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温不火地过了两个月。
东边园子已经修好,雕栏画栋,十分精美,只是此时已是深秋,不好再转移上什么植物,便先让下人们松了土,那么放着。
这两个月,白颜渊在床上躺着养伤,吃了睡,睡了吃,下巴竟圆润了起来,她虽然是获得了“自由”,但丝毫没有自由的感觉,因为百里奚那个家伙像是吃错了药一样隔三差五地就往她这跑,看得白颜渊一脸莫名其妙。往她这跑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有的时候连话都不说上两句,喝杯茶就走,看得白颜渊和小桃都是一愣一愣的。
偶尔白颜渊在后厨准备午膳的时候百里奚还会默默凑过去双手环着胸安安静静地看着白颜渊,这可吓坏了后厨那的一众仆人,王爷亲自过来监督,他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个全都低着头干自己的。
白颜渊说了无数次让他自己回去等一会就全做好了,但是百里奚偏不。每次白颜渊只能无奈地在百里奚的注视下干着自己手中的事。
这两个月来百里奚也没有去上朝,批阅的奏折也越来越少,除了固定时间去宫中教导白谨懿一些必要的事情的时候,百里奚也宅在了府里基本不出门。
白颜渊知道百里奚这是放水,不然,按他现在的能力这江山社稷早就已经易主了,白颜渊暗自摇头,人一旦太过自负,一切本已注定的东西就该有了变数。
白颜渊心中担忧得紧,曾经找百里奚谈过,百里奚却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本王就是想看看白谨懿能做到什么程度,看看他值不值得坐在那个位子上。”
白颜渊叹气,却是没再说什么。
有了百里奚的放水,白谨懿那边紧锣密鼓地忙活了起来。
白谨懿虽然知道不能完全相信凌越,但在这吃人不吐骨的深宫里,他唯一能信任的人也只有凌越了。其他的宫女太监说不准就是哪个宫哪个殿的太妃或者是淮庆王安插过来的奸细。
凌越起初经验不足,虽说他现在是皇帝的人,但是既然被百里奚要求过事事都要向安培元汇报,为了不引起怀疑,那表面上的事也都得做得周到。
凌越每天晚上都去和安培元汇报皇上做的那些事,拣些无关痛痒的事来说,自然是要隐瞒白谨懿暗中招兵买马以及联系前朝老臣的事。
凌越段数不够,在安培元面前紧张得直冒冷汗,安培元气定神闲地看着双肩端着额头不住冒汗的凌越,呷了口茶,问道:“没有了?”
凌越被安培元看得有些不自在,慌忙点头:“就这些。”
安培元意味深长地“嗯”了一声,没再为难凌越,便放他走,日日如此。
殊不知,他们自认为伪装得完美,但其实一切,都尽在那位淮庆王的掌握之中。
当晚,凌越从安培元那里回来,警惕地看了一眼周围,确定无人后才推开了殿门,麻利地走了进去又迅速将门关上。
白谨懿坐在塌上,面色淡泊不惊地看着凌越。
这两个月睁着眼睛在安培元那撒谎已经让凌越练就了一张厚似城墙的脸皮,在面对白谨懿那如银针似的目光时也淡定自若了许多。
“凌越,你去找刘知雨刘大人一趟,让他帮朕。”
凌越恭敬应下:“喳。”
烛火摇曳,细小的火苗肆意舒展身躯,映得殿内忽明忽暗,白谨懿的脸色也是阴沉得紧,凌越锁紧眉头仔细聆听着白谨懿的吩咐。
两个孩子,究竟能掀起多少的波澜?
宫里的夜晚,是最为可怕的。
静谧,无声,不知什么时候就能冒出一双深邃的眼在紧紧盯着你。凌越不怕黑,不怕鬼,他怕人。
人远比那些厉鬼要可怕得多。
凌越穿着一身夜行衣,时不时地就回头看一眼,生怕有人追上他来。
他还没来宫里的时候曾经和村南边的一个外边来的铁匠学过几下,会点三脚猫功夫,能防身用。
那铁匠约莫五十岁上下,精神得很,年轻时也是个少爷,他家祖上听说是什么朝廷命官,曾经家里请了师傅来教他文武,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整个家族逃的逃,散的散,他自己一个人跑来了这里,学了一门手艺,勉强过活。
那个时候凌越听着铁匠的叙述还觉得那种生活十分遥远,可这眨眼间,自己就跌入了这个漩涡的中心。
人生无常,事事难顺遂。
凌越运起轻功,悄然越过城墙。想起了从前事情的他心神有些放松警惕,忽视了身后不知何时开始跟踪他的安培元。
安培元脸上出现了些讥讽的意味:“嗯,戒心这么低,要不是我家王爷,你早就不知死多少次了。”
刘府离皇宫不远,在树丛中几个飞跃凌越就到了正门前,二话不说,直接翻过围墙,寻到了刘知雨的卧房。
刘大人此时已经披了头发,解了衣带准备睡觉,忽然之间就被人捂住了嘴,苍老有些浑浊的双眼立即瞪大,开始胡乱地挣扎了起来。
凌越很有耐心,贴在了刘大人耳侧,说道:“刘大人,我并无恶意,只是奉皇上的命令前来同您商讨一些事。”
刘大人听身后人的声音有些稚嫩,还是个小孩子,心中的恐惧倒也淡了些许,不再挣扎,只是模糊着问道:“你是谁?”
凌越听懂了刘大人的话,说道:“奴才是皇上身边的人,这次过来没有任何人知道,您放心就好了。”
刘大人一听凌越是皇上身边的人,忙点头,似乎等候这一日已多时。
见刘大人十分配合,凌越这才松了手。别看他表面上镇定自若的,但他也是头一回这么做,心里打突得厉害,以前都是些暗中替皇上收买小宫女小太监,这次是直接同朝上威名远播的刘大人,凌越一时心里也没个准,心慌得厉害。
刘大人是最后一批先皇时期的忠心老臣了,那些老臣大多都被百里奚逼得走投无路,死的死,逃的逃,仅剩下最后几位还坚持在朝堂之上。前些时日王大人血溅朝堂,让这些老臣们也是内心惶惶不可终日。
王大人与刘大人是至交好友,王大人以死明志的那日,恰逢刘大人卧病在床,等刘大人病好去上朝时,却得到了好友身死的消息,不禁悲从中来,大病初愈的身体又垮了。
所有人都在说,是百里奚逼死了王大人。
这就导致刘大人对百里奚更是恨之入骨,简直恨不得啖其血,食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