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云渊有角永远忘不了马七看到那条小狗的样子,就像是财迷见到了黄金美玉,一个成年的汉子一下子变得像小孩子一样撒娇,非要收养这条小狗,如果不是被小狗咬的双手鲜血真流,云渊有角怕还真拗不过他。
师从同异二老学习学问,受二老指点修习《通玄经》,有空时再去九位叔婶那里学习或是了解一些技艺,时间一晃就过了五年。五年的学习让云渊有角渐渐的有些腻烦了,这也难怪,也很正常,没有人能在衣食无忧又无人强行督促的情况下平心静气的修行五年,就算是各大仙门也时常让门人四处游历,一来说是增长见闻,二来是舒缓一下心境,修行之道以心境为首,张驰有度是不二法门。可象三源境这样的地方,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非是有数百年修为或是有过一些特别遭遇的人哪里能忍受的了。这三源境的学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少,而云渊有角也到了这种境地,他需要一种竞争激烈的环境来刺激他。
那一日云渊有角手持铁六与道一一同打算的特殊斧头一下砍断了一株云杉铁木,他感觉似乎有一阵微风冲他拂面而来,如同揭开了一道面纱一样,令他觉得的天地都为之一新,世界都为之一亮,这种变化只持续了一瞬间,接着一切又回复了原样,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树还是树。可是就在这一瞬间三源境来了一位访客。
这位访客只是一个凡人,他叫陶渊明,是一位诗人。云渊有角不知道什么是诗人,他认为也许是和曲八叔差不多的人吧,都是写词唱曲的。接待他的是异老,因为这种事他最喜欢,也最在行,当云渊有角听异老跟陶渊明说这里的人都是为了逃避秦时战乱躲在这里的时候笑的差点叉了气,他也对于外界那些什么秦汉三国的朝代,什么各种好玩的东西却是相当的好奇,想要去外面游荡一番的心思更加强烈了。
又过了三个月,云渊有角出现在了一座荒岛之上,之所以称这里是荒岛是因为这里没有人烟,并非荒的只有石头沙砾,这里的树木却是相当的茂盛的。在荒岛最高处立有一间木屋,这是云渊有角建造的,木屋相当的精致,只是少了一些雕饰。云渊有角绝对可以说是建木屋的大行家,这五年来他可跟此道宗师乔三学了不少技艺,这石脸乔三虽然看起来让人不太舒服,可是木工活绝对天下第一,不论是建木屋,还是建木船,甚至连马七夫妇的那套木制器械都是出自他之手,这套器械可自动清理动物们留下的粪便并送到桑园自行储存或施肥。就连乔三自己的住处还有好几个自行行走的木头丫鬟,云渊有角当初就是冲着这些丫鬟才跟乔三学木工手艺,可乔三最终却隐藏了其中最关键的能让这些木人行动的方法。除此之外,云渊有角还跟铁六学了铁匠,向马七夫妇学习驯养和制衣,就连他身边的小狗还没事跑到田双那里去学习烹饪。不过这也使得云渊有角常被人取笑“作饭还不如一条狗”。
最终马七也没闹明白这条小狗是个什么品种,长有鳞片就算了,通晓人性也算了,可是它居然可以用那一对小爪子抱着厨具烹饪,叫谁见了都会惊掉大牙。每当有人以奇怪的眼光看着它的时候,它总会高昂着头,一脸的不屑,似乎是在嘲笑一群什么都不懂的乡巴佬。再加上这条小狗叫起来的声音总是“昂昂昂”的,于是云渊有角就叫它为“昂天”。
在高处立一木屋,这分明是一种不智的选择,因为高处风大,又滑树木挡风,被风摧毁是早晚的事。这却难不到云渊有角,因为他的老师异老是阵法的大师,布一道防风阵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话说当日云渊有角所砍断的云杉正是异老布下的防护三源阵的大迷阵的阵眼,按通常阵法来算阵眼被毁阵法则破,可异老所布下的阵法暗含万物皆异的大道理,阵眼被破阵法马上会自行运转,自行的形成一个新的阵眼。那日出现的一瞬间的异状正是阵眼转换的过程,可是就在这阵法失效的一瞬间,陶渊明就为了寻找他的外祖父孟嘉而不小心顺着桃林进入了三源境。
云渊有角这间木屋边上立有一旗杆,旗杆上挂着一面八尺长三尺宽的大旗,上面书有“轩辕”二字。这面旗是同老交给云渊有角的,同时也是黄帝赠于同老,说是如需要帮忙持这面旗就可以令轩辕盟为其做一件事。云渊有角离开三源境,同异二老当然不可能让他再入凡间,要知道凡间现在可是五胡乱华,乱的不能再乱了,人们为了生存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人吃人的现象都有。云渊有角虽然十五岁了,在那样的乱世中谁知道会给逼迫成什么样子,道一推算过在那种情况下云渊有角最有可能是变成一个杀人如麻的狂魔,这当然不是众人想看到了,所以让他入仙界行走是最好的选择。可是云渊有角当日放下话来绝不加入任何一个仙门,那么就只剩下一个选择了,那就是“轩辕盟”。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轩辕盟总坛的所在,就算是轩辕盟自己人想要回总坛,都要从分坛乘坐轩辕神轮才可到达。据说这轩辕神轮有大有小,小的长三丈宽一丈,内可乘三人,大的长十丈宽三丈,内可乘三十人。最重要的是这轩辕神轮根本无人驾驶,乘坐在里面的人更是隔着几尺厚的青铜板,别说是看,就连神识都不能透过,所以就算是坐了上千次神轮也没有人搞清楚轩辕盟总坛的所在。
轩辕盟不但巡视着陆地上仙界的一切,就连海上也有他们的“巡海梭”,这是一种极为快速,坚固甚至可以短时间潜入水下的梭形小舟。云渊有角立这面旗就是为了等这“巡海梭”的发现。
海风阵阵,带着咸味的空气扑面而来,若是常在内陆生活的人还真忍受不了这样的味道,忍受不了这样的风。云渊有角也是自小就生活在内陆的人,对于海的认知只是来自别人的口口相传,按理说他是适合不了这种海风的,可事实上他对于海风根本无所谓。
不知是祸还是福,云渊有角在那次昏睡了五天之后,偶然间他发现虽然他呼吸畅通了许多,无论多少混浊的空气在他感觉都有如草原空气般的新鲜,可相伴的他再也闻不到任何的气味了,对于再好的美食他的鼻子是再也无福消受了,对于味道的感觉也只剩下“口味”了,至于“气味”这两个字根本就与他无缘了。云渊有角猜想定是吃了那片芭蕉嫩叶的缘故,于是他暗下决心再也不乱吃东西了。
大海的澎湃,大海的浩瀚,大海的无边无际,这一切引的多少英雄人物为这折腰,让多少文人骚客为之赞颂。就连目不识丁的俗人初次面对大海也总有抒发不完的情怀,就算他们想不出多么华丽的词句,总也会长啸几声。
“古镜青葫腰间悬,麻衣木簪背上卷。一壶浊酒济苍生,逍遥豪歌笑先贤。”
云渊有角当然不会写词唱曲,这几句词曲是他从异老口中听来的,虽当时他仅跟随同老学习了不足一年,也能很透彻的理解其中意思。这道词曲的名字叫《湘江醉》,是由异老所编,而异老却以此为耻。想当年异老同曲八外出时偶然间遇到一仙界中人,此人腰里挂着一面古镜和一个青色的大葫芦,身穿一身麻身,乱糟糟的头发用一根木簪简单的盘起,背上背着一面神秘的画卷。相谈中异老二人得知此人出身仙界名门却游历天下救济苍生,甚至不顾修仙界第一大禁令——“不可干涉凡间事物”。他游走于仙界凡间,救下修仙者和凡人无数,当异老问他可在意那第一大禁令时,他去大笑黄帝下的这条禁令太过迂腐,此等豪迈人物真是世间罕见。异老之所以以此为耻是因为当初他与那人一见如故,一通畅饮之后竟醉的一塌糊涂,赤身露体的站在船头作下了这几句,据说当时的场面实在是不堪到了极点,而有趣的是曲八在一旁看到了一切并稍作整理编写了一曲《湘江醉》。就在云渊有角在三源境呆了近一年的时候,那年的年关异老竟当着众人表演了一曲《湘江醉》,云渊有角就将这几句牢牢的记在了心底。至于为什么异老为当众表演他引以为耻的曲子,据说是他和同老打赌的赌注,他说一年内帮同老找一个人,结果没有找到。
年少的云渊有角最容易热血沸腾,他深深的被那麻衣人的行为吸引,如果说他打破异老布下的大迷阵是个契机,那么那首《湘江醉》便是动机。想成为了一个法力高强,逍遥天地间的强者便成为了他的一大目标,只是三源境里的人虽然个个修为不低可是一个也不会那些玄乎又玄的法术招式,这五年来他除了修炼那通玄经外能学的的只有兰亭君给的那个修炼瞳术的法门了。一练五年他的瞳术已有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