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刺骨的寒风从北边的西伯利亚平原刮来,横扫R国的大片国土。
白海以南300公里的普列谢茨克发射场。
夜晚,风中夹着雪,十几束强光灯的灯柱射向黑色的夜空拔地而起,像是巨人的利剑。
空旷的地面上,寒风中竖起几十米高的发射塔,银灰色的运载火箭上印有RUS&CHN字样,散发着白气的管道平静地向火箭里注入十几吨的燃料。
距离发射场两公里外的雪地外,各国记者紧张地走来走去,窃窃私语。
十几辆卫星转接车杂乱无章的停在雪地里,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这次发射。
此时,RC联合航天计划的产物,C国和R国的“空间之眼”太空望远镜正安静的躺在距离地面三十米高的火箭舱里。
作为最新一代的量子空间望远镜,理论上比现役的所有空间望远镜的观测能力都要强两百多倍,如此强大的能力几乎全都归功于C国的微型量子计算机。
只为了观测那,每天悬在头顶且正在接近的“天外来客”。
……
这一切,我们得从头说起。
2017年的冬天,差不多是快接近圣诞节的时候,怪异的一幕的着实让全世界人都深深的震撼了一把。
12月11号,中午12时13分开始,天空中原本的太阳突然开始变化。
原本圆形的太阳在两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变成了一条横贯天际的太阳线,这条线极细,极亮,但是发出的光线却和太阳并无二样。
貌似只是在人眼中太阳变成了一条极细的线。
当时,走在大街上的人,全都停下了脚步,抬头仰望这不同寻常的一幕,纷纷拿出手机拍摄。
然而,令人惊恐的事情发生了。
没有任何一个人的手机能拍到天空中太阳化作的细线,所有拍摄的图片所显示的天空,无一不是湛蓝的天空,只是少了那个肉眼看上去变为一条细线刺眼的太阳。
一个小时,太阳化作一条拍不到的细线,这个奇异的现象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
新闻媒体沸腾了。
就像是一枚核弹,这个大新闻溅出的水花迅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各种节目,各种专家,各大媒体,都跟疯了一样报道这一前所未见的奇异现象。
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刊登的全都是关于这个的报道。
每天,所谓具有权威性的各种解释都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让人信服的解释是大气层的曲射现象,就像双日凌空的现象,只是曲射角度符合了某个特定的未发现的角度。
而为什么拍不出照片,如果是曲射就好解释了,光的曲射曾今就被美国军方所研究过。
用来制造肉眼看不见的隐形衣,其中的原理很好理解。
比如一根柱子,光照在上面,因为光是直线,那么柱子肯定会挡住光,并反射到我们的视网膜上,所以我们看得见柱子。
而如果光能够在照射在柱子之前弯曲的话,也就是从柱子旁边绕过,那么主观上来说,柱子就是隐形的了。
太阳也是一样的原理,只不过是一个发光的柱子,而大气层的曲射就是令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了。
就在这个奇观貌似找到了答案,热度慢慢降低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
那是一张图片。
拍摄地点:国际空间站;拍摄时间:2017年12月11号,东京时间AM12:00整
照片是国际空间站外的一个老监视仪拍的,不是很清晰,不过这张图片却成功的唤起了人类心中对于未知的恐惧。
照片中,原本应该是一个亮圆的刺眼太阳,却极其笔直的变成了一条发光的线,横贯整个黑色的宇宙背景。
再一次,全人类被震撼了,被深邃浩瀚的宇宙震撼了。
人类,这个被自己做掌握的现代科学洗脑的种族,终于找回了远古祖先们对于未知的恐惧。
这一次,没有一位专家再站出来说话,世界陷入了一种行将就木的状态,电视沉默,网络沉默,报纸沉默。
在那张照片发布三天之后,终于有一位专家站了出来,宣称他的理论也许能够解释这个现象。
他就是当年66岁的史蒂芬霍金博士,他宣称他也许明白了一部分原理,并要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全球直播。
这个发布会的收视率可能是自媒体出现以来的最高,全世界的人都在盼望这个物理学界的泰斗说出个所以然来。
发布会上,躺在轮椅上的霍金博士艰难地逐字逐句的通过软件说道:“我要告诉大家的理论首先要让大家明白一个前提,我们的空间里,不止存在一个维度。
简单点来说空间就像一片扁平的线团。我们的三维世界只不过是线团里的三条弦,那么空间这个大线团里到底有多少条弦呢?
十一条,在同一个空间面上,展开的弦越多,维度越高。
高维度的世界,其深度,广度,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就像一个二维空间的生物他这辈子只见过长和宽,怎么会明白高的意义呢?除非有一个人突然想出了向上,这个概念。
所以在我们的三维世界也是一样,经过研究空间的曲度就是第四维。
那么,问题来了,太阳的异常现象可以解释为空间曲度吗?
我不能准确地回答大家,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太阳的异常现象,是因为空间的曲率发生了改变,也许降到了一维,也许升到了四维。
不过介于太阳的变化来看,一条极细极细且笔直的线,就可以得出伪一维空间的结论了。
为什么叫做伪一维空间,只有前后,正是因为没有宽度,或者说光路极细极细,所以被大气层扭曲了逸散了光路,所以相机才没办法拍到。
而大气层外的相机却因为没有大气层的阻隔,从而能够捕获伪一维的太阳所发出的光线。
所以在那个时候,由于某些尚不清楚的原因,太阳所处的空间被暂时性的一维化达近一个小时之久。
这就是太阳到底为什么看上去是一条细线的原因。”
机械的电子音,话音结束。整个新闻发布会的会场寂静一片,现场的大家不是不理解,而是愣住了。
维度,这是多么晦涩与深奥的领域。
这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强大的大脑,和曾今最强的大脑都苦苦思索的问题,现在终于有个所谓的答案出现了。
可是随即,一个更加令人困惑的问题出现了,太阳怎么会变成一维的?
一个脑子灵活的记者随即问道:“请问一下,尊敬的霍金博士,能否为我们粗浅的解释一下太阳变成一维的原因呢?”
霍金博士的电子扬声器楞了一下,随即说道:“目前,以我们所掌握到的知识,把物变成一维,只能从空间扭曲方面入手,可能是某个我们尚不知道的宇宙天体扭曲了空间,或者是某个外星超级文明的力场武器吧,这个方面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显示屏上,霍金博士示意助手推他离场,留下了一众新闻记者呆呆的愣在那里。
“等等,霍金博士……”
霍金博士并没有停留,而是被助手推着离开了新闻发布会场,并不是他不能解答,而是不想。因为他的心里在担心着,那个不愿诉说的秘密。
位于瑞士的日内瓦,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控制室。
十几个研究人员面色严肃的操作着屏幕,对他们而言,这一次的实验极其重要。十四个国家的秘密代表在另一间房间里等着,等着他们的实验验证那个理论粒子的存在。
两束高能粒子,以百分之99。99999的光速,在粒子加速器里相对加速碰撞。
“碰撞准备,粒子速度达到阀值,3、2、1……”
“嘭!”
被严密监控的碰撞室里,传出一声巨响,红色的警报灯闪烁。
空气里弥漫着电路板过载的焦糊味。
“失败了?”
控制室里,研究所所长,量子物理学界的权威,杜卡夫博士皱起了眉头。
突然,面前的显示屏闪烁了几下,一连串数据出现。
“这……”
“我们成功了?”杜卡夫的瞳孔急剧收缩,嘴巴微微张开。
“所长!我们真的成功了!”一个研究院激动站了起来。
突然,就像是引燃了火药。
控制室里一群研究人员激动的狂舞,有的泪流满面,有的呆呆的看着天花板。
多少辈科研人员的努力,终于在他们这辈证实了引力粒子的存在。
就像艾萨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从而找到了力学规律一样,这次的发现能够让人类文明的技术实力飞跃一个时代。
全新的时代,量子时代。
就在这个时候,杜卡夫院长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手机,来电显示却是一串诡异的数字。
“八个零。”
“喂?你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
“首先祝贺你,杜卡夫院长,你们发现的引力粒子可能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你可能会疑惑,我们为什么知道你的名字,或者为什么知道你们的研究……”
“你们到底是谁?”杜卡夫院长示意工作人员安静,问道。
“别急,你总会知道的,现在你只需要知道,我们是一个跨国界的科研组织,关注着人类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在此诚邀你们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的时间是两个星期后,地点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我们会安排专业人员接你们,人数不限。最后,这句话是我个人对你说的,宇宙中,我们并不孤独,祝你好运。”
电话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手机屏幕上没有来电记录。
“怎么回事?”一个科研人员问道。
杜卡夫所长若有所悟地陷入了沉思,没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