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齐国危难之际,项轩派遣屈浪出使齐国,提出楚国愿意与齐国结盟,共抗晋国。
齐灵帝万万没想到,这个时候向齐国伸出援助之手的,会是楚国。齐灵帝感激涕零,以十分隆重和高规格的礼节接待了屈浪,在达成盟约之后,还赠送了楚国大量的奇珍异宝和金银作为礼物。
六月,项轩御驾亲征,兵分三路驰援齐国。第一路由吕方任统帅,率领第六集团军、第七集团军、第八集团军共三十万大军,出定州,兵指德州;第二路由张清统帅水师六个舰队,在从黄河口逆流而进,走水路驰援济南;第三路项轩亲率,由第一至第五集团军共计约五十万兵马,出任丘,取沧州,与吕方在德州会合。
得知楚国出兵的消息,晋国皇太子司马浩亲率五十万大军前往德州,阻击楚军南下去路,而赵梓龙则统率一百二十万大军加紧攻打齐国的节奏。
吕方率领的楚国第一路三十万大军,经由安平、饶阳、献县等城,每过一地,非但对百姓秋毫不犯,还且还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深得百姓民心,这些城池纷纷表示愿意脱离齐国,归入楚国。
吕方向项轩请示之后,留下部分兵士把守这些城池,帮助百姓重建家园,维持县城的秩序,更是得到百姓的拥戴,楚国很快便接管了这些城池。
吕方大军进展十分的顺畅,在阜城时,便遭到了强力的阻击。严华率领的第八集团军为大军先锋,在阜城被阻击三日,付出惨重损失后,才攻下阜城。破城后,吕方才知道驻守阜城的乃是晋军的精锐部队,以两万余人,竟挡住了楚军十万先锋部队的去路,令吕方谨慎起来。
景县是阜城通往德州的必经之路,也是德州的北方门户,吕方命令严华率部围攻景县。果然,晋军在景县部署了近五万余人,坚守景县不出。吕方命令严华包围景县,但却围而不攻。
吕方又派遣杨秉杰率领第七集团军迈过景县,由正面攻打德州。而吕方则与彭阳率领第六集团军,偷袭德州正北面的吴桥,再由吴桥攻打德州。
杨秉杰率领的第七集团均在距离德州十里处,遭到了晋军大将童羽率领的二十万主力大军。杨秉杰且战且退,往景县败走。
与此同时,吕方也顺利的攻占了吴桥。此时,德州主力被牵制了大半兵力,吕方与彭阳率领第六集团军,挥师南下偷袭德州,试图一举拿下德州。
但吕方还是小看了晋国皇太子司马浩,他早就将吕方的战略意图了如指掌,在吕方连夜率军偷袭德州的半路上,让麾下大将凌晋率领二十万大军埋伏,大败楚军。经过一夜的激战,吕方与彭阳连斩晋军数员战将,才率领两万余楚军杀出重围,往景县撤退。
而吕方率兵抵达景县之时,晋军大将童羽已经击败了杨秉杰和严华的第七和第八集团军,两人引兵退守阜城,吕方与彭阳血战晋军,才杀出重围,仅带着万余兵马逃到阜城。
司马浩率领童羽、凌晋等大将,指挥五十万大军,挺进阜城。吕方率领楚军残余的十余万部队,只得再次往北撤退,驻守献县。
司马浩还欲出兵攻打献县,但接到项轩已经攻占沧州的消息,他兵分两路,一路由童羽率领十万兵马继续攻打献县,他则亲率四十万晋军赶赴泊头,与项轩交战。
项轩进入沧州后,立即召集大将以上职务的官员议事。数十名文武大员会集在大殿内,项轩的表情十分的凝重,他沉声道:“吕方轻敌冒进,在德州遭到大败,三十万大军,竟折损了二十多万人。这是我楚国这么多年来,最惨痛的教训和损失,我信任吕方,才委以重任,却没想到吕方竟然误我大事,致使我大军处于被动局面。”
顿了顿, 项轩又道:“传旨,吕方轻敌冒进,致使德州大败,特罢免吕方大将军之职,暂领第六、第七第、八集团军总都督。让他戴罪立功,五日内夺取德州,否则,军法从事。”
项轩又意味深长的环视众人,长长叹了口气,对众人道:“希望大家引以为鉴,记住这血的教训。”
项轩的话说完之后,大殿之内静若无声,半响之后,项轩才接着道:“林江,各国可有何动静?”
林江道:“启禀大王,各国表面上愿意与我国结盟,但都处于观望状态。若是我国在齐国战场上,取得胜利,那么,这些国家就会群起而伐晋。诸国之中,只有秦国皇子嬴禹率领二十万秦军,出潼关。攻打晋国的函谷关,但函谷关由晋军大将殷凉率二十万晋军驻守,想要攻取,机会很小。”
项轩点了点头道:“函谷关乃是出秦川的险要之地,晋国自然要放置重兵把守。可惜赵国和魏国都是鼠辈,若是此时,他们从邯郸、太原发兵,两路大军便可直插晋国心腹之地,威胁晋国都城洛阳,而晋军东西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晋国必亡。哎!”
第二日,项轩整顿三军,又第一第二集团军为打头阵,逼近泊头。而司马浩也丝毫不惧,在泊头城外,摆出阵型,迎战项轩的楚军。双方相距数百米对峙,阵型严密工整,丝毫看不出任何的破绽,因此,两军谁也没有首先发动进攻。
双方大军在泊头对峙之时,吕方率领十万残兵败将龟缩在献县城内,楚军就像斗败的公鸡一样,士气低落,全无斗志。晋军统帅童羽率领十万晋军,轻易便包围了献县城池,却围而不攻。
项轩的旨意传到献县后,虽然责备了吕方一番,免掉了他大将军之职,但却让他暂领献县的大军,命他戴罪立功。原本满脸沮丧和失落的吕方,重重的在地上磕头请罪,而后又脱下头盔,对天起誓,表示不拿下德州,愿以死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