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0600000358

第358章 北平笺谱

有关八十年代友谊商店及涉外古玩店文物是否可以外流特别说明:

查阅很多资料,火火终于可以回复了。

1、流向分布:

当时外流情况非常严重,外流高峰出现在八五年到九五年。根据境外中华文物统计委员会预估,这一时期,超过四十五万件,分别流向香江、东瀛、台岛这些地区;其次为欧洲及北美,大约九万件;另外还有两万到三万件,流向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

2、主流阵地:

文物外流的主要阵地并非友谊商店和国营涉外商店,而是从八五年之后各地方风起云涌建设起来的“地方工艺品店”,占这一时期外流数量的八成以上。

3、流出原因:

造成这波文物外流的根本原因是创汇——许多珍贵文物被当成工艺品出售。创汇光荣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也是八五年到九五年。

4、关于本文出现的八零年文物外流的情况说明

外汇券的首发,为八零年四月一日,当时对外汇的认可,尚未真正普及,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来内陆游玩、投资的境外人士并不多,因此,在八十年代刚开始的三年时间中,商铺售卖外流的情况并不明显,国内对这些国营商铺的管制,还是有相当的力度。

但到了八五年之后,创汇在国家经济体制中,越来越重要时,各个主管部门,都开始放松对“工艺品出口”的管制,也就造成1795变成一句空话的现象。

因此,本文的设定,八零年,不允许1795(乾隆六十年)之前的文物外流,文物管制相对较严格,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希望我的解释,139xxxx5311这位读者能满意。以上说明占了字数,只能以后慢慢补给大家了!)

………………

势家歇马评珍玩,冷客摊前问故书。

说的就是琉璃厂。

丁一忠走在卢灿身后,一抽一抽的,嘴角憋的难受。

无它,卢灿走在前面,一身的灰绿色棉军大衣,还有****帽,脚上是雨靴(琉璃厂一带还是泥土地,化雪之后有许多水洼),东看看西瞅瞅,如同刚进城的土豹子。

其实,他的这身装束,才是正常的,没见街上行人,都是这么穿的吗?只不过在丁一忠眼里反差太大而已。

这身衣服,还是为逛琉璃厂,特意找张泽宗借的呢。

卢灿对琉璃厂,可谓熟的不能再熟!今天专门到这里怀旧来了!

早在辽代,今天的京城就被定为陪都,当时称为燕京。

在燕京东门外有一个叫海王村的地方,那里寺庙林立,客商云集,曾是一个繁华去处,后来毁于辽宋金兵火。元明之际,皇家营建京城,在此设窑制琉璃瓦件,得名琉璃厂。

那时的琉璃厂,北起西河沿,南到臧家桥胡同,东自桐梓胡同,西至南北柳乡。偌大一块地界,烟火旺盛,生意兴隆。烧制的五色琉璃,不仅装饰了皇宫禁院,也成为寺观庙宇、贵官豪宅的点缀之物。

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诗赞道:“琉璃旧厂虎房西,月斧修成五色泥。遍插御花安凤口勿,绛绳扶上广寒梯。”

乾隆三十八年,四库全书开馆修纂,当时参与编纂的翰林学士们大都寄寓城南,“林塘意外幽,扪萝石蹬寒”的琉璃厂也成为文人雅士的游赏之地。

精明的书商们也奔走其间,于是,书市应运而生,并进而发展成为一个集图书、古玩、文具、书画于一街的文化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到光绪初年,琉璃厂中的书肆有二百余家,古玩、字画店五十余户,真可谓“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填街。”

当时的琉璃厂还吸引了一大批文人墨客,这里有孙承泽的孙公园、孔尚任的岸堂、李渔的芥子园、朱彝尊的古藤书屋、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等等。

不过,这种繁华盛景,今天看不到一丝一毫。街面上寥寥无几的行人,缩着脖子,笼着袖子,迈着步子,匆匆而过,也许……是天冷吧。

卢灿抬头四顾,这里和二十年后,差距太大。整个琉璃厂,老字号店铺并不多,超过四分之三的房屋,都是民居,而且是那种破烂的历经多年未曾修葺的老民居。

京城的冬天,风刮在脸上,像针扎一样,还循着裤腿、衣角的缝隙往怀里钻,太难受。

到了!前面就是。

是的,卢灿今天特意来看看三十年后号称“小故宫”的荣宝斋,看看它如今的样子!

房子两层,门面不大,红木门双开,白石条台阶三/级。门前有斗廊,斗廊的大红立柱已经开裂,漆皮剥落。斗廊两侧有六只马桩似乎在讲述它曾经的辉煌——这些马桩可都是当时栓马车的。嗯,这些拴马桩三十年后是没有的。

卢灿很好奇的是,清同治状元陆润庠所题写的匾额,究竟是真是假?

他斜着脑袋看了半天,匾额旁边的落款竟然是郭鼎堂?看来老匾额还是毁了,这是建国后郭老大新题写的字。

“看什么呢?”一个愣愣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年纪应该不大。

别惊讶,以卢灿的穿着,没被轰出去,素质不错了。卢灿也不以为意,京城人的服务意识,呵呵,三十年后依旧在扔筷子,现在更别要求太高。

他整整****帽,把两只帽耳翻上去,施施然迈步,跨过高高的木门坎。

荣宝斋是难得的开放式店铺,唯一的木柜台是收银台,其它都是摊摆和柜摆,陈列的商品以书籍、瓷器、玉器及杂项为主,与香江古玩店的差别不大。

进门右侧是会客区,一张八仙桌,一位老者坐在那里,似乎正在教授两位伙计维修古籍。这三人见卢灿进门,抬头看了眼,继续自己手中的活计,估计也没把卢灿当成顾客。

刚才问话的,是一位二十三四的年轻人,站在收银台边,正眼神不善的瞅着卢灿。

一楼拢共就这四人。二楼应该还有货品,因为卢灿没看到荣宝斋经营主项——字画。

“陆润痒的匾额呢?还在不在?”卢灿的手探进****帽中挠挠,棉布帽戴久了捂汗,头皮痒痒。

如果陆润痒的题匾还在的话,卢灿还真想买下来。嘿嘿,上辈子他和当时的荣宝斋总经理唐双禧也算是酒场朋友。买下来之后,也许未来还能用到呢?

“什么鹿痒痒的匾额?没有!”负责收银的年轻人,估计就没听说过,硬梆梆的回复。

一句鹿痒痒,听得卢灿想要扇他。

“大华,别瞎说,以后上课的时候认真点!”听见卢灿提到陆润痒,那老者站起身来,向卢灿走来,训斥那位伙计一句——作为店伙计竟然不知道店名的题写者,这说到哪都算是丑闻,更别说古玩圈。

老先生骂过伙计后,向卢灿拱拱手,“这位先生,我们店的年轻人,都还是学徒,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青袍长衫,一看其风范,就是民/国年间常在古玩铺打滚的主。

卢灿连忙回礼,笑道,“没事,我就问问,老掌柜放心,这事不会有人知道。”

卢灿的回话,让老者面色好很多,他手臂伸展,“当不得掌柜的,现在没这称呼了,就是帮忙掌掌眼,带带学徒。先生自己看?还是我帮你介绍介绍?”

老先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询问对方懂行还是不懂行。

清末民/国时,这些古董铺有两种服务:一种是顾客自认眼力不错,可自选,店铺不负责真伪,买到赝品自认倒霉;另一种是掌柜的或者伙计介绍,他会仔细询问你购买这物品干嘛用?这时,除非是生客,否则不会卖给客人赝品,尤其是做礼品的,更不会有赝品,那是砸招牌的事情,弄不好会惹官司的。

“老先生,您忙您的,我自己看看,眼力不好就当是交了学费。”卢灿拱手致谢。

卢灿这话,让这位老先生刮目相看。

懂行啊,老者打量卢灿一番,看他唇红齿白眼睛微蓝,笑眯眯的神色,站立之间颇有风范,心头嘀咕一句,看来是那位大家的后人,出来见世面的。

也不勉强,伸手示意卢灿自便。

卢灿没着急看柜台,而是先看中岛的书摊。

这摊位其实是两张钢丝床拼合,搭上木板,这种摊位很适合移动,估计平时是摆放在门口拴马桩附近,今天天冷,没出摊而已。

果然有好东西!

卢灿第一眼便看到两函书,顿时移不开了。

两套书匣制式一模一样,瓷青(青花蓝)纸硬皮套函,约莫六公分厚度,左侧骨质双锁扣。扇左上方贴有长型书签,一本是《北平笺谱》,另一本是《京城笺谱》。

笺,大家都知道,印有诗画的信纸,比较知名的有唐代的“薛涛笺”。

笺谱,就是将各种精美的笺纸合辑成册。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它既是文房用品,同时也可以归纳到书籍一类。历史上最知名的笺纸莫过于“薛涛笺”,最知名的笺谱,则是《萝轩变古笺谱》。

《萝轩变古笺谱》是明代天启六年吴发祥刻印,上下两册,堪称我国古代拱花木刻彩印笺谱之首,是中国早期木版彩印的绝世精品,存世一套,藏于上博。

说起这套笺谱的珍贵,还有个小故事。

1963年,嘉兴古旧书店的臧松年收购到明刻《萝轩变古笺谱》,以70元人民币成交。为确定是否为真品,将这份珍贵的文书,送往上博鉴定。

上博的徐森玉馆长,已经八十有二,见到这宝贝,死活不放!

可人家是来鉴定的,你上博留着,这说不过去啊!

为了将这宝贝留在上博,徐老早晨六点钟就去沪市宣传部部长石西民家堵门。领导被逼得没办法,不得不跨省协商。

上博以金农隶书轴、项圣谟梅花轴、钱载兰花图轴、郑板桥竹石轴、郑板桥行书轴、文征明山水、李鳝焦石图轴、吴昌硕水墨水仙石轴、吴昌硕行书屏、吴昌硕岁朝清供、吴昌硕七言石鼓联、吴昌硕墨荷、蒲华梅花轴等,外加八百人民币,换来了这部《萝轩变古笺谱》。

卢灿眼前的这两本,自然不是《萝轩》,可是,这两含笺谱,同样在中国笺谱发展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左侧的《北平笺谱》。

它的编撰者为鲁迅和郑振铎!

卢灿伸手准备拿书,快触摸到书籍时,又赶紧缩回来,从军大衣的口袋中,掏出一副白手套,戴上后,才小心翼翼的抠开《北平笺谱》的骨扣!

函套打开,露出同样祠青纸书衣。

《北平笺谱》封面题签者为鲁迅好友沈兼士,书体为行草,加盖“沈兼士”白文印。

扉页由沈兼士之兄也是鲁迅好友的沈尹默题写,书体为行楷,书为三行:“鲁迅西谛编,北平笺谱,尹默”,名下加盖“沈尹默印”白文印。

顺便说一句,沈尹默、沈兼士还有一位兄长沈士远,都是民/国时期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文学家,有“北大三沈”的美誉。

卢灿的一举一动,都落在一楼的那位老者眼中,见他竟然能从兜中掏出白手套,眼中亮光一闪,嘴角微笑,似乎想到什么。

笑容有些怪异。

同类推荐
  • 青涩校园之篮球冤家

    青涩校园之篮球冤家

    一段青涩的初恋,让一个在篮球方面拥有极高天份的天才高中生从此堕落,之后再次苏醒又继续奋斗的故事。两个曾经要好少男少女成为了渐行渐远的冤家!经过磨砺又重归于好!是朋友?是恋人?这是怎样的一个青春校园呢?
  • 术武太虚

    术武太虚

    不是哥不能称霸天下,而是,那么累干啥?!
  • 我和宠物们的日常生活

    我和宠物们的日常生活

    “喂,铲猫屎的!快起床,本大人饿了!”“唔...不是给你买了自动喂食机了么...自己去吃..”“嗯....怎么说呢,里面的存货已经被本大人吃光了。”“什么!!我可是在里面放了三天的量啊,你一次就给吃完了啊!你是只猫啊!不是猪啊喂!!”这就是一个宠物店老板和他的宠物的日常故事,故事才刚刚开始哦~~新书《我家有个宠物园》正在更新中~
  • 红门传奇

    红门传奇

    一门三将军,满门皆忠烈!王军是根红苗正的红门子弟,本打算躺在先人的功劳簿上纨绔一生。但是命运似乎在与他为敌!本书暂停更新,请关注老李上架作品《最狂门徒》
  • 爷爷 父亲和我们

    爷爷 父亲和我们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从小就喜欢写作,由于工作的关系,好久没写作了,但还是不忘经常看书,闲下来了,就写了一些东西,想与大家分享,希望你们会喜欢。
热门推荐
  • 恶魔少爷恋上复仇千金

    恶魔少爷恋上复仇千金

    原名:【邪魅殿下恋上复仇千金】,作者/冰晶月“越在乎你,越陷越深。”——紫筱暖“世界之大只要你一人。”——玖时莛“薰衣草的花语是等待爱情,而我等到了你。”——紫安然“我错过薰衣草花开的季节,不能再错过你。”——玖时澈
  • 重生之焰焰果实

    重生之焰焰果实

    一个少年无意中得到了焰焰果实,因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焰焰果实,导致欲火焚身,灰飞烟灭,只剩下最后的一丝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叫武灵大陆里,在这一路上,他将会站在这个大陆上的顶峰。。。
  • 大威德陀罗尼经

    大威德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后爹的单身生活

    后爹的单身生活

    卓明勋跟叶子意外的发生了网恋,他们第一次见面,第一次逛街,他都被这个南方的小女人深深的吸引着,吞噬着。李所长自从被卓明阳拉下马之后便与牛胖子私下干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叶子终于成功回到明勋身边,两人幸福的婚姻生活终于开始了,可是造化弄人……
  • 穿越之情定御膳房

    穿越之情定御膳房

    她一朝之间被赶出尹家,又在一瞬之间穿越时空,成为尹玥萱的她拥有了片刻家的温暖,却又遭横不幸,被送入皇宫。在御膳房遇到他,便缘定于此!他本是太子却遭人偷龙转凤,沦为御厨总管。为了她,他甘愿放弃帝位,只愿与她双宿双飞,自由自在!他,是御膳房总管,遇到她,他的世界似乎开始了改变。他说,只有他才可以保护她。于是——他做到了,但——却成为了他们的永别。而他,为了她不惜一切,定要寻到她,守在她身边。身世、谜团、爱情究竟会如何发展?
  • 玄天手机

    玄天手机

    一场阴谋之下,落魄公子古月得到穿越者改装的超级手机,一条前人已定好的修炼之路,让古月开始一场精彩旅程,带领家族逐渐崛起。
  • 最强不朽

    最强不朽

    顺可为仙为神,逆则为魔为妖,为神者可创生死,可入阴阳,可定乾坤,为逆者,则入轮回,不受供奉,一世为妖,世世为妖,一世为魔,代代为魔,受千世痛苦,万世煎熬,猪狗不如!本已死去的少年,却重生在异世界,在这里强者为尊,在这里弱者为凌,在这里万国争霸,在这里诸神为天,在这里,在这苍茫大地…他是顺天为神,还是唯逆而生,成就不朽…——————————等级区分:灵者,灵士,灵师,灵尊,灵王,灵帝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从前有簿悟空传

    从前有簿悟空传

    “如果生命的最后一刻能重新找回失落的一切,那么一切都值得。”“别怪师傅,好吗?”他举起金箍棒高高纵起,向西方的苍穹。“为了我的名字!”————悟空传同人
  • 承天侠踪录

    承天侠踪录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祸起安史之乱,盛唐荣光不再,乱世江湖道义难寻,侠义难存。冥冥之中,不曾露面的势力左右着天下兴亡,维持着江湖侠义。你死我活的武林纷争,千转百回的儿女情长。稚嫩的肩膀,能否担负起父辈的传承,又能否坚持追寻不息的侠踪,一切都是命数,生于乱世,活着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山河依旧,侠踪未停,始终会有人坚守的江湖,注定不会归尘,无论谁入主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