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47500000017

第17章 贾文和智稳中原马孟起兵退凉州

第九十一回贾文和智稳中原马孟起兵退凉州

且说蜀汉章武二年春,汉军依诸葛亮之谋,于宛城大败魏军,司马懿出走,曹休被斩。流星马报于洛阳,曹丕欲迁都避之,太尉贾诩出班谏阻道:“陛下岂可因一时之败,而欲迁都邺城?昔日关云长水淹七军,先帝亦欲迁都,然司马仲达谏阻不可。今关云长虽胜了数阵,然吾亦有计策。”曹丕急问,贾诩道:“今蜀军千里征战,粮草转运不便。虽长安、凉州、豫州各处告急,然蜀军因粮草难支,必暂缓进兵。细作报来,诸葛亮亦出川,蜀中刘璋旧部必不喜诸葛亮严刑酷法,人多怨言。蜀军虽得胜,然东吴孙权必不喜,云长亦素轻东吴诸将。蜀军皆出川中,南中孟获必扰乱川南四郡。陛下可自谋之。”曹丕闻言大喜:“昔日武皇帝多赞文和之计,今却有何计策教朕?”

贾诩叩首道:“吾有三条计策,可助陛下破蜀。一者,陛下数难朝中老将,人心多疑,可下罪己诏,再赦曹洪,请曹彰来洛阳。许褚、曹仁、郝昭、王双、文聘等诸将没于王事,陛下可厚赏之,以安人心。”曹丕闻言,点头道:“朕亦深悔之,此计可行。”贾诩又道:“臣多病难保,以臣思之,天下唯司马仲达乃诸葛亮之敌手,请陛下勿听华歆、王朗之言,再往宛城寻得司马仲达。”曹丕闻言,又见华歆使眼色,便道:“司马懿前番败于宛城,非诸葛亮之敌手。”贾诩道:“臣闻多是司徒王朗无谋,曹休误中奸计,司马仲达方败走。”华歆出班道:“王司徒乃朝中股肱之臣,岂是无谋之辈?”

曹丕摇手道:“二卿勿争,司马懿之事,可再议。不知文和第三条计策何如?”贾诩道:“蜀军虽胜,然粮草不支。陛下可令各路将军坚守勿出,待蜀军粮尽,必然自退。再遣使至孙权、孟获处,孙权必疑虑,从合肥罢兵。孟获若得陛下之封,收了财物,必起兵出川南。则蜀中必乱,刘备必退师矣。”

曹丕再问众臣,华歆等或言不可大用司马懿,或言迁都,或言贾诩之计甚妙。曹丕焦躁,便令退朝。回至内宫,曹丕长叹数声,皇后甄氏道:“陛下何故长叹?”曹丕怒道:“汝一妇人,怎知军国大事?”甄氏洒泪而去。不多时,人报贾诩求见。曹丕教放入,贾诩跪倒在地,叩首道:“臣随先帝三十余年,如今大魏危急,臣若计败,乞斩全家。”曹丕想起昔日与曹植争宠时,贾诩亦有良策。又虑华歆、王朗等辈欲要劝阻。一时踌躇不定,人报太后至,曹丕急迎入,卞太后道:“陛下何故怒骂皇后?”曹丕见甄氏在后,只得将大事说了。卞太后道:“吾与皇后虽是妇人,然亦闻如今战事不利,仲康、子孝诸将皆亡,吾儿可有良策退敌?”

贾诩急上前,呈上自己计策,卞太后拿过看了,点头道:“文和之计大妙,吾儿何不从之?”曹丕道:“儿愿从文和之计。”急召众臣,令贾诩行计。一面写了罪己诏,将曹洪从监中放出,又招来曹彰。好言劝慰,官复原职。拜曹洪为平南大都督,曹彰为先锋,统军三万,南出洛阳,于嵩山、洛水连营百里,以拒关羽之军。一面各遣使节入东吴、南中、蜀中去讫。

东吴孙权闻魏国使节之言,心下疑虑,张昭亦言,汉军大胜,东吴损兵折将无数,不可再进。孙权便令孙皎回军襄阳。合肥一战,折了甘宁,东吴亦不敢再过长江。南中番王孟获得了曹丕之官封,赐予财宝无数,魏使许诺,若孟获取西川五十四州郡,可自立为王。孟获大喜,欲大起十万番兵,渡过泸水,直取建宁、牂牁、越巂郡。魏军细作又于西川各郡散步流言,言道刘备夺刘璋基业,实为不仁不义,时有汉嘉太守黄元造反。

早有流星马急报诸葛亮,亮闻报,亦惊道:“我军虽连胜,然粮草不支,洛阳必有奇谋。吾不得不回西川,一则再调度粮草,安定人心。二则计退孟获之军。三则重修汉吴两家之好。”关公道:“丞相若离此间,吾大军却如何进兵?”诸葛亮道:“我军虽胜,然粮草周济尚难。闻孙皎回军襄阳,恐有二心。曹丕又遣曹洪、曹彰在嵩山、洛水连营百里拒敌,云长切不可轻进。可暂退军樊城。”关公允诺。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拜道:“某愿随丞相入川。”关公大喜,便令关索随诸葛亮,又令关平、廖化守宛城、新野诸城。自引了大军,暂退樊城去了。

诸葛亮带了马谡、关索,并三千军士,再寻水道去长江,一面急写奏章,飞报刘备。再请李严入川,权与蒋琬主持川中之事。一面令邓芝为使,速去江东,面见孙权,陈说利害。

诸葛亮安排已定,便觉多日往来奔波,头晕目眩,马谡急上前扶住道:“丞相操劳国事,但请多保重贵体!”诸葛亮苦笑道:“吾为报陛下三顾之恩,敢不效犬马之劳?”马谡又道:“洛阳有何人能献计?”诸葛亮道:“前番宛城一战,细作回报,司马懿不知何往。吾又闻王朗在曹休军中,必是王朗等辈嫉贤妒能,司马懿便有此败。此人真是吾之敌手。吾料洛阳为曹丕献计者,必是贾诩!”马谡道:“此人果有奇谋!”诸葛亮笑道:“此人已是病体,曹丕虽用其计,然吾料曹丕终不复用司马懿!”马谡道:“丞相果有神机,烦请歇息。”诸葛亮方才暂弃文书案卷,伏案歇息。

且说自马超得了凉州六郡后,广结民心,魏军郭淮抵敌不住,便投咸阳去了。马超与李恢、姜维计议道:“吾今已得凉州州郡,可趁势进兵关中,夺下长安!”李恢道:“我军久战多时,羌人久居边寒之地,尚须时日。”马超笑道:“先生乃西川人士,不知羌人之风,羌人四处迁移,不若汉人日费粮草。羌人惯于中猎,又有铁车装了帐篷、器具,千里进兵,亦是等闲之事!”姜维道:“孟起兄所言是也。某新投汉帝,尚未立功。今可进兵长安,以助陛下大军!”李恢道:“凉州重地,亦须兵马留守。”马超道:“吾令马岱留守。”商议已定,马超便自引中军,羌兵越吉元帅为先锋使,姜维为副将,李恢为参军,选定章武二年三月吉日东进。马超令流星马急报陈仓。

马超兵势甚大,羌兵与汉兵共计六万余,诈称二十万,关中诸郡昔日闻马超渭水大战之名,无不惊惧。时张飞、魏延与徐晃、张郃相持数月,互有胜负。汉军因粮草转运不利,暂退陈仓诸县。马超令越吉、姜维先行,自带了数百骑至陈仓,入拜刘备。

刘备早闻马超得了凉州,便召集文武,大赏马超。张飞、黄忠、魏延等皆来相贺。刘备道:“孟起得了凉州,今起羌兵进关中,可为朕前部。”马超道:“臣在天水又得了小将姜维,此人武艺韬略皆精,乞陛下封姜维之职。”刘备便问黄权,黄权道:“既是孟起所请,陛下可权封姜维为平西将军。”刘备允诺,又闻马超如何进兵,马超将羌人不需粮草辎重,可千里进兵之事说了。刘备闻言一愣,便默然不语。黄权道:“孟起虽有羌兵之助,然羌人惯于野战,攻打长安,需多带云梯、巢车、冲车,恐羌兵不能胜。”马超闻言,顿首道:“臣虽不才,愿立军令状!”

刘备道:“孟起休如此说。朕岂不知孟起武艺,羌人之勇悍。然前番翼德、文长虽占了长安一时,却不敌曹真、徐晃等辈,今朕欲会同诸军,再夺长安。”一旁彭漾出班道:“陛下勿忧。臣不才,愿助孟起一臂之力。”刘备方道:“若是永年助孟起进兵,朕无忧矣!”马超、彭漾领命而出。

马超与彭漾至军中,彭漾见羌兵势大,心下暗喜。入内帐,彭漾请马超屏退左右,马超大奇,便依彭漾。那彭漾道:“将军乃世之英豪,岂甘久居人下?将军夺了凉州数郡,进兵长安,却要遭人猜忌。某实为将军不平。”马超闻言大惊,又想起前日刘备、黄权之言,便道:“某一介武夫,请先生赐教。”彭漾道:“将军今领旨去破长安,便依某的计策,将军可自回凉州。”马超道:“某与曹贼有战父之仇,怎可回凉州,当随陛下进兵洛阳!”彭漾大笑道:“将军祸不远矣!”

马超大疑,彭漾低声道:“将军虽为骠骑将军,所领之军不过数千,前者进兵凉州,还需羌人之助。关、张自有数万雄兵,将军可知其中之故?”马超默然,彭漾又道:“将军虽可夺长安,然需将功劳让于陛下,勿被云长、孔明猜忌。”彭漾所言,乃昔日马超初降,关羽自荆州写信与诸葛亮,言道欲与马超比试,诸葛亮回信,具言马超难比关羽。关羽见信大喜,便传宾客并众官知晓。马超想起旧事,便心下不乐,彭漾道:“将军休怪!某愿助将军一臂之力。”

却说彭漾虽为狂士,为何以言挑马超?原来孟达与彭漾私交甚厚,孟达密写书信与彭漾,言道他在上庸已降了魏国。彭漾昔日计议五路起兵,上庸之军亦在其中。刘备闻孟达反叛,逼走刘封,盛怒之下,敕令黄忠兵进上庸。彭漾出言劝阻,刘备不听。黄忠方欲进兵,关中战事又紧,刘备只得罢兵,深恨孟达。彭漾又多献计,刘备屡问黄权,彭漾心下不喜,便以言挑马超。

马超又问:“某已领旨,去夺长安,如今却如何进兵?那张郃、徐晃皆魏之名将,算是某的敌手。”彭漾笑道:“将军不可进兵。只可领前部羌兵略战数回,便回军凉州。”马超道:“若如此,岂不违了陛下旨意?”彭漾道:“将军若得长安,其祸至矣。若回军凉州,则高枕无忧。”马超闻言,心下亦知彭漾之言有理,便道:“某欲与弟马岱、姜维商议,何如?”彭漾急止道:“此乃机密之事,某已将性命托于将军,然将军岂可如此大意?”马超拱手道:“某受教了。来日便令姜维准备。”彭漾自在营中安歇。马超听了彭漾一番言语,心下不乐,吃了几杯酒,便自睡了。

姜维、越吉在扶风郡接了马超书信,心下疑惑,姜维道:“孟起兄既领命来夺长安,何故令某等略战数回,便回军凉州?”越吉道:“孟起之勇,吾等皆知,今日为何如此?”人报张郃军至,姜维、越吉只得上马接战。连战了数日,互有胜负。越吉引铁车兵先行,姜维亲自断后。张郃见羌兵勇悍,亦不来追。

马超于渭水边扎下二十营,姜维与越吉入大营,问马超何故回军,马超道:“魏军势大,某不可轻进。可暂回凉州养马,待秋时方好进兵!”姜维欲再劝,马超道:“贤弟不必多言。陛下已敕封贤弟为平西将军,昨日又遣使节,赠与越吉元帅财宝百箱。”姜维又见彭漾坐在马超右侧,彭漾亦见姜维,起身道:“某乃参军彭漾,伯约荣得平西之封,实乃陛下恩德!”姜维连说不敢。马超便传令羌兵,歇息三日,便收拾器具,回转凉州。一面遣使节速去陈仓。

马超使节至陈仓,呈上书信,刘备观书信道:

“臣愚钝不才,虽有羌兵数万,并彭永年之助,然张郃军悍,羌人不识地理,损兵折将。弟马岱报,凉州又有魏军作乱,臣恐凉州有失,自回凉州。乞陛下恩准。”

刘备与黄权计议,黄权道:“此必是彭永年之计也。他与孟达交厚,孟达今降了魏国,他心下不安。恐陛下疑之,便去马超处,出言挑动马超。”刘备大怒:“此等狂士,朕誓战之!”黄权劝道:“陛下切不可!彭漾虽可战,然若战之,马超心不自安,必有二心。陛下可降诏,允马超回军,可留下姜维,召回彭漾。若他不回,则可擒之。”刘备从之,急令使节持宝剑速去马超军中。欲知彭漾如何行事,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某三国的萌娘物语

    某三国的萌娘物语

    三国?不,这里是萌娘的世界!撑着油纸伞,一副大家闺秀样的刘备柔声道:“三妹呀,姑娘家家的别成天喊打喊杀,让别人看见,多不好。”一头齐肩青碎短发,股着包子脸的张飞撇嘴嘟囔道:“大姐,明明是二姐先说要去揍他的,怎么就只说我。”看着被自己打倒在地的少年一眼,关羽面对张飞的措辞,脸色顿时一红,带着红晕口齿不清道:“我我……我,不是……我不是……”“唉?是这样吗?”刘备还是那副柔柔弱弱的模样,将头一撇卖萌起来。倒在地上的少年,听着三女的对话,一脸斯巴达……(温馨提示:本故事纯属虚构,切莫认真,看看一笑就好。)
  •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热河惊变:大清王朝的历史拐点

    三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在蛮荒四散荒草疯长的燕山丛地,康熙大帝御鞭指处,一座神奇的皇家山水宫苑傲然出世。本书自避署山庄营建前的大背景起笔,踏寻康熙大帝当年的心路历程,粗心勾勒出大清帝国一幅幅尘封百年的历史画面……
  • 幕后大老板

    幕后大老板

    他,大有万马军中,独取上将首级的胆略。骗过了一切障碍,孤身一人独闯龙潭虎穴,只是他生存的本事,因为他就是那幕后大老板。永远的甩手掌柜,永远的参谋将军,永远的谋臣师爷。
  • 红墙见证录(一)

    红墙见证录(一)

    本书是一幅共和国历史长卷,打开长卷,共和国历史上每件大事的来龙去脉,每一组人物的对抗或合作的历史细节。都会深深吸引你的目光众多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超凡脱俗的智慧和人格力量,也透露了他们内心些许难言的苦闷。
  • 明末太子

    明末太子

    烽火四起,大明危亡悬于一线。山河破碎,究竟如何重整河山。多难兴邦,茫顾四野扫尽群丑。万邦来朝,定鼎天下国祚绵延。
热门推荐
  • 昨日再现

    昨日再现

    徐家当主被离奇谋杀,是仇家所为还是财产的争夺?错综复杂的案件接踪而至,侦探和警方携手调查。当徐家所隐瞒的真相一件一件浮出水面之时,爱与阴谋的篇章拉开了序幕。这是个关于爱,关于家庭的故事。
  • 看清青春什么样

    看清青春什么样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邪王宠:王妃太冷

    邪王宠:王妃太冷

    天地初分,神冥人三族,父神为保持三族和平,划分三界让三族居住。神族与冥族因性格不同,而导致隔阂较深,人族孱弱,只能攀附神族寻求庇护。数万年后,神冥两族神冥彻底反目成仇,神冥两族莫名隐世,只留下两界的亲族,仙族与魔族。沈家骄女生于异世,乱世由此而起,且看她如何素手乱天下!
  • 奇品神医

    奇品神医

    产科实习医生方逸绝对不想出风头!他可以安逸的欣赏美女,白衣护士,美丽医生,再加上顶头上司这一女神大人,生活很是惬意……但他更享受众美钦慕的小眼神儿,于是临危受命,用上古针法,使独门秘术,治病救人一路独领风骚……
  • 帝释天瞳

    帝释天瞳

    亿万年前,守护大陆的五色巨龙联合起来抵挡虚空之中冥神的入侵。面对着满是疮痍的大陆,巨龙的子嗣魔龙人,揭开了统治的新篇章。冥神虽然魂飞魄丧,遗留下的邪术,一旦开启,便陷入永恒的诅咒。面对着魔龙人残忍暴虐的高压统治,冥瞳成了人类反抗的唯一稻草。在众生万物万念俱灰之时,人类成了阻止冥神卷土重来的中坚力量。修罗、轮回、涅槃、帝释······
  • 花季花香的少年

    花季花香的少年

    在一所学校的相遇,让他与她的人生都发生了改变......他对她承诺要让她成为全世界最幸福的女人,他努力地为她打拼全世界,最终他兑现了对她的承诺,他们幸福的在一起了......
  • 诡事邀请函

    诡事邀请函

    “她来了,她来了!她在我身边,她就在我身边!救我!谁来救救我!”
  • 银杏庄的故事

    银杏庄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相继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摆脱“干一天三、四毛,青黄不接吃不饱,没钱抠鸡腚,有病咬牙熬”的窘迫困境。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肚子饱了,可口袋里依然是瘪的。
  • 槐花飘飘的年代

    槐花飘飘的年代

    有些时光在记忆里那么远却又那么近,多少年过去,仍仿佛在昨天。那个白衣飘飘的女孩,那窗台前的小花,那段玉米地,还有,那槐花飘飘的年代...
  • 上古世纪之浩劫

    上古世纪之浩劫

    史诗,是家园与无边世界的神秘失联。史诗,是文明与无数族群兴亡的传说。史诗,是从无边的时间中,执着追寻一个答案。一个少年,历尽艰难,终于开启冥界之门,重回原大陆。在爱恨交织、拼搏与奋斗,生存、拯救与毁灭之中,书写一篇不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