议,任命曹谦担任巴郡太守,宣布皇帝赦免他们叛乱行为的诏书,板人立刻全部投降了。真应了那句话,为官一任得造福一方才行。要不,老百姓不答应呀。八月,在阿亭道建造起高达四百尺的楼台。这个建筑在当世恐怕是最高层了,只不过这个建筑在后来并没有保存到后世就被人为破坏了。可惜!冬季十月里,太尉许戫被免职,朝廷任命太常杨赐为太尉。太尉杨赐上位后举荐黄琬说他有治乱之才,因此朝廷征召其为议郎,出任青州刺史,迁任侍中。灵帝去上林苑打猎,后又经函谷关,到广成苑进行狩猎。十二月,回到京城洛阳,到太学进行巡视。灵帝召桓典担任侍御史,宦官们都很怕他。桓典常骑一匹青白杂色的马,京城洛阳因此传言说:“走走停停,避开骑杂色马的御史。”这些故事是离我如此之近,却又很遥远,听着这些事情简直把我带入一个一展才华的境地,但现实是我现在依然在家乡。
西北边境的边章、韩遂叛乱,朝廷想从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将统率这三千骑兵的权力交给了公孙瓒。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辽西郡属国的城市。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反叛,立了军功升为骑督尉。此时,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又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公孙大哥一下子升到了一方大员的位置,这是我没想到的,这得需要多大的努力和多好的机会呀。真是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董仲舒以后最重要的公羊学家何休死了,以宽厚著称,注重教化的太尉刘宽继上年被免职后死了。
我未来的大舅哥80后的孙权在这一年出生,这是一个有着雄心的80后,我在世时也拿他没有办法甚至还有些忌惮,另一个80后曹丕的80后皇后甄氏也出生了,她出身名门,是汉太保甄邯之后(甄邯是大儒孔光之婿),甄家世代担任二千石的大官。父亲甄逸,当过上蔡县令。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