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征和沈娘子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场面热烈,气氛和谐,关系融洽,连带着憨头憨脑的仆人都跟着高兴。新出的月饼的确卖相颇佳。
九娘从不进厨房,她却羡慕沈蓉和吴征在厨房里欢畅的样子,她多想去,她控制住自己。“如果我就这么低头和吴征一起下厨房,那以后吴征就不会像现在这么敬重我,我以后就没了地位,会被欺负。我要维持自己的自尊,自己的地位,”九娘痛苦的挣扎。
新月饼的卖相要比原来的上档次,表面图案文字和细腻润泽的月饼结合的天衣无缝。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沈蓉捧着月饼翻来覆去的欣赏,借此掩饰自己的心思“和他千里共婵娟的是谁呢?”。
吴征取了只篮子铺上干净的麻布(那年头可能有棉花,但没棉布)从案板上取了二十个月饼整齐的码好,中间隔了一层做得如同上好的宣纸般的煎饼,再拿一块麻布盖好,又把篮子交给沈祥
“沈姑娘,今天辛苦你了。我分一半赠你,请代我问大官人好。”吴征小心的提醒
是啊。不知不觉在吴家忙了一天,本来只是好奇,却被这吴征领着的白做了一天的工。还算是个有良心的,知道本姑娘喜欢这月饼。沈蓉带着提了月饼的沈祥兴冲冲的走了,留下站在门口一脸憨笑的吴征……
“呆子,人都看不到了。”九娘见吴征一副猪哥相便揪了耳朵拽回院里“没见过女子吗?”
吴征喊着“疼,疼,疼”随九娘进房,吴小妹已经抓了新做的月饼开吃了,见九娘进来又给她拿了一个算是给哥哥解了围。
吴征找出篮子装上八只月饼提着去了蔡家。蔡家老小对着从没见过的月饼充满好奇,切开来一尝伴着奶味的清甜,还有水果的爽脆。水果馅丰富了月饼的口感,也补充了一些水分也让月饼不显得噎人,最重要的是这月饼没有放油,极是爽口。
蔡东家试吃完就慷慨的开价纹银三百两跟吴征购买月饼的做法,吴征却拿着做法换了一个宽敞的临街铺房和二百两银子。这让蔡东家喜忧参半,那铺房不值一百两银子,自己赚了;可眼前的小子行事诡异,要了铺房难道会开饭铺不成?
吴征只是神秘的让蔡东家一个月后到那家铺房瞧个稀奇
中秋节,荟萃楼推出的寒玉月饼刷新了人们对于月饼的认识,从卖相到口感绝对的前无古人;这寒玉月饼销售火爆,周围各县包括临近的济南府都有人不远百里前来购买,也亏的中秋时节天气凉爽,月饼不易变质。这让蔡东家脸上笑成朵花儿。
九娘知道后再度埋怨吴征,无端的把金娃娃贱卖了!一连几天没有理会吴征。
中秋节后,半个京东路在流传着寒玉月饼的传说,清甜软糯,如酥若酪,以鲜水果,鲜花瓣做馅更让人耳目一新,吃过一次便不再想其他的月饼了;长山县的秀才们争相传诵一首诗、一阕词和一个小才女的传说,口腹之欲,非文人所好。这诗词雅事才能入得他们法眼。这小才女是九娘,在沈知县主持的宴会上,九娘文思勃发,才压众多怪蜀黍一举夺魁。
康宁躺在床上闭上眼,心中萦绕着九娘的样子:那小身段儿亭亭玉立,腰间盈盈一握,瞧她小脸蛋儿粉面娇羞,吹弹可破,再看那双眼睛晴光潋滟,如春风抚水;还有那张小嘴儿凝若乳酪,红比樱桃,不知道尝起来是不是也那般幼滑?若得此等玲珑可人的小娘子在身边,不管是举案齐眉,还是红袖添香,该是何等的艳福无边。
康宁只能自己悄悄的意淫。鉴于自己以前的荒唐事,这事情得先找娘亲给爹吹吹枕边风,嗯……需要从长计议。不是不认识吗?小爷自己来打听……有点儿意思。他想着推开门,喊一声苹儿。一个单薄的身影怯怯的走来,低着头战战兢兢。苹儿进门,康宁立即关门拉帘,苹儿如一只老鼠撞到猫怀里,呆呆的立着,体若筛糠……
吴征则筹备着店铺开张,全然不知自己多了一个情敌。油盐店、粮店、木器店、铁匠铺的轮流转。一个月后,吴征的新店开张,原来的铺房已经改造成为一个现烤现卖的点心铺子。吴征贿赂了九娘换来一纸“秋月斋”的匾额。九娘对吴征这创意嗤之以鼻,俗到不能俗的名字,真对不起卖的点心。
开业当天吴征放了一百头的鞭炮(纸太贵,制作起来又慢。吴征只能从简),散落一地的红纸屑,蔡东家全程瞧了稀奇。响声引来了好奇的人群围观,店铺里的香味勾引着每个人的口鼻唇舌,口水哗哗淌。这略有一点焦香的甜味道怎么就这么勾人呢?似乎还有一丝的奶香。那股甜丝丝的焦香,是吴征故意炒糊麦芽糖发出的。卖吃食,征服你的鼻子,比征服你的耳朵有说服力,最有说服力的是,征服你的嘴巴。
店铺门口正上挂着牌匾“秋月斋”左右门框贴幅对联“小店路边顺道,点心炉里飘香”(自己墨水有限,剽窃CD一家点心店的对联。请宽恕。)说不上雅致倒也通俗应景。店内长条木几上面拍着十几个木格,每格都写着名字、价格如“桃酥壹文壹片”、“瓦片酥贰文壹片”、“绿豆糕叁文壹个”“山楂片陆文壹两”……诸如此类,所有格子点心各不相同。这让众人觉得耳目一新,还有这样卖东西的?
味道闻着不错,吃着应该也香……有馋的不行的开始掏钱,“我来一片桃酥”“我来五个绿豆糕”“我要山楂片”……吴征没预料到会是这样场面,看着挤得水泄不通的门口,和几十只抓着钱的手臂没了主意。蔡东家人老成精,伏在吴征耳边轻言几句,让吴征愁容散尽化作欢颜
店里面,吴征收钱,蔡东家帮了用草纸包了桃酥等各色点心递给顾客,同时还帮着维持秩序,共计一百多斤的点心只用了一上午就销售一空。面对着举着钱来买东西的顾客,吴征磨破了嘴皮子才算把人劝回去。身后蔡东家瘫了椅子上喝着九娘给冲的茶叶,身边吴小妹乖巧的给他揉肩膀。
有道是肥水不外流,蔡东家要求按市价每天给荟萃楼送各色点心十斤;本着双赢兼有便宜不赚的原则,吴征痛快的答应了,条件是要求荟萃楼的伙计提前****取货。蔡东家痛快地答应下来,这让他事后后悔不已。
第二天一大早,荟萃楼四个伙计就****了。吴征也调好的水,混好的面等原料就等人来和面劈柴。荟萃楼的伙计一进门,吴征就使唤上了:三个人净手和面,一个后院劈柴。领头的伙计不肯,吴征笑着说不做可以,交不了差看蔡东家怎么收拾你。领头的伙计一听,吓得怪怪的给吴征打工,刚和好面,劈完柴;吴征已经重新准备好了一批原料,又催着他们和面。劈柴的伙计被吴征支使着去生火,给自己打下手。
等四个伙计累的气喘吁吁的时候,吴征给每人十个大钱,让他们带着包好的点心回了荟萃楼。四个伙计被吴征支使的忙了一早晨,还觉得这吴小哥是好人。他们一路商量着
“三位哥哥,这一上午就十个大钱的活。可是肥差啊。”
“就是”“就是”“没想到啊,这小子有意思。”
“这么好的活儿是不是……?啊!”
“对,对,对。这种好事绝不能让第五个人知道。”
“对,谁说出去谁就是那个。”有人伸出小拇指说着
统一战线很快就建立起来,而且非常牢固。只有蔡东家被蒙在鼓里。小吴征则乐颠颠的闷在秋月斋铺里卖点心。
“得想办法找几个自己的伙计。我这点儿伎俩,用不了几天就被老蔡给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