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刘裕、何无忌等人以打猎为借口,率兵东向,朝京口而去,到达之后,立即在京口安营扎营。
刘牢之马不停蹄,连夜催兵向广陵进发,不意沿途麾下众将纷纷离去。当他到达新洲时,部众业已散尽,其身边只剩下了其子刘敬宣一人了。一代大晋的名将,此时已近穷途末路。牢之环顾四周,人马稀稀,不禁数声长叹。
“苍天不佑,我事难成!孩儿,你奔往山阳独自逃命去吧!”刘牢之颓然地环顾了一下四周,惨然向儿子说了一句,遂拔刀自刎于江边。
其子刘敬宣痛哭了一阵后,草草掩埋了父亲,策马投山阳而去。
三、反桓玄,刘裕率众兵
徐、兖刺史桓修得知刘寄奴驻军京口后,觉得刘寄奴有云龙人海的架势,对此很是不安。于是,桓修立即飞骑到京口,想办法笼络和驾驭刘裕。
“刘参军不辞而别,实令丞相挂怀。桓玄大丞相向来珍爱人才,他此次特令我前来,向刘参军禀告,参军你已经被召为中书参军!”一到京口,桓修急忙进帐向刘裕说道,过了一会,他又说道,“如今,永嘉太守卢循反心未死,他又派其麾下徐道复率军偷袭东阳,朝廷即日委派刘参军动身前往剿灭卢循。”
“身为武将,国家有难,刘寄奴当舍身沙场,杀贼保国!”刘裕慷慨答应道,“末将一定杀了卢循、徐道复,以使孙恩余党殆尽!”
说罢,刘裕立即引军前去平贼。桓修见刘裕听令,也兴高采烈地回京城建康复命去了。
数月之后,刘裕领兵杀退了徐道复军队,正率军回返京口,突然见何无忌策马前来。
“哦,何将军此来何干?是朝廷又有新的将令下来了?”刘裕慌忙迎上问道。
“并非如此,刘将军,大事不好了!”何无忌气喘吁吁地向刘裕报道,“据京城密报,桓玄真的已经决定篡位,他们说要将‘白痴皇帝’晋安帝废为平固王,并且不日就将迁都于浔阳,改国号为楚,建元永始。桓修因是桓玄的堂兄,因而,桓修也将人朝主政。”
“哈哈,上次刺史桓修前来让我就任徐、兖刺史的中书参军。我如约以往,去了桓府。这其实就是我们来京口时所计议大事的前一步实现了,而今,他们真的就要篡位,我们自然要行走下一步——伺机反桓了!”刘裕听罢说道。
“将军之意,设法除桓?”何无忌问。
“当时我曾说过,倘若桓玄不篡位,我们尚可暂投于桓玄麾下以窥测动向。我接受了他们徐、兖中书参军之职,这就是暂时投靠他了。而今,他们既然反相已出,我们当随桓修一同前往京都,接近桓贼,伺机杀了桓玄,取而代之!”
“将军高见!”何无忌敬佩地说道。
几日后,桓玄的亲信卞范之拟定了禅让诏书,逼迫晋安帝司马德宗照抄了一遍,宣布禅位给楚王桓玄。桓玄将逊位的司马德宗迁到浔阳,自己在姑孰继皇帝位,仍然定都建康,国号为楚,年号为永始。
接着,桓玄率众前往姑孰,登坛即位,改元为“永始”,但这个年号正是当年西汉大奸王莽当权时的不祥年号。这冥冥之中似乎已经预示桓玄政权的崩溃结局了。
桓玄下诏封安帝为平固王,将他软禁在浔阳。
于是,桓玄的大队仪仗从姑孰出发,开向建康皇宫。当日大风异常,所有的仪仗旗皆被吹折刮散。桓玄临登御座,大龙椅子也忽然散垮。
“这是何道理?”朝臣们见了,人人仓皇惊愕。
“陛下圣德深厚,地不能载,所以才有此异象!”才思敏捷的殷仲文见此,急忙说道。
桓玄听了这番话,立刻大悦。
晚上,桓玄宴请群臣,桓玄内殿中坐帐以黄金为檐饰,四张雕木金龙,羽盖流苏,极尽奢华。桓玄好排场,大开建康诸殿大门,重修宽广的驰道,兴造可容三千人坐的大辇,以两百人牵曳;他还爱好出外畋猎,令人制作了极其精巧的“徘徊舆”,机关众多,转动灵活。同时,桓玄还日夜笙歌,游宴无度,即使在为其兄服丧期间,也不废音乐。由于土木频兴,徭役繁重,督迫严促,致使百姓愁苦,纷纷思乱。
桓玄正式篡位后,刘裕随着桓修前往建康谒见新楚皇帝桓玄,桓玄满面春风,热情地接待了刘裕,并对刘裕慰劳备至。
“司徒王谧大人,朕看刘寄奴风骨非凡,乃当今的人杰。”在大殿上,一见刘裕进来,桓玄赶紧上前与之握手,笑容可掬地向司徒王谧说道。
“哈哈,刘将军文武双全,他乃是上天赐给陛下的镇国奇宝,是为陛下匡复新朝的栋梁之材啊!”司徒王谧急忙上前向桓玄献媚地笑道。
桓玄听后,更加高兴。此后,他对刘裕特别宠爱,每逢宴会,桓玄必召刘裕前来,殷切款待,并屡屡许诺为刘裕加官晋爵。
然而,有一天,桓玄宴请刘裕等贵宾时,其聪慧敏感的夫人刘氏躲在屏后多次窥探,见了刘裕后,她不禁大惊失色。
“妾见刘寄奴其人非同小可,其相貌奇伟,气度非凡,龙行虎步,日角中天,似有帝王之相,朝中无人可及,陛下对他不可不防啊——”待桓玄宴罢回宫时,桓玄刘氏夫人急切地向桓玄说道。
“对刘裕,朕也有同感。朕知其非等闲之辈,所以特别优待于他。他是明智君子,来日必会知恩图报,效忠于我朝!”桓玄回答夫人道。
“并非如此——此人器宇深沉,有帝王之相,岂能久居人下?陛下不如趁早除掉此人,以免养虎为患!”桓玄夫人摇摇头,认真地说。
“如今天下未稳,朕正要依靠此人之力荡平天下,等到关陇靖定之后,朕自当要卸磨杀驴,岂能容他长期发展下去?”桓玄漫不经心地说道。
“唉,恐怕到了那时,事态就来不及了!那时,陛下将悔之晚矣!”刘氏更着急地说,“妾虽无才,但总觉得陛下至少要立即削夺刘裕的兵权,以防不测。”
“皇后此言差矣!目下,天下未平,朕如不能广纳贤能,将不能据有这九五之位。为今之势,叫朕不得不容纳各类鸡鸣狗盗之徒以为自用。朕岂能投鼠忌器,害怕贤能?”桓玄叹息道。
“陛下非用他不可?”刘氏又问。
“唉,若论用人,刘裕应是朕首选之人,对于刘寄奴,朕还是要小心取用的,不能削其兵力以免他生疑。”桓玄听了夫人之言,遂摇了摇头,无奈地叹道,“况且,刘裕并非刘牢之,他初出茅庐,毫无根基,等他正式发达起来,尚需时日。皇后,请勿再言!”
“陛下以为刘裕是何其人也?”刘氏又问。
“刘裕其人,或是朕的镇国柱石,抑或是朕的掘墓先驱。是福是祸,当由上天决断,朕不可操之过急,倘若现在就削夺其兵权,恐怕大乱即至了。”桓玄又道,“朕不如让桓修将刘裕调往剿杀卢循的战场前线,这样便可趋利除弊!”
于是,不久,桓修将刘裕召到府中。
“刘将军已知,陛下对你很是器重,今日陛下国事繁重、日理万机,不能为你安置在京公务,我虽为陛下之兄,也将出京镇守丹徒,以防卢循余孽,刘将军能随我同往丹徒?”桓修开门见山地问刘裕,“东南有刘将军在,陛下和我即可高枕无忧了!”
“不然!”刘裕立即答道,“末将在桓刺史您的府中已有时日,多承教诲,本想此番随您同去,舍身报国,无奈前日因在剿匪战中,身负刀伤,今既复发,难以骑马,以至这次不能在将军马前效劳,十分遗憾!”
“哦,既然刘将军身有不适,只好在此静养几日。国家初兴,来日还指望刘将军大显身手呢!”桓修笑道,“我将起程,皇上即将委你以重任,刘将军在此等候皇上新的安排吧!我们就此告别!”
“麾下再送刺史大人——”刘裕上前说道。
“静候佳音!”桓修说罢上马,引众去了。
送走了桓修,刘裕急忙和何无忌等人一起乘船回到京口。在大营中,刘裕招来何无忌等亲信部族,加紧密谋,商谈讨伐桓玄逆贼的大事,并制定了详尽的讨贼计划。
“将军刘毅也是我北府兵的要员,现在身居沛州,实力雄厚,而且早有反桓之心。如今,何将军当立即拜见刘毅,试探其讨逆决心!”最后,刘裕对何无忌说。
于是,何无忌连夜赶到沛州,向刘毅陈述了刘裕等人匡复晋室之意。刘毅听完热泪盈眶,对此十分兴奋,并跃跃欲试。
“如今晋室倾颓,桓玄篡位,朝野人人共愤!我们数路人马,以顺讨逆,自然成功在即!”刘毅信心十足地说,接下来他又愁眉说道,“只是人马分散,军中得有一个主帅……统一号令三军。否则,我们就难以取胜啊!”“大将军,难道说您忘了‘草莽之中藏英雄’的道理吗?”何无忌赶紧说,“将军你可不能小视了天下俊杰啊!”
“哦,何将军你说的是刘裕将军?”刘毅接下来笑着说,“哦,据我所见,现在也只有刘裕是最合格的统帅了,更何况他也是我北府将领,只是不知他……”
“此事将军不必忧虑,我当回京口禀报,将军就此准备起兵事宜吧!”何无忌笑逐颜开地说,随即起身向刘毅道别南回。
回到京口,何无忌将刘毅的意思报告给了刘裕,刘裕听罢十分高兴,更加信心百倍。
“哈哈,何将军果然不虚此行!”刘裕夸奖何无忌道,接下来又说,“眼下时机已到,我们自然不可坐失良机。此外,青州主簿孟昶乃是当今的一位有识之士,他这次来京城公干,回返青州时,恰巧路过京口,我便与他谈到桓玄叛逆之事。我与他英雄所见略同,谈得十分投机。之后,当我问他,‘草泽之中有英雄崛起,你知是谁’时,他竟立即开怀大笑道,‘当今英雄,除了阁下还有何人?’于是,我将他视为知己,随即与他细谈了谋划起兵伐桓事宜,他也已欣然接受。”
“哦,这样很好!”何无忌拍手叫道,“孟昶他现在何处?”
“孟昶现在厅后等待与你相见呢!”刘裕笑逐颜开地说。
“天赐良机!将军的大事指日可待了!”何无忌听罢,异常高兴地说,接着回头,又惊喜地叫道,“哦,主簿大人他来了!”
说话间,孟昶正从后厅走出,与何无忌两人亲切会见。于是,三人又是一番热烈谈话。
“你们青州刺史桓弘是桓修的表弟,也是桓玄凶恶的爪牙,我弟刘道规如今在青州任中兵参军,孟昶贤弟这次回去,要即刻嘱令刘道规谋杀桓弘,以断桓玄逃往青州之路。”刘裕又赶紧向孟昶吩咐道。
孟昶应声去了。接着,刘裕站起身来又走到何无忌身边。
“豫州刺史刁逵也是桓玄的死党。今日事急,何将军请立马通知刘毅前往历阳,约请豫州参军诸葛长民斩杀豫州刺史刁逵!”刘裕向何无忌说,“诸葛兄弟也是我北府得力的将士!”
“刘将军,那京城内应的事……”何无忌起身,在临行前问刘裕。
“方才我已分头派人给建康城内的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人送信,叫他们立即准备起事,充做内应!”刘裕紧张地说道,“将军今日连夜赶回京口以后,我们就要立马设计刺杀桓修!另外,东莞人刘穆之也是位可靠的人物,他智勇双全,此次成功后,我将委托刘穆之代署内府事宜。”何无忌听罢,连连称是,遂与刘裕道别而去。
午夜,在京口刘裕大营中,刘裕等人正在议事,何无忌急风暴雨地进来找刘裕。
“哈哈,益州刺史毛璩不受桓玄的调令,已经传檄益州各地,号召起兵讨伐桓玄了!”何无忌大笑着向刘裕等人报道。
人们得知后,不禁大喜。
“哈哈,我们起兵号召全国反桓的时机已到!”刘裕最后向众人说道,“我要立即约见赶来汇报起兵事宜的刘毅。速请刘毅将军前来!”
于是,部众引刘毅进来。
“刘裕将军,我们首先应攻打何处?”刘毅来后,何无忌急切地问刘裕。
“挥军丹徒,杀了桓玄的亲将桓修,以桓修的首级祭我大军旌旗!”刘裕欣喜地说。
接着,刘裕和何无忌京口北固亭等人一起,召集了百名敢死义士,急匆匆地奔向丹徒。
到了丹徒,何无忌一马当先,驰人丹徒城门口,并且立即叩门呼叫。“门外何人清晨来此?”城门守卫急向城外的何无忌问道。
“奉大楚皇帝诏书,要面见桓修刺史大人!”何无忌大声地向城内人回答。
“哦,既然如此,就请大人进城!”守卫说罢,立即打开了城门。何无忌等人见城门大开,遂急风暴雨式地涌进了内城,旋即进人桓修刺史府衙。
“刺史大人,朝廷使臣已到,请速相迎——”何无忌下马一面冲进桓府,一面大叫。
“哦,有何大事?本刺史来此没有几日,没想到使臣竟随后又来了!”桓修闻言,毫无觉察,忙一面笑嘻嘻地回着话,一面出署相迎,并叫道,“敬请钦差去大堂讲话!”
眼见得桓修与何无忌两人相遇,桓修还未能再向何无忌问话,就被何无忌一刀杀死。紧接着,何无忌身后的上百勇士们也一齐冲上,大呼讨伐桓玄逆贼的口号。桓修部下被这突如其来的杀戮惊得不知所措,他们没有一人反抗,面面相觑了一会后就轰然溃散了。于是,何无忌占领了桓修刺史府,并派人通知刘裕。
刘裕带领大队人马进人桓府后,安抚了城中百姓,处理好桓修后事。然后任命东莞人刘穆之为内府主簿。此时,刘毅将军也已到来,刘裕派刘毅火速驰往广陵,命令孟昶和刘道规立即发兵起事响应。
孟昶和刘道规接令后,立即设计捕杀了桓弘,渡江向丹徒而来,欲与刘裕大军会合。
徐州司马刁弘闻听丹徒有变,慌忙引兵赶到城下探听虚实。
“你们是何方人马,为何来此?”刁军来到丹徒,见城楼上出现了人马,遂向城上叫喊了一阵。
“我们奉旨讨逆,除掉叛贼,现在贼首桓玄的头颅已经高挂在京城城楼之上了,你们无故纠众来此何干?”刘裕登在城头上厉声地向刁弘喝道,“莫非你们要图谋反叛?你们已不是大晋的臣民了吗?”
“晋皇帝何在?”刁弘策马在城下,抬头向城楼上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