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1200000056

第56章 轻搂佳人,鼻绕幽香

试探?收买?风锦摇了摇头,独孤伽罗贵为皇后,对宛妃自然是不待见的,但要说有什么怪想法,想来应该不至于。这皇帝的女人多了,少了一个宛妃,只会招来更多更致命的美娇娘。所以,对于宁王府的尴尬位置来说,是不可能得罪她这位皇后及后面的大司马的。那……,呵,看来自己真是声名在外,连皇后娘娘也想见上一见了。

“既然皇后娘娘对我有兴趣,那本姑娘自己也得大方讨回赏了。”

“怕这也是皇上的意思了。”

嗯?皇上的意思?那上次她入宫,为何不曾让她拜见皇后娘娘呢?那……

“你是说,与我们此次出门有关?”

宁玉轻握住风锦的手,“想来,十有八九。”

对,只要这样,心便能得安宁平静,世间再多纷扰,也无法拔乱心中坚定的那根弦。风锦回握住宁玉的手,轻蹭着自己的脸庞,“我有感觉,这次我一定能讨得个‘大赏’回来。”

“是,只要你出手,一定没问题。”

清风一笑浮云散,世间由来凡事多,唉,记得一世愁,不如记取一刻欢。宁玉忽然觉得自己依然不如风锦,之前是,现在是,希望未来他也能够真正的变强,做一个内心强大的男人保护好她。

“当然,我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微曲身,脚尖轻轻一点,借着宁玉的腕力,风锦一个侧翻转,衣袂飘舞,裙带飞扬,整个人便坐到了宁玉左侧位置。顺手接过宁玉递来的茶点,咬一下,满口余香。

俏皮地眨了眨眼,“那你明日让宁虎联系他们,看看锦泰楼和云法道姑几时商议事宜,我去旁听旁听。”

宁玉轻搂佳人,鼻绕幽香,想来人世间最美之事,便是此刻感觉了吧?她,这是要开始与别人‘打照面’了?也好,让全天下都知道他宁玉有这么一位准王妃,是他做梦都恨不得的事情。哈,看来这独孤皇后还是不错的,一下子便送给他如此重的礼物。

“想来明晚之前,程茂才定会差人传话,我们等着便是。”

风锦拍拍手,坐正身子,理理衣裳,“那走吧,去看看王爷王妃歇息了没。这几天渐冷,得多注意一下他们的身子才好。”

宁玉点点头,两人一起慢慢走着,说说下面要处理的一些事情,聊聊府里的新鲜话题,以及下来的种种问题……

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做到随心所欲,一伸手便拥有一切。也许在旁人眼中,风锦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卑贱丫环绝对是天不开眼、造物弄人的产物。要不怎么解释,她能够得到宁玉的心?在宁王府呼风唤雨,在皇帝面前不卑不亢,就那一身功夫,还有那啥卦术;以及那些奇思妙想出来的各种美食方子是怎么得来的?

是啊,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就如之前两年被心魔纠缠的自己,到现在已然能够云淡风清看待世事变幻。就似这双手,那怕这几年来一直油浸膏抹,依然改变不了骨节明显,伤痕印迹。从来她就不是身娇肉贵之人,做活,练武,从痛哭到习惯,到麻木,至淡然……

同类推荐
  • 嫡女风华:宠妾不归路

    嫡女风华:宠妾不归路

    她本是丞相府中最得宠的嫡女,却在一夕之间被指认是罪该当诛的前朝公主。转瞬间,亲人叛离,无人可及。她被推上了断头台,命悬一线。可是再次醒来,她却成了权臣家中最为卑微的小妾,就连棠下的鹦鹉,都不正眼看她。而那位权倾朝野的夫君大人却只是淡淡的,看着她步步为营。凤凰涅槃,还当于飞!后宅中的勾心斗角,朝堂上的尔虞我诈。她渐渐察觉,他待她,却为不同。而当新皇信手翻开旧事,借她之命,妄图伤他分毫时。他却安然立于她身前,只道了一句:权臣公主,罪人之和,岂不甚美?
  • 回首是你

    回首是你

    她穿越而来遇上他——轩辕绝,是劫!只因他杀她全家,毁她清白,伤了她的心,令她坠入绝望的深渊!而遇上他——轩辕尘!是救赎,还是更深的沦陷,他又是否是她这一世的归宿……然日后,她复仇归来,看着他,缓声道:“即然你未娶,我未嫁,娶我可好!”说出这句话,只因她欠他太多。却没想到,他竟是五年前,她埋在心底最深处的那个人……然,一切的一切终将成为一世的为爱痴狂,当千年的呼唤与他那痴诉的语气渐渐重合后,她才发现,他终究是她的夫君,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一直都在,她也一直都在……前世的缘,今生的劫,唯有你我可解……
  • 独宠娇妻:魔王宠妻忙

    独宠娇妻:魔王宠妻忙

    叶栀音,现代逗比女青年,不知道自己怎么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反正有人疼,吃喝不愁,没事还能搞搞恶作剧,何乐不为。只想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过个快意人生,没有现代压力赚钱买房养家,打发此生,老天却偏偏不让,叶栀音说很想哭。
  • 《魅人逗舍》

    《魅人逗舍》

    ..............................................................
  • 蛇妃带蛋跑

    蛇妃带蛋跑

    囧囧无敌!她摔茅坑穿越了,而且还穿成了一条小银蛇!她的主人?一个拥有天颜,却也有怪癖的王爷,他喜欢玩巫术,蛊术不止,还收藏了满屋子的骷髅头!反正就是一怪人!何止如此,他居然要搞人蛇配!把她当生蛋的工具啊?做夺权的棋子啊?混蛋!我不是小绵羊,更不是古代那些傻女人,所以要反抗!
热门推荐
  • 谁人曾知晓

    谁人曾知晓

    传说上古之神在混沌中死去,死前将自己的身躯爆炸,开创了时间和空间。而他四散的肢体化作了宇宙星云,而他的心脏化作了四种神秘的物质….随后称之为造物者的四个泰坦们用这种神秘的物质创造了一个个又一个星球。几百万年过去了,造物者之一开始厌烦这种造物生活,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星球,却很少有生命诞生。他开始思考开始厌恶开始堕落,随后他与其他三位泰坦开战。他们争斗了几万年,最终堕落泰坦陨落,而其他三位泰坦也命不久矣。他们用四种神秘的物质与堕落泰坦的身体创造了一颗最美的星球——艾拉斯,并化身三颗月亮守护这颗星球。
  • 摸金传人1:明陵疑冢

    摸金传人1:明陵疑冢

    陶城朱家是延续了三百年的摸金世家,却因父母早亡在朱笑东这里断了传承,直到朱笑东被骗进明陵疑冢,被推下白骨累累的万人坑。 暗无天日的万人尸坑鬼影幢幢,大战人面蜘蛛九死一生,机关重重的百年皇陵、惊险刺激的古墓穴探险有效激活了流淌在朱笑东骨子里摸金传人的血脉传承,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大漠探险九死一生,揭开尘封千年谜团,寻得楼兰古城,揭晓香妃谜案。千里奔赴大清祖穴长白山,苦战守墓部族历尽艰辛获取龙珠,破解流传了三百年的秘辛。
  • 莽荒圣君

    莽荒圣君

    在这片浩瀚无际的大地上,一直流传有关圣者的传说。这里种族林立,强者一念之间乱天动地,一怒之间流血漂橹。群雄并起,诸王争霸,且看一个巫族少年从大荒走出,书写血与火的帝王史诗。机关算尽,以百族之骨为引,以自身为炉。融巫祖精血,聚十二都天神煞阵,证得九天圣君。翻云覆雨,掌御天下,一场繁华,却是冠盖遮哀伤。
  • 忆流砂:傲立九天

    忆流砂:傲立九天

    她,A大中医药系博士后,摄魂勾魄的绝世姿容,颠倒了众生;她,深藏不露,一身精湛顶尖的轻功,使她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当迷雾逐渐消散,隐藏着的,究竟是什么?!而他,黑夜之皇,暗影之帝,冥冥之中,却与她有着微妙的牵绊……十四岁的那个夜晚,你的眸子,如天上繁星般闪烁。忆我流砂,且看她如何傲立九天!
  • 火影之造梦西游系统

    火影之造梦西游系统

    被电死后穿越到火影?有了造梦西游系统可以在火影世界称霸,火影?不需要,要的只是实力,称号?也不需要,那些虚的东西有什么用,要的是实力。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他会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事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 浮生之灼灼桃夭

    浮生之灼灼桃夭

    这世间有爱情吗?如果有,它是什么?是交换?是霸占?是博弈?还是妥协?尤其对一个一无所有的单亲妈妈而言,她就没资格谈爱情谈梦想!果真是这样吗?凌之,离异,没工作,没钱,女儿的梦想,她爱的人的欲望,好朋友经历的生离死别......都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一一呈现。现实让她看清生活的真相,何去何从?其实,生活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感悟,你必须具有人生智慧,必须见招拆招,或许,你要的东西就在前方不远处等你......让我们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深情的活着吧。
  • 不多不少

    不多不少

    程小雨的爱情是否让你感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程小雨的爱情故事吧!青春的年纪,留给我们的更多是爱情的回忆。和程小雨一样我们也有我们刻骨铭心,不管结局怎样,曾今他(她)都是我们最爱的人。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有时不是他(她)们而是我们的问题!也许生命本就不该带着太大的奢望,也许不多不少就好。可是当不多不少的他(她)出现时,又有几个人能够懂得满足与珍惜?
  •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

    《谁在守约》以“人民好公仆”——裴庆生的生命轨迹和工作历程为主线,通过他生前书信、日记、论文和妻子、儿子的笔记等,发掘了大量真实生动、鲜为人知的素材,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裴庆生同志无私无畏、勤政廉洁的品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格魅力,反腐倡廉、造福一方的执著追求,以及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