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风云》之2
1、武当山黄龙洞日
自古以来,就有十道九医之说,武当道士的医术更是非同一般。
几个道士进进出出地忙着抓药、切药、熬药、包扎伤口。
邓方仁和另外8个受伤的道士躺在病床上,他们都被朱道长安排在黄龙洞里接受治疗。
2、周府庵外的路旁日
山下春子满身泥泞的坐在路边哭泣,几个乡民围着她在那里议论。
一个大嫂说:“这是谁家的孩子?一个人在这里哭了一整天了,怪可怜的。”
挑着粪筐的老大爷走上前来问:“孩子,你是哪里的人呀?父母是谁?”
山下春子着急地用手比划着,叽里咕噜说了一段日文。
众人都不懂她说的是什么意思。一个年轻人说:“她八成是个小洋鬼子。昨天草店那边去了两个洋鬼子,还打伤了我们的一个人呢。昨天晚上罗老爷领着人把他们像撵兔子一样撵跑了,从洋鬼子的四辆马车上掉下不少东西..”
“哎呀,难怪说的话我们听不懂。原来是个小洋鬼子。”
年轻人说:“既然是洋鬼子,老子回去拿把刀来,把她杀了。”
老大爷道:“你就积点德吧。她又没有做下什么缺德的事,你怎么就敢把她杀了?”
年轻人红着脸说:“我是说气话,说着玩儿的,何必当真呢。”
大嫂说:“可惜是个女孩,若是个男孩我就把他领回去养了。”
卖鸡蛋的老大娘说:“你们看,这孩子的腿好像摔坏了,长大了怕也落下个残疾。”
众人议论后纷纷散去。
第二天,山下春子仍然躺在路旁,她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傍晚,坤道赵彩凤从外面化缘回来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山下春子,于是把她背进了周府庵。
3、太和宫日
转眼就到了1913年。
农历癸丑年春节快要到了,武当山各宫观都开始了大扫除,道人们都领到了二套新道服。人们兴高采烈地举行着道教法事活动,庆祝今年护卫金殿的胜利,也祝愿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腊月二十七,罗立庵派邓方仁的父亲邓本慧等三个人上武当山,一来代表草店民众给祖始爷上香;二是挑了三担香油、豆腐、粉条慰问道士;三为让邓本慧上山看看儿子。
邓本慧一行来到太和宫,专门负责宫内迎送事宜的知客帮他们卸下担子,然后领他们去见朱道长。朱道长此时正在太和宫大殿做晚课,晚课毕,朱道长走到邓本慧跟前说:“三位客人好哇!”
邓本慧等人说:“道长好!给您拜个早年!”说完撩起棉袍就要下拜。
朱道长慌忙拉住说:“现在是民国了,不兴这个,今年收成怎么样?乡亲们和罗老爷都还好吗?”
邓本慧答道:“祖始爷保佑,近个四五年就数今年收成好,我那几亩地硬是比去年多收了五百多斤粮食。罗老爷这两天正忙着办年货哩,这不,让我们几个来看看您。”
另一个同来的人接腔说:“罗老爷还叫他顺便来看看方仁哩,他是邓方仁的爹。”
朱道长一听,高兴地说:“噢,原来你是邓方仁的父亲呀。那好,你们在这儿住两天。知客,通知厨房做几个荤菜,晚上请乡亲们喝杯薄酒。”
朱道长安排完毕,就陪着邓本慧几个去看邓方仁。
4、斋堂夜
客人、伤员、朱道长和知客等在斋堂里坐了两大桌。四盆炭火烧的旺旺的,屋子里十分暖和。每个桌上都上了酒,人们边吃边喝边谈,气氛十分热烈。
酒至半酣,邓本慧忽然放了筷子,冲朱道长作了个揖说:“朱道长,您德高望重,见多识广。有个问题不知我当问不当问。”
“但问无妨。”
“这道教到底讲的是什么经?信的是什么神?祖始爷是道教里最大的官吗?”
朱道长哈哈大笑着说:“据我所知,这道教崇奉一个‘道’字。以崇奉的‘道’字为人格化的宇宙神灵的宗教形式。道教用有为神学的观点来理解老子的《道德经》,兼容内修、外练、丹药、数术及民间多神论为一身,形成了既有主从关系,又有方术的宗教神学体系。道教正式形成于东汉时张陵所创的“五斗米道”,到现在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本教奉老子为教主,张陵写的《老子想尔注》,对教主的《道德经》做了注释。所有的信徒都必须读这两本书,这是本教的最高经典。道教产生于中国,历史上曾称为‘国教’。
金殿内供奉的祖始爷,我们称为‘真武神’,真武即元武、玄武、宋朝时
因避宋圣祖赵玄朗的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尊之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信士们称为‘真武祖师’。真武神的传说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人们把天上的星斗划分为东苍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这‘四象’,同称为四方神,组成四象二十八颗星宿合称‘二十八宿’。道教诞生后承袭古人祀奉玄武,并进一步使之人格化,逐步形成了真武降生为净乐国太子,然后到武
当山修真的故事。到了明朝,皇帝尊祟武当山为皇室家庙,并赐‘治世玄岳’四字,意思是用武当道教及祀奉的真武神来治理天下。明皇室耗费白银上亿两,动用十余省人力大建武当山,我们现有的宫观多那时修建的。
朱道长喝了口酒,接着说:“祖始爷并不是道教中最大的官。道教里最高最尊的是三清神,它们居于三清境、三清天中。这三清尊神分别是: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天宝君’,居于天界最高的玉清仙境,即清微天中,为三清的首席。他生于太元之先,故称‘元始’。道经中称他是常存不灭,并认为他是比道教始祖老子地位更尊的天神。
上清灵宝天尊也叫‘太上道君’,居于天界的上清仙境,即禹余天中。
太清道德天尊就是被称为‘太上老君’的老子,居于天界之太清仙境,即大赤天中。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他生下来以后头发就白了,所以,人称为老子。楚国苦县人,即今天的河南省鹿邑县人。据说曾任周朝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道教祀奉的地位最高职权最大的神是‘吴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即玉皇。据说他生于丙午年正月初九日,道观里每年的这一天都举行祭祀活动以示纪念。另外,还有斗姆,他是道教倌奉的智慧之神,是北斗众星之母。圣父和圣母是真武帝君之父母,他们是净乐国国王和善胜皇后。宋朝以来,道教神仙的名次排列基本上有十个层次。以‘三清’为主神的九位天帝是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包括真武祖师等天帝在内。”
众人放下了筷子,目不转睛、耳不旁闻地倾听着朱道长的讲解。这时,朱道长见大家都不吃菜便招呼道:“来!来!来!吃菜。”
众人又吃了几筷子菜,邓本慧又说:“朱道长,我斗胆再问一问,你们出家人怎么可以喝酒吃肉呢?”
朱道长看大家都放下了碗筷,问道:“你们都吃好了吗?”
邓本慧等人齐声说道:“吃好了,吃好了。”
朱道长说:“时候不早了,既然大家都吃好了就把酒席撤了吧。你们几个客人先到客房休息,明天吃饭时再接着说,好不好。”
邓本慧等人起身与朱道长拱手告别,说:“好好好,明天接着讲。”
5、朱道长寝室日
第二天中午饭在朱道长的寝室里吃,邓本慧起身说:“朱道长,你边吃饭边给我们说说你们出家人怎么可以喝酒吃肉呢?”
朱道长说:“好吧。我不仅可以喝酒吃肉,还能娶妻生子哩。”
邓本慧不解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是正一派的,不是全真派的。”朱道长答道。
“什么是正一派?什么是全真派?”邓本慧又问。
朱道长说:“什么是全真派,这里我就不说了,我给你介绍一下正一派吧。道教的正一派盛于元朝,它因为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尊崇而发展起来。现在它与全真派‘起并称道教的两大派别,我入的就是正一派。本派奉持的主要经典是《正一经》,主要的宗教活动是符篆斋醮、降神驱鬼。入本派的道士允许有家室,可以不出家不住宫观,可以吃荤喝酒。清规戒律不甚严格,组织比较松散。太和宫就是以正一派道士为主的宫观。道教的宫观分为两类:十方丛林和子孙丛林,子孙丛林即子孙庙。正一派的道观都是子孙丛林,子孙丛林是由同派师徒世袭,不接受游方道士。而全真道观则采取十方丛林制度,凡道士不论宗派均可挂单。住在宫观的道士,都是从各地云游来学道或是在小庙出家满三年的道士,然后他们到全真道观挂单居住。关于全真派的情况,你们可到紫霄宫问问徐本善道总,他是我们武当山的总道长。这半年他到河南去了,春节后可能回来。道教的教派很多,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道教有这么长的历史,这么丰富的知识。方仁,你在这里可是能学到不少东西呀。”邓本慧感慨地说。
“哎,方仁今年多大了?”朱道长问。
“过了年就十六岁了。”
“读过书吗?”
“读了四年私塾。”
邓方仁说:“爹,我伤好后,在这儿学学武功行吗?”
“那要看人家朱道长让不让你学。”
“老邓,只要你同意,这孩子就让他留在这儿学。方仁为了保护金殿受了伤,也算是有功于武当山,我给各处说说,把密不外传的武当内家功夫传授给方仁。”
“那就太感谢了!来,我敬朱道长一杯。”邓本慧说完又劝朱道长喝了两杯酒。这场酒直喝到深夜方散。
腊月二十九,邓本慧一行才离开太和宫,回草店过年去了。
6、周府庵清晨
山下春子穿着一件道袍从外面欢快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一支梅花,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师傅,师傅,过年。”
赵彩凤问:“你怎么知道过年了?”
山下春子:“外面香客说的。我们家也过年。”
“你们家也过年?看来真是大同世界,连外国也知道过年。善哉!善哉!”赵彩凤手握太极,双目紧闭,念起经来。
山下春子呆呆地望着赵彩凤,一言不发。
念完经,赵彩凤拉过山下春子说:“孩子,以后别叫我师傅了,不经过你父母的同意我是不能收你做徒弟的。
山下春子懂事的点点头。
赵彩凤接着说:“你今后就叫我姑妈,你的名字就叫赵春,在庵里跟着我学弹琴、唱经,好吗?”
山下春子高兴的说:“好,弹琴好。”
7、太和宫日
初春时节,邓方仁的伤基本上好了。
他在太和宫内外四处转悠着,观赏那优美的自然景色和宏大的道教建筑。正看的入神,忽然一个道士来对他说:“方仁!方仁!朱道长要你去五龙宫,到赵有举那里去学武功去。”
方仁兴奋地问:“真的吗?现在就去吗?”
道士答到:“出家人不说诓语。朱道长还说要你随便去紫霄宫,见见徐道总。这是他写给道总的一封信,你顺便带去。”
8、武当山古神道日
紫霄宫离太和宫有二十里地,都是古代随山形地势修建的神道。神道两边风光优美,景色宜人。
方仁一路小跑,顺下山的石阶神道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紫霄宫。走进宫内,方仁在道人的指引下见到了徐道总。
9、紫霄宫黄昏
邓方仁来到徐道总面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然后说:“小人是草店街的,叫邓方仁。这是朱道长给您的一封信。”说完双手把信递给徐家总。
徐道总一手拍拍方仁的肩膀,一手展开信来看。趁着这个功夫,方仁细细地打亮了他一番。只见他瘦瘦的身材,中等偏上的个子。脖子有些显得细长,这大概是和他人长的瘦有关。他的面部轮廓十分分明,高颧骨、直鼻梁、翘嘴唇,高高的眉骨下有一双深深的眼睛,这双眼睛大而明亮、炯炯有神。他的耳朵出奇地大,让人想起刘备那两耳垂肩的样子。下巴上的一小撮山羊胡子,使他平添了几分威严。他头戴蓝布帽,外穿一件褐色道袍,脚穿白色粗布套筒袜,外套一双踢倒山的道靴,一副普通道人的打扮。但举止间却流露出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模样来。
徐家总看完信,望着方仁说:“噢,你就那个打周逢生而在太和宫受伤的小英雄。你想练功?练武苦哇。”
“我能吃苦。”邓方仁响亮地说。
徐道总一听,高兴起来“中!只要能吃苦就中!这样吧,今晚上你在这儿住一宿。明天我派个人送你去五龙宫。”
10、徐道总卧室夜
晚饭后,方仁到徐道总的卧室去玩,只见徐道总正在灯下翻着一本厚厚地《道藏》。方仁问:“道总,什么是全真派?”
徐道总抬起头来,想了想说:“全真派是后期道教中最大的道派之—。它兴起于宋末元初,创始者是陕西咸阳人王重阳。这个王重阳在北方收了七名高徒:马丹阳、谭长真、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这七人被称为‘北七真’。全真派到了元朝时可不得了,因为北七真之一的丘处机,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仰重。成吉思汗奉道教的全真派为‘国教’。清朝以后,武当山的全真派又开始兴盛起来,现在紫霄宫、南岩宫和五龙宫等都是全真派道士为主居住的宫观。”
“那全真道派里有哪些讲究呢?”
“全真道徒必修的经典是《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从所修的经典你就可以看出,全真派是以道教、佛教和儒教,这三教合一为思想组成的道派。它称自己是‘道为祖、禅为宗’,与其他道派相比,它最突出的便是融合了儒释二教。在修行方面,全真派专主内丹修炼,不尚符篆,也反对黄白之术。他们认为,修真养性是道士修炼的唯一正道,符篆劾鬼,黄白烧炼,以及房中术等都是邪术。为此,内丹修炼成了该派道士独擅的修习方法,凡是有关内丹方面的书,大都为该派道士和后来与之合并的南宗道士所作。”
“全真派有哪些清规戒律呢?”
“全真派的清规戒律很多。它与正一道派不同,主张道士出家,注重清规戒律。它不准该派道士蓄妻室,必须出家住宫,过集体的道士生活。为了约束道士的言行,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戒律是道士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如五戒律中规定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还制定有更多和更详细的条款。清规则是对犯戒道士的处罚条例,内容从跪香、逐出一直到处死。执行清规戒律之严格,是其他各派赶不上的。你看,这是紫霄宫的清规榜。”说着,徐道总拿出一张黄纸,方仁接过一看,但见上面写道:
混元宗坛清规榜..
邓方仁一口气看完,不禁伸了下舌头说:“这清规戒律可真严格呀。”
徐道总说:“这只是紫霄宫这座半十方半子孙丛林的宫观的清规戒律,有些宫观比这还严厉。武当山包括太和宫在内都有这种规定。另外,各宫观还有《执事条教榜》,专门规定各个道人的职责。”
方仁忙问:“执事条教榜里有哪些规定?”
徐道总笑着说:“行了。你快去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哩。”
11、五龙宫日
邓方仁在周道士的带领下,经南岩宫、上中下院,过附马桥,不到晌午就来到了五龙宫。
五龙宫的知客道士听说他们的来意,便先把方仁安排在客房住下。然后告诉他,赵有举此时正在后山树林中练功。
方仁要去看看,那道士点头同意了,并要方仁顺便喊他回来吃饭。
12、五龙宫外日
方仁出了宫门,绕到宫墙后面,沿着一条林间小道,不一会就来到一块山坡间的平地上。平地边的树杈上挂着一件道袍,赵有举身穿一件白色对襟小褂,正站在平地中央入定。
方仁不敢打扰,便站在旁边观看。不一会儿,便见赵有举慢慢地动了起来。接着他意守丹田,快慢适中,手舞足蹈随曲就伸以神贯气舒展开了。他的动作柔中有刚,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而意不断。劲以曲蓄而有余,意为金,气为旗,腰为纛,脚为根,先在心后在身,以气为本腰松气敛入骨神舒。但见他腰似车轴,手若车轮,迈步如抽线,静止如处子。一招一式无不出神入画,令人赞叹不已。
“好!”邓方仁情不自禁地大叫了一声。
赵有举慢慢地收完势后,冲方仁拱拱手说:“你好呀。什么时候来的?”
方仁道:“刚来。下面喊你吃饭了。”
“不忙!不忙!”我再练一套给你看看。”有举说着就练了起来。这回他主要用腿脚,武林中有言“拳不打少林,脚不踢武当。”武当腿脚的功夫放开去扫荡丈二方圆,收扰来踢打卧牛之地,何等了得!
只见有举“啪”地一跺脚,使出一个混元一气,旋转乾坤的起势,看脚下灰尘飞处,青石板上立时现了一对半寸深的脚印。紧跟着一个飞脚蹋起,那条系在腰间飘洒脚边的蓝布战带,卷着冷风飞过了肩膀,搭在脊梁上。然后有举左腾右挪,前冲后跑,踢、扫、踹、勾、弹、跺、蹬、磕,只见双腿如二龙蹯柱,委婉轻柔。忽然,他脚尖慢慢抬起,照准前面一个数百斤的石头轻轻一踢。犹如顽童踢绣球,那大石头轱辘辘滚出两丈开外。有举脚尖一点追了上去,方仁以为他会再补一脚,将石头踢下山去。没想到他跳到滚动的石头前面,身子一矮、左脚一蹲,右腿横出,轻轻照巨石一扫,那巨石转个身,轱辘辘由下坡向上坡滚来,直滚到原处不动了。
方仁跑过去跳到石头上拍起了手:“嘿!你真行呀!”
有举走上来笑着说:“露丑了,露丑了。帮我把道袍拿上,我们回去吃饭吧。”
这下方仁算是开了眼,他一边走一边嚷着要有举教他武功。
有举不紧不慢地说:“你别急,我们吃完饭再说。”
13、五龙宫夜
吃完饭,有举从厨房拎了两桶热水,然后告诉方仁去浴室洗澡。方仁不解地打开包袱,拿出他爹送来的一套新衣服进了浴室。
在浴室里有举边洗澡边对方仁说:“沐浴后,明天我领你去见一个人。”
方仁问道:“谁呀?”
有举说:“我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是跟着老道士们叫他“高额老道”,有时也称他为“高道”。听说他是从四川青城山来的,但他从不与人谈起自己的经历。不过,高额老道行侠仗义,武功十分高强,我曾跟他学了不少功夫。只是近两年他因年老体弱,很少出手教练了,但是听他讲讲功理功法也是很有好处的。”
方仁问:“他住在哪间房子里?”
有举说:“他没住在宫里,而是住在五老峰上一个山洞里。”
方仁吃了一惊:“啊!一个人住在山洞里。”
14、五老峰日
一大早,有举叫起方仁,两人一前一后出了宫门,往西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五老峰。只见一座用木头、树枝搭建的庵棚,庵棚的旁边便是一个黑幽幽的山洞。
15、五老洞日
有举领着方仁走进山洞,边走有举边说:“高道!高道!我是有举。”
进去后,只见洞里放着一张粗糙的方木桌,桌边有几个板凳。桌子的后面是一个天然的大石台,台上铺着草、席子,边上有床大棉被。那高道端坐在石台中央,只见他额头向外突出一些,就象画中的寿星那样。只是没有那么大,但比一般人却是突出不少。高额老道坐在石台上说“是有举呀,今天闲了。”声音不大,但却清晰有力。
有举躬了躬身说:“有个小善士,想来学学功夫。朱道长和徐道总念他抗击周逢生、保护金殿有功就答应了。我先把他领到你这儿,请你教教他吧。”
方仁也拱了拱手说:“请你教教我吧!”
高道说:“噢,你就是那个,邓……”
有举忙说:“邓方仁。”
高道说:“对,对,对,邓方仁。你想学武?可惜,我是手脚不利索了。”
方仁上前两步,说道:“没关系,你给我讲讲就行呀。”
高道直了直身子说:“也好!我就给你耍耍嘴皮子。你们坐着吧。先说这拳术。拳术有无形和有形之别,有形就是身体各肢节的活动,一招一式,耳闻目见。只要晨夕琢磨多看多练,学习起来就不难。无形则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既使耳提面命,若悟性不好也是枉然。所以,学武并不在传授功夫的多少上,而在于习武者是否用心学。你只要用心学,就一定能学会武当功夫..”
16、周府庵日
红墙碧瓦的周府庵在夏日的阳光下传来阵阵蝉鸣,从高墙大院里缓缓飘出悠扬的琴声..
周府庵院内的树荫下,赵春在赵彩凤的指点下学弹古琴。
17、五龙宫清晨
方仁和有举,在五龙宫内习练武术。
有举先指导方仁做了一些压肩、压腿、搬腿、双臂左右绕环、劈腿、踢腿、屈伸腿等基本动作。
接着又给方仁示范了一些腰、手、步、以及跳跃、平衡的动作要领。
随后,方仁便在有举的监督下,一招一式地练起了武术套路。
18、玉虚宫日
又是一年的冬天,北风呼啸,雪花飘飘。赵彩凤带着赵春来到玉虚宫拜见张师傅。
张师傅问了一些情况,点了点头,便把她们领进玉虚宫朝拜殿。从几案上拿起一本道经,抑扬顿挫地教赵春颂唱起来。
赵彩凤在旁边满意地点着头。
19、五老洞日
方仁和有举在专心地听高道的讲解。
20、周府庵夜
赵彩凤在寝室教赵春敲鼓、打镲..
晚上起来给赵春盖好被子..
21、五龙宫日
秋风中方仁独自一人在舞剑。
有举急匆匆地上来,把方仁带进五龙宫父母殿二楼的一个小房间。只见他从一口箱子的底部拿出一个油布包。打开油布是一层家织粗蓝布,打开蓝布是一层红绸,打开红绸是几幅条图。
方仁小心翼翼地接过了图,只见一张条图上写着《武当炼性修真全图》;一张图是《武当山玄机心法图》;另一张是《白鹤真人飞鸣图》。
有举说:“这三张图都是密不示人的宝图,一般人是绝对见不到的。图上讲的都是武当道家气功和修真炼性的密法。从今天起,你开始跟我在隐室中练气功。不论练得成练不成你都不许对外人讲,更不许讲这里有密图。记住了吗?”
方仁把腰一挺说:“记住了!师傅。”
22、五老峰中的密林里日
方仁对照着《武当炼性修真全图》在入定、打坐。一会儿,他慢慢站了起来,打起了太极拳。
接着,方仁快速地手脚并用练着武当功夫..
23、中原某城夜
枪炮声四起,喊杀声震天,一方军队杀进城来,另一方军队四散奔逃。
李连长惊慌失措地闯进一间卧室,周逢生正从一个女人被窝里起来,边穿衣服边问:“怎么回事?”
“师长,大事不好了,段祺瑞的军队已经攻破城门,现在正冲向指挥部。”
周逢生丢下军服换了件便装,没有理会女人“等等我”的叫喊,与李连长一起夺门而去。
荒山野岭里,李连长与十几个士兵无精打采地坐在地上,问:“师长,我们以后怎么办?”
周逢生说:“大势已去,弟兄们先在这里落草吧。”
24、汉口街头日
已长成大姑娘的赵春和赵彩凤缓慢地行走在汉口的街头。
赵彩凤一手持钵盂,一手拿着一面布幡,布幡上写着四个字“结缘武当”;赵春敲着木鱼跟在后面。
“多来货栈”的小伙计招呼同伴说:“嗨,嗨,过来了两个道姑耶。”
高个伙计扭头呆呆地看着,说:“那小道姑长的真水灵呀!”
帐房先生慢条斯理地说:“小仔儿,说话积点德。小心扭偏了头。”
高个伙计吐吐舌头,扮了个鬼脸,转过身来说:“吴先生,你说这两个道姑怪不怪,化缘,也不挨家挨户找人要。到像别人欠她们两百块钱似的,等别人给她们送去呀。”
帐房先生停下手中的算盘说:“这你们就不懂了。武当山的道士以前是官道,一切开支都是官府给的,道士从来就不用化缘;现在官府虽然不给武当道士钱了,但人家还是老习惯,不像其他和尚、道士那样向俗人化缘、要钱。你没见人家那幡上写的嘛,叫《结缘武当》。你们有钱就主动捐一点给人家,也算你和武当祖师结缘了。”
小伙计说:“我一个铜板也没有,若有也捐一个。”
帐房先生掏出两个铜板,走到街上,放到赵彩凤的钵盂里。
赵彩凤说了声:“善哉,善哉。”又往前走去。
25、汉口新世界商场日
赵春和赵彩凤问一个老板模样的人:“这里是不是一个叫山下太郎的日本人开的公司?”
老板说:“这里以前是一个日本人开的公司,但他早搬走了。”
赵春问:“搬到哪里去了?”
老板想了想说:“具体我也不知道,听说搬到东北去了。”
赵春神情沮丧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赵彩凤拉拉她的袖子说:“别灰心,明天我们到东北继续找。”
赵春:“姑妈,我们不用再找了。从今以后你就是我唯一的亲人;武当道观就是我的家。武当山那么美,姑妈你又对我这么好,我还找什么呀。”
26、方仁的家夜
方仁的父母和弟妹围在一张破方桌吃晚饭。
母亲看着方仁狼吞虎咽的样子说:“这次回来就别再去武当山学武了,你弟弟妹妹都还小,就在家帮你爸爸干点农活吧。”
方仁说:“我不愿意在家干农活,我只想学武。再说了,我刚从罗老爷家回来,罗老爷说我们家租的他们五亩地,他不让我们交地租,算作我在武当山学武的开销.。。”
邓本慧叹了口气,说:“算了,也难得罗老爷怎么看重他,这么多年也没有问咱们要过地租。他愿意学武就让他学吧。”
母亲接过方仁的碗给他添饭,无奈地说了句:“儿大不由娘哟。”
27、草店街罗老爷家清晨
第二天清晨,方仁来到罗老爷家。
罗老爷近年来身体一直不好,进入夏天以后几乎天天都在服中药,但病情始终不见好转。罗老爷见方仁回来了,显得很高兴。他对方仁说:“自从你留在武当山学武后,家里请的几个帮工都没有米勤快、能干、懂事。
方仁说:“你现在上年纪了,以后对家里和外面的事少操点心。凡事别着急上火。保养身体要紧。”
两人正说着话,罗智来看他爹。他见方仁也在,便和方仁打了个招呼,然后走到罗老爷跟前,放下手中的一个钵子说:“爹,给你炖了只天麻乌鸡,你趁热吃了吧。”
罗老爷说:“以后别再花钱买补品了。自从我害了这个病,家里的钱都花得差不多了,病却一直没见好。”
罗智道:“只要你的病能治好,花些钱算不了什么。”
罗老爷咳嗽了一阵后说:“我怕是来日无多了。今天你俩都在,有几句话我先交待一下:方仁这孩子我是从小看着长大的,我挺喜欢。我曾想着以后要提携提携,使他将来有个出息,求个好发展。现在看我这身体怕是帮不上忙了,你俩今后要像兄弟一样相待,互相帮助,共求发展。中国现在很混乱,方仁学武是有好处的。待学成回来,把咱家的那三支汉阳造给方仁一支,将来可能用得着。”
方仁说:“罗老爷,您身体要紧。就别再为我操心了。”
罗智也说:“你的话我都记住了,你还是注意身体吧。”俩人见罗老爷因激动而面部通红,咳嗽不止。便招呼他服了点药,安排他睡下,然后一起退了出来。
28、五龙宫日
回到五龙宫后,有举又开始教授方仁武术内家拳法、武当太乙五行拳、武当纯阳拳、五遁阴阳八卦掌,后来又教学了武当丹派剑术和武当原式太极拳等。
五龙宫内的道房、宫墙、庭园;五龙宫外的道塔、墓地、密林、溪边,到处都可以看到方仁习武的身影。
29、五老洞夜
高额老道问:“这些天来有举和方仁你们都教学了哪些功夫呀?”
有举说:主要教方仁学了些武术基本功和气功,方仁学习和领会的比较快,现在正在教他些套路。
高额老道听后点头称是。“武术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在学好基本功的基础
上,便可学习套路。套路就是手、眼、身、腰、步、识、胆、气、劲、神的相互结合和运用。打拳宜快不宜迟,所以要做到手到、眼到、身到、腰到、步到,同时必须做到识到、胆到、气到、劲到、神到。一眨眼的功夫,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要同时工作,准确判断对手的情形和此后的变化,同时,分析和确定自己的地位和进攻计划。并做到随时设想和随时变换,及时地采取对策,不容有丝毫地犹豫和停顿。左右前后,一气呵成;上中下三路,通盘照顾。拳术高手在行起坐卧的
时候,他的脑海中始终有一个对手存在,同他拼搏格斗。常常处于临战状态,时时注意各个部位的相互配合,最终才能形成联贯、有效的招术套路、克敌制胜。”
方仁问道:“内功和外功怎样练才最有效?”
高道说:“有句话叫:力不打拳,拳不打功。说的是有力量的人,打不过会拳术的人;会拳术的人,打不过有内功的人。练功有两种:一种是硬功,一种是轻功。练硬功是使筋骨刚劲,肌肉发达。硬功的内壮练法是揉打和服药;硬功的外壮练法是长期的锻炼和摔打。练轻功是使身体轻松柔软。训练方法有跳树、带钱、跃桩、走索等。跳树就是跳起摸高,尽量摸到树的高枝;带钱就是把铜钱
装入带中,逐日增加,负重跳跃;跃桩就是把一些木桩埋在地上,人在木桩上奔走;走索就是系一根绳索,人在绳索上练习行走。轻功又分为轻和软两种,练软功的不练轻功,仅使身体柔软。现在,练硬功的人比练轻功的人多..”
有举和方仁入神地听着..
30、周府庵日
又是一年的“三月三”,大批的善男信女扯旗扬幡、吹吹打打地从周府庵门前经过,到武当山金顶烧香拜神,热闹非常。
不少香客进入周府庵内叩头上香。赵彩凤、赵春和几个道士穿着整齐的道服,弹的弹、打的打、唱的唱,专心致志地做着道教法事活动..
31、遇真宫外夜
一伙从河南南阳流窜过来的土匪到遇真宫。
夜色中,那高大的院墙巍峨的殿宇,令一帮小土匪啧舌不止,同时也勾起了他们贪婪的欲望。一个家伙说:“大掌柜,我们进去拿点东西用用吧。”
另一个道:“那可不行!祖始爷的东西可动不得。小心神灵知道了五雷轰顶,家破人亡。”
二掌柜的说:“大哥,你别信这个,其实哪有这回事。若真是有神灵,我们干的那些事儿他不早知道了,我们的命不也早没有了吗?我看进去也许能搞点宝贝,卖个大价钱。”
大掌柜犹豫了一会儿说:“现在兵荒马乱的,谁管谁呀。搞就搞,怕个球!”
一伙人嚷嚷着走上前来,“邦邦邦!邦邦邦!”敲砸着厚重的宫门。
32、遇真宫内夜
白道长听到外面的嚷嚷声,爬到宫门缝里一看,发现是一伙土匪。忙叫过来两个小道士说:“土匪来了。你们两个赶快翻宫墙出去,到附近的宫、观里求援。”
两个小道士连忙翻墙出去了。
土匪见半天没有开门,于是在外面叫到:“再不开门,老子们放把火,把遇真宫给你们烧了。”
白道长没有办法,只好令值更道士打开了宫门。
土匪一伙“哗”地一下都涌进了院子。二掌柜掏出手枪来,敲打着值更道士的头说:“大爷们是河南过来的,是一伙没名没姓的好汉。如今正缺钱花,特来贵宫借些用用。”
值更道士说:“好汉,我们出家之人哪有钱财?香客们捐赠的一点功德,连香火油钱都不够。”
几个土匪嚷道:“放狗屁!谁不知武当山香火旺盛,就咱们庄子上的人,每年朝武当就要带来许多钱物。这狗道士不打是不会交钱的。”说着几个土匪上来就是一顿拳脚,打得值更道士哭爹叫娘。
白道长说:“不准打人!.我是遇真宫当家的,有话跟我说吧。”
二掌柜走到白道长跟前晃动着手枪道:“你是当家的?那好!弟兄们没钱花了,你把宫里的钱财拿一点出来给我们。”
大掌柜叫道:“爷们饿了,给老子们做点饭吃。”
白道长说:“列位好汉请谅解!宫内确实没有什么钱物。你们走累了就在这儿歇歇,我安排人去给你们做点素饭。”说完便让知客和伙头去厨房做饭。
33、遇真宫大殿夜
这些散漫惯了的土匪哪里闲得下来,他们三五成群地向大殿和配房走去,白道长没办法阻拦,只得和其他道士跟了上去。大掌柜的带着几个亲信在大殿边走边看,他指着一个二尺多高的六手观音问:“这是木头的吧?”
白道长说:“是铜铸的”
二掌柜上去敲敲,叮当作响。他没有吭声,又指着高大的张三丰坐像问:“这是谁的像?有多重?”
“这便是张真仙张三丰的像,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重,只听说当初放这的时候,用了十来个小伙子抬的。”白道长答道。
二掌柜的自言自语地说:“太重了,太重了。”
几个人接着走进配房,大掌柜指着彩色的塑像说:“做得真漂亮!”
二掌柜附和着说:“真是好看的很。这也是铜铸的?”
白道长说:“这是泥塑的。”
这时,忽听大殿那边传来吵闹声,一个道士跑来给白道长说:“有几个人要砸功德箱。”
白道长一听忙给两个掌柜的施礼说:“功德箱砸不得,那是香客的一片心意,里面的钱财我们都要登记造册,不敢有一分一厘的损失。再说面里也没有多少钱,请你们开个恩、发个话,不要让他们砸了。”
两个土匪头子站在那里都没动,二掌柜的说:“砸个装钱的箱子有什么不得了的。你不说里面没多少钱吗,你还心痛个啥?”
34、遇真宫厨房夜
土匪们抢了功德箱的钱后,就一哄而去,到厨房吃饭了。
二掌柜边吃边安排手下人饭后的行动。
一阵狼吞虎咽之后,多数土匪起身离去,五六个土匪借口饭菜不好,摔盘摔碗破口大骂;并追打厨师和知客。其他道士上前阻拦,几个家伙竟拿出枪来,向空中鸣枪示威,然后抽出灶中的柴火将厨房烧着了。
白道长见厨房被烧,连忙指挥道人打水救火。
几个土匪趁机溜到了大殿和配房,砸毁了不少泥塑的神像,抱着包括六手观音在内的五尊小铜像出了大殿。
白道长见土匪带着神像要跑,火也顾不得救了,领着道人追了上来。已走到遇真宫大门口的土匪见有人追赶,几个拿枪的返身迎了上来说:“快滚回去!再往前走老子们就开枪。”
白道长高喊:“你们把神像留下,把神像留下。”边说边冲了过去。
大掌柜举枪瞄准了白道长
35、遇真宫门口清晨
就在这时,忽听头顶上传来一声“住手!”一块砖头砸在大掌柜的手上,手枪被打掉在地上。接着,从宫门顶上“嗖,嗖,嗖”跳下几个人来,持刀舞棍向土匪杀去。原来是有举和方仁等几个会武功的道士赶来帮忙了,方仁见大掌柜想行凶,于是用砖头砸掉了大掌柜的手枪。
宫门外上百的乡民和道士也手持扁担、锄头冲了过来。
二掌柜一看形势不好,连忙拉起大掌柜,喊道:“弟兄们!快跑呀!”众土匪听到命令丢下铜像,慌不择路,落荒而逃。
白道长拉着方仁手连声说:“谢谢!谢谢!多亏了乡亲们,多亏了你呀。”
方仁说:“我和有举等人听到消息就往这里赶,可还是来晚了。有人伤亡没有?丢了什么东西?”
值更道士说:“大火烧毁了厨房,现在已经被扑灭了。幸亏你们来的及时,铜像也没有被土匪抢走。”
有举说:“人呢?有没有伤亡?”
值更道士说:“没有。”
方仁掂掂手枪,松了口气说:“这就好,这就好。”
赵春和赵彩凤随着后来的群众站在外面看。赵春注视着邓方仁,嘴角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
群众纷纷议论说:“近几年,我们,包括这道观和道士们可真让土匪给祸害苦了。官府也没有人来管管..”
“官府?官府现在忙着相互打内战,那有功夫管咱们老百姓的死活。”
有举若有所思地说:“看现在土匪猖獗的形势,非成立一支“护山队”不可。可是谁来挑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