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08400000367

第367章 开派宗师

杨季初,阳羡人,雍正至乾隆年间人士,善制菱花壶,有深厚的文化涵养,深谙绘事六法,兼擅雕塑,其作品取法高古美学意韵,合乎时代精神风貌,一般陶人难望其项背,与陈汉文齐名。

更重要的是,此人首创紫砂彩泥怼绘工艺,为陶艺美术增添专门技法,因此被称为泥绘大师。

也就是说,紫砂彩绘工艺,就是这杨季初创造的。

在手工艺历史上,能独创一门技艺,那边是开宗立派一般的存在。

只是在清早期,紫砂器还不是主流,只在民间文人雅士之间比较流行,再加上杨季初没有太多作品流传下来,所以名声并不响亮。

不过杨季初的作品,在市场上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尤其是杨季初的泥绘作品,价格要比一般的紫砂件稍微高一点。

之前,徐景行估摸着他花了八百块买下来的紫砂泥绘笔筒能买到五十万,后来在网上搜了搜,才发现他的估价要比市场价低十万左右。

反正你就一个意思,这古玩市场上真有机会捡漏,只是要看运气如何了。

世界上有不喜欢捡漏的人吗?估计没有的。

反正就连徐景行也念念不忘的想要再次捡漏,哪怕他现在已经是个百万富翁了,心里那股子捡漏的冲动还是蠢蠢欲动。

他说带着安心去古玩市场上捡漏,名义上是带着安心去玩,实际上也是满足他自己的怨念——年后来柯城也快一个月了,却始终没有机会再次光顾那个让他捡漏的古玩市场。

第二天一大早,师徒二人早早的起床开车直奔那家古玩市场。

因为正逢星期六,所以市场上还是那么多人,师徒二人挤进去倒也不显眼,似乎是怕被人挤丢了,安心偷偷的抓住他的胳膊,后来干脆就挎着他的胳膊,像一对小情侣。

不过他一心捡漏儿,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因为他跟自己的小徒弟实在太熟悉了,以往虽然没有这样的身体接触,但之前在度假区的那三个多月里一直共处一室,他早就不把安心当女人看待了。

在他的感觉中,安心就是他的徒弟,尤其是习惯了安心的存在以后,真的会有意无意的忽略掉安心的性别。

所以他依然没心没肺的任由徒弟挎着自己的胳膊,然后在市场上慢慢的溜达,注意力始终集中在了街道两边的摊位上。

只是这次他有些失望,因为溜达了一大圈,他始终没有发现值得一看的物件。

不是他的眼光高,而是真没什么好东西,先不说那些物件的真假,光是最基本的美术工艺水准就不到水平,绝大部分物件,他打眼一扫,就知道那是标准的赝品,完全没有好东西所应该具备的艺术美感。

连那么点最近基本的艺术感染力都没有,就算是老物件也是最不值钱的那种,因为值钱的古董,一定是美丽的,一定是具备一定的艺术感染力的,或许灵动,或许古拙,或许精美,或许华贵。

可他看到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好不容易看到一些看起来倒是挺旧的铜铸佛像,可那些佛像的造型连最基本的人物比例和重心都乱七八糟的,能是什么值钱的好东西吗?

还有那些看起来锈迹斑斑的玉器,拜托你在做旧之前先把机器雕刻时留下的划痕给打磨打磨好吗?

反正徐景行一边溜达一边吐槽,却连一件值得他停下来细细查看的都没有。

不知不觉间,溜达到上次光顾过的那个紫砂摊位前,到这里,他的眼睛亮了,看来上次余泽诚指点他光顾这个摊位,不是没有道理的,满大街的地摊,也就这个摊子上的物件看着还算顺眼,再加上有过一次捡漏的经历,他对这个摊位就更有信心和好感了。

拉着安心蹲下去,拿起一件紫砂壶端详起来。

上次捡漏回家以后,他查了一些紫砂器的相关资料,虽然算不上什么行家,但死记硬背的记下了许许多多的资料,比如说紫砂壶的鉴定技巧。

他端详着手里的紫砂壶,没有急着看壶底和壶盖内的铭文,而是摸了摸壶的表面,然后捏着壶盖轻轻的转动起来,听到壶盖旋转时与壶口摩擦发出的沙沙声,满意的点了点头。

壶盖与壶口摩擦时,发出的声音很舒服,很均匀,是那种细密的雨点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而不是刺耳的“刺啦刺啦”声,这说明两点:一,这壶的做工不错,壶盖与壶口能合严实;二,这壶泥料好,最起码泥料出粗细均匀,质地细腻。

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鉴定技巧。

但鉴定古董,就是从这些基本技巧开始的,经验丰富的鉴定师,听一听声音就能大致猜到这壶的真实水平。

他自然没有达到那种境界,那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现在也就做做样子,勉强知道这壶不是什么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

当然,这是在他没有使用他本身具备的艺术审美能力,如果把他多年积累的艺术鉴赏能力给拿出来,他还真有把握一眼看穿这壶的制作者的水平,当然也仅限于此,能看懂壶的好坏,但却分辨不出壶的新旧,那也没什么用。

同样水平的两把紫砂壶,一把是一百年前的,一把是一年前的,那市场价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他也没觉得自己有这么点艺术鉴赏力就是什么鉴宝大师了,只是存着一份“艺多不压身”的心思死记硬背了一些相关知识而已,反正他现在的记忆力很不错。

正利用自己死记硬背的那点知识鉴赏手里的紫砂壶时,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在笑:“小徐,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也就过了个年,你竟然学会了鉴赏紫砂器。”

徐景行急忙回头,看到了笑呵呵的余泽诚。

他对这个人很有好感,连忙站起来,“余先生,好巧。”

“哈哈,不是巧合,我几乎每个礼拜都要来这里转转的,只是没想到会碰到你们俩,这是,又在这边接活儿了?”余泽诚笑问。

同类推荐
  • 暗世风云

    暗世风云

    罗立因为一件凶杀案成为目击证人,卷入了被追杀的事件中,从而让他踏足到一个有各种特殊能力的修行者的世界——暗世。一个热血少年在这个世界开始了打拼出一片天地,成长为真正男人的传奇故事。
  • 未婚妻逃不掉

    未婚妻逃不掉

    冰冷气质,有些傲娇的未婚妻雨宫天;温柔好运连连的林雪柔;中二病毕业的千金大小姐程若云;女王大人叶文妍;何以翔面对四女,只想苦笑,他要娶的是雨宫天啊!重生亦是为了她,为何你们要这么执着?林雪柔:“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此生唯是你的人。”程若云:“勇者,你答应过我,要保护我一辈子,我们缔结了契约的...”叶文妍:“你不要忘了,小时候我抱着你宣布,你是我内定的!”天然呆姐姐雨宫羽,绿茶婊某人,以及一只理性的萝莉。本来只是想要和雨宫天结婚,为何重生之后改变了还是这样的结果!本书简述何大少的感情纠葛,不会悲情,更不可能开后宫,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吗?
  • 女神的贴身狂医

    女神的贴身狂医

    他没上过一天学,却让金融系学霸甘拜下风!他没杀过一个人,却能让一代杀手落荒而逃!他没医治过任何病人,却一出手就让整个医学界震动不已!因为,他有着三个貌美如花的师父。初次下山的江小白,身怀一身绝技,带着特殊的任务,究竟会在灯红酒绿的花花都市掀起怎样的波澜?校花,总裁,警花,医生,空姐……当各式女神围绕在身边,江小白又是否初心未改?
  • 另一个世界的人生路

    另一个世界的人生路

    谁说重生就要站在巅峰,重生也可以柴米油盐谁说重生就只会看遍人间的冷漠,重生也能看到人世间久违的温暖,我的重生不一样,我的重生很现实。
  • 腹黑校花的秘密

    腹黑校花的秘密

    校园虐恋故事,主角为一女主,扫视天下英雄而无一入眼。那么,开启梦幻之旅吧。。。。。。。
热门推荐
  • 水果

    水果

    我们可以轻易的创造出生命,但是我们并没有剥夺他们的权利。
  • 宿舍

    宿舍

    大学宿舍的各种灵异事件失踪毒害大学生活的不和谐
  • 霸宠凰妃

    霸宠凰妃

    她21世纪的绝代强者,被人背叛,穿越为秦王府的废物郡主。废物小姐,父母惨死,任人轻贱,百般欺辱,前有渣男未婚夫,后有狠毒姨娘、姐妹。当废物变身强大的逆天女神,灭贱人,破强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是强悍如她,也碰上了一个妖孽怪物!他,时而高冷霸气,时而妖娆邪魅!“娘子,你生生世世都是本尊的人!本尊愿十里红妆,江山为聘!”“抱歉,你认错人了!”“为夫自然不会认错,娘子身上的每一寸,本尊都验过!”
  • 血祭:紫砂埙

    血祭:紫砂埙

    “筠儿!你可想好了,要林渊还是要樊休?”那个身材颀硕的男子站在她面前,冷峻的脸上,竟有些悲伤的神色,“你知道,我们只能活一个,要他还是要我?”“我.....”为什么要她选择。那男子凄然一笑,“筠儿,我现在是谁?你能分得清楚吗?”她看着眼前的男子,泪光闪动,“为什么一定要死?不可以不死吗?”“不可以!”那男子干脆的答道,“我,还是他?你选!这纠缠了千年的恩怨,总该有个了结。”埙锁残魂,埙鸣魂醒,血祭筑新生。他与她,结局早已注定......
  • 三小只与三位萌系姐妹的爱恋

    三小只与三位萌系姐妹的爱恋

    TFBOYS从青涩校草到霸道总裁的过程,你想知道吗?
  • 毒心入骨:一念成伤

    毒心入骨:一念成伤

    二十岁的年华时,我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街市上遇见你,那时你是风华正好的年轻少年。拥有高贵和俊秀的容颜,你看不惯的是我眼中的一块馒头。你将馒头踩在脚底,华美的一块糕点是你给的赏赐。那时的天空带着点点的灿烂,仿若美好。然而天下大乱,诚如满是灰尘的馒头,精致的糕点,都成了选择,在乱世中存活谁成了谁的依靠?
  • 九朔之夜

    九朔之夜

    在九朔之夜时,轮回轮回几百年的九家的传人若有一人去世,带有怨恨,即可重生,富有神奇的力量......
  • 七分之一

    七分之一

    优秀的牛津学子,莫名卷入一场万年大局,天神与恶魔,东方与西方,这里有热血,有激情,有阴谋,有不可思议。
  • 昔日望幻情

    昔日望幻情

    希望与绝望共存,光明和黑暗共进。世界的一切,其实都是幻象。你心之所想,世界必定投影给你什么。然而,幻惜,是幻界的希望,亦是绝望;是光明,同是黑暗。每个人都会有双重人格,在别人面前,总会带着面具生活。为什么不大大方方的活出自己的精彩?
  •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

    本书以“两浙”地域文化视角来探讨“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的内在关联,目的是要努力地揭示出在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两浙”作家为什么会整体性地崛起的文化根源,并试图结合文化原型和母文化的孕育功能,以及地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积淀等特点,探讨“两浙”作家在新文学发展中的思想理念、价值建构、心路历程、精神轨迹和艺术探索等各个方面的表现,以及为中国新文学发展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以确立他们在中国新文化、新文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本书的部分章节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相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