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天下倾覆。延续百年的战争,唱响最终华章。青铜色天穹被血与火染红,大唐陨落,四分五裂,天下陷于军阀并立的时代!
唐僖宗乾符二年,这个王朝最后的落日余晖涂抹在剑门之下的战场边缘。窦氏史官窦俨从战场的尘埃中拾回他的青史书册,其中,记叙了一切的缘起……
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隋末农民起义。大业十三年【元始617岁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元始618岁年】五月,李渊夺位称帝,定国号为唐,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后,英雄李世民以一己之躯挥兵东进一扫六合八荒、剿灭各方群雄统一中原,开创大唐天下,后继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大唐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巅峰王朝。因为它所缔造的空前强大、自信而璀璨的文明,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而且在整个东西方世界都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大唐百年辉耀终因唐玄宗与安禄山交战惨败,四十万大军尽灭,玄宗出逃,而蒙上了阴霾,从此大唐皇朝便是在内忧外患陪伴下直到终结,这场影响了整个大唐国运的战争史称——“安史之乱”。自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大唐帝国就无可挽回地走上了一条死亡与裂变的道路,直到公元907年抵达它宿命的终点,前后共计一百五十二年。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一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不服从中央命令的政治局面。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后代史家把这种局面统名之为“藩镇割据”。
在八世纪的后半叶,包括九世纪的整个一百年间,历任大唐天子都试图力挽狂澜、阻止这个大裂变的过程,让帝国重新绽放出盛唐的光芒,重新返回大一统的轨道……然而,他们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他们所有“补天”的努力,最终只能化为几行无奈而悲壮的历史陈迹,供无数后人追思、缅怀、凭吊……时间在推移,而安史之乱战场的一切仿佛始终与时间对抗着,黄沙始终掩盖不了那些尸骸白骨,不论岁月如何撒谎,依然有人记得那场战争夺走的生命、希望。唯一因时间变化的,是战场周围村落的衰亡、荒凉。大唐皇朝的主宰者们依旧沉昏于宦官佞臣的谎言中,丝毫看不见民间一场场瘟疫的蔓延、一次次饥荒的哀号、一回回匪贼的滋扰。人民在哀求中绝望,在绝望中抹干了泪,愤怒使他们纷纷聚拢,揭竿举义,四海之内义旗飞扬,一支以“义”字为号的军事势力开始对抗朝廷,并且不断壮大。尽管王道不振,却依旧凝集着一群忠臣贤能鞠躬尽瘁,誓以一腔热血托起帝国的脊梁。为了避免国家社稷落入义军之手,这些朝廷的忠义之士开始招兵买马,他们和义军的领袖都将目光移向了一个地方——江湖!
天下纷乱,使江湖豪强能够大展拳脚,无数身怀奇技的豪杰集聚一方,一时间百家争鸣,恩怨纠葛不断,朝廷与义军各自费尽心机争取着江湖中的奇人异士于麾下,究竟何时百姓可以再次安居乐业,究竟何时大唐之初的太平盛世再兴却无人知道。
这场混乱的根源究竟为何?冥冥中无数侠者踏足江湖,由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命运将他们带到了一切灾难的根源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