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婳贵人放了出来,转眼中秋也到了,阖宫夜宴。
这次大宴后宫所有人都能参加,甚至连那些还跟宫女差不多的官女子都穿着刺花点银的锦帛衣衫。
“臣妾愿皇上圣体安康,愿我北沁国风调雨顺、万年长青!”夫人作为后宫之首,首先举盏祝贺。
一语出,众妃皆起身,一同敬酒:“臣妾(嫔妾)等亦愿皇上圣体安康,愿我北沁国风调雨顺、万年长青!”
段子清闻言果然大喜,将手中的琥珀酒一饮而尽。
却听太后平缓如一汪死水的声音响起,略带笑意:“皇帝,哀家有个侄女儿,习得一舞,名“水中清莲”,皇帝可有兴趣一观?”
聪明点儿的都知道,太后此举是想把自己人弄进宫里来,可谁也没敢开口。
“既然如此,就传她舞一曲罢。”太后娘家并非多显赫,唯一身有要职的兄长也已年老,一家人倒也算忠心耿耿,就算看在这份上,他倒不介意多一个嫔妃。
一时,殿内奏乐,是一首新奇曲样,众人都未听过。
主旋律奏起时,一群身着孔雀彩衣的舞女簇拥着一名女子而来。
那女子随着曲调展袖而舞,莲粉色的舞衣飘扬,愈显得身姿轻盈、态胜飞燕。
女子舞毕,上前福礼,嗓音柔嫩清甜:“臣女董氏璇柔参见皇上太后,愿皇上太后万福金安。”
却是太后和颜悦色笑道:“起来罢。”
董璇柔起身谢恩:“谢皇上太后。”
段子清举盏一扬脖饮了一杯酒,笑道:“抬起头来。”
董璇柔乖巧地应了一声,轻抬螓首,众人几近要惊呼,世上竟有如此貌美的人儿:云鬟雾鬓,腰肢如柳,肤若白雪,两腮凝粉,一双秋水眸似要泛起泠泠星光,眉不画而翠,唇不涂而朱。
段子清靠在龙椅上,有些半醉不醒的样子,他本剑眉星目、温润如玉,相貌自然是十二分的好,如今几分慵懒,更能俘获小女子的心。
他似是随意道:“你是母后的侄女,也是朕的表妹,不能薄待,就封为……小仪罢。”
董璇柔,不,董小仪俯身娇柔道:“嫔妾,谢主隆恩。”
一时,在一旁的莞贵人紧紧抓住了椅子的扶手,眼中几欲落泪,婢女梅儿察觉,借斟酒挡在莞贵人跟前,低声劝道:“小主别伤心……”
莞贵人悄悄抹了抹眼睛,又变回了平日温婉灵俏的宠妃莞贵人。
一顿,又道:“莞贵人为莞嫔,惠宜夫人赐织金蜀锦三匹,白玉镯一对,夜明珠一枚,绣屏一架,其余各升一级,十二名官女子则晋封为选侍罢。”
如此,便是大封六宫了,多了一名董小仪,惠宜夫人得了赏赐,敏贵嫔成了敏修仪,莞贵人成了莞嫔,婳贵人成了婳小媛,筠贵人成了筠小媛,甄常在成了甄美人,宁常在成了宁才人,众官女子都封了选侍,可算是皆大欢喜了。
段子清又转头与王爷们闲谈,嫔妃间亦互相敬酒贺喜,又传了舞女来起舞取乐,一派“欢声笑语”。
又聚到子时,众人皆乏了,便都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