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74400000004

第4章 伶牙俐齿

刘禅每天乘坐马车到那位新先生家里上课,也有些日子了。

不过,让刘禅感觉有些失望的是,这位先生是个年纪颇大的老学究。虽然人活的岁数越大,经验也就越丰富,但是年纪大,却并不一定意味着学识丰富吧?至少刘禅和他的前世杨汉声,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

先生年纪已经七十有余,头发和下颌的长须都已经发白,倒是一副仙风道骨的风度。

但是,他的身上天天穿着一件土布衣服,神情总是一副非常凝重的模样,显得非常严肃的样子,整天也不知道微笑一下。手里喜欢还拿着一本《汉书》,就连走路的时候也是一副摇头晃脑的样子。

刘禅开始的时候,实在想不明白,如此死板的老学究,怎么可能会教授他“实用之务”呢?恐怕是整天掉入故纸堆里面更加准确吧!

刘禅只好去向诸葛亮申诉。

可是诸葛亮却告诉刘禅,这位老翁并非是个不知道世事、只会做些文章的老学究。此人可是是大有来历的,而且学究天人,他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唇舌,才让对方同意接收他为徒。所以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让刘禅一定要以礼相待,好好跟着老先生学习。

刘禅听到诸葛亮这样推崇这位老先生,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经过他私下里打听之后,这位老先生还真是有些把他给吓了一跳。

先生姓张名行,字闻集,乃是当年天下“八俊”之首张俭之子。张俭为人刚直不阿,学识渊博,后来经历党锢之祸后,避居老家,以84岁高龄善终。

这位张行老先生,也是颇有乃父之风,闻名荆州。他年轻时候家中门徒数百,名震荆襄。后来老了,才逐渐没有开课授徒。那些荆襄名士遇到此老,都得乖乖地站在一旁为他让道,然后恭称一声“先生”。

刘禅想不到此老的名望如此之大,开始几天还真是诚心诚意地到他的家里去上“私塾”。但是没有几天,刘禅就感觉到厌烦了。

刘禅自认为他绝对不是个蠢人,但是他却忘记了一点,古人对于背诵经典一贯都是特别情有独钟的。

这位张先生开学第一天就讲《汉书》和《诗经》。《汉书》里面记载的文字,经过张行的讲解之后,变得非常有趣。

《诗经》则显得有些沉闷。好好的一些情诗,经过道德家的重新解释之后,变得全无一点生趣。更加糟糕的是,张行下课后居然要求刘禅,第二天就背诵三页《诗经》的内容!

可怜刘禅放学后整整一个晚上,都在摇头晃脑地读那些枯燥之极的诗句,他哪里受得了?就这样一直苦熬到了深夜,都还未背完。

昏昏欲睡的刘禅,决定还是先好好地饱睡一顿,再起来背诵。根据他前世杨汉声的经验来看,像现在这样死记硬背,对于学习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有。

不想,刘禅这一睡就已经睡到了大早晨。当天,刘禅的小手就挨了老先生的六下戒尺!真是好痛。

刘禅的心里更加懊恼了,就故意想办法捉弄老先生。可是刘禅哪里想得到,张行一生不愿做官,都在开馆授徒,门人不下千人之众,他什么样的学生没有见过?

双方几番交手下来,刘禅不但没有占得任何便宜,反而一连几天都在挨老师的戒尺。

郁闷之极的刘禅,只得每天故意找赵风的茬,拿他来出气。那几天日子颇不好过的赵风,每天脸上再也没有了以前洋溢地笑脸。真是够可怜的。

不过,张行先生倒算有良心,怕将刘禅的手被打坏了就不能写字,后来的戒尺都招呼在他的屁股上面,害得他好几天都不敢坐下,只能站着读书了。

后来,刘禅接连有被张行先生打了好几回,他也实在是被打怕了,只得每天晚上乖乖读书。所以,刘禅慢慢地习惯了张行先生的严厉作风,服服帖帖地当起个乖学生。

不想,刘禅也就乖巧了那么几天而已。几天之后,他就又故态重萌了。

而且更加可恨的是,今天他居然在先生讲解的时候,一手支撑下巴,一边望着窗外发呆,嘴巴微微张开,哈喇子都快要留下来了。

这下子刘禅又把张先生惹恼了,忽然挥动戒尺啪地一声,就拍在刘禅的案上,声音既响亮又清脆,一下把刘禅从刚才的失神中惊醒过来。

刘禅呀了一声,一下子就跳起来,然后看到张行先生正对他怒目而视,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

张行先生忍不住怒道:“孺子实乃不可教也!”张行先生倒是好涵养,即使气头上也没有骂刘禅是“竖子”。

刘禅知道,在这个文人讲究礼义廉耻、尊师重道的时代,他刚才那样做确实是犯了大错的。他也顾不得自己刚才受到的惊吓,连忙向张行先生赔礼道歉。

张行先生并未就此气消,追问道:“你刚才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刘禅笑道:“先生明鉴,学生只是在思索先生刚才先生教授的东西而已。”

张行先生教学经验丰富之极,一眼就看穿刘禅在撒谎,动了动手里的戒尺道:“你这孺子,今天若是不坦坦白白招来,老夫便让你吃二十个戒尺!”

刘禅一看不好,这老先生真要动真格的,二十个戒尺那可真的要把屁股打得皮开肉绽了。他只得如实说道:“学生刚才在想些兵法的问题。”

“当真?”

刘禅现在哪里敢再撒谎,张行先生的戒尺他可是早就吃怕了的,笃定道:“当真!如假包换!”

张行先生点点头,却忽然说道:“你可知道,昔日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可见兵法实乃末学而已,圣人不愿为也。”

刘禅本来觉得不必跟先生争辩,免得又惹恼了他,毕竟先生年纪已经很大,生气容易伤身。但是他心里又有些不服,忍不住脱口而出道:“先生片面了,圣人亦云:‘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见国家不武,国家兵力不强,则国家不能安宁。学生学习兵法,乃正是为了定国安邦。”

张行先生现在只教授了刘禅《汉书》和《诗经》的一部分而已,以为刘禅小小年纪乃一顽童而已,便想要拿《论语》压压他的嚣张气焰,不想却被他拿《史记》给反驳了。《史记》乃太史公著述的信史,自然是可信的。

而且刘禅小小年纪,就有定国安邦之心,其志向实在不小,真不愧是皇家血脉,刘使君之子!

张行先生心里虽然有触动,但是脸上却依然神色不变。其实他心里真的有些不相信,刘禅只有七岁多而已,怎么可能读的了史记呢?毕竟当时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精通一两本书,就可以称得上了不起,能够读懂几本书也是颇不容易的。

于是,张行先生只是微微皱眉道:“你跟随何人读过《史记》?”

刘禅道:“前些时候为打发时间,自己随便翻过一些,让先生见笑了。”

“不必如此谦虚,你引用的没错,说得也不无道理。不过,圣人亦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可见兵法其实无用。”

刘禅想不到,今天居然是会得到张行先生自从入学以来,对自己的第一次认同。他便跟着答道:“子曰:‘有文事,必有武备。’此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之必须。孔圣人所言之礼仪伦理或可以治国,然这并不妨碍国家军事之军事强盛吧。可见兵法其实也并非是无用之物。”

张行先生见刘禅引用的还是《史记·孔子世家》,这下子总算相信刘禅确实有读过《史记》。其实这些都是刘禅的前世杨汉声读过的,很多不懂的地方,还是亲自去图书馆查资料,所以刘禅现在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张行先生再度点点头,赞许道:“以前以为你只是个不堪教授的顽童,如今方见你其实是有聪慧的。”

刘禅再度被夸赞,脸上忍不住露出得意的笑容,心里不免有些洋洋得意起来。

不想,张行先生接着就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说道:“你聪慧是足够了,可惜却伶牙俐齿还顶撞先生,德行欠缺太多,将来恐怕难以成就大事。所以今日的课程就上到这里,老夫明日除继续讲授《汉书》、《诗经》之外,要再加授一个时辰《礼记》!”

《礼记》那本书刘禅的前世杨汉声也不是没有翻过,里面罗列的那一条条走路的时候应该如何,吃饭的时候应该如何,待老人、兄弟姐妹、丈夫兄嫂应该如何之种种,简直让人崩溃啊!

刘禅终于忍不住惊呼起来:“《礼记》!先生,那东西实在枯燥得很,你就饶过学生这回吧?我以后再也不胡闹与上课走神了!”

张行先生只是面无表情地摆摆手,然后转身便走,这时候才微微笑道:“你以前何曾没有对天诅咒过,可是后来还不是故态重萌了?这事没得商量,你明日一定提前一个时辰来上课,不准迟到!”

事实证明,学生永远斗不过先生,特别是跟这位张行先生斗。

刘禅一下子跌坐在座位上,他心里那个后悔,你没事跟先生争辩个什么劲啊!

同类推荐
  • 名将谱

    名将谱

    古今名将,灿若星河。名将谱,一一历数。军戈铁马,冰河入梦;看不一样的古今风云,品非一般的名将传奇!
  • 大乱世志

    大乱世志

    时年乱世,英雄背起,天理昭昭,道义使然,纷乱之道,尽数狂澜之辈。
  • 义演国三

    义演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调寄《仙江临》本文纯属虚构,脑洞大开,将三国演义倒过来写。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龙城飞虎

    龙城飞虎

    人生多梦,倏然百年,倥偬而走。但见少年骑白马而去,归来却已白发苍头。抑或不见来人,成阡陌之上,曾经拈花而笑的少女之泪。曾经许诺已成了妄言。但烽火台上狼烟未停,边疆号角不宁。少年郎终为负心人。
热门推荐
  • 连杏

    连杏

    钟离七七——她这一生,都败在这四个字下。修仙求道为她,不顾生死为她,众叛亲离也为她。“钟离七七,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了。”可是野心如她,自私如她,无情亦如她!“我向九天神女发誓,我从未,爱过你。”她本不过是区区人类,却无端被牵扯进这神族的乱世风波。三百年的囚禁,她不知潮起潮落,不知日升昼夜,在无际的虚空里,坐等到白头。三百年的时光,蹉跎了岁月,蹉跎了光阴,蹉跎掉了她生命里那些所有的、举足轻重的人。一朝族灭,满地鲜血,她看着亲人们在她眼前一一死去,咬碎了银牙,却无能为力。“钟离七七!钟离七七!!钟离七七!!!”一声声,一句句,字字泣血!可笑这一切竟只因那句——得连杏者,得天下!
  • 灵之梦醒

    灵之梦醒

    内容这种东西,实在是想不出怎么写……大概就是说一个叫闵灵的家伙怎么怎么成长,然后最后做了什么很厉害的事情后就没有然后了。嗯,一定是这样的。
  • 人生当自强

    人生当自强

    本书是五年前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生当自强》的第二辑。由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征集优秀中职毕业生的事迹,组织评选出“职教之星”,并将每位获得“职教之星”称号毕业生的创业与奋斗故事编写成案例。本书就是“职教之星”毕业生创业案例的汇编。
  • 系统之混沌神

    系统之混沌神

    贫穷了苦的野小子李星河靠着社会上的补助一点一滴和邻居们的帮衬的努力学习,直到高三。奈何上大学费用太多,李星河勤学打工,受校花赏识,却被富二代林子昂嫉妒,被手下混混打伤,在鲜血中意外获得神秘系统。之后,得谋士贾诩,神将赵子龙,凡是遇见碍事的,通通打爆。为爱守护,愿已相救,李星河道:“我不让你死,谁敢让你亡?”
  • 仙孤

    仙孤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顺昌逆亡!弑神诛魔!叶无忧手握绝世神剑,力压乱世群雄。探古墓,战妖王,闯魔域,抢奇珍,坐拥世间美女,笑瞰芸芸众生。他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他究竟来自何方?修仙阶段等级:凡境——灵境——妙境——天境——仙境(喜欢请收藏,因为猫孤写书不易,手机写,你懂的)
  • 火影:佐助的复仇之魂

    火影:佐助的复仇之魂

    写轮眼,可以察看查克拉的流动,复制别人的忍术,甚至将人锁在幻境里……万花筒,可以使用神威,拥有穿越空间的能力……轮回眼,引发世界的浩劫……但是,这条路注定是要用鲜血来铺就的,佐助的复仇之魂在身体内蠢蠢欲动,杀死父母的血组织“红莲”仍然没有线索……我还有九尾的力量,还有我要保护的女孩,即使是世界的末日我也不惧。
  • 回到北宋当柴进

    回到北宋当柴进

    大一男生柴星受灵叟之托携宝鉴穿回到北宋当柴进,从此娇妻俏婢随侍,四方好汉来投,却逢山庄劫变,逼上梁山……王矮虎道:“柴大哥高哇!梁山与水月宫、郎山寨联谊成功,连小霸王周通都搭上了美女啦!”……满天金剑飞罩下来,煞是厉害,卢俊义招架不住,却见柴进杀来,喊道:“卢员外莫慌,兄弟来也!”一杆游龙枪直搠李助面门……柴进道:“道君皇帝,禅让之事想好没有?”……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其中!
  • 唐朝大岛主

    唐朝大岛主

    老天爷把杨恒扔到了荒岛,而且还是一千多年前的荒岛,同时也给了他活下去的资本,从荒岛开始,冒充神仙弟子,收流民,搞建设,成就大岛主之名!
  • 上古百神传承

    上古百神传承

    上古百神的记忆,造就佟天无敌的一生。能炼丹,会炼器,制造傀儡,豢养百兽,懂得音律,扶的琴萧·········································。无敌之外,全职业才是王道。
  • 胃病的饮食调养

    胃病的饮食调养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胃病的一般医学知识、常见胃病症状及胃病的饮食调养,简要介绍了胃的解剖生理及常用化验检查正常值。在中医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常见胃病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了药膳及食疗两方面的饮食调养方法,详述了不同方剂的配制、功用、服用方法、适应证等内容,所述疗方简便易行、经济实用,不同地域的家庭及病人皆可掌握使用。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胃病患者的保健指南,既适合于胃病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对广大基层医护人员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