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不禁莞尔,“兄弟稍安勿躁,且容我慢慢道来。”抿了一口香茶,清了清嗓子,语气不急不缓,“去年秦王不用老将王翦之计,令李信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侵犯我国(1),楚王令项燕率军抵御。项将军见敌锐气正盛,便不与之正面对抗,以逸待劳,趁秦军疲顿后撤时,令楚军全体出动,击其惰归。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终于赶上了秦军,大败李信部,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若非蒙恬领军来接应,只怕李信也成了刀下之鬼了。”
(1)这一年是秦始皇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25年。
樊哙抚掌大笑,“项将军真英雄也!”刘邦也叹道:“这可是近些年来,秦军少有的一次大败;也是自进入战国时代以来,楚军唯一一次大败秦军啊!”萧何赞同地点了点头。樊哙好奇地问:“秦军遭此惨败,可谓奇耻大辱,那么秦军主将李信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吧?”萧何摇了摇头,“李信败逃回秦国后,秦王自然气得暴跳如雷,盛怒之中,却并没有诛杀他,不过是降职使用罢了。”刘邦赞道:“此乃人主之范也。”
萧何深以为然,“更难能可贵的是,秦王意识到了老将王翦的先见之明,便亲自前往频阳东乡,真心地向王翦道歉,并诚恳地请其领军作战。可王翦说自己有病,不能胜任。秦王知其借故推脱,再一次真诚地相邀,并答应将全国之兵供其指挥。”刘邦叹道:“秦国有如此英明的将帅,令人敬畏!唉,只怕……”
(1)频阳东乡:频阳源于本地频阳河(今天的富平顺阳河);频阳东乡,即今陕西省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
萧何也不由自主地叹了一口气,“不久,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取道陈丘以南,进抵平舆,在此安营扎寨。楚王深知形势凶险万分,便也出动全国的兵力,以项燕为主将,抵御秦军。可任凭我军如何挑战,如何叫骂,秦军就是坚守不出。”樊哙奇道:“这是为何?”刘邦答道:“此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用的是以逸待劳之计。”
萧何点头赞许,“英雄所见略同!那王翦不愧为经验老道的战将,极其狡猾,知楚军士气正盛,便坚守不出,为的是消磨我军的斗志呢。”刘邦问道:“那项将军以何计破之呢?”萧何反问道:“若你是项将军,当如何处理呢?”“若分兵袭其后方,只恐被各个击破,不如也坚守不出,采用往日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与齐国交好,求其出兵,或进兵秦地,或者从背后夹击秦师,如此则大局可定。”
萧何笑道:“足下真是满腹韬略呀。”继而忧虑地说:“那项将军也是这么做的。可惜齐王畏秦如虎,不敢出兵。将军无法,只得独力与秦军不痛不痒地耗着,如今双方对峙已近一年了。唉,只怕……”樊哙急道:“公差哥哥真不爽快,有话便直说。说一句藏一句,弄得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萧何哑然一笑,又说:“如此旷日持久的对峙,于我军是相当不利的。”“这是为何?”樊哙急问道。“自秦先后灭掉韩、赵、魏,并吞其地以来,实力已大大增强;而楚国早已积弱不堪,哪有财力与之长久地对抗呢。依我之见,胜负之分,近期便可有个结果。”说着萧何立起身来,凝望着远处,久久不语,长叹一声,“唉,天下真的要大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