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冬,天上下着大雪,地上的雪已经有半尺深,还没有停的迹象,天气冷得让人簌簌发抖。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我国北方的邻国,我们曾经的老大哥,存在69年的苏联彻底的划上了句号,永远的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取而代之的是15个大大小小的国家,俄罗斯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前,东欧发生剧变,自1989年起,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先发生在波兰,然后是东德,匈牙利,罗马尼亚,接着,执政40多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南斯拉夫的共产党也相继失去政权,这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几乎一夜之间,改变了社会制度,倒向西方,带给人们的是震撼,唏嘘和思考,还有扼腕叹息。
世界变化之快,令人错愕,让人应接不暇。
冬天的夜晚,天黑的特别早,BJ火车站灯火通明,K19国际列车正在检票。这是一列BJ到莫斯科的国际列车,每周发出一列,从BJ站发车,经过HLJ的满洲里出境,终点是莫斯科,原来是苏联的首都,现在是俄罗斯首都,坐这趟列车的人要在火车上待6天5夜,行程9050公里,这是一次迷人的漫长旅行。
检票大厅人声鼎沸,今晚乘车的人,还有送行的人,在国际列车的进站口排起长龙,大大小小的行李随着人流向前慢慢蠕动,一点点向检票口靠近。
几个穿着军大衣,民工模样的人,每人拉着一个大号行李车,走过来和排队的人搭讪。
“师傅,行李要不要提前进站,我们帮助送上车。”
“我自己能拿。”排队的人告诉民工。
“每个人最多能带35公斤,不能超重,箱子都要过秤,海关很严的。”民工认真的提醒。他们对国际列车的情况很熟悉。
民工的话起了作用。“你能保证送上车吗?”队伍中有人询问。
民工很有把握的说:“这你放心,有多少箱子我们都能帮你送上去,我们走专门的通道。”
“要多少钱?”
“一个箱子收10块钱。”
队伍里的人开始交头接耳。
“够黑的,这才几步路就要10块,还没出国就让自己人宰一刀。”有人极不情愿任人宰割,为了不让行李超重,开始从行李箱里向外拿东西,让送行的人带走。
短暂的犹豫之后,有人还是和民工走了。
海关官员正在为一个年轻人办理进站手续。
年轻人三十多岁,中等身材,文质彬彬,身穿红色的鸭鸭牌防寒服,下身是一条蓝色牛仔裤,脚上是一双蓝色雪地鞋,肩上背着一个挎包,身边有一个黑色的帆布行李箱。
“你叫什么名字?去哪个国家?”海关人员一脸严肃地看着站在面前的年轻人。
“我叫王伟中,去罗马尼亚,经过莫斯科。”叫王伟中的年轻人回答的很镇静,伸手递上了自己的车票和护照。
“把你的行李都放秤上。”
王伟中把行李箱和背包都放在一个地秤上,34公斤。
请把箱子打开。海关仔细看着他的护照。“你去罗马尼亚干什么?”
“留学。”
行李箱用箱包带捆的结结实实,王伟中解的很费力。
海关官员在箱子里翻腾了一阵,里面除了一些随身衣物,食品,其余都是各种书籍,还有一本厚厚的罗汉词典。
“你真是留学?”海关官员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个与今天晚上走的人不太一样的年轻人。
“是留学。”王伟中笑了笑,指了指箱子里的东西:“你看我带的这些书。”
海关官员摇摇头,把护照递给王伟中,让他进去。
箱子里的东西都乱套了,怎么也盖不上。几个给王伟中送行的人过来,七手八脚的帮他重新捆好行李箱,向站台里面走去。
“大哥,刚才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看海关问你,真怕不让你走。”说话的人是王伟中的弟弟王伟国。
王伟中一点不担心:“我有签证,不会不让我走。”
王伟国看了王伟中一眼:“海关看你这岁数就不像是去留学的。”
“海关就看你有没有签证,有签证,说明这个国家允许你进入,海关就放行。至于你是去留学还是做生意,海关管不着。”
“我就是担心,怕你走不成。”王伟国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万强是王伟中的高中同学,插话说:“是呀,刚才我也挺紧张,今天你要走不成,后果可就严重了。什么时候你坐的这趟车出了满洲里,进了俄罗斯,我们这心才能放肚里。”
万强说的是心里话,他真心希望王伟中这次出国一切顺利,能够把生意做起来,他就多了一个新客户,可以借助王伟中的渠道完成他的出口任务了。他是TJ一家国营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自从知道王伟中要出国,就成了他家的常客,踢破了他们家的门槛。他知道王伟中不熟悉国际贸易,他就给他普及国际贸易知识,怎么询价,报价,怎么签合同,合同里有哪些条款。短期内,让王伟中的外贸知识得到迅速提升。他还给王伟中介绍了好多中罗之间的贸易情况。王伟中从他那里知道,中国和罗马尼亚有几十年的友好历史,有长期的贸易往来,中国的很多产品以易货贸易的形式出口到罗马尼亚,俗称大贸,或国贸,在罗马尼亚有很高的知名度。万强告诉王伟中,罗马尼亚刚刚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商品短缺,生意机会肯定很多,他去了以后,如果能找到客户,拿到订单,他们公司可以为他出口。
今天,他执意送王伟中到BJ。
王伟中问万强:“我如果走不成,有什么严重后果?”
万强表情严肃:“你看,你工作已经没了,假如走不了今后怎么办。还有,伟国也别想出国了,我这外贸业务也指不上你了,你说,后果严重不严重,损失大不大。伟中,你要充分认识你这次出国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伟中笑着问他:“你越扯越没边了,我怎么没看出来有什么历史意义。”
“我给你分析分析,你听听我说的对不对,”万强一脸的正儿八经,“你出去要赚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还能带动你的亲戚,朋友一起富起来,响应党的号召,尽快奔小康,这就是现实意义,我说的没错吧。历史意义嘛,你出国是做国际贸易,让中国产品打入欧洲市场,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做出贡献,你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欧洲站稳脚跟的华人中的一员,这意义太伟大了。”
“行了,你别给我戴高帽,我现在就想到了罗马尼亚,有地方住,有饭吃,能够生存下来,其它的,我可没想这么多。”
“不管你想不想,事情就是这么回事。说真的,你敢把这么好的工作辞了,自费出国,我挺佩服你的,有魄力,有胆量。不过,我要嘱咐你几句,”万强拍着王伟中的肩膀揶揄他,“哥们,罗马尼亚姑娘可漂亮,又开放,你别只顾泡妞,忘了自己干什么去的,这帮哥们都等着你的好消息呢。”
王伟中打了他一拳:“我现在心里七上八下,一点底都没有,到那边能不能吃饱饭都不知道,还能有那个闲心。”
“我哥不会,要不我嫂子饶不了他。”王伟国说。
万强对王伟国说:“伟国,你长的又高,又帅,又没结婚,一定能被罗马尼亚姑娘看上,给你妈娶个洋媳妇回来。”
“那要看我大哥给不给我办签证了,大哥,我托你的事,你可放在心上,我和名利不愿意在国内混,你在那边站住脚,一定把我们办出去。”看样子,王伟国恨不得今晚和王伟中一起走。
孙名利是王伟国的高中同学,带着一副近视眼镜,拉着行李箱,跟着大家向前走,听王伟国说出国的事,赶紧接过来说:“大哥,越快越好,赶紧把我们办出去,我和伟国去找你。”
王伟中点头答应:“你们别着急,我只要站住脚,一定给你们办,国内可就靠你们帮忙了,有事我和你们联系。”
王伟国和孙名利两个人忙抢着说:“有事你尽管说:“我们俩一定帮你办好。”
几个人边走边说,来到站台上。月光下,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
王伟中看看手表:“快开车了,你们回去吧。伟国,家里你要多操点心,我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家里就顾不上了,咱爸妈全靠你照顾了。”
“家里你就放心吧,家里有我呢,你一个人在国外照顾好自己。”
说着话,两个人都觉得喉咙有些发堵。
万强想调节一下气氛:“你们都说哪去了,不像出国,到像是去前线打仗。伟中,你别担心,我敢打赌,你这次去一定财源滚滚,现在是坐着火车去,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坐飞机回来,那时候你可就是国外客商了。”
王伟中冲他笑笑:“但愿像你说的。”和三个人握手告别,转身上了火车。
列车缓缓的启动了,慢慢的消失在铁轨的转弯处,站台上的三个人也好像随着它一起走了。
王伟中站在车窗前一直看着王伟国三个人离他越来越远。天太黑,看不清三个人的脸,只能看见他们高高举起胳膊,使劲向他挥着双手,他眼前模糊一片,什么也看不清,他使劲用手抹了一下脸,手上全是泪水。
国际列车从BJ站出发,顶着寒风,在茫茫的夜色中喘着粗气一路向东北方向疾驰。
安顿好行李,王伟中坐在一个靠窗的椅子上,把头靠在玻璃上,静静地望着窗外漆黑的夜晚,远处不时闪过几点灯光,很快就被疾驰的列车抛在了身后,铁轨哐当、哐当的撞击声,响亮而有节奏,把他带入了沉思。
他要和过去熟悉的一切暂时告别了,熟悉的人,熟悉的工作,熟悉的生活,告别了亲人,告别了家庭,去到远隔千山万水的另一个国家开辟新的生活,他就像这奔驰的火车,在黑夜中穿行,迎接他的会是什么呢?那里的人对中国人好吗?他在那里生活得下去吗?他真能获得他想要的财富吗?。
他想着过去已经拥有的一切,被他彻底抛弃了,心底不免生出一丝丝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