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一个时辰,吴征已经在书房研究姜先生送来的走马灯了。人在名利引诱之下,做事的效率果然高的吓人,姜家的徒子徒孙一口气送来三只走马灯。临走时留下地址,还慷慨的表示,还有什么需要只管开口。
从送来的走马灯上,吴征已经看到了标准化的雏形,他不由心底佩服,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觑。如果走马灯不是节日应景的点缀,而是大规模生产的生活必需品,也许早就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了。佩服归佩服,吴征还是毫不留情的把三只走马灯拆成三堆零件并研究如何改动,主要部件的强化和优化,以及次要部件的轻量化是吴征重点要做的工作。
正月和青牛成为吴征做各种改造工作的左膀右臂,一个心思细腻,手工精巧,另一个成熟稳重,力量充沛。三个人躲在临时开辟出来的工作间里忙碌着全然顾不上室外的事情。
正月初十,吴征三人终于结束了神神秘秘的工作,实验损毁了姜先生的两只走马灯,终于将就着把第三只走马灯按照自己所想的做好了,不过破损严重,也没法拿出去展览。
“这就是,我们的原型机。有了它我们就能造出来更好的。”吴征望着房梁上吊着的走马灯,此时它正旋转着,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是有韵律的……应该称之为音乐更合适。会奏乐的走马灯——这就是吴征在正月十五晚上的杀手锏,给开封的一个大大的惊喜。
正月十五,是春节……呃,是元旦之后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它要比元旦来的隆重。这个年代过年就是元旦,并无春节之说,更谈不上每年被天南海北的人吐槽的春节联欢晚会了。俗话说,没出十五都是年。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对开封而言就是盛大的狂欢之夜。
东华门外自正月初即有卖灯的市场,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心灵手巧的制灯人,还将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等巧妙运用,把灯制造成牡丹、莲荷、曼陀罗等花卉形状,大小也不尽相同,小的可以提在手上,大的只能悬挂起来。
此时的开封已经被各色的花灯铺严了,从高处俯瞰,开封城里人如潮水,花灯如浪在大街小巷里流淌;置身其中,手里提着荷花灯、玉兔灯、金鱼灯;看身边树上垂下来一串灯笼如同大个儿的糖葫芦;廊下挂着圈灯笼,扎出历史故事情节;脚下的拱桥也被花灯装点的分外喜庆,清澈的河水把红色的灯光变幻出千万种姿态;身后有灯,刚看完山水瑞兽;眼前还有灯,漫天神佛正翘首以待
御街两侧早已经扎好舞台,高搭彩棚。彩棚下早已经是摩肩擦踵,人声鼎沸,这里是一处灯谜。金乌尚未西坠时,这里早已经聚拢了各地学子与好事者。匠心独具的谜面,琳琅满目的奖品,让他们在这里玩的不亦乐乎,忘却了今夜的开封城还有满城的花灯熠熠生辉。
吴征一眼看过去灯影重重,人影绰绰。。。没来由的想起一首现代诗“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虽然吴征对这作者人品保留看法,不过这几句倒是很应景。
老店门口,姜大匠的的走马灯重新挂了出来,这次的走马灯刚挂出来就引发了众人围观,聚在走马灯下的人群无不对大匠的锐意创新,心生佩服。与以往走马灯上画面和人物一起转动不同,这次的走马灯却让众人欣赏到了人在画中游的一幕。风景和人物分别固定在两个框架中,内层山水画,外层人物像。两幅画面同时转动,只是人物画的转速要快,所以看上去人物真的是在画中行走。
“真是神了,大匠就是大匠……”
“嚯~这个走马灯肯定是今年最好的花灯了。”
“那个嚣张的小子这次完了,肯定要输了……”
“让他滚出汴梁城……”
“对,对,对……让他滚出去。”
此刻,吴征安静的坐在店内二层一个包间,看着窗外涌动的人潮,楼下闹哄哄的声音,尽入耳中。吴丹有些担忧的看着一脸淡定的哥哥。姜大匠的孙女儿,看着吴征哪个外表并无特色的走马灯,一脸得意。
“老狐狸,还在这里留一手呢!”吴征心中戏谑“得便宜卖乖,就这种人了。”
“青牛,挂灯。”吴征中气十足的吩咐着
“哎~”青牛点亮了走马灯,稳稳地用长竿挑起挂在窗外的长索上。收竿时青牛一声虎吼“安静……”
这一嗓子如同晴天霹雳,让人群暂时安静下来。时间虽短,但在吴征的计算中已经足够了。
牛二经过最初的一愣,正要开口反驳。耳边却听得叮叮咚咚的乐声响起,如同仙乐天降,让人耳目一清,心神俱静。
他身边刚刚凝聚的风暴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所有人四下环顾,企图去寻找这音乐的源头,找了一圈却不见任何人手上提着乐器。一个,两个,三个……慢慢的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青牛刚刚挂到窗外的走马灯上。眼中的迷惑变成了一种狂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姜大匠此时正在吴征隔壁的包间里。当青牛往外挂走马灯时,他就注意到了。正所谓异曲同工,吴征做的走马灯同样分成内外两层,内层用靛蓝做底,墨线勾勒朱砂设色绘制亭台楼阁,楼阁之上一道亮黄色带却不知道是何用途;外层大部分取白纱原色,少用淡墨晕染,却不知作何用途。更让人不解的是外层的白纱上烧出了四个圆孔用粉白晕染一圈。
当走马灯开始旋转的一刻,姜大匠所有的问题全都了然。还没等到音乐响起,他已经心悦诚服,甘拜下风了。姜老头干脆抛下好胜之心,以一个纯粹赏灯人的角度来仔细的欣赏这个让自己耳目一新的宫灯,后面响起来的音乐,更让他心中震撼。好在他还没有到楼下众人那种狂热到失态的程度。
所有人在这个走马灯上看到的是什么?是晴空如洗,皓月皎皎,薄云如练,天宫中的亭台楼阁在那流动的薄云中时隐时现,你越想看清楚却偏有一丝云彩遮住紧要处,勾得你心底痒痒,馋的你眼泪汪汪。
当这画面循环过两遍,走马灯里突然传出来一阵仙乐声声。叮叮咚咚声清脆悦耳,就像白乐天诗中所言“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音乐声并不大,响起的时机却很好。当好事者准备大放厥词时,这声音响了起来。
赏灯人无不惊奇惊讶,瞠目结舌者有之,口吮五指者有之,双手掩面者有之,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者也不乏其人。
虽然这画面中不见一个神仙人影,却让人十分肯定,这走马灯内有天上的神仙正在和自己一样欢庆良宵……
姜大匠起身走到吴征的包间整理衣服,扣门而入
“小郎君奇思妙想,鬼斧神工。老朽甘拜下风……”说着姜大匠一躬到地
吴征赶忙扶起来“不敢当不敢当,是小子孟浪,冲撞您在先。还请先生不要责怪。”已然是赢了,也就没有再打人脸的必要。吴征邀请姜大匠入座两拨人混坐在一起把酒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