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政先脸色沉重,这一点,没有人比他自己更清楚。当初一接下这道圣旨,就知道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其实皇上之所以将这份差事落到父亲头上,相信不仅仅是想给父亲出难题,肯定更想看到父亲的忠心。既然皇上想看到父亲的忠心,那为何父亲要畏畏缩缩不敢表现呢?”
“我也想这样。可是鲁王势大,就算是当今皇上,也对他极为忌惮,何况我一个尚书?得罪了他,后果不堪设想。”朱政先眉目一凝,不知不觉间,他竟忘了朱砂只是个闺阁女子,更忘了她是曾在南渡生活了十几年的乡野村姑。
“话是没错,可是父亲应该再想想……”朱砂稍事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即压低声音道:“首先从大局上来看,鲁王独掌北庭经济多年,就算干旱,北庭缺的不是粮,而是因为上次撤换京都守备和河东路总督,缺少一个向皇上出手的借口。如果父亲把粮发往北地,虽然讨好了鲁王,让他没有借口对朝廷出手,用心颇苦。可是在不明就里的人来看,自然会认为父亲在向鲁王妥协,到时候会遭天下人谩骂。里外都不是人。”
朱政先再次点头,“所以说,为了大局着想,我将粮拨给鲁王,也是忠于皇上,却要挨骂名,并且说不得还要受皇上猜忌。”
“没错,这么做,弊大于利,可以全盘否定。”朱砂眸子里闪过睿智的光,“不若父亲一心支持皇上,公正而立,把粮食运往最需要的地方,那么受到的,将是举国百姓的敬仰,对于父亲的声名,无形中将是一次大大的提升。”
朱政先沉吟,“那不是给了鲁王向皇上发难的机会?到时候圣上又会降我一个办事不力之罪,同时又将鲁王得罪了个彻底。”
朱砂低道:“所以如果是我处在父亲的位置,我会找一个既不得罪鲁王,又能将赈灾粮运往碛同的法子。”
朱政先身体一震,“什么法子,说来听听。”
朱砂谨慎地附过身去,徐徐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片刻后,她才抿唇退后,“父亲看这样可行?”
朱政先一脸震惊之色的看着她,好一会儿谓然一叹道:“可惜了你是个女儿身。不然,我朱家……”
他语意未尽,只是摇了摇头,转了话题道:“这件事我自有主意,你也无需多管。稍后我会让你母亲给你单独安排个院子,拨几个丫头婆子服侍,日后你也不必来五福园了。”
朱砂纠结道:“可是母亲让女儿跟她学礼仪……”
“学礼仪就算了吧。”朱政先站了起来,“以你这般模样,相信静王世子也看不上眼,就把机会留给徐家和白家。”
“今天去了静王府,事情好像确实是这样的。却也辜负了父亲将我接回来的一番苦心。”
“以你的才智……”朱政先深深看了她一眼,“让你呆在南渡也算是埋没了,以后在府里多读读书,过些时日我会亲自向你考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