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29300000053

第53章 左仆射无故免官 独孤后情愿升天

次日早朝,众大臣上殿跪在阶下,三拜九叩后,帝赐平身,文东武西站立两边。

文帝看一下高熲,喊道:“高熲听了。”

如今高熲六十三岁了,然他发也不苍,须也不白,仍然是红光满面,精神矍铄。他头戴相帽,身穿白袍,腰系玉带,足登朝靴,踌躇满志地在东边最首站着。他看文帝唤他,忙出班执笏道:“臣在。”

文帝正色道:“自从废立太子以来,你处处在与我作对,特别是歌谣一事,朕想杀绝李氏,你却教训寡人,叫朕修德,有意放走大隋的祸根,该当何罪?”

话音刚落,满朝文武大惊,却都不敢言语。惟独杨素、宇文述和张衡心里高兴,但也不露声色。

高熲听了,心里一震,暗道:他怎么提起了往事?难道有人参么?可他也不敢多想,忙跪下拜道:“臣有罪,罪该万死。”

文帝道:“念起你开国有功,免你一死,可削官为民,再给你四品俸禄,回乡去吧。”

高熲闻之,心里稍微轻松一些,继而拜道:“多谢陛下不斩之恩,万岁!万万岁!”

这时,在两边过来几位内相,一人取下他的相帽,一人解了他的玉带,一人夺过他手中的朝笏,一人脱掉他身上蟒袍……

高熲又拜,这才退下。

文帝看他下殿,喊道:“杨素、苏威听了。”

杨素听召,心里一喜,知道文帝要加封,忙出班跪地叩拜,高呼万岁。六十五岁的苏威,方才看高熲被贬,心里正在为他难受,听圣上唤他,吓了一跳,不知是福是祸。他也不敢多想,忙出班,挨着杨素跪下,拜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帝看着他二人,笑道:“你二位德高望重,功高盖世,是我朝内的栋梁之材,理当重用。先免去杨素的尚书右仆射,封为尚书左仆射;封苏威为尚书右仆射,愿二位辅佐朝政,不负朕望。”

他二人听了,都很高兴,忙叩拜道:“多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拜罢起身,又回到他原来的位子了。

文帝看他二人站定,说道:“我等到此,将近半年,也该回京了。明天是九月三日,正好动身,可由宋公贺若弼留守仁寿宫。”一抬手道:“快下殿准备去吧,明天辰时离宫。”

众大臣一齐跪地,三拜九叩,高呼万岁,然后都匆匆退下,各自回府安排去了。

次日晨,众文武的车马陆续赶到,都在宫门外等待文帝和皇后。不多时,只见文帝和皇后的御辇在众多的宫女、内相和御林军的簇拥下出了宫门。紧跟着,太子广、太子妃、晋王昭、晋王妃、南阳公主和齐王暕的辂车也先后出宫了。

这次回京的总指挥是尚书左仆射杨素和尚书右仆射苏威;负责安全的,仍是兵部尚书柳述和兵部侍郎元衡;负责后勤的,却是工部尚书杨异和民部侍郎斛斯孝卿。

就在文帝的御辇来到宫门前时,突然想起民部尚书一职仍在空着,忙让辇车停下,朝一群人中喊:“民部侍郎斛斯孝卿听了。”

斛斯孝卿是河阳人,他祖父叫文,西魏时任过太保;他父叫庆,北周时封为大将军。他自幼好学,文武皆通,十六岁就随父出征,并封为虎贲郎将;平陈后,转为民部侍郎。

他今年四十二岁,中等个,长乎脸,下巴上长了一把山羊胡,再加上纱帽、蟒袍、玉带、朝靴,却也显得官威赫赫。今天,他也和众大臣一样,骑着马,来到宫门前,准备同文帝一家回京,听圣上唤他,忙下马,朝御辇上的文皇帝拜道:“臣在。”

文帝一笑说:“这些年来,你南杀北战,出力不小,可封你为民部尚书,报效朝廷。”

孝卿听了,忙跪下叩拜,高呼万岁。

文帝一抬手道:“罢了,快平身上路吧。”

孝卿又拜,这才起身上马,然后和众大臣一道,簇拥着文帝的御辇和皇室人等的辂车长安而去……

不说他们沿途如何,更不说他们回京后怎样,咱们转来说说高熲:自从他被免职后,便就骑上马,不几天就回到高府了。其实,他府上也没有几个人——妻子早卒,给他留下三个孩子。

他的长子叫盛道,今年四十岁,现任营州剌史;二子弘德,今年三十三岁,现任晋王府记室;三子表仁,被封为渤海郡公,后调到蜀郡。他们三位和妻、子,都在外边,很少回府,眼下,他府内只有位老母名叫秦氏。

秦氏今年七十九岁,本是西魏时大将秦钟的女儿。那时高宾就二十多了,秦钟看他弓马娴熟,模样又俊,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不到三年,就生下一子取名高熲。

高熲十二岁时,天下战乱,高宾便投了北齐,不多久,西魏又被宇文氏灭,建立北周。武帝时几次伐齐,高宾看北周势大,就领着他的妻子和孩儿投靠了北周。

当时的大司马独孤信,对高宾很感兴趣,就把他全家收到府上,赐姓独孤氏。独孤信无子,只有两个女儿,长女叫伽丽,后来许配给明帝,当了皇后;二女儿叫伽罗,后来许配给随公杨坚,就是当今的文献皇后。

只所以独孤家没子,他夫妇才把高熲当作亲生,就因这两个女儿无兄无弟,所以把他视为亲兄——他们两家相敬如宾,犹如一家。

当年八月,与敌作战,高宾战死在疆场了。虽说留下这孤儿寡母,但在独孤家人等的关怀下,高熲渐渐的成人了,并且习文练武,一学就会。他十七岁时,齐王宪看他文武精通,引为记室;武帝时,封他为武阳县伯,后来又封为下大夫;第三次平齐,他立了大功,又拜开府;杨坚为相时,尉迟迥作乱,他自荐监军,一举破之,封为相府司马,杨坚登基后,封他为尚书左仆射,直到如今。

闲言少叙,却说高熲回府后,一些下人见了不觉一怔——因为他去时着官服,回来是便衣。

高熲见此,对下人一笑说:“我被免官了。自古无官一身轻么,我也能到乡下自由自在了。今晚我大摆宴席,明天每人发一些银子,各奔前程吧。”

众家人一听,不禁放声大哭起来,还边哭边说:“高大人,你待我们恩比天高,我们怎能舍得离开你?我们不能走呀。”

“高大人,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怎么能忍心离开你?”

众人都跪下泣道:“高大人……”

这一举动,使高熲也落下泪来,忙搀扶道:“众位不必如此,我已被免职了,就要回乡了,一个草民,哪能养得这多的家人?”

一家丁嚷道:“准是朝内出了奸臣,不然的话,这么清正的好官,怎么会免职呢?”

一人也说:“是哪个狗东西,陷害高大人!”

“他是个王八蛋!”

“叫他不得好死!”

“叫他们一家人死绝……”

一时间,院里的哭声变成了骂声,这声音,早已惊动了老夫人。虽说她今年七十九岁,白发如银,但她眼不花,耳不聋,在后堂里听得非常清楚,忙对两个丫环说:“我家出事了,快扶我出去看看。”

二位丫环应“是”,遂搀着秦氏,出了后堂,便颤巍巍地来到上院。

高熲正要与家人解释,看母亲来了,忙上前跪下拜道:“母亲,孩儿不孝,不知为何,已经免官,望母亲宽怀。”

秦氏忙扶起高熲,笑道:“自古伴君如伴虎!只要免你不死,我就放心了。”看这么多男女家人,有的在哭,有的在怒的样儿,不禁微微一笑,道:“各位家人,请不要伤心了,有道是宴席再好,也有散处,弟兄再亲,也会分开,世上就是这个样子——久合必分,久分必合,我们好聚好散得了。今晚上,老身请客,然后每人再发一些银子,明日各回各的家——想置地的置地,想建房的建房,想聚妻的娶妻,想嫁人的嫁人,甚至想做生意也好。我想,总有一天,我们还会见面的。”

老夫人的一席话,说得他们心里热乎乎的,再也不哭不骂了。

这天晚上,老夫人安排了几桌宴席,这些男女家人们,同老夫人和高熲坐在一起,相互敬酒,吃个没完。饭后,老夫人亲自向他们发银。这些家人们,接过这白花花纹银,便都高兴的各自休息,老夫人和高熲,也到后堂安歇去了……

一夜无话,次日晨,老夫人、高熲和众多的家人们,欢聚一堂,共进早餐。饭后,老夫人和高熲,向众家人一一告别。这些家人们,带上行李,揣好银子,与主人分手后,便你东我西,各自去了。

眼下,高熲只留两名贴身丫环侍俸老母,又留了五位得力家丁沿途护送和照看门户。

这时,几位下人已把该带的东西都搬到三辆车上了,又特意为秦氏办了辆五采香车。高熲亲自将老母搀到香车上,又让二位丫环和母亲坐在一起,这才骑上马,对几位御者说:“走吧。”

一声令下,这四辆车先后启动了,高熲和五位家丁,都骑着马,带着枪,跟在车后踏上了征途,不紧不慢地向河北而去。

他们沿途如何,不再细表,却说回京的文帝全家和众大臣,他们一行行了几天,终于在九月七日回到皇宫。

文帝步入大兴殿,在宝座上坐了,众文武上殿叩拜,高呼万岁。

帝赐平身后,说道:“众大臣鞍马劳顿,一路辛苦,可罢朝三日,各自休息,都下朝去吧。”

众大臣又拜,退下不提。

却说文帝和皇后回到永安殿,刚刚坐定,皇后感到身子不适,说道:“我也不知是怎么了,上次去了一趟仁寿宫,得了一场病,这次回京,心里仍是冷冰冰的。”

文帝忙道:“让御医来……”话未说完,皇后拦道:“算了!我吃药吃怕了,只不过是路上迎些风,过几天就好了。”

文帝一笑道:“不想吃药也可,朕也看你并没有大病。这样吧,我让宫女去熬碗姜汤来,喝下去祛祛风寒,你看如何?”

独孤后点一点头,算是答应了。

文帝遂让一宫女去了,不多时,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姜汤。

文帝接过,来到独孤后身边,甜甜地说:“爱妻,姜汤端来了,快接过喝下,少时躺床上发发汗,明天就会好的。”

独孤后看他如此关心,不由心里热乎乎的,忙接过,便一口气用完了。

文帝接过碗,递给宫女,然后扶着独孤后道:“去吧,到里边躺一会儿。”

独孤后也没言语,便跟他一道向内室里走去。进了内室后,文帝亲自将她那华贵的衣帽脱下,让她躺在龙床上。谁知她这一躺,果真的躺出病来了,竟有几个月没有起床。

这下可慌坏了文帝,遂让人叫来了御医,与她诊治。谁知皇后说什么也不让他看,连连摆手道:“我不想吃药,我不想吃药。”

文帝无奈,突然想起新野高人庾季才了。于是,就派人去用辂车把他请了来。

如今庾季才八十七岁了,须发皆白,体弱无力,但耳聪目明,记忆尚好。这些年来,除了皇上召他外很少出门,整日在府上闲坐。今天上午,听说皇上召他有事,他心里已经猜出几分,就上了辂车,匆匆去了。

到了午门,下了辂车,庾季才在几名内相的搀扶下进了皇宫,来到永安殿门前,整一整纱帽,抖一抖蟒袍,又将他的银髯捋了捋,这才一手撩袍,一手端带,上了台阶,走进宫内。当他刚走进正宫时,见文帝在上首坐着,忙跪下拜道:“微臣庾季才,拜见皇帝陛下。”

文帝抬手道:“罢了,爱卿平身,坐下回话。”

庾季才又拜,这才起身在一边坐下。

文帝道:“这半年来,皇后她病魔缠身,可她又不愿吃药,是不是她的天年到了?”

庾季才听了,暗道:我观的不差!于是一拱手道:“回陛下,昨晚观天象,发现月晕四重,太白犯轩辕。谁都知道,日喻圣上,月比皇后。这月晕四重,况且太白犯轩辕,说明皇后的大数到了,最多到明年八月。”

文帝听了心里一震,惊呼道:“天哪!她就这么快,用药能挽回吗?”

庾季才道:“用药当然好,然寿乃天定,若到时间,用什么都挽救不了的。”

文帝沉思良久,问:“庾爱卿,可知道朕的寿元么?”

季才知道他再活两年,可当着他的面是绝对不敢说出,只是一笑道:“陛下还有些年头,不必忧心。”

文帝也清楚他不敢实说,继而长叹道:“人总有一天是会死的,可是,朕千秋后,我大隋能有几年,几世?”

这些庾季才也非常清楚,到杨广下还有一世、一年,总共只有三十八年。可他仍不敢直说,为了让文帝高兴,说道:“卜年三千八,卜世三百,陛下,该满意了吧?”

文帝摇了摇头道:“周朝最旺,也不过几百年,哪能三千八?不管它三千八也好,三十八也罢,我去世以后,什么也看不见了。庾爱卿,今天就谈到这里,快回府休息去吧。”

庾季才起身跪拜,这才退下。

文帝已知道皇后不长了,就召太子杨广和太子妃萧珍进宫,侍俸左右。

他夫妻进宫后,见皇后面色苍白、弱不禁风的样子心就碎了,忙跪在床前,泣道:“母后,你怎么病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早些召我进宫!”

独孤后最喜欢他二人,见他二人进来,跪在床前哭着问她时,不由微微一笑道:“我从仁寿宫回来就躺下了。你父皇叫医治,可我不愿吃药,所以就……”

杨广听了,便伤心地捶着龙床,怨道:“母后,你为什么不吃药,不吃药怎么会好的?”也不等皇后回话,对内相道:“快去叫御医来。”

一内相应“是”,匆匆去了。不多时,就把朝内很出名的老御医许智藏请来了。

杨广看他到来,好像见到了救星,忙上前拜道:“老御医,快给我母后治好吧,我会重金酬谢的。”

许智藏看太子拜他,忙跪下叩头道:“殿下休要这样,折煞吾矣!臣会尽心的。”说罢又拜。太子广将他扶起,急切地:“那就快看吧。”

“遵命。”智藏应罢,来到床边,见皇后面色枯萎,二目失神,心里一震,忙用手指扶在皇后的脉膊上。当他感到脉跳细弱,时而终止时,不由心里惊呼道:“天哪!她是无法挽救了。”可当着皇后的面不便说出,只是一笑说:“不妨事,我开付草药就好了。”

一家人听了,都很高兴,杨广道:“快开方子吧。”

许智藏想跟太子说明,故意说道:“在内室开方不便,我们到正宫开去。”

太子广然之,就同他一道来到正厅。这时,文帝在正厅里坐着,许智藏向文帝见了礼后,文帝问道:“皇后的病,还能治吗?”

智藏向皇上、太子拜道:“回禀圣上、殿下,如今皇后病入膏盲,不可救药了。”

文帝听了,很佩服庾季才的本事,只是叹了口气,问:“你看还用药否?”许智藏尚未回话,杨广问智藏道:“方才你不是说……”

智藏道:“回殿下,方才在你母后面前,我若说出真情,岂不是给她加病吗?这样吧,我与她开几剂大补汤,每天喝一点,或许好些。”

杨广急道:“那你就快些开吧!”

许智藏应道:“遵命。”说着便来到桌边,拿起笔,匆匆写了个处方,递给内相说:“快去取来煎上。”

内相接过,匆匆去了。还不到半个时辰,内相就把药汤端来了。

太子忙接过,亲自喂药。就这样,一连喂了几个月,仍不见好转。就在仁寿二年八月十二日上午巳时,皇后突然眼一闭,腿一登,与世长辞了,终年五十四岁。

同类推荐
  • 血赤壁

    血赤壁

    这本书因为开的太赶了,所以有段时间断更了。小天打算重开一本,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去看小天的新书,小天不会再让大家失望了。
  • 残唐三国

    残唐三国

    《残唐三国》以历史上唐末宋初辽兴的时期为背景,写南唐后主此书称唐兴宗李煜励精图治,文臣武将众多。在北宋讨伐期间,得一奇才李碧,乃李世民嫡系,能文能武。与他的兄弟李猛赵圣解了李煜之围。之后,灭宋征辽,再兴大唐!
  • 杀闪三国

    杀闪三国

    误入三国杀系统,历尽不一样的三国故事,原来刘备是猥琐的卖草鞋大叔,曹操父子是掘坟的盗墓贼,而孙权只是个糊里糊涂的富二代,至于其他猛将,于禁神技毅重,万年老乌龟,张飞咆哮,是个暴力狂,原汁原味还原三国杀系统。行文荒诞,不喜勿喷。
  • 中山舰

    中山舰

    本书讲述了关于中山舰的一系列事件及人物。该舰经历了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围绕着它发生了如陈炯明叛变、中山舰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身影出现在上海高昌庙海军司令部的暗杀行动中,出现在黄埔水域的炮战中,出现在长江之滨的抗日烽火中。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枭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枭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热门推荐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大神棍逍遥都市
  • 玊华引

    玊华引

    忘川河边,奈何桥下,三生石上,彼岸花旁,孟婆熬汤,苦若黄连。喝那一口忘情水,洗尽满腹离合悲欢,抹去多少痴情仇怨。分明今生燕侣共莺俦,来生却成了蓦然回首萧瑟处,人面不识昨日郎。“如果你想爱我,就要受常人所不能之苦,忍常人所不能之痛,行常人所不能之事。如若你能做到,我便给你一次爱我的机会。”他双眸含笑,如是说道。分明笑意入骨,却半分凉薄,半分淡漠。“愿年迈蹒跚,一如从前,从未分离。此生,只忆竹马青梅。”遇见她,他已许下万年。
  • 灭世帝师

    灭世帝师

    一个本应死在天劫之下的逆天之人,碰到了一个通灵的大磨盘,还有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鬼头。三者相遇会发生怎样的传奇。看这一段离奇的帝师之旅.....
  • EXO之及腰长发

    EXO之及腰长发

    青丝漫天,霓裳羽衣舞。竹林之中,只闻佳人笑。“诶!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啊。”“我喜欢你这样的。”
  • 天魔伏诛记

    天魔伏诛记

    上古时代,宇内有仙、魔、人三界,魔道统领天魔,法力高深,魔道肆虐,欲灭仙、人二界,霸于宇内。南山、昆仑、崆峒、蓬莱四派祖师合力,集女娲石、昆仑镜、崆峒鼎、昊天塔上古四大神器,得有缘人开启禁宫之门,请出灵神之力封印天魔,魔道自此销声匿迹,但灵神之力千年失效,天魔转世,魔道蠢蠢欲动,须再度封印天魔。少年书生赶考不中,名落孙山,却因缘际会,开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历程:得神器、入禁宫、请神力,于仙、人二界岌岌可危之时,封印天魔,更巧得上古密学,诛灭天魔,世间终得永恒。
  • 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功德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红月血之歌

    红月血之歌

    一段伊兰斯特尔大陆的故事少女们的相遇会将大陆的命运带向何方
  • 瞳话世界

    瞳话世界

    喧哗的都市,燥热的太阳光让每个人昏昏欲睡。除了那些每天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背着沉重书包的学生,之类的种种。还有一类特殊的群体,即使再热的天气,他们还是会怕冷,瞳语者!完全与人类不同的群体。紫色的眼眸却不妖艳,宁静的眸子深处有着人们永远看不透的东西……
  • 名门宠婚:亿万宠妻买一赠一

    名门宠婚:亿万宠妻买一赠一

    一夜露水姻缘,她成功盗走他的种子;五年后,她带着儿女归来。“号外,南大总裁裸身戴胸罩照爆红网络!”,“震撼,南大总裁变身超级奶爸!”……看着作威作福的母子三人,总裁刁着奶瓶凄凉道:“宝贝们,让我歇会吧。”正太萝莉齐声道:“妈咪坐累了,快去给她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