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我们就少了很多惊喜。有的人会因为没了惊喜而感到不满,进而去寻求刺激。但是当你发现寻找的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你已经连最初的平静也回不去了。
初恋不浪漫?
我拉着穆夏的手漫步在校园里,秋天的落叶铺了一地,大片的金黄的叶子踩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是我第一次拉起她的手,没有预想的忐忑,但有预想的幸福。
我看见她脸上也同样的浮现了笑容,我知道我把握的节奏得到了认可。可能是开始的比较理性,所以我们的感情里,走的一直很从容,没有初恋的悸动和不安,多的是有人陪伴的舒适与安然。
我曾拉着孙宇哲,和他谈过这一点,我问他说我的恋爱是否缺了什么。他回答说每个人的恋爱都差不多,差距的产生是因为自己的想象太过美好。
我觉得他说的对了一半,我这个想法的产生确实是因为想象和现实的差距,但并不是想象的太过美好,而是现实太过真实。
也许是我们开始的时候,穆夏的那席话,给出了我们一个明确的起点,没有朦胧的阶段,没有暧昧的关系,刚刚感受到吸引的两个人就在最快的速度里成为恋人。这个明确的开始让所有事情变得顺理成章,让所有举动变得有了道理。
“你在想什么?”拉了下我的手,穆夏打破了我的思索。
“我在想我怎么这么幸运,可以遇到你。”我笑着说。
“是啊,你怎么这么幸运呢?”说着也露出淡淡的笑。
我喜欢穆夏,我说的是真实的想法,我确实很幸运,能近距离的看着她的笑,和她一起走在秋天的校园里,陪着她一起自习,甚至感受她的生活。
我和穆夏走着去大学生活动中心,辩论社在周末有辩论赛。辩论社是个容易培养友情的地方,大家性格都比较外向比较热情,毕竟说话是强项,所以更容易交流,气氛更容易炒热。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孙宇哲。
辩论社可以带家属,所以基本每个周末我都会带穆夏一起去,渐渐地大家都熟悉了。
她喜欢带一本书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一直到我们的活动结束。虽然我们的讨论很吵,而且总是笑料百出,但她彷佛没有听到。她的这些举动给我的感觉很棒,让我觉得她来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陪我。
我们的辩论题目不乏有趣的,比如今天要讨论的:爱与被爱哪个更幸福。因为各学院的课程安排不同,所以分组的时候,一个学院的基本会在一组,这样更方便讨论,因此,我和孙宇哲、谢欣雨都在一组。每个组都会有学长或学姐带,我们这边的学长就是社长黄新凯。对面组里带队的是一个叫周子瑜的学姐,孙熙浩也在对面。
学长学姐不参与平时的准备,我们把准备的资料给他们,他们在场上主要起控场和引导的作用,主要还是我们在辩论。
对于这个话题,我个人的观点是爱与被爱本身没有幸福这一说法,只是依据不同的对象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进而生成了幸福亦或不幸福的感觉。
但是,作为辩论的一方,我们的观点是爱比被爱更幸福。
“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共识,那就是爱和被爱都幸福。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比较出何者更为幸福。。”
立论结束后,孙熙浩便选了孙宇哲进行攻辩。
“对方辩友,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爱上一个人,她不爱我,我会幸福么?”孙熙浩问。
“我不知道,因为我不是你,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幸福。”
“好,你的幸福感来源于哪儿?你爱的对象不爱你,你难道不伤心反而幸福吗?”
“谁说暗恋不会带来幸福感,幸福的来源并不单一。即使不知道结果都会幸福,可见我的幸福的来源于爱而不是其他所谓的回报。”
“那好,换一个角度说。如果你被一个人爱,你会幸福么?”
“如果我知道那个人是你的话,我一定不会幸福。”
孙宇哲的辩论风格和他本身性格相一致,总是不留情面。
接下来,是我的攻辩时间,我选择的对象也是孙熙浩。我先发问:“对方辩友,你认为两个相爱的情侣哪一个更幸福?”
“都幸福。”
“那你能说明他们的幸福来源于哪里么?是爱的复出过程,还是被爱的享受过程?”
“都有。”
“好,那你说如果一对情侣,男孩儿送给女孩儿一个苹果来表达爱,女孩儿吃到苹果,露出会心的笑。这个过程中,谁更幸福?”
“当然是女孩儿更幸福。”
“没错,女孩此刻很幸福。但同时,另外一个爱着女孩儿的男孩儿也送给女孩儿一个苹果,你说女孩儿收到这个苹果会不会一样幸福?”
“不会。”
“所以说,她的幸福来源并不是被爱,而是爱。”
我知道我是在狡辩,但是我还是这么说了。我观察穆夏的反应,结果她好像根本没有在意我们,低着头写着什么。
我喜欢穆夏,所以看着她的一举一动,我会想笑。而感受到她对我的喜欢,我更会收获幸福感。在接触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有一个人她和你的关系和其他人不一样,这种微妙的感触是之前所没有的。我是一个不会表达浪漫的男朋友,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浪漫是存在的。
后来,当我知道穆夏每次陪我来辩论社,在本子上所写的内容时,我便懂得了当时的我们是多么浪漫。她的那句“你真不是个浪漫的人”,回想起来也变成了一种独有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