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长皇子问苏婉如何安置难民时,苏婉的提议足以体现她的睿智。但是当长皇子将安置任务全权交由苏婉来负责,尹潇然是很怀疑的,苏婉自小体弱多病,常年深居闺中,想来定是养尊处优的,没想到她丝毫不介意郊外的土路,下了马车一脚就踏了上去,就向着里边有着,没有理会黄土沾了她的雪白裙尾。不仅如此,苏婉每走几步,还会向周边的难民询问,看看赈济是否真的如实到达了难民的手中,甚至伸手为那些个难民探脉,对着难民的衣衫褴褛都不曾有过嫌恶之情。这样的举动在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家千金小姐来说实在是难得的很。
轩辕延炀看尹潇然话说一半停了下来,不动声色的看了许久,尹潇然毕竟也不是那般迟钝之人,感觉到了轩辕延炀的目光,忙回过神来继续说道,“郡主再往深处走去,遇见了几位老妪,问她们为何不去领救济粥,那些老妪说,她们是怕了。郡主问何故,那老妪说,她们逃难时途径一个城镇,我人借着施舍之由骗走了家里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想去要回孩子,却被人暴打一顿,加上路途遥远,疲惫困顿,还未到都城便去了。郡主听闻后,便要与她们做主,回府后就让她的贴身丫鬟骑马飞奔进宫来寻青鸾,想要通过青鸾将此事告知与你。”
听罢,轩辕延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至于苏婉的贴身丫鬟,有没有和青鸾见到面,轩辕延炀自然是清楚的,清晨发生了刺杀仪庆王之事,是他下令封锁全城,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王宫,苏婉的贴身丫鬟是进不来宫里的,也定然是无法见到青鸾的。
“不过……”
尹潇然突然冒出的一句,让轩辕延炀皱了皱眉,“不过什么?”
“郡主的贴身丫鬟因进宫无果,返回定北侯府的路上遇见了急忙赶来的郡主,郡主问她可是见到了青鸾,那丫鬟道未有,郡主才像是松了口气,道了声那便好。不知是否郡主发现了什么,但定与此事脱不开干系。依末将所见,末将以为这些老妪怕是有些问题的,且不说她们所说之事是否属实,就单单她们长途跋涉至此,即使曾遭人所骗,在这般困顿饥饿之下,竟还能不去领救济粥,保持理智与清醒,实在有些不可能。”
轩辕延炀沉吟了好一会儿,才冷冷地开口,“郡主之事暂且放上一放,我要你派人调查那些老妪,并派人调查老妪所说的是否属实,”轩辕延炀顿了顿,才又说道,“潇然,你再做一件事,帮我盯着玉憬瑶,我要知道她出了定北侯府去了哪里,和谁见了面。”
“是。末将遵令。”
轩辕延炀一手扶额,一手向外边挥了挥,“你去吧。”
尹潇然抱拳向轩辕延炀作揖后,便退了出去。
轩辕延炀拿起手边的奏折又看了看,中毒的村民,有毒的河水,无解的毒,奇怪的老妪,苏婉的发现,以及玉憬瑶门前出人意料道那滩血迹,所有的事无不都是绕着他和苏婉而来,这两件事之间究竟是否有联系呢……
轩辕延炀叹了口气,将手里的奏折放下至桌上。踱步走至窗前,此时夜色已蔓延开来,孤寂的月在天边高悬。忽的晚风拂来,扬起了他的墨发,流云缱卷,已暗流涌动,似乎有什么将要发生。
艳阳高照,此时正值午后,金黄的光芒照射下来,让人感觉到春季自有的一种暖,穿过银杏树的枝叶照射下来,为地面增添了些许花纹。
换了新叶的银杏树显得精神抖擞,在这个大地回春的季节,绿意横生,世间万物仿佛都受到了一场新的洗礼,泥土的味道格外清新,仿佛是置身于自然之中,流动的空气环绕周身,安静的像是能听见呼吸的声音,给人以美好而安宁。
苏婉着一身白衣站在房门外,任凭阳光倾洒在自己身上,乍的一看仿佛是泛着金光的仙女一般,若影若现,让人觉着要是一眨眼,仙女便会翩然而去,消失在眼前。
轩辕延炀来到定北侯府,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寻苏婉来看她,以及商量要事,轩辕延炀见到苏婉,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这样的场景,并由此而生了这样的感想。
“郡主,长皇子来府上了。”
定北侯府一下人的开口,打断了轩辕延炀的思虑,也让面前的女子回过了身来,提裙跪了下来,“参见长皇子。苏婉有失远迎,还望长皇子恕罪。”
轩辕延炀看了她好一会儿,不曾说话,苏婉以为他在怪罪自己,正打算领罚之时,轩辕延炀终于开了口,冷冷道,“无妨,起身罢。”
苏婉起了身,挥退了那下人,又向轩辕延炀问道,“不知长皇子今日前来所谓何事?”
“若是无事,便不可来此了?”
虽是一句玩笑,轩辕延炀却说得格外认真,着实让苏婉心中一惊,愣神了一会儿忙开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定北侯府,长皇子自是来得的。”
轩辕延炀忽然笑了起来,“好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谁教你的?”
“自是苏婉的父亲教的。”
“苏桓?他啊……”轩辕延炀顿了顿,才继续说,“是个难得的优秀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