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兵法?道家也有兵法吗?世人所认可的兵家四圣乃孙吴膑缭,即: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四人。兵家四圣皆有著作传世。主要是《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我还从未听说过道家兵法,而且老子不是说:‘兵者不详之器,故有道者不处’吗?”
“太傅大人就是如此待客的吗?”儒生淡淡一笑说。
冯熙指着一旁的凳子,说:“先生请坐。”
儒生坐下之后,侃侃谈道:“自古道家,无不识兵者。所谓有文事必有武备。《孙子兵法》本来就是以道家思想为理论的兵书。《孙子兵法?势篇》所言‘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又说‘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这些都源于老子的‘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孙子兵法》多讲兵道,如果不懂道,而只观兵,是很难运用自如的。”
一听此言,冯熙心中谜团顿时解开,忙对下人说:“给先生上茶!”然后又对儒生拱手说道:“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顿开,敢问先生,何为道?何为术?二者有何区别?”
“道,乃原理。术,乃技巧。只求术,而不懂道者,纵然技艺超群,亦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稳固。如若悟道,便能融会贯通,无往而不胜。”儒生浅浅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怎样才能悟道呢?”冯熙继续问。
儒生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说:“我给太傅一样东西。太傅看完此物,便不会再有此类疑问。”说着,儒生捧上一只木匣。
冯熙打开匣盖,看到一本鬼谷子的《捭阖大道》。他不解地望着布衣儒生。
儒生说:“鬼谷子本名王诩,其师关尹子乃是曾经拦住老子,求其写下道德五千言的尹喜。鬼谷子的弟子名震宇内,其中法家弟子卫鞅以一人之力,使秦国由弱变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纵横家弟子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弟子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兵家弟子庞涓乃是战国名将,使大魏武卒威震天下,六国皆不敢犯。而他另一个弟子孙膑两败庞涓,写就《孙膑兵法》流传于世,被称为兵圣。世人皆知:卫鞅、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却对他们的师父鬼谷子知之甚少。这本《捭阖大道》便是鬼谷子的心血之作。”最后他着重加了一句:“此乃世间独本。”
“如此宝物,冯熙受之有愧啊!”冯熙手捧木匣说道。
“宝剑配英雄,宝书赠名士。晚生有一事相求,还请太傅成全。”儒生站起身来,躬身说道。
“先生请讲。”冯熙将木匣…放在一旁问。
“晚生想参见太皇太后。”儒生平静地说。
“什么时候见?”冯熙一听此言,松了口气,问道。
“越快越好!”儒生面带急切之色。
当天下午,一辆马车从太傅府驶出,直奔紫宫而去。
冯太后此时正坐在太和殿里为小皇帝拓跋宏讲解《大学》。一会儿,内侍苻承祖轻轻走到冯太后身边,低声说道:“太傅冯熙求见。”
冯太后点了点头,对拓跋宏说:“宏儿学了一个多时辰了,也应该休息休息了。让抱嶷陪你出去走走吧。”
“好的。”拓跋宏站起身来,带着内侍!抱嶷出去了。
很快,苻承祖引冯熙进入太和殿。冯熙趋步走入,跪在地上说:“参见太皇太后。”
“免礼。”冯太后话音刚落,苻承祖给冯熙搬来一个凳子。
“哥哥进宫何事?”冯太后问。
“有个布衣儒生想要参见太皇太后。”冯熙坐下后,躬身回道。
“你什么时候也做起这种生意了?咱们冯家人说话做事都要谨慎些。”冯太后面带不悦地说。
冯熙点头称是:“我这也是听妹妹的话,多多结识有才之士。这个儒生颇有才华,兵法战阵自不必说,就连黄老之学也着实精通。还有一件……”冯熙说着,看了看冯太后。
冯太后惊奇地望着他:“还有什么?”
“还有”冯熙顿了顿说:“她是个女的。”
“哦?”冯太后也突然想见见这个奇女子,说:“让她进来吧。”
一身儒生打扮的潘眉在内侍的引领下走进太和殿。潘眉抬头看到冯太后正端坐在案前,身穿一件半新玫瑰色锦袍,头上挽着乌黑发髻,只插了一支珠花,看上去一点也不奢华。面容白皙,眉毛青翠,眼如水杏,和蔼端庄,急忙跪倒在地,叩道:“晚生潘眉叩见太皇太后。”
“免礼。潘眉你因为何事要见本宫?”冯太后一边打量潘眉,一边问。
潘眉便将石华如何陷害杨大眼如实细细禀报了冯太后。
冯太后沉思有顷,问:“你是杨大眼什么人?”
“我是他的副将。”潘眉回答。
“副将?副将如此忠心,很难得啊!”冯太后打趣道。
“石华行事卑鄙,人人皆可揭发。”正义凛然地说。
“说的好!再说说你吧!”冯太后微笑着说。
“我?”潘眉一愣。
“你究竟是什么人?绝不是一个副将这么简单。”冯太后目不转睛地望着潘眉。
“亡夫本是关城戍主苟金龙。苟金龙在刘宋攻打关城时不幸战死,我是他的妻子。”潘眉想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你就是带领关城军民守城的女英雄?”冯太后惊奇地问。
“正是在下。”潘眉点点头。
“我本来想赏赐你的。可是听说你安葬完丈夫,就不知去向了。”冯太后不无遗憾地说。
“关城求援时,我发现杨大眼勇猛异于常人,将来必能成为一员名将。所以改装从军,做了他帐下一名小卒。”
“后来你又随他去了冀州?”
潘眉点头。
“哦,原来是他的未婚妻啊!”冯太后继续打趣说。
“回太皇太后,我本是苟家未亡人,对杨大眼只是仰慕,不敢有其他想法。”潘眉低头说道。
冯太后听了哈哈大笑:“我本以为潘将军是个英雄人物,女中豪杰,没想到也如此愚腐。”
潘眉无奈,便将杨母如何固执传统说与冯太后。冯太后听到后,想到自己与李弈也是如此得遭人嫉恨。她对潘眉竟产生了一种同命相连的感情。于是,她对潘眉说:“你先回去吧。我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