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海灵观得名,海灵山海拔四百七十九多米,山势平缓,海灵观建在半山腰,观后是起伏有致的山脉,仿佛一条静伏的巨龙。观前有一片极大的缓坡,坡两侧有着两条九曲环绕的溪流,溪水清澈甘甜,冬暖夏凉。左侧的溪流终年浮动着一层水蒸气,远远望去,宛若青龙盘踞。右侧的溪流水势湍急,只是流到山脚下聚为一个水潭,谭边有一白色巨石,形似卧虎。迎面望向海灵观,整个道观恰好坐在巨龙额头,一道若隐若现的青光扶摇而上,散于天际。太极晕被破之时,整个巨龙的气脉止于此处,灵气无法顺势而下,复归天际。
从Z市市区到山脚只用了半个小时,看到前面密密麻麻的人群,却是无法前进一步。祈福祭会上午十点整开始,现在刚九点,无数信众静静地等待着,偌大的场面,竟鸦雀无声。虽庄严无比,却又显得有些奇怪。
站在山脚,孟轻云观察了片刻,“茉莉,跟我来。”遂牵着苏俏的手向山坡左侧走去。溪水缓缓流动,空气湿润清新,吸入肺腑之中,仿若荡涤心胸的畅快。溪流从山顶蜿蜒而下,孟轻云与苏俏逆流而上,片刻功夫便隐入一片山林之中。
“孟大哥,你认得路吗?”苏俏见孟轻云轻车熟路,便好奇地问道。
“先不说海灵观的传说真假,我看此山的形势地理,倒是与传说中的一样。地理上讲龙有来向,而这条溪流其实是大龙的一条龙须,所以,顺着小溪向上,肯定能到达龙头的位置。”孟轻云解释道。
“这就是风水的学问吗?”苏俏问道。
“不错。这里幽静之中带着平和。”孟轻云道。
溯流而上,不到四十分钟,溪流隐入一道约一米宽的石缝中,而石缝旁边正是海灵观的围墙,墙上有个虚掩的小门。进了小门,顺着台阶向上,七扭八拐大概不到百米,台阶尽头出现一扇木门,木门上一把锈迹斑斑的大锁牢牢地反锁着。苏俏有些泄气,好不容易到此,却遇到了铁将军把门,气鼓鼓地瞪着眼。
孟轻云笑了笑,脑海中瞬间浮现“破山咒”和剑诀,伸手触碰到铁锁,原本锈死的锁,竟然“咔吧”一声开启。苏俏惊讶地看着,暗呼惊奇,这个世上似乎没有难住孟轻云的事情了。
木门内是一个偏院,穿过一道拱门,赫然便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广场南面是数不清的信众,北面则是一个庄严的道场。最前端竖起三幅巨画,画中正是三清道尊,画像前是一张大大的枣红色木案,案上燃起十七座香炉,案两侧则是两排斗灯及玉皇宫和紫微殿的各路星君神将牌位,而案前则是一张科仪桌,上有七彩斗幔,左右各有一个纸扎的童子站立。科仪桌前铺着六面崭新的草席。道场两侧站着几十位身穿法衣的道士。而道场与信众之间堆放了一堆一人高的木炭。炭堆的四个方向站着四个白袍金冠的道士,细看之下,白袍前襟上的图案却不一样。
站在东方的道士,白袍上一条青龙腾云驾雾,口衔云珠。
站在南方的道士,白袍上一只大鸟口吐火焰,振翅欲飞。
站在西方的道士,则绣着一条白虎张牙舞爪,姿态威猛。
站在北方的道士,却是一龟一蛇,云气蒸腾,昂首瞪目。
正是四方圣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孟轻云与苏俏顺着墙根悄悄地混入信众之中,刚刚站好,一阵悦耳的法罄敲击声响起,祈福祭会开始。
只见一位身穿太极法衣的高功,敬上三炷香,便摇动起手中法铃。一声响,众道士齐颂清净咒,二声响,净身咒,三声响,净口咒。依次是净心咒,净天地咒,净香咒,接着是请天神咒,请地神咒,请外境神咒,请本境神咒,请祖师咒。咒毕,高功再上三炷香,从科仪桌上拿起一张二尺许的黄纸,大声诵读起来。高功用的是闽南语,孟轻云与苏俏听不懂,猜想大概就是为民祈福的内容。这时,三个道童手捧三牲酒醴供奉而上。
想必祈文年年如此,信众随声附和,道场内气氛肃穆庄严,人声如鼓,一派恭敬虔诚。大概到了十二点,祈文诵读完毕,一阵鼓乐响起,人群轻微骚动起来。
这时,碳堆已被点燃,四名白衣道士各据一方,同时用方言唱颂起经文,边唱边跳,而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条长鞭,不时地挥舞抽打着地面。
炭火熊熊,一个中年道士大概每隔三分钟,就往炭火中投入一道符。奇怪的是,纸符入火,并未燃烧,只是随着火苗跳动着,好像在火焰中跳舞一般,大概十几秒的时间,便跳到了火堆上方,呼的一下,化为灰烬。这时,信众们便发出一阵欢呼。白衣道士依依呀呀地唱,一道道符纸燃烧着,一阵阵欢呼响起。苏俏也不断地发出惊呼声。气氛开始热烈起来,场面也活跃了许多。
苏俏忽然想起了什么,脸色一阵苍白,不禁紧紧握住孟轻云的手。孟轻云察觉到苏俏的异样,“茉莉,你也感觉到了?”苏俏点点头,脸色更白。此情此景与昨晚晕倒后的幻象十分相似,苏俏感觉头又开始有些痛了。
一点半左右,祭会结束,可是信众不断地进香磕头,倒也热闹非常。孟轻云苏俏找了个道童打听哪里能买到食物,今天的盛大祭会让小道童激动不已,小脸红扑扑地,热情地把二人领到了观内卖斋饭的地方,价格十分便宜。
斋饭很简单,豆腐,青菜,味道却相当不错,苏俏心事重重,没有什么胃口。孟轻云把饭菜推到苏俏跟前,安慰道:“茉莉,不用担心什么,我给你的护身符带着吗?”苏俏从领间掏出护身符,护身符完好无损。孟轻云笑道:“如果有什么不好的东西靠近或事情发生,护身符会有反应的,现在护身符好好的,说明没有什么坏事发生,放心吧。”
“真的吗?孟大哥。”苏俏问道。
“相信我,放心吧。”孟轻云安慰道。苏俏点点头,夹了口菜,慢慢地吃了起来。
“孟大哥,你。。”苏俏刚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孟轻云盯着自己的身后,皱了皱眉。苏俏心头一紧,转身看去,看到了一张几分熟悉的脸孔。
孟轻云和苏俏认为发生的一切都似乎和宗教巫道有着联系,所以,到了Z市后,白长海去公安局找线索,而他们就想到附近的庙观庵堂中寻找一些线索。趁今天海灵观有****,二人赶来一是寻找线索,二是了解一下当地民俗,没想到,世界真的不大,却碰到了昨晚刚刚认识的餐馆的老板贾松。
贾松虽然个头不高,却在人群中非常显眼。贾松正在吃饭,偶尔看看手表,又不断地向门口张望,似乎在等什么人。不大工夫,走来一位三十来岁的道士,与贾松说了什么,贾松点了点头,道士稽首告辞。道士走后,贾松看看手表,又低头慢慢地吃了起来。
吃完饭,孟轻云苏俏准备在海灵观参观一下,同是修道之人,若能遇到高人指点一番,也是一种福缘。更有机会寻找些蛛丝马迹。
海灵观分前后三层,一进观门,第一个大殿名叫海灵殿,祈福祭会就是在殿前广场上举行的。海灵殿**奉一位道士,正是海灵子,红面长须,身背七星长剑,身着八卦法衣,一派仙风飘飘。两侧各有年纪略轻的道士,分别是大弟子金钟子,二弟子银锣子。传说这金银二子尽得真传,法术也是十分厉害,尤其是二弟子银锣子,传说曾潜入闽江底,到过闾山教的洞府。其济世之功不弱于其师海灵子之下。海灵殿香火最旺,信众磕头不止。
拜过海灵殿,就是三清殿,供奉着三清道尊,此殿与他处的三清殿并无太多不同。
出了三清殿,便是最后一层院落。北侧正中,是一间不大起眼的“入世堂”,房门紧锁,看门窗晦暗,似乎多年没有用过了。入世堂两侧分布大大小小十几个房间,是观内道士的居所,厨房等生活设施。道士们看到一对年轻男女,也没多问,看来也偶有外人到此。
“这位师傅,请问你,这入世堂是什么地方?”苏俏很是好奇地问道。被叫住的小道士年纪也就十七八,看到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跟自己说话,不禁脸色一红。与其说是个修道之人,不如说更像一个羞涩的大男孩。孟轻云想到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还在深山中,与师父相伴,从未见过外人,而自己刚下山的时候,遇到第一个师父以外的陌生人时,竟紧张地忘记了开口说话。孟轻云心中不禁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多变。
“这里,这里,不对。外开放的。入世堂。关闭多。年,我也。不知道是作什么用的。”小道士有些结巴,脸色涨得更红。苏俏看见这么可爱的小道士,禁不住咯咯笑着。
小道士心中大惊,这,这位女施主,果真。漂亮了。脑袋一阵晕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