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单单是睿王看到了安王那凝重而严肃的脸色,在一旁的英王宁王也都看到了,不过英王也只是能猜到应该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更深层次的他并没有想到,至于宁王刘宇杰,他的脸上也是很凝重,但是睿王读不懂他的心思。
“各位爱卿,昨晚北境传来奏报,说是魏国敌袭,请求增援,不知众位爱卿对这件事情究竟是和看法?”皇上的声音打破了朝堂上的平静。
魏国入侵,北境危急!
经过一夜的时间,皇上心里的愤怒其实已经消解了不少,他说话的声音也是已经很平静了,但是无论他的声音又多么的平静,都抵挡不住这件事情本身带给文武百官的冲击与震撼。
五年前的那场祸乱其实还让人铭记在心,那时也是北境危急,不过那个时候在北部虎视眈眈的是燕国,而眨眼之间五年过去了,北方已然易主,原本的燕国已经分裂为三个部落,已经不再是魏国的对手了,现在的宋国可不是五年前的宋国,现在的国家也是武力强盛,可是魏国依然敢出兵来袭,这就证明了他们的实力与决心。
很多人不由自主的看了看站在前排的睿王,毕竟五年前是他以自身化解了一场战事,不过依照如今的形势来看,这种事情重演的可能性应该不大。
“陛下,既然魏国如今已经袭击了我国北境,那么我们当然也不能示弱,况且这几年我们的兵力也强大了起来,如若不增援的话,那么岂不是弱了我国的国威,老臣的意思是这几日即刻挑选兵将开赴北境,一定要灭掉魏国的嚣张气焰。”说话的是曹国公,他以前是随皇上领兵作战的,不过他的年龄比皇上还要大些,所以近几年来也是将兵权交了出来,不过他内心的澎湃还是没有尽数褪去,在遇到这种情况之后,他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对魏作战。
皇上对他的意见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不愧是早年随着自己征战的老臣,对自己的心理摸的还是很清楚的。
曹国公的这番话一出口,便在这件事情上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肯定要出兵,不能怯而不战,不然就是懦夫就是弱国,这也就打消了有些人准备言和的想法。
“曹国公说的没错,如今我国国力鼎盛,兵马强壮,如果不出兵的话,肯定会让魏国扬了自己的国威,这对我们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大家说是不是?”皇上直接就顺着曹国公的话将这件事情的基调定了下来。虽然同样的是定基调,但是皇上和曹国公的分量可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皇上的这个决定很多人都是赞成的,五年前虽然睿王为质免去了一场战乱,但是这在众人的心里也是一根难以挑出的刺,让他们的心里很是不舒服。
“曹国公,既然你和朕的意思是一样的,那么不知道你有没有合适的大将人选,毕竟这一次的大战也不是一场容易的战斗。”在看到群臣脸上的激愤之后,皇上也是问询起将领的选择了。
“皇上,若是老臣在年轻十几岁,那么老臣甘愿前往,不过如今老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些年来安王殿下竣工卓著,在军中也是积攒了良好的威信,而且作战经验丰富,老臣觉得此次让安王带兵最为适宜。”曹国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心里还是相当明白的,他也知道字太子谋逆之后,皇上这里对安王的态度有所不同,所以这种积攒军工的事情他当然第一个便想到了安王。
“父皇,儿臣愿意带兵前往北境,荡除魏贼,请父皇恩准。”虽然做完皇上已经和安王来了很久,但是安王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于征战在沙场,所以趁着曹国公提起自己的机会,他又再一次向皇上请命。
不过皇上并没有理他,只是压了压手,让朝堂之上的声音低了下来。“安王虽然军功卓著,在作战上也有自己的一套,但是朕得到的消息是在魏国的队伍中坐镇的应该是一个大人物,在这一点上安王毕竟太过于年轻,朕有一些担心。”
皇上并没有说的很明白,但是群臣中不乏聪明人,能够被皇上称之为大人物的人,那么绝对是重量级的,如果和他相比的话,那么安王这里的确是稍显年轻与不足。
可是如今军功年龄以及作战经验能够在安王之上的将军也不是很多,除了戍守边境的之外,还有几个就如曹国公一样已经到了老迈的年龄,并不适合于挂帅出征。而那些戍守边境的将领如果调动起来的话,也是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群臣也是没有想到敌军的队伍中竟然有大人物坐镇,也都是有些面面相觑,这样的话,这个将领的人选的确是不那么好选择。
看着沉默的群臣,皇上也是再次开口了:“既然大家都没有主意了,那么这次的人选就由朕来定,你们可不要发对。”皇上的话并没有一次说完。
听到皇上开口了,朝臣们一个个也都是翘首以待,等待着皇上能够挑出来一个好的人选。
可是安王的脸色更加的严肃了,让睿王刘宇浩的心里咯噔了一下,他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似的,目光在皇上和安王的身上逡巡着。
果然如他所料,皇上再一次开口了,“既然对方的队伍中有一个大人物坐镇,那么我们这边也就不能弱了气势,所以这次我决定亲自带兵去会一会魏国的军队。不知众位爱卿可有意见?”皇上的确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听了皇上的这个人选,朝臣都是愣了愣,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皇上竟然要御驾亲征,他怎么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呢?
皇上的话音还没有落下呢,曹国公就又一次站出来了:“皇上,老臣反对,虽然您的龙体比老臣的身子骨硬朗,但是毕竟也已经上了年纪,北境是什么地方皇上您清楚,虽然如今已是初春,但是那里的严寒是没有消退的,更何况您要是御驾亲征的话,那么朝堂上的这些事情谁来处理呢?”
听到曹国公的话,群臣附议的自然很多,毕竟皇上的这个决定太出乎他们的意料了。
虽然从昨晚和安王的对话中皇上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这个决定会遭到反对,但是他决定了的事情就不会轻易的改变,更何况这个决定并不是他心血来潮做出来的,他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朕知道你们都在考虑什么,不过朕意已决,朕的身子骨还算硬朗,而且现在也没有更好的人选,更何况朕也想趁着还能动的时候再出去看一看朕的江山,至于朝政就交由安王处理,对于这里的处理,他也有一定的经验,我也比较放心,而且朕打算让英王和睿王和朕一同前去,也锻炼锻炼他们两个。”皇上一口气将自己昨晚和安王所说的都说了出来。
这样的决定的确是让朝臣有些瞠目结舌,他们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是一盘很大的棋,估计也就只有皇上才有这个魄力能够如此决定吧。
“皇上,既然如此,就将老臣也带上吧,老臣也要岁皇上再征战一会沙场。”曹国公听了皇上的决定也是请命到,他是实在不放心英王和睿王这两个小家伙,毕竟他们两个根本就没有什么作战的经验,可是在这朝堂是上说话可不能这么说,所以他也就只能向皇上请命了。
“其他的人选可以在增加,不过英王和睿王是一定要随朕去的,虽然他们两个没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不过既然是朕的儿子,那么就一定要接受军中的锻炼,而且朕对他们有信心,至于宁王,你就留在朝中辅佐安王,你们两个留下我也比较放心。”
皇上这次是对自己的这几个儿子都有所安排,并没有漏下一个,不过这种安排也是让朝臣若有所思。
“儿臣遵旨。”宁王并没有想到此时父皇还会提到自己,不过对于父皇的决定他并没有反驳,而是很爽快的答应了下来,这一点倒是让皇上觉得很是满意。
既然宁王都已经表态了,英王和睿王这里自然也是领了旨意。最终又确定了由镇远大将军跟随,待点齐兵将即日便出发。
皇上的态度很坚决,所以朝臣反对的也不多,这件事情就在朝堂之上定了下来,这也是一次相当雷厉风行的决定。
待退朝之后,群臣已经散去了,皇上也是松了一口气,这一次的决定自己也是冒了极大的风险的,他很是担心群臣激烈的反对,不过还好,虽然也有波折,但是还是很顺利的定了下来。
从朝堂下来之后,皇上便到了翠墨宫,既然御驾亲征的决定已经作了,那么势必是要告诉黛贵妃的,更何况后宫之中也是要安顿一番的。
一本正经的胡思乱想:一棵树都可以很坚强,那么你有什么懦弱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