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0600000212

第212章 封窑点火

卢灿一大早就赶到润馨瓷厂。

按照温季宸他们规划的程序,今天要祭窑神,封窑门,点火。

点火的同时,起狮,踏椿,采青,落牌。

到日上三杆时,电窑落成典礼又将接上来。

总之,今天会很忙很忙!

抵达窑场时,门口竖着十六根高高的木桩,最高一根已经接近窑场大门的顶端,离地足有四米高。

门牌楼顶端,润馨瓷厂四个大字牌匾已经挂好,上面蒙着一层红纱,被一红球束住。

今天,陈济棠所带领的醒狮队,将从这十六根木桩,逐一而上,此过程称之为踏椿。到达顶端时,他们还需要表演一番,然后用狮子嘴叼起红球,此为采青。

红球落下,牌匾露出,这才算完成挂牌仪式。

卢灿到来时,醒狮队已经在走场(类似于彩排),见到这位年轻而任性的公子哥们,纷纷点头,不过态度有些奇怪,还有两位在低头窃窃私语,时不时的指指点点。

卢灿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随着两次大批量运回中华文物,卢灿在香江也算是有名的公子哥们。有媒体就把他想要在香江建设瓷厂的事情,挖了出来。

香江建立瓷窑厂?破天荒第一次啊!

昨晚无线和丽的两家电视台都报道这件事,无线甚至还邀请两位所谓的专家,从地质土壤的酸碱性开始分析,在栏目中嘚啵嘚啵一通,最后得出结论是两个字:胡闹!

老爷子昨晚气得不轻,当场就想给邵一福打电话臭骂一通,被卢灿拦下来。

这才有那些醒狮队成员嘀嘀咕咕这幅摸样。

“赶紧忙活自己的事情去!围着干嘛?”一声爆喝,那些队员立即一哄而散。

说话之人身体并不壮,但手臂粗长,五十多岁,长胡子,笑容满面的向卢灿伸手,“卢少,别和那些蛮子一般见识。您的瓷厂,一定能财源广进,大利四方!”

“谢陈老吉言!”

这点小议论,卢灿才不会放在心上,晃了晃他的手臂,“今天要辛苦陈老。”

“这点卢少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不会砸招牌的!”

走进窑场后,温季宸愤愤不平,“这帮白眼狼!”

“今天你应该很忙吧,还有精力管这事?不用陪我,忙你自己的去。”卢灿笑着将他赶走,自己走向柴窑这侧。

梅花窑所在大棚两侧,蒋、成两位师傅,正在往上面各挂一面巨大的飞虎旗,下面韦森特等一帮法国佬。法国利摩日烧窑,哪有这么热闹?都在看稀奇呢。

这是镇窑旗,据说是唐英督管景德镇窑口时首创。

唐英之前景德镇的督窑官为年希尧(年羹尧的哥哥),世称“年窑”。乾隆继位后罢掇年希尧,不久后,年希尧病逝。恰巧这一年乾隆任命唐英担任年希尧当年的职位,年希尧的去世让唐英心有阴影,他特意去赣省的龙虎山,请来一面飞虎旗壮胆,对外借口是镇窑。

窑户不懂里面的弯弯绕,有样学样,飞虎旗镇窑便流传下来。

“韦森特,两位老师傅呢?”卢灿拍拍正仰着脖子的韦森特。

“哦,上帝,这仪式很有意思,我越来越喜欢这种交流。”韦森特回头见卢灿,笑容满面连声感慨,好在他还没忘记卢灿的问话,指了指柴窑,“两位老师傅,还在检查匣钵呢。”

八十年代,欧洲国家中,对东方人最有好感的就是法国人,所以这帮人来香江,感觉不适应的基本没有。前两天没事的时候,他们还拉着蒋、成二人,去市里面瞎逛,这次柴窑试烧就从电窑那边抽调四个工人帮忙,大家相处的还不错,让卢灿和温季宸放心不少。

见卢灿转身要走,韦森特连忙拉住他,话语中有点腼腆,“原本我不该说的,这里的环境不错,可是……维文先生,我们的家属将在一个月后抵达,不能让她们也住在这边吧?交通实在是不方便。”

卢灿笑笑,拍拍他的肩膀,“你很诚实,没什么不该说的。”

“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你们的家属被安置在油塘,你们每天上下班坐半个小时的轮渡就可以,这不算远吧。当然,如果遇到特别情况,譬如暴雨或者台风,你们需要住在宿舍,这条要求必须遵守,没有问题吧。”

“对了,如果她们愿意工作,工作也预留好了,一部分在瓷厂帮工,一部分可以去我家的玉器厂,还有一种选择是进入我有部分股权的制衣厂。”

“这事,你可以和温季宸温经理商议。好好干,韦森特先生,期待你们能奉献出精彩的作品!”

“OK!我们不会让你的投资白费!”

听他的话,卢灿打了个趔趄,原来他们昨晚也看了电视节目。

梅花窑的正门窑口,门楣上贴着用黄裱纸书写的“风火仙师”四个大字,两旁贴上一副“风助火力”和“火借风威”的对联。

长长的条案桌,紧贴通道右侧,上面摆放着已经准备好的黑猪头、黑羊头还有黑鱼这三色贡品,桌上靠墙摆放着一幅桂生师傅手绘的窑神像。

明清时期,南方两大窑口,景德镇和德化窑,祭拜的窑神各不相同。景德镇窑口祭拜窑神童宾,而德化窑口祭拜的是玄女。

润馨瓷厂的柴窑把桩师傅是桂生,出身于景德镇,因此,今天封窑点火之前,祭拜的是童宾,童宾的神位称号是“广利窑神。”

温季宸根本不懂,一切都是桂生师傅和电窑那边的陈师傅,两人主导的。

说起陈师傅陈礼,就是运通瓷厂看大门的那位,卢灿当初还真看走眼,这位肚中有真货!他来到窑场不过五天,就立下一大功。

陈老师傅湘南醴陵窑口出身,这次能回香江,重新见到柴窑,尤其是熟悉的梅花窑,兴奋异常,和桂生师傅两人聊得挺不错的。

景德镇以馒头窑居多,可醴陵盛行梅花窑和奶/头窑,陈礼老爷子当即与桂生商议(他以为是桂生砌的窑口),在其内部加三道高两尺的引火墙。

温季宸哪敢做主改窑洞造型?不得已,卢灿中途又来一次,不得不佩服老师傅的经验。

这里得从馒头窑与梅花窑的异同说起。

馒头窑是直筒窑,只有一条火道,局部窑温很高,在窑口位置,最高时能达到1500度,烧窑时,温度从窑口到窑深,逐渐递减,因此景德镇的窑口中,高温瓷全部会集中在窑口部位,低温瓷集中在窑深。

而自己建的梅花窑,两条火道,呈十字交叉型,窑温稳定,集中在1200度到1300度之间,不容易起窑变,更容易掌控,但缺点是高温瓷肯定难以烧制。

卢灿原本计划高温瓷放在电窑烧制,哪知道陈礼老爷子见到柴窑后,直嚷嚷只要改建改建,就可以烧高温瓷。

他的建议是在三个送柴口附近建三条引火道,所谓引火道,其实就是在火道中间砌一堵中线墙,这样在烧窑时,火道变窄,火苗和高温气流涌动更猛烈,梅花窑的火道交叉口,就能形成局部高温,能烧制高温瓷。

这就是老窑工的经验,可不是卢灿所能摸索出来的。

卢灿走进窑洞时,桂生和陈礼两位师傅正在做最后一次匣钵检查,看看有没有放稳、瓷坯有没有过于贴近匣壁,位置分部的是否合理等等。

这些匣钵是用来盛放已经上釉的瓷坯的。

因为是第一次烧制,这次匣钵中基本都是统一型制的标准器。

为什么这么干?因为要用这些标准器,来测试窑内各处的温度高低,以及窑内不同位置烧制瓷器的变化效果。

检查完毕,卢灿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时间将到八点,“桂师傅,准备请窑神吧。”

原计划十点钟点火,请完窑神还需要留点时间砌窑门,因此时间有点赶。

三人走出窑炉,嚯,这么多人来看热闹,整个窑场,聚集了众多岭上岭下看热闹的人。

卢灿扫了一眼,岭上十二老来了七位,温家老爹在陪同,郑胖子陪同的是林嘉义和罗查理。胖瘦二头陀和罗大伟也到了,他们身边分别站着一位长者,许家耀的父亲许国伟、许佳闻的父亲许权盛,他们正陪着卢嘉锡说话呢。

岭上的张国怡夫妇、谭卫东、陈录生都赶过来帮忙接待。温季宸更像传花般在人群中穿梭,今天,是他在调景岭最风光的时刻。

温嘉铭正指挥一帮安保人员,将桌椅之类的往外抬,不停的招呼来人就坐。田乐群和孙瑞欣则带着一帮女人,给各个桌子上茶点、端水送杯。

弄得还真有些像南方的

“灿哥,我来了!”卢灿的后背被人轻擂一拳,不用说,是温碧玉这丫头。

卢灿伸手往后一捞,将这小丫头的肩膀搂住,“你个小懒虫,没看见群姐和阿欣在忙吗?”

一回头,又发现陈羽莲带着两个无线的明星美女站在不远处,笑嘻嘻看着温碧玉。

出糗了!卢灿连忙松手,温碧玉也是脸色通红,低头甩胳膊赶紧跑到陈羽莲身边,不知说些什么。

那两位来瞧热闹的明星,卢灿还真的认出一位,卷发,稍显稚嫩的钟美眉。陈羽莲与钟美眉的认识,是因为周闰发,难道发哥现在就和陈羽莲有关系?

卢灿摇摇头,不去想这些不着调的事情,他作为窑主,稍后需要喊窑神。

负责主祭的是把桩师傅,桂生师傅;喊窑神的必须是窑主,卢灿本人;主持串词的是二把头,陈礼师傅,负责放鞭炮的必须是督窑官,今天担任这一任务的是窑厂经理温季宸;负责摆放供桌贡品的是火手,蒋、成两位师傅……

总之,祭祀过程中,所有环节必须是与窑场有亲密关系的人,外人一律不能插手。

说来也奇怪,内陆这二三十年,牛鬼蛇神打倒一片,但祭窑神,在景德镇从未被禁止。

八点四十,祭窑神正式开始。

蒋、成两人抬供桌、安置窑神像,桂生师傅斟酒,点红烛,燃檀香。

陈礼师傅站在旁边高喊“吉时到!”

卢灿站在梅花窑的最前方,扯着脖子高喊“有…请…窑…神…”

喊声刚落,桂生师傅率领一帮参与烧窑的工人,跪在地上,他开始念祭文……

等他的祭文念完,并焚烧干净,陈礼师傅还需要再喊一遍“窑神到!礼!”

温季宸此时可以点封窑鞭!噼噼啪啪声中,开始封窑!

窑场大门口,锣鼓声大作,陈济棠的醒狮队,踏上第一根椿!

润馨瓷厂,正式挂牌!

它究竟是一场闹剧,还是香江新产业开创性的起点?谁也不知道!

当晚,无线电视台新闻栏目主持人如是说!

同类推荐
  • 秘密关系

    秘密关系

    我和她的关系行走在危险边缘,一次次秘密差点曝光,却又在千钧一发之际,总能逃过一劫。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丈夫一次又一次的秘密跟踪,女友一次又一次的刨根问底。我和她的事情终于曝光在所有人的面前。随之而来的,便是一场狂风暴雨……暴风雨停息过后,留下的是累累伤痕,还是彩虹?在寒冷的深夜街头,再度重逢却已物是人非……
  • 江湖记

    江湖记

    我叫陈晓东,第一次犯罪是在我9岁时,进了少年劳教所。第二次犯罪是在我出劳教所的第一天。打死一个人。现在是我第几次进监狱,我已经记不太清楚了。现在我28岁了,可以说是我最后的青春,这一年,老K死了。算是不惑之年了,如果时间在往前20年,我想我的人生还是这样,父母,成长环境不改变,我的命运就不会改变,如果你问我,如果你可以出去(监狱),你还会犯罪吗?我会告诉你:如果你是在教我向善,我的善心已经丢在20年前,去告诉那时的我吧。世上有些事,可以选择,我,早已被选择。有些事不能选择,那是老K告诉我的,所以命运在我的字典里,只是扼住自己的咽喉。
  • 武侠明星之系统

    武侠明星之系统

    萧峰带着系统穿越到2006年,刚好遇到胡歌车祸,于是原本老天重伤胡歌却被萧峰救下,导致轻伤,胡歌为了感激萧峰,带他踏进了娱乐圈,从此一代大侠的故事开始了…
  • 校园之终极兵王

    校园之终极兵王

    第一兵王回归学校成为浩海高中的插班生。展开一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携各路红颜笑看风云的都市传奇!
  • 梦的渡口

    梦的渡口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如果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快要死了此时回头再看这一生感悟是什么
热门推荐
  • 温柔王子霸道校草我该怎么办

    温柔王子霸道校草我该怎么办

    女主闺蜜害自己车祸,之后被死神选中,签下契约,喝下药水,摇身一边富豪之女,和闺蜜,男友的分别也她痛心不已。之后的剧情请大家自己看啦!么么哒,希望有人支持!
  • EXO之唯爱最后的离开

    EXO之唯爱最后的离开

    作者我虽然是海浪喜欢韬韬,但,男主由你们投票选择,作者绝不偏心,加我QQ3194108546
  • 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听教育学家讲故事:成就天才的不朽神话

    本书避免了那些教育方面的枯燥理论和无味说教,以简短生动的名人故事现身说法,以精辟实用的哲理感悟启迪心灵,以经典深刻的教育名言表达观点,把家庭教育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摆在读者的面前。从而为天下父母尤其是年轻的父母解答了种种教育困惑,为孩子的成才提供了颇具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从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起,先天条件就已经成为定局,唯一可以改变的是对孩子后天的培养。因此,孩子能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关键看家长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因为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孩子是否可以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能,是否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从而成为某个领域甚至是多个领域的卓越人物。
  • 妖娆王妃是特工

    妖娆王妃是特工

    她是21世纪的冷血特工,因一次意外来到一个不知名的王朝,穿越成了一个丞相府大小姐。三年后,她是天音宫宫主,与他的一面之缘,连起了那根红线。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典籍,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亦非一人所写。《山海经》传世版本共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矿物、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在内的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价值。本书是《山海经》的白话文全译本,且对生僻字词、名物有适当的注释。此外,还配有大量古本《山海经》中所绘的插图。
  • 武帝邪皇

    武帝邪皇

    神魔大战之后,神魔大陆,这里最多的不是人类而是无边无际的魔兽。极品宅男穿越后,没有高贵的血统,没有极品功法,没有极品导师。有的只是那神秘的空间血狱......
  • 校花是女友

    校花是女友

    男友跟宿敌私奔?这让夏音弦好头疼。做了几千年的凤凰还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妹妹要去音乐比赛相亲?你做了几千年单身dog瞎凑什么热闹!----------------【原创玄幻小说,作者为新人,多多包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淘气皇后慢点跑

    淘气皇后慢点跑

    她,是E时代的死神级杀手,意外穿越到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时代,而他,是一代皇帝,他和她之间的爱恋,在遭遇重重伤害后,她,踏上了复仇之路。他说:”妍儿,我愿意江山为聘娶你,你嫁我可好。。。。。。。。。。。。。。
  • Stories of a Western Town

    Stories of a Western T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