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收要复习功课参加高考了,目标是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
报考文科要复习五门功课:语文、政治、地理、历史、数学。王收借来上年高考的辅导材料翻一翻,有很多弄不明白,于是决定上补习班。
家里人对高中毕业证都没拿到的王收要参加高考感到不可思议。王丰说大学生那是天之骄子,王收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秀儿说听说有的人考了好几次都考不上,弟弟你能行吗?妈妈说学就比不学好,总比在外面作业强;爸爸说老老实实地上班就完了,折腾这个干啥?
当王收向父母提出要五十元钱交学费上补习班时,爸爸坚决不允,他认为王收不可能考上,白浪费钱。王收开始做妈妈的工作,表示自己一定要试试,给父母露脸,要是考上了就再也不会有人说自己会被抓起来了,考不上也死心了,以后好好上班。妈妈被说动了,对爸爸说:“收儿每个月发了工资留下饭钱后都交到家里,现在要交学费学习为啥不给?俺也挣工资,这个钱你不拿俺拿!孩子要上进,为啥不愿意?要是收儿和丰儿一样挣了工资自己存着也不用求老的了。”爸爸无可奈何,没好气的拿出五十元钱扔到王收面前,说:“我就不信你能上大学,这个钱一准白费了。”
王收先是到单位教育办报上名,然后去市里一所学校报了高考补习班,从此满脑子只有一件事:复习功课。距高考还有几个月的时间,王收计算了一下辅导材料的页数和距高考日期的天数,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复习弄懂多少页。白天上班自己一个人躲到一边学习,没有人叫不出来,下班直接骑二十公里自行车去补习班上课,下课后再回家。但是总感到时间不够用——辅导班进度慢,有的老师并不系统地讲,只是解惑,而自己需要系统学习,特别是在来补习班的来回路上就要浪费两个多小时。于是王收决定不再天天到补习班了,在家里学,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隔一段时间来辅导班一次,集中问老师。但是在家里学习也遇到了困难——自己家里太热闹,根本没有学习的地方。家里人都爱看电视,哥哥姐姐的好朋友总是到家里来玩,自己的好同学也来,没有人拿他的高考当回事,都认为这是个玩笑,还都嘲笑似的劝他:别学了,学也白搭。每次夏菁来,妈妈也会说:“别学了,和夏菁玩玩。”
王收感叹:完了完了,时间不够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争分夺秒加倍努力。
电大开考,王收把自己学到的都填到了答卷上。
最后一门考完走出考场,王收心里空落落的,他感到自己没有考好,心里责备自己还不够努力,感到对不起家人和自己。他后悔当年听了老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对地理和历史就没怎么学。
剩下的日子就是等考试成绩和录取分数线。
没过几天,有个同事问王收:“你电大考上了吗?师范学院在南铁招生,全脱产校园面授上课,你报名了吗?”
王收赶紧到厂教育办打听。教育办的干部说:“考师范学院可不像考电大这么容易,你要是电大都感觉考不上,师范学院想也不要想。”
王收说:“我考电大时间比较仓促,再说现在也学进去了,再复习复习也不一定没希望。”
教育办干部说:“现在电大成绩和分数线都还没出来,要是成绩下来你考上电大了怎么办?”
王收说:“我还是想上师范学院。因为师范学院是在大学校园里面授,能真正体验校园生活,我还听说只有听大学老师当面授课才能学到真东西;电大是半脱产看电视学习,没意思,不像真大学生。”
教育办干部说:“那你就交钱报名吧,要是电大录取你了,师范学院的报名费辅导材料费可是不退。”
王收说:“行。”
其实王收急于报考师范学院的主要原因是: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电大。
王收又开始了自己刻苦学习的历程。他不想再让自己产生考完电大后那种懊恼的心情,他要全力以赴!除了上班时间利用工作间隙学习,每天回家后他要么躲在厕所里要么跑到外面路灯下,总之是要避开家里的热闹场面。家里人对他的做法甚是不解,一致的观点是:考上电大就去上,考不上电大师范学院就更考不上;这点道理都弄不清楚还上什么大学?再说电大也肯定考不上!
然而事情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天,王收下班回家把电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妈妈的手上:“妈,你儿子考上电大了。”
“这是什么啊?”不识字的妈妈神情狐疑地把纸片递给爸爸。爸爸接过通知书读着上面的字,哥哥姐姐也凑过来看。王丰看了“录取通知书”几个字后就知道王收竟然考上了,一句话没说就走开了。秀儿从爸爸手中抢过通知书一连念了几遍,一遍比一遍声音大,最后兴奋地说:“弟弟你真能啊!妈,收儿是大学生了!”
“王家出了灵芝草啦!”妈妈满心欢喜地接过通知书端详着说。
“弟弟,我去买菜去,我给你做好吃的。”姐姐说。
“就着买瓶酒吧。”爸爸说。
王收说:“还不到庆贺的时候。电大我不想去,我要上师范学院,成为真正的大学生;到那时候再庆贺不晚。”
爸爸妈妈姐姐纷纷阻止,说能上电大就很好了,千万不要想三想四的,要不先去电大报到,要是师范学院考不上就上电大……
王收说:“我不想去电大报到了,我要背水一战,不给自己留后路,考不上师范学院誓不罢休!”
王丰说:“你吹牛逼给谁听?能上电大就是瞎猫撞上死耗子蒙的,有本事你真别去电大报到!”
“别听你哥的!”妈妈赶紧说。
王收说了句:“我谁的也不听。”就继续学习去了。
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王收总感到时间不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