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后母亲铁着脸拉着我离开后宫的,呵斥我以后不许和刘荣接触的时候,我才发觉原来一切永远都不是计划好的,有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
在回府的路上我和母亲遇见了王美人和她儿子胶东王刘彘,王美人也是宫里常有的例子,只是拖了她姐妹的福,舅舅怜悯心泛滥而宠幸了王美人,不想就这一次就生下来刘彘。舅舅对他也是宠爱万分,也就在刘彘四岁那年舅舅封了他个胶东王。或是母亲念起王美人在殿上的话和他那个受宠爱的胶东王的儿子,又想起今日宫中栗姬对自己的出言不逊的不识大体。便想着要扶持胶东王登帝位,正不知如何开口时。
“长公主若不嫌弃,到宫中歇息下再走如何?”王美人开口邀请,语气中带着些许尊敬的意味。不得说王美人很会拿捏母亲内心的那股高傲感。
“那也就有劳王美人,也就带娇儿到殿上一叙。”母亲的口气中带着一丝轻快。也是,在舅舅的嫔妃面前母亲永远是这大汉王朝最尊贵的长公主,又怎能与一个不起眼的嫔妃计较。
到了王美人的殿中,母亲将刘彘抱在怀里问:“彘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胶东王刘彘说:“要啊。”母亲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彘想要哪个,刘彘都说不要。最后母亲指着我问道:“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彘不着痕迹地看了王美人一眼,见王美人微微点头,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姐姐做妻子,彘儿一定造一座金屋子给她住。”母亲听闻这番话,自是很开心。刘彘与他母亲的动作幼小的我也发觉了,当时也只觉得那番话是刘彘幼小天真之语,倒也没有放在心上。但自从那次宴席的不欢而散后,我与刘荣再不曾说过话。
母亲是个行动派的人,至少在我看来是的。自从栗姬拒绝了母亲,母亲又找到了合适的扶持对象自是希望尽快扶刘彘上位以免夜长梦多。
现在只要母亲进宫就会和舅舅提起栗姬的不是,舅舅开始也没怎么,时间长了自是将有些话听了进去。
那天母亲说起每当栗姬和各位贵夫人及宠姬聚会,常常让侍从在他们背后吐口水诅咒,施用巫蛊之术。平民百姓们却对巫蛊之术深信不疑,“媚道”是各位妃嫔们争宠常施用的邪术,方式多种,有的十分残忍血腥,“祝唾其背”也算是最简单易行的巫术。舅舅听后,对栗姬生出厌恶之心,但是因为早期对栗姬感情深厚,仍存有念。母亲自知火候未到,但还是不时的在舅舅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还经常夸赞刘彘。舅舅也认为刘彘德才兼备,能成大器,而刘荣却生性软弱不似自己,恐不能称这大汉天下。而且又有从前王美人梦日入怀的祥兆,所以舅舅对刘彘愈发宠爱。这反倒是显得对刘荣这个太子有些生疏。
那日早晨看望过祖母后,忙里偷闲的溜出了母亲的视线。自从家宴的事,为了防止我又私下去见刘荣,母亲还亲自挑选了侍女服侍我,说是能更好的照顾我,实为管着我。省的哪天被栗姬撞见,总是觉得拂了长公主的面子。
“阿娇。”一道欲言又止的声音从我的后方传来。
“你……”
“嗯,刚向祖母请安。”我感到刘荣加快脚步走到我身边,我撇开想要去看他容颜的冲动。
“阿娇,我…。”
“想说对不起我么。刘荣你没有,我母亲已为我寻了夫婿。他是刘彘-你刘荣的弟弟,他会给我你给不了的东西。这不都要感谢太子殿下你么。”我不知道冲破理智的我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以为嫁给谁都一样,都会坐上那母仪天下的后位,却不想面对刘荣时的我却如此的不甘,我狼狈的落跑。
“阿娇,我不甘。”我离他愈来愈远,恍然间听到了,只做幻听。“阿娇姐姐。”不用料想,就是最近总是在我身旁的胶东王刘彘。只是这次我竟只是瞥了他一眼,便匆匆离去。他刘彘看着我离去背影的眼神却充斥一种不符这个四岁孩子的情绪,而这是我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