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索图盟喀喇沁的冬日,总是那样难捱,但也很温暖,旗内的汉民蒙民,对这一千多流民十分的包容,天寒地冻的本不适合伐木建梁,可是还是顶着寒风,三喇嘛地一片热火朝天。
过了十日,贡格尔草原大捷,卓索图盟五旗营兵包抄夹击,掐灭了进犯草原的义和拳匪,匪首朱红灯以及残部人马约一百余人逃窜,欧阳震及余下九百人当即被歼灭。此事上报朝廷,军机处对卓索图盟赞赏有加。
有过了五日,便是卓索图盟会议的日子,所有五个盟旗的王爷贝勒台吉,齐聚喀喇沁王府。
这一日,贡王起的特别早,吃罢早点,福晋又亲手斟了一碗热奶茶,然后满脸希冀的望着王爷。
王爷倒是没有在意这细节,只是细细的品着,醇厚的奶香扑鼻,亲切而自然。
“王爷品一品,这奶茶如何?”福晋温润的脸上,显出了旭日般红晕。
“不错,很好,有奶香,却没有青茶砖的苦涩。”贡王称赞道。
一个侍女插话道:“这是福晋亲手学着做的呢。”
王爷一脸的惊奇,望了望茶碗,又看了看福晋善坤,道:“好手艺!好手艺!”
福晋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看着贡王。
此时,一个侍者跑了进来,见了王爷,躬身道:“不好了王爷,大西沟驻节台吉还有几个族人堵在议事厅,生说要见王爷,我看他们的样子,像是要找王爷讨公道!”
贡王放下了茶碗,站了起来,抖了抖长袍,将盘在脖子上的辫子丢在脑后,笑着对福晋道:“你看看,我说什么了?这几个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台吉,总有一日会给我惹麻烦,还真会挑日子,今日便是卓索图盟会议的日子。”
善坤走到一旁,将屏风上的一条狍皮大氅取下,亲自给王爷披在了身上,转至王爷面前,灵巧的双手仔细的系着纽子,道:“料也就是抱怨抱怨罢了,哪能真的对王爷不敬啊,王爷还要当心言辞,切莫记性儿,反倒是更不好安抚。”
福晋这几句话,就像是暖暖春日里的潺潺泉水,轻轻的淌进了王爷的心房,王爷握住福晋的手,轻轻的道:“得附近如此,此生足矣!”
当着下人的面,善坤大为窘迫,便催促王爷赶紧去了。
王爷和福晋的寝室在西巷,穿过月亮门,便是第二进院子的大门了,正值冬日,没有什么花草可以欣赏,但是几株苍松古柏,却迎着寒风矗立着。
转过月亮门,转而向南,绕过了承庆楼,眼前便是回事处的后门了。
贡王脚步橐驼,步履很快,但没有焦躁的样子。走到回事处大门前时,忽然站住了脚步,大声的道:“旺达呢!叫旺达过来!”说罢,便转身走进了回事处。
旺达现在已经是焦头烂额了,在议事厅正门之前,一个人应对着气势汹汹的十几个人。虽然是冬季,也是一脸的热汗,道:“各位台吉,各位!王爷现在还在休息,各位不要喧哗!今日是各旗贝勒王爷会议的日子,在这里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旺达再怎么说,也只是个下人,这个时候说的话,自然是没有重量的。
为首的一名台吉,扯开了嗓门大声的道:“王爷还当我们是族人吗?恩?我们要见王爷。”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內侍跑了过来,对旺达说道:“王爷找你!”
旺达早就焦头烂额了,眉头一皱,心里埋怨道:这王爷怎么了?难道是要避而不见吗?想到了这里,便没好气的问道:“王爷在哪?”
“王爷在回事处!”
一听到回事处这个名字的时候,旺达才恍然大悟,大声喝道:“你们还当自己是族人吗?族人什么规矩?去回事处商议!如此在议事厅前,岂不是坏了规矩!列位,随我道回事处见王爷!”说罢,便退了几步,让开了路。
别看这些台吉们,吵吵嚷嚷的道:“走!去回事处!”说罢,便一窝蜂的走进了右侧的月亮门,沿着卵石路,绕过花亭,朝着回事处走来。
这些台吉,本是王府的本家,这王府也不是头一次来了,距离上次进府,也就仅仅过去几个月的时间,这次进府,却绝不是一种心情。
这次,在他们的心里,多了几分忐忑,甚至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带头的台吉叫做海永傅,爵位是固山贝子爵位,在亲缘关系上来说,是贡王的长辈,但是在官阶上来说,却是贡王的下属。
此人看上去已经五十多岁,眉毛胡子已经白了一大把,头饰也不是满式的辫子,而是两边留发,中间剃光的蒙古发式。虽然年过半百,但依旧是彪悍有余,一身宽大的蒙古袍,镶嵌着宝石的腰带紧紧的束着,大肚子就横在皮带之上。
海永傅走进回事处的大门,便一眼看见了在椅子上端坐的贡桑诺尔布,只见王爷脸色平静,不喜不怒,端着一盏茶,正在认真的看书。
海永傅走了进来,便习惯性的要单膝下跪施礼,却听见贡王嗯了一声,将书丢在桌案之上,眼睛看着海永傅,笑道:“海贝子的记性,大概不很好。前几个月的训令,现在都混忘了。”
虽然王爷说话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意,可是一听说政令二字,海永傅便顿时气馁了,站直了身体,双手紧紧的夹杂两侧,十分笨拙的鞠了个躬。
贡王这才长长叹了口气,道:“大家坐!大家坐!贵喜?上茶!”
一开始还来势汹汹的海永傅,被贡王几句话,几个动作,将提着的那口气消解的干干净净。
这些族人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先说话,最终都把目光聚集在海永傅身上。
贡王对这个海永傅,应该说是十分的敬重,此人不但是他父王旺都济格的亲随护卫,而且还是自己的弓箭马术师父,贡王小时候便在海永傅身边接受教习,师徒情分,自然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