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龙岛是传说中龙藏身的地方,历史记载,这里妖怪众多,蛮夷横行,是世界上最残暴的地方。大云国和大炎国多次联合,企图打败蚩龙,蚩龙终于趁着大禹国和大炎国争霸,将战火烧遍了大陆。
蚩龙被镇压以后,大陆各国沿遮断山脉建立了长墙,并实行日夜看守的点灯人制度。从望龙城沿着宽约三四百公里的大海与遮断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可以到达尖岬,这段地域被称为长夹道。
长夹道的南端为蛮族的统治地域,一直到了第四纪末期,人类才彻底占领,并与蛮族订立协议。
近年来,长夹道南端的尖岬区域,是却离科学院在海外的军事据点,因为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用于另一种飞行工具滑翔机的测试。
齐柏林飞艇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却离科学院并不能保持太久的技术优势,与其等其他国家纷纷突破技术限制,还不如趁机大赚一笔,当然,关于其他飞行技术的尝试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海船继续航行,此时却离科学院传来消息,大炎国、大禹国、大商国均有意购买齐柏林飞艇,高斯一方面评估出售齐柏林飞艇的可行性,一方面要求科研人员权力加速滑翔机的研发工作。
作为飞行器方面的专家,齐柏林等人必须马上赶往尖岬,对滑翔机的进一步实验与改造提供意见。
海船通过炎禹大陆和雷暴群岛之间的海峡,马上向北朝着尖岬方向进发。
此行的目的地是尖岬那与世隔离的岬角。岬角临近大海,是海洋季风气候,风力很大,对于滑翔机的测试来说,是难得有利的练习场。
却离科学院飞行器研究所,早已在岬角完成了第一架无人驾驶双翼滑翔机,把它象风筝一样放上了天。
现在岬角飞行器研究所的负责人是林塔尔,一个精瘦的中年人。林塔尔善于创制各种仪器,进行航空实验来验证观察的结果。
林塔尔也十分注意积累数据,总结经验,纠正了前人“多层叠置窄条翼”的片面做法,第一次提出了“曲面机翼比平面机翼升力大”的观点。他制成一架蝙蝠状的弓形翼滑翔机,成功地进行了滑翔飞行,从而肯定了曲面翼的合理性。
四年内,林塔尔进行了两千次以上的滑翔飞行试验,三次改进总体布局,滑翔中又绘制了许多图片,积累了大量数据,并以此编制了《空气压力数据表》,给飞行器制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最近,林塔尔从岬角海岸悬崖上起飞,成功地滑翔了350米远,这是一个惊人的成绩,同时,因为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已经被认定为“滑翔机之父”。
以往的武道高手可以通过消耗大量真气,或者凭借灵器或者神器实现短距离低速御空飞行,但是除非是顶尖的武道高手,否则飞行过程中无法做出攻击或者防御动作,也就是说,大部分空中飞人都是笨拙的活靶子。
齐柏林飞艇开创了空军的第一步,原因就在于,乘坐者不仅通过空中航行,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实力保持攻击和防御的状态,实现飞行和攻防的一体化。
但是齐柏林飞艇的弱点也非常突出,个头太大,转向变速缓慢,所以它运输物资尚可,要是真的用于实战,在战场上存活的寿命恐怕很短暂,完全做不到空中压制。
于是,仿鸟类飞行制作的滑翔机成为却离科学院新的研究热点,滑翔机相对个头较小,操作灵活,但是滞空能力严重不足,而且特别受风力的影响,林塔尔350米的飞行距离并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
现在,却离科学院的思路已经开始转换,单纯依靠升力和流动推力的轻于空气飞行技术遇到了天花板,必须在飞行器内部提供可靠的动力源,来实现重于空气的航空器持续而且受控的动力飞行。
岬角的白色建筑已经隐约可见,海船上,颜如雪翻看着林塔尔的著作《鸟类飞行――航空的基础》一书,并且不时和齐柏林讨论鸟类飞行的特点。
突然,从岬角的海岸悬崖处飞下一个大型的鸟类,迎着海风向海船飞了过来。
楚瑶瑶极目远望,惊奇地大叫道:“有个带翅膀的鸟人飞了过来。”
齐柏林走向船头,从口袋里掏出金边眼睛戴上,看着摇摇晃晃飞过来的“大鸟”,笑着说道:“不是鸟人,是林塔尔的滑翔机,知道我们来了,特地来欢迎我们的。”
“滑翔机!”众人从甲板上站了起来,看着林塔尔不断前后移动位置来保持滑翔机的稳定,纷纷赞叹不已。
突然,一阵剧烈的海风呼啸着吹响海岸,林塔尔还未来得及将重心前移以使滑翔机低头,整个海风已经迅速掀翻滑翔机,使得林塔尔瞬间失去了对滑翔机的控制。
“糟了”,眼看林塔尔和滑翔机一同坠落向海面,众人纷纷大惊,如此迅速地坠落,一不小心就是机毁人亡的场面。万一林塔尔在坠海时失去意识,一旦迷失在海洋深处,那就必死无疑了。
高一帆迅速跳入大海,想要在海里接应林塔尔,但这样根本不保险。
顾希夷情急之下,背后迅速出现凝实的火焰翅膀,脚踏甲板,借力跳起,展翅飞翔,极速冲向林塔尔的滑翔机,在滑翔机砸向海面之前,险而又险地抓住林塔尔,振翅高飞,返回海船。
精瘦的中年人林塔尔惊魂未定地瘫在甲板上喘着粗气,齐柏林等人赶紧围了过去,姜术替林塔尔检查身体又没有受伤,颜如雪蹲在地上观察有些扭曲的滑翔机。
只有楚瑶瑶诧异地看着顾希夷,疑惑地问道:“希夷,你对火元力的控制能力,怎么突然提高那么多?”
顾希夷挠挠头,不确定地说道:“临别时,馨姐姐在我背后点了一下,火元力好像就特别听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