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9900000048

第48章 玉观音

格调西餐厅里,美妙的钢琴旋律飘荡在餐厅的各个角落,服务员穿梭于各个餐桌之间,笑脸迎宾。

纪梦梵拉着李雪娴刚走进餐厅,一名帅气的男服务生便迎了上来。

“欢迎光临,请问几位就餐?”

“两位。”纪梦梵点头回应。

服务生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位这边请。”

二位就坐,服务生递上菜单。

李雪娴看看菜单激动的说:“梦梵,这地方一顿饭吃掉我半个月工资,要不咱换个地方吧?”

纪梦梵拿过菜单:“就在这儿吃,你说咱们作为警察家属多不容易啊!天天提心吊胆,不得吃点好的压压惊,没事,明天我找吉吉报销。”梦梵看着菜单又说道:“两份澳洲精嫩小牛排,七分熟,一瓶菲力特红酒,再来一份蜜灵碳火神户牛柳,还要一份牛里脊肉,再来……”

“好了好了,够了够了,点多了吃不完。”纪梦梵还要点菜,李雪娴赶忙制止。

纪梦梵合上菜单递给服务员:“那先点这么多。”

“好的,二位稍等。”

“雪娴,明天陪我去庙里祈福吧?”

“怎么?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庙里?”

“这还好好的?天天提心吊胆,不得要去求求福?”

“有道理,好,明天正好没事咱俩一起去。”

“来,那咱们先干一杯,希望以后大家都平平安安。”纪梦梵端起酒杯。

“嗯,干杯。”

二人各抿一口。

李雪娴放下酒杯,拿起刀叉。“饿死了,我开吃了。”

雨露寺,寺庙坐北朝南,位于山林之间,布局规整,风格古朴。走进山门东侧有座石碑,上书雨露寺的历史。向北行进,穿过一座拱桥,便来到了上香的玉佛殿。

玉佛殿每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纪梦梵看着长长的队伍只能默默的站在了队伍的末端。

“给你说闹钟定早一点,你就是不听,来晚了吧。”纪梦梵瞅了瞅长龙一样的队伍。

“你还说我?是谁闹铃响了三遍都不起?这和定早定晚没有关系好吧,这是个人问题。”李雪娴为自己抱不平。

“好吧,好吧,我原谅你了。这队等排到咱俩都明天了吧?早知道就早一点了。”纪梦梵有些遗憾。

“没办法了,只能排了,不过我听说许愿祈福,这很灵的,要不然不会这么多人。只不过,咱们估计要饿一天了,早知道带些干粮了。”

二人还在犹豫要不要离开,一位小师父来到了二位面前。

“二位施主,我们方丈想见见二位,请随我来。”

“方丈要见我们?”纪梦梵摸不着头脑,李雪娴也觉得奇怪。

“正是,二位随我来。”小师父非常肯定。纪梦梵也不推辞,跟着小师父来到了方丈的禅房。

小师父在门外敲了敲方丈的房门,房内没有回应,小师父便推开了屋门。

“请进。”

二位虽心中疑惑,可还是迈进了房门。

“师父,二位来了。”

方丈并没回应,而是盘坐于大佛面前,闭目诵经。

“二位请稍等,师父马上诵经结束。”

“好的,谢谢。”

纪梦梵、李雪娴也不敢出声,只是默默的站在远处看着慈祥的方丈。此时,二人心中百感疑惑,为什么方丈会要求见我们呢?

一刻钟刚过,方丈睁开了双眼,站起身来。笑呵呵的走到了纪梦梵面前,一副慈祥的面庞,让纪梦梵想到了自己的父亲。

“二位是来烧香祈福的吗?”

“正是。”

方丈招呼小师父拿来了两把佛香说:“来吧,用你们虔诚的心来告诉佛祖你们的心愿吧。”

二位接过香,相互看了一眼,一起来到了佛像面前,双膝跪地,虔诚拜佛,没有言语,只是在心中默默的祈福。

三拜结束后,二人将香插入了香炉。

纪梦梵走到方丈面前,恭恭敬敬的拜了一拜说:“方丈师父为什么要单独见我们呢?”

方丈笑了笑:“佛家与众生皆有缘分,今日二位来此,正是缘分所致。”

“方丈知道我们要来?”

“不。”方丈摇了摇头。

“那是?”

“我只是在迎接有缘人。”

“方丈知道我们来此的目的?”

“当然,凡来此者皆为谋事,只是分为他己,二位皆为他,而非己,此然已。庶为地之伏星,但远界而众也。”

“师父,我听不懂。”

“不妨,到时自知。”方丈从衣袖中拿出一个观音吊坠,“这个赠与姑娘,姑娘可转赠予他人。”

“那怎么好意思,多少钱?”纪梦梵钱刚出口,便知自己话语冒犯,忙又鞠躬施礼。

方丈双手将纪梦梵扶起:“姑娘尽管拿去,希望你牵挂的人能终身幸福平安。”

“谢谢,方丈。”纪梦梵也不再推辞,将观音用红布包好放入怀中。二人再次拜谢方丈,便出了寺门。

路上,李雪娴还是不明白。

“你说,方丈是知道咱们还是不知道咱们?”

“不知道知道不知道。”

“方丈为什么单独叫了咱们?”

“不知道为什么叫咱们。”

“方丈为什么送给你一个玉观音?”

“不知道为什么送个玉观音。”

“方丈……你除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说点别的?”

纪梦梵拿出玉观音看了看说:“真不知道。”

李雪娴看着纪梦梵手中的玉观音说:“让我看看。”

李雪娴接过观音,对着光线仔细看着。

“真好看,这雕刻水平也是没得说,还有这玉的材质,肯定也是好玉,方丈为什么将这么好的观音送给咱们?还让你转赠他人,他是让你送给文喆吗?还有,方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又是星啊又是界啊?”

“你别问了,你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总之,今天这一趟没白来,既然方丈让我转赠他人,那就送给吉吉好了,走,咱们现在去刑侦大队。”

纪梦梵开着车,直奔刑侦大队而来。

刑侦大队还在为五角的案子查找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遗漏的信息。张帆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电脑屏幕,两眼充盈着血丝,一看就是一晚上没休息。许文喆过来给张帆倒了杯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去睡会儿吧,我来看着。”

曾诚听见了忙说:“许队也一晚上没合眼了,也去休息吧我来查找。”

张帆却没有回答,还是一直看着电脑屏幕。许文喆正准备再次劝张帆休息时,张帆突然抬头。

“许队,我好像找到死者之间的关系了。”

同类推荐
  • 诡异怪梦录

    诡异怪梦录

    梦,每个人都会做,但天天都做,而且是那么清晰,便可能是某种暗示了。追寻梦得尽头,那诡异的天地,不为人知的秘密
  • 金子是不是白色

    金子是不是白色

    我叫金白,是名刑警侦探,破案无数,在民众的声声叫好中,没想到,有一天,我会将自己送进监狱……
  • 天才之死

    天才之死

    如果你把这本书看完,只能够体会到死亡,那便是没能理解我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
  • 鬼

    每个平凡的学生党内心都有变为不平凡的愿望。虚幻的人影,历史的英雄,仇恨的驱使,时光角落里的黑暗……
  • 血色折舟

    血色折舟

    曾载着记忆的折舟,还能否带我略柳荡波?米嫣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青平湖死的人都像是脱水干枯而亡。谜底谜底等你来揭开!
热门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嗅缘

    嗅缘

    大锋无痕,时兴我兴。
  • 家教:让孩子发言

    家教:让孩子发言

    本书内容包括:信任您的孩子、您是我的榜样、爸爸,陪陪我、我想自由飞翔、打骂是您的爱等共11部分。
  • 就算与众神为敌

    就算与众神为敌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就算与众神为敌,就算……与真理背离!”不愿杀生却无法控制,慌乱中正邪由心而辩!大陆动荡之际,情感主宰之时,身怀魔源的少年该何去何从!
  • 侣山堂类辩

    侣山堂类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初元回忆录

    初元回忆录

    一场叛乱使一名少年失去了父母,成为了孤儿。一个黑衣人的人出现,究竟会给那位少年带去怎样的故事呢?
  • 只愿你的身后总有我

    只愿你的身后总有我

    “啊你啊赛哟,KIMHANBIN,Iamyourfan.........”这是我练习了无数次的话,渴望有一天见到你的时候,我开口的第一句话说的是这个.........
  • 世界的末尾谁来守护

    世界的末尾谁来守护

    陌生如你。女主,经历重重困难。终于脱胎换骨。男主,一次又一次的不信任,让女主心痛不因。在5个男主中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个人。其他的,就另外寻爱~与女主闺蜜成了一对又一对。事情会如何发生,敬请期待!——《陌予倾年》
  • 盛宠狂妃:王爷,别惹我

    盛宠狂妃:王爷,别惹我

    十年前,她因武力超群而被带回将军府,收为义女。十年后,她又因失去武力,而被抛弃,从此过着日夜被人欺凌的日子。她忍受十年煎熬,只为当年皇上御赐的一纸婚约,能带她逃离这阴森的牢笼,可在大婚之日,她却被庶妹陷害,背负上通奸的罪名,未婚夫冷面相对,庶妹暗地里竟将她扔下悬崖当那双眸子再次睁开的时候,她已换了灵魂庶妹害她?百倍还之。皇后阴她?必诛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女子报仇招招致命。在一场又一场阴谋中,看她怎样反败为胜,名利双收。
  •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诲人不倦(中华美德)

    《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其实,“诲人不倦”不但是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也是世代家长教子的准则,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千百年来,出现了许多诲人不倦的人和事,如“孟母三迁为育儿”、“曾国藩勤俭治家”等等,使我们深深感到,无论是育人,还是教子,或是治家,都必须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只有坚持诲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为后代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在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过程中,以适当的方式,正确运用诲人不倦的方法教育新人与安排好家庭生活,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好的继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