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河是南北方的天然分界线,也是大禹国应对蛮族的天然屏障,过了枯草河就是七大强国之一的大禹国。
大禹国,占据了遮断山以东、火云海以西、枯草河以南的广大区域的大禹国是几个大国里最有实力的一支。他的国土横跨常温、暖温、亚热带和热带,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人族生活相比其他国家更加舒适。
到了第三纪,蛮族的航船技术日益改进,也可以越过大河向人类进攻。但是因为这段时间蛮族日益衰落,所以并不会发生大规模的进攻。而且枯草河以南的土地一般处亚热带和热带,百草常年不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在枳子城建成以前,枯草河以南、遮断山脉以东的领土基本上都属于大禹国和它附属的国家以及盟国。
第三纪建立枳子城以后,为了让枳子城获得出海口,大禹国被切割成了两部分。其中北边的雪花国是大禹国能看到大雪的唯一的国家,狭地则是由一些部落国家组成。而大禹国直属的正义城和正义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力量。
正义城之南的国家大多以环境和气候命名。也有的国家名也只是地名,指的是那里居住的众多部落和城邦。无霜国指的是没有霜的地方,风暴国、狭雨国指的是常年被风暴和大雨统治的地域。
枳子城是七大王国共同建造的,其中大禹国付出的财力和人力更多,而且因为地理上的优势,枳子城中常住的大禹民众最多,甚至古拳门最大的分部也在枳子城。
历代大禹王都很确信,大禹国可以通过各种间接的方式影响到枳子城。
…………
…………
自建立起,枳子城就是名义上的世界之都。这里没有军队,第四世纪之前也只有金雀暗卫和斑狼团。枳子城有自己的领地,并依靠自己的领地维持城市的运转。
枳子城是七大王国祭祀神王的地方,也曾经是七大家神王族保留对鸿蒙大陆统治的象征,也是各国名义上的共主,颁布历法,主持祭祀,建立学院,为各国提供协调与服务。
在第四世纪以前,七大神王家族的家主每年都要来到枳子城,开展一次关于鸿蒙大陆事务的会议。不过,这一切都在神王2482年发生了变化。
那一年,作为神王后裔和鸿蒙大陆背后的看护力量,七大神王家族退出鸿蒙大陆管理阶层、成为隐世看护家族已经一千一百多年了。
这年的六月六日,来自大陆各地的七大家主按照习惯齐聚枳子城,讨论这一年来的大陆重大事务,关注的要点是七大王国都在招兵买马、争霸战争一触即发的问题。
七大家族虽然是这个世界的超级力量,但是因为早已经成为隐世力量,所以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按照往年的惯例,这次峰会的安保工作仍然由金雀暗卫和斑狼团执行。
在斑狼团和金雀暗卫的包围下,七大家族的术道会议理应万无一失。所以谁也没有想到会事出突然,而且一下子就改变了大陆发展的走向。
这天早上,术道会的议事厅大门被推开,众金雀卫不由得大吃一惊。
只见大厅里一片狼藉,七大家主中的炎家主虚无青云、商家主尚承运、离家主贾丽坤、周家主周国雄、禹家主简武月、云家主云和在等人皆或翻倒在地,或趴在桌上,或者倚在桌边,气息皆无,已然长逝。
而炎家主则不知去向。现场勘验说明,六大家主死因不明,尤家主身负重伤,不知去向。
七大神王家族的六大家主莫名遇害,炎家家主失踪,这起影响深远的事件直接搅动着鸿蒙大陆各方势力,金雀暗卫和斑狼团闻风而动,大路上到处是血雨腥风。在上层的大变动中,下层的江湖势力也被牵连,或者直接深入其中。
…………
…………
这件事情的直接后果是,神王的力量遗存——七大家族从此消失,七大王国各自分离,七国争霸的战争此起彼伏,枳子城多次被不同势力攻占,蛮族卷土重来。
七国分立以后,首先是各个国家的新旧王室的斗争。为了取得统治的合法地位,各王国看守与来自枳子城的本国势力的代表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各派势力互相合纵连横,国家之间也互相支持。
现在大炎国的开国君主虚无诸臣,原本是枳子城的京城巡守兼大炎国看护官,在宣布七国分立的协议上签字以后,回到大炎国,废掉原国王虚有源,自立为王。
这一时间除了宫廷斗争、后宫斗争、联姻,还引发了国与国之间的斗争。
七大神王家族离去,但是依附于枳子城的残余势力,例如金雀卫、斑狼卫等,不甘心七国分立。他们自认为是鸿蒙世界神王秩序的最后代表,这些人为了重现枳子城的荣光,游走各王室、附庸国、保留地、恩赐地。
他们组建了顾问团、暗杀团、情报网,组建了军队、商队、镖局、垦屯军,甚至控制或者联合了一些具有正义感、历史责任感的门派。
有一段时间,他们控制了七大王国下面的附庸国、小岛和山林、商道,但是终归失败。这些势力是虽然是来自枳子城的依附力量,和七大神王家族的力量有着本质区别,但是他们的斗争过程可歌可泣。
在那个****的年代,蛮族的进攻带来了灾难,但是也重新促进了人类的联合。
并不是所有的蛮族,都参与到与人类的战争当中,特别是与人类有联系的蛮族,很多都遵守了当初的预定,甚至作为志愿兵加盟到抵抗蛮族的进攻中。
通过人蛮互助的方式,促进了人类与蛮族的融合,这也是普朗等人成立普及会,把人蛮同归于一族的社会基础。
能够制造工具并熟练使用工具的智慧生物统称为人族,这个理念在人族社会也慢慢得到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