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舞的表姐杨意在4月18日结婚,订下本地最大的酒店明珠酒店举行婚宴。新郎、新娘双方家庭都属于财力雄厚,大开宴席,两、三百桌,自是不在话下。飞舞从新娘那里顺来好几张请帖,把全寝室的人都搬了去。她的理由特充分:
“这可是我第一次当伴娘,你们得去帮我壮壮胆,人家心里太紧张。而且,这次请的人特别多,宴席一桌都两百块,有免费的机会,不吃白不吃。”
两百块,天哪,每个人脑子里都在计算,一桌两百块,两百桌,仅宴席就四万块。现在他们每个月才花四十块钱,一桌两百块,够他们花五个月,两百桌宴席,够他们爸妈赚二十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真是天理不公呀。一群被学校的伙食喂的半生不死的发育不良的女生们,立马决定去赴这场美食飨宴。
虽然是十二点钟开席,但是,十点多,几个女孩子就出发,准备一路逛去,还可以看一下结婚的热闹。
本地结婚有很多的讲究,仪式非常复杂。首先是订婚。即经媒人拉线说下亲事后,由媒人将男女双方的年龄、生辰八字反馈到对方。双方各自或由男方找一阴阳先生推算一下属相是相合还是相剋,如相剋,亲事即告吹,如相合,再看生辰八字的吉凶福祸,如吉利,则可说定。虽然现在也提倡现代自由恋爱,不算生辰八字了,但是媒人还是要找一个的。因为媒人在结婚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男女两家的各种交涉都由媒人来完成。
看家。也称相亲,多是男方的父亲或母亲由媒人陪同,到女方家,实地观察女方家的家庭风气、财产情况及闺女的言谈举止,从而以第一感觉判断闺女的健康、性格、生活能力等情况。告辞后,通过媒人通知对方意见,女方到男方看家情形亦大致相同。
下柬。如相亲相中了,男方经媒人送一婚柬到女家。俗称下柬儿。婚柬上要写上恳求女方允婚的客气话。至此,亲事确定了。下柬后,女方经由媒人提出彩礼品种和数量,媒人到男方协调,往往经媒人反复协商讨价还价才能最后确定。下柬儿时,未过门的媳妇须给男方来的主事人即未来的公公或婆婆倒水,有会抽烟的还要点烟,规矩同相亲,须改口叫爹或妈。对方须给改口钱和点烟的钱。
结婚的过程则非常复杂。首先是过礼。当地俗称送彩礼。送彩礼时,媒人陪同男家到女方家。女家须招待吃午饭。午饭后,媒人先说话,然后男方将彩礼一一摆出,由女方的母亲等人点验过目。如有差错,会发生争执。也有一次带不齐后补或打欠据的。彩礼多为4铺4盖、4套或8套衣裳、金首饰,现金等。
选日子。即由媒人正式通知女家男方要迎娶媳妇的日期。这日期也是在“送日子“前男女两家反复商议后定的。选日子时,由媒人拿着男方写着迎娶日子的红纸帖,正式送到女家。
打付闺女。闺女出嫁,除了用婆家带来的布料做褥子、被、棉衣、单衣,还须绣枕头顶、枕头幪、门帘、围裙。最重要的是准备要上轿时穿的衣服和鞋子。以前是一双绣花鞋,俗称“双头鞋“。这双鞋,从上轿穿起,到拜天地、到婚礼结束便收藏起来,一直留到老死“入殓“时再穿上。现在没人穿绣花鞋了,自然也没有这种讲究了。但结婚的鞋子也是很重要的,在婚礼当天,新娘至少需要备两双新鞋。除了衣物,娘家要陪送对箱、洗涤化妆品以及金银首饰等物品,具体数量和质量视各家财力情况而有增减。
闺女出嫁,娘家人要送亲,爷爷奶奶、母亲、哥、嫂、弟弟、妹妹、大伯大娘或叔叔、婶子等人可送亲,父亲不能去的。
开箱。主要是至亲,如姑姑、姑夫,姨姨,姨夫,舅母,舅舅,姥娘、姥爷等人及子女;至交的近邻中的长辈也算开箱的娘家客。
将媳妇。即娶亲。俗称招待三天的为“吃三日“;招待两天的为“吃两日“;执行一天的为“当日乐“。现在一般都是“当日乐”,提前一天准备。即杀猪,买菜、买鱼,搭厨房、搭吹手棚,请厨师、请帮忙的、请礼宾先生、大管事的、借碗、盘、碟子,借饭桌,即做好招待客人的全部准备工作。厨师,也称大师傅,“杀猪“早上即到,指挥搭下手的、帮忙的备料。现在少数也有饭店请客的,就不用准备这么多了,但是晚饭还是要准备的。
接媳妇。新郎坐头车,吹手前行,新郎车随后,拉嫁妆的车殿后。浩浩荡荡、吹吹打打,一路奔女家去。如路上遇到出殡的,须先在路右边停车,新郎下车恭候,出殡的亦停灵,待新郎祭拜(多行鞠躬礼)后,丧主给了礼钱,再各自走开。
到了女家,车停在院外,新郎由男傧相陪着进屋。吹手一直跟到院里作乐。进门前,新娘家燃放鞭炮,告知周围的邻居,嫁闺女了。一般新娘家的门不会轻易打开,娘家的年轻女客们往往在门口出些难题,非让新郎掏足了红包才可以进大门。新娘的母亲在屋子门口等着新郎把“离娘肉”交给她,“离娘肉”是一整块带着两个肋骨的猪肉,大约四五斤,用红布包着。代表新娘离家的依依不舍。
新郎在新娘家的仪式主要有吃饺子和绑长寿线。丈母娘第一笊篱捞出的饺子要放在一个盆里,等三天后新婚夫妇回门的时候吃,据说双数的饺子代表生儿子,单数的饺子代表生女儿。女方家由新娘的婶子或嫂子端上饺子,放到事先放好的饭桌上,请新姑爷吃饺子。而新郎新娘以及男女傧相一同吃饺子,也要吃双数,才代表吉利。吃过饺子后,新郎新娘以及男女傧相互相戴胸花,丈母娘为新婚夫妇缠上红白两种线,男左女右,代表长长久久。
新郎吃饺子的同时,帮忙的人往车上装嫁妆。一切完毕,傧相指挥,新郎出屋前行,新娘由娘舅或表哥抱上车。其他人坐车紧跟,最后是拉嫁妆的车队,一路回返。
到家时,鼓乐齐鸣,鞭炮齐放。新郎先下车到新娘车右前方站立。吹手三吹三打后,新娘由女傧相打开车门,新娘下车前由新郎家的女性长辈(一般是姑姑)帮助换另换一双新鞋,寓意新的开始。下车后,女傧相递上红布包着的盆,里面有斧子和大葱,让新娘抱在怀里,然后傧相左右搀扶,迈过铺地红布上的马鞍子,装着五谷粮的升,慢步前行。此时,有专人撒高粱、黑豆、小豆、黄豆,往新娘身上打,俗称“打煞“。新娘走过鞍子、升,新郎前行,引新娘进屋,新娘到屋门口将斧子递出,婆婆接过,俗称“接福“。新娘叫一声“妈”,并把头花插在婆婆的头上。婆婆要发一个红包给新娘子。
进屋后,将新娘引进新房(即所谓洞房)。上炕后,坐到三床褥子铺起的褥子上。娘家妈或婶子、大娘,娘家嫂子陪坐在这里。中午和晚间吃饭,新娘不能多吃,以免晚间上厕所别人笑话。
新娘上炕后,要找一个小男孩送给新娘抱一抱,取意预兆新娘生儿子。炕上撒些枣、栗子,取意“早立子“,同时撒些花生,取意花着生,既生男又生女。
约在10点钟前后,新郎新娘同吃“五大碗儿“。在新娘坐的屋里,摆上炕桌,放上五大碗鱼、肉、鸡、菜做的热菜,夫妻对坐桌两旁,略为吃几口。然后互喂一口,喝交杯酒,此为婚礼一高潮。吃完“五大碗儿“,新娘的娘家弟弟拿钥匙将箱子上的锁、柜上的锁打开,是谓“开箱“。将窗外双层的“喜”字揭下一层,由新人贴在新房里,然后新娘的哥哥或弟弟把一个新的灯泡拧在灯上,把灯打开,就意味着新婚夫妇的新生活即将开始,而且前途无量。然后,再拉门帘、窗帘。此时,新郎的母亲要给赏钱。
11点左右,新郎、新娘行“拜天地“大礼,此为婚礼高潮。新娘、新郎在礼宾先生的司礼声中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新娘被扶进新房,新郎新娘同吃“八大碗“。形如吃“五大碗儿“。
此时婚宴开席,鼓乐齐鸣。客人都入席后在司礼先生引导下,新郎新娘逐桌向客人“告席“。先是娘家客,接着是男家的亲友、邻居。婚宴未完,娘家客人先吃完饭后,即告辞返回。新娘送至屋门外,新郎送到大门外即止。告辞时,亲家母之间互道谦辞,娘家妈多会恳请亲家关照其女儿。娘家人告辞时,男家须备一桌菜和酒,让女家带给新娘的父亲。
晚间,青年男女多到新房里闹洞房。至此,婚礼结束。
三天回门。婚礼后第3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儿“。女家须款待新女婿,新娘有当天返回的,多为第2天返回,新女婿亦住丈人家。但不得与新娘同房。
午宴的敬酒,是新人最辛苦的事情,必须向到场的每一个人敬酒,而且还要应付花样繁多的插科打浑,至于晚上的闹洞房,则是花样层出不穷,一般都是新郎的同事和朋友起哄,折腾准新人。反正结婚经常被过来人戏称为“发昏”,但是,人们仍然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