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顺国的高太后在桌案前坐着发呆,刚刚送走了几名顺军的主要将领,回想这一年来的大起大落真是令人唏嘘。
先是顺军退出陕西,退出了被视为根本之地的关中,自己被李自成派往汉中一带,收罗士兵。等到自己带领十多万顺军赶到湖广准备与李自成会合时,却传来了大顺皇帝殉国的消息。
十多年来转战七省,终于攻下京师,本以为自己就要成为开国皇后,能够像明朝的马皇后一样彪炳史册,就没成想,这梦想没几个月就被入关的清军击的粉碎。
永昌二年(即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高皇后带着从汉中收罗的顺军,总计十万多人绕道四川,到达湖广,不料却收到了皇帝李自成于一个月前阵亡殉国的消息。
高皇后机智过人,她立即下令大军打起李自成的龙旗,伪称李自成泅水逃脱,现率汉中三十万大军反攻鞑虏。
这个消息大大鼓舞了顺军,高氏带领顺军对清军发动了一场突袭,清军由于四下追击残敌兵力分散,竟是吃了个不小的亏。
清军立即收拢了兵力,对顺军发动反击围剿,清顺双方在湖广一代打的很是焦灼,有的城池甚至一天之内甚至几度易主,战况之激烈,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潼关大战。
十月十三,端妃即将临盆,高皇后就坐在产房外的椅子上,闭着眼,嘴唇微微翕动,也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
高皇后其实心中一直在默念“老君保佑,保佑我大顺能得一皇子”。她伪称李自成还活着已经三个月了,眼看就要瞒不住,只能对外宣称皇上身受重伤,不能见人,就等着端妃产下个皇子,便要立即扶小皇子上位。
如若不然,大顺现存十余万大军,知道李自成完蛋了,大顺完蛋了,非得作鸟兽散不可。只有大顺皇位名正言顺的传下去,才能笼络住人心,维持住这摇摇欲坠的大顺国。
里间,一名女官候在端妃的床前,屏息凝神,看着两位稳婆在那儿忙活,生怕错过了什么。
傍晚,临近一更天,产房内终于传来婴儿“哇哇哇”的啼哭声,过了不一会,里间的女官面有喜色的出来回报高皇后。
“娘娘,娘娘,是个皇子,是皇子!”
不多时,接生的两位稳婆也从里间出来,喜气洋洋的向高皇后讨赏钱,高氏满面笑容的给了她们一人几两银子,便命她们各自回家。
等稳婆都走了,高太后这才长舒一口气,从袖中掏出一卷丝帛,对那女官说道:“红月,你进去把这道圣旨给念了。”
红月以为是册封太子的旨意,去到床前,展开丝帛微扫了一眼,面色大变,手哆嗦着竟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这时高氏手持一根不知道哪里来的棍棒走了内间,喝道:“红月,你跟着本宫连战场都上过,连几个字也不会念了吗?”
那个红月的女官这才颤抖着念了起来:“经查,端妃品行不洁,放荡不堪,与外人勾搭成奸,着皇后即刻将其处死,以正效尤”。
话音刚落,高氏手持棍棒就来到了端妃的床前,端妃刚生完孩子,哪里有力气反抗,被高氏一把掀开了被子,将端妃的双腿按住,将棍棒直接捅入了她下身,一通猛力的搅合。
随着一声凄厉的惨叫,端妃下身大出血不止,不多时便毙命了。
红月被吓得瘫软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高氏将床头的孩子抱起,可怜孩子刚刚出生,竟还没有喝上一口母亲的奶,便已与自己母亲天人永隔了。
高氏对着红月说道:“你不必害怕,本宫不会杀你,太子的身世从此便只有你我二人知道”。
当晚,高氏即假托李自成下旨,立刚出生的皇子李明清为太子。
第二天,红月在逃跑的路上被顺军抓住,因持刀反抗,当场被格杀。
端妃产后大出血而死的消息公布了出去,在古代,生孩子本就是鬼门关前徘徊的事情,也不足为奇,众人只是稍稍惋惜了下,竟是无人怀疑。
三天后,李自成死讯被正式公布,高氏成为太后,行监国事,出生仅四天的李明清则登上了大顺国的帝位,创下了中国历史上最小年龄登基为帝的新记录。
高氏正式执政,她一面与四川的张献忠修好,一面派王四的妻子左梦梅去武昌找左梦庚。左梦梅是左良玉的义女,之前被李自成俘虏,被李自成把她嫁给了部将王四,还生下了孩子。高太后希望左梦梅靠着与左梦庚义兄妹的关系,缓和与大明的关系,打退清军,求得一片生存之地。
左梦庚接见了自己的义妹,看在自己老爹的份上,给了左梦梅很高的礼遇。左梦庚未必对大明朝有多忠心,但他更加不喜欢给鞑子当奴才,左家世镇武昌,坐拥十余万大军,是事实上的“武昌王”,没有理由投降清军去当个二等奴才。既然自己的义妹来求和,自然是顺水推舟,“勉强同意”了高氏的请求。
双方罢战言和,达成友好协定,一方被清军攻击时,另一方就必须进攻清军,以减轻对方的压力。
左梦庚议和了,四川方面张献忠又一直忙着享乐没空搭理人,顺军的军事压力大大减轻,便全力防御清军。
顺军与清军在郧阳府、荆州府接连打了好几次大仗,每次顺军一动手,清军的背后便总有左梦庚的身影,搞得吴三桂疲于应付,很有些吃力。
终于熬到了永昌三年(弘光二年),高太后突然发现清军变得安分了不少,后来一查探,这才知道,草原上的蒙古人叛变了,清军主力回草原平叛了,吴三桂没了底气,便开始转攻为守,不再主动发起进攻。
明、清、顺三方的军队在湖广终于渐渐形成了三方鼎立的均势,顺国得以苟延残喘,得到了荆州以南,长江以北,四川以东的一大片根据地。
对此,左梦庚毫无意见,反正不是自己的地盘,给了就给了,至于大明皇帝陛下会不会对此有意见,他反正是不在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