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4500000424

第424章 南光华北海求援 吕温侯濮阳破曹(13)

张飞见乐进拦路也不答话,直取乐进。两马相交,战了数合,曹军兵马越围越多。关羽见势不好,飞马上前助战。那乐进便是张飞一人还应付不来,见关羽马到,拨马便走。刘备掣双股剑麾兵大进,三人追杀乐进,直到徐州城下。

陶谦在城上望见红旗白字大书“平原刘玄德”,急令开门。刘备入城,共到府衙。众人见礼完毕,陶谦设宴相待,命人****。

席间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又听刘备说平原民稀地少,便命糜竺取来徐州牌印,交与刘备。

刘备愕然道:“明公这是何意?”

陶谦道:“如今天下大乱,王纲不振。玄德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玄德切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

南烨就在席间,见陶谦如此,心道:“来了!来了!没想到陶谦真要让出徐州,只是不知他是真心还是假意。”

陶谦出让徐州并非虚情假意,不过却是迫不得已。徐州虽物阜民丰,可也是四战之地。曹操此来虽说还没有攻破徐州,但也让陶谦产生了危机感。自从曹操起兵,陶谦便寝食难安,再加上年纪大了,便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他这次没请刘备,刘备却主动来救,这让陶谦感觉到刘备是个仁义君子。再加上刘备麾下武强文弱,自己麾下文强武弱正好互补,陶谦这才有了相让之心。

其实陶谦也曾考虑过将徐州让与南烨。之所以后来打消了这个念头,主要是因为南烨已然有了交州,麾下文武齐全。若将徐州让给南烨不过是锦上添花,而给刘备则是雪中送炭。而且将徐州让给南烨,陶谦日后就只能做个富家翁依附南烨。让给刘备则不同,糜竺、陈登等人一旦成了刘备的重要谋臣,陶谦在徐州就依然有话语权,不会真的大权旁落。

刘备闻听陶谦要让徐州给自己若说不动心是假的,可是他却不能接受。一州之地牵扯到的利益简直大到了无法估量。若是刘备接受,从大义上说便有趁人之危,侵人之地的嫌疑。从人情上讲,他与陶谦算不得深交,也不好意思接受如此贵重的礼物。

刘备离席行礼,对陶谦道:“备虽汉朝苗裔,但功微德薄。身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日为了大义,特来相助。陶公出此言,莫非是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若有此念,皇天不佑!”

陶谦道:“老夫并非心疑玄德!如今无力守徐州乃实情也。还望玄德莫要推辞。”

两人谦让再三,刘备不肯接受。糜竺便打圆场道:“此时兵临城下,且当商议退敌之策。待事平之日,主公再相让不迟。否则世人无知,定会以为玄德公是乘人之危的卑劣小人。”

陈登也劝道:“主公若不想玄德公名誉受损,便等退敌之后再议此事。”

陶谦闻听二人之言便暂且作罢,对刘备道:“玄德可有退敌之计?”

刘备道:“之前曹孟德自以为兵马众多,不肯罢休。如今三家兵马齐至,我等人马也不逊于曹兵,战局又胶着于此。备当先写书信劝说曹操,令其和解,免得两败俱伤。他若不从,再厮杀不迟。”

陶谦想想也对,之前曹操强而自己弱,此时胜负则在两可之间,或许曹操权衡得失之后会罢兵而去也说不定。于是便道:“那便先送书于曹操,只是不知当遣何人为使?”

南烨已然想到了曹操退兵的原由,此时毛遂自荐道:“若是为了止息干戈左右调停,我当亲往。玄德所言也正合我意,此去定再次规劝孟德退兵。”

陶谦闻听南烨愿往心中大喜,把握又多了一分,起身谢道:“那便有劳法师与玄德。”

曹操正在军中与诸将议事,昨日刘、关、张一番冲杀,曹操也知道陶谦援兵到了,便与众将商议该如何破城。此时有士卒来报:“徐州有战书到。光华法师亲来送信。”

众将与曹操闻言便是一愣。夏侯惇道:“光华法师不是引着百姓回交州了吗?怎么又在城中?莫非他会分身之法不成?”

夏侯渊道:“我早听说世上有分身隐形之法,没想到光华法师便会。”

曹操道:“你等莫要胡言。世间哪有此事?其中必有缘故,请法师进帐一问便知。”

士卒得了将令请南烨入帐,南烨一见曹操也有点尴尬,毕竟是自己骗了曹操,所以首先行礼问候道:“孟德多日不见一向可好?”

曹操笑道:“几日不见而已,法师不用挂念。倒是法师何时又回了徐州?”

南烨听出曹操有些讥讽之意,尴尬一笑道:“昨日与刘玄德一同入城。”

荀攸质问道:“法师曾言两不相帮,怎么又与刘备一处?莫非法师要食言不成?”

南烨取出刘备书信道:“非也!我是真心不愿刀兵四起百姓蒙难。刘玄德此来也并非一定要与孟德争锋,还是想劝孟德退兵。”说罢将书信呈上。

曹操也想知道陶谦请来的这些援军都是什么态度,这也有助于他了解敌情。于是便打开书信细看。书略为:“备自从讨董之时得拜君颜,而后天各一方,不及往来。明公家人被害,实因张闿不仁,非陶恭祖之罪也。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内。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看罢书信曹操冷笑道:“刘备何人?敢以书来劝我。信中讥讽我因私废公,当我好欺不成?便是刘备来助陶谦老匹夫,我也不惧。此次若非法师为使,我定斩不饶。”

荀攸在一旁看过信后附耳对曹操言道:“主公息怒,刘备远来救援,先礼后兵,主公当用好言答之,以慢备心。再将法师挽留与军中,然后进兵攻城,城可破也。”

曹操怎能不知荀攸意图,说挽留南烨是好听的,不好听便是软禁起来。这样做虽说确实有些恩将仇报,对不起南烨,不过也是为了不与南烨发生正面冲突。前后思量一番,曹操认为还是徐州重要,为了徐州得罪南烨法师一次也值得,便点了点头,认同了荀攸之计。对南烨道:“操一时气愤,皆因刘备言辞自大,若有冲撞法师之处,还请勿怪。适才公达也劝我退兵,此事还当再议,请法师宽限两日。我先命人备下酒宴,给法师赔礼。”

南烨见曹操先倨后恭,也不知荀攸给他出了什么妙计。不过他却知道曹操无心退兵,便道:“我与孟德相交非止一日,孟德也不用瞒我。我知孟德并不想退兵,也不是那种会因为他人之言便改变主意的人。或许孟德误会我是来助刘玄德、陶恭祖,实则不然。今日我来下书劝孟德退兵全是为了孟德好,若是孟德一意孤行,必将大难临头。”

荀攸闻言道:“法师就算要劝我主退兵,也不必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吧。敢问法师所言的大难为何事?”

南烨断言道:“孟德若不退兵,兖州根基将失,岂不是大难临头?”

曹操闻言惊道:“此话怎讲?”

南烨摇头道:“天机不可泄露!总之孟德退兵便是。”

众将闻听南烨所言都惊疑不定,他们家眷俱在兖州,若真的失了兖州,便是攻陷徐州也难以弥补。

荀攸见南烨一言便令军心慌乱就是一惊,众将如此不辨真伪就盲目迷信南烨法师可不是什么好事。假如南烨在军中散布兖州将失的谣言,恐怕全军士气都要低落,便是兖州无事,这仗也打不下去了。

曹操此时心中也是惊疑不定,可是为了稳定军心还是强装冷静道:“兖州有文若、仲德领重兵防守,岂能有失?纵然有事,也该先报我知,法师又怎会先我而知?莫非法师想借天机二字劝我退兵不成?”

南烨摇头道:“我言尽于此,信与不信皆由孟德。”

曹操也听说过南烨法师未卜先知的本事,见他如此肯定心中顿时不安起来。若说刚才他是假意想要退兵,那此时曹操便真的开始考虑退兵了。于是对南烨道:“退兵之事且容商议,法师先请帐中休息。”说罢便命士卒给南烨安排营帐,设宴款待。

众将见南烨离帐,当时就炸了锅。有说要撤兵的,也有说要继续攻城的。最后全都不约而同的看向曹操,等他定夺。

曹操此时也是为难,南烨法师策无遗算言之必中是出了名的。就说曹嵩之事,若非未卜先知,南烨又怎来得及从交州赶来相救?不知如何是好的曹操,看向谋主荀攸问道:“公达以为如何?”

荀攸刚才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此时曹操问起,便道:“主公四面之敌袁绍、袁术、李傕、陶谦而已。袁本初与主公交厚,袁公路树敌太多不会再与主公为敌,李傕、郭汜无谋之辈,陶谦则近在眼前。依我之见南烨所言不实,不过就算如此,若是兖州有失的传言在营中四起,军心士气必然低落,我等不战自败。主公不妨先遣快马回兖州证实此事,待得了回信稳定军心再战不迟。”

曹操刚要点头依计而行,便听帐外一片慌乱。守帐士卒来报:“一骑流星探马闯入营中,说有要事禀报。”

同类推荐
  • 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

    五代十国之朱温传奇

    朱温,一代枭雄式人物。有人骂他为淫贼,连自己的儿媳都要奸淫;有人称他为暴君,经常滥杀无辜,残害忠良;有人赞他为情种,对心爱之人言听计从,疼爱有加;有人视他为伯乐,很多有才学之人得到重用。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以淫乱残酷暴虐出名的人物,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真的象人们心目中那么可怕、那么可恶吗?朱温篇就是通过介绍梁太祖朱温一生不断奋斗,最终建立后梁的曲折经历,真实反映出那个时期的历史真象,并积极探寻朱温一生成长的心路历程。
  • 学霸闯大宋

    学霸闯大宋

    学霸,穿越到了大宋,变成了小瘪三,卷入了悬案;得罪了杀手组织,江湖六大门派追杀,有私通大辽的嫌疑,朝廷追杀;大辽以为是奸细,也来追杀。独自一人,身无分文,面临绝境。如何逆袭?
  • 清茗美人传

    清茗美人传

    清茗还需玉露烹,美人无意粉妆浓。等闲事故愁人理,一杯可醉月明中。八百里秦淮,摘星得月。烟花柳巷中烟尘女子,得月楼里的风流艳词。有人叹息道:山外青山楼外楼,秦淮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周嘉庆四年,北有匈奴蛮夷屡犯边关,西有吐蕃蠢蠢欲动。朝庭庙堂之上,佞臣横权,奸臣当道。诸如蛇蝎鼠辈者,数不胜数。东瀛犹如猛虎,盘踞一方,高丽心思不轨,南诏捉摸不定。正是四面楚歌之境地,何以破局?话说天下大势,久合比分,久分必合。江山如此多娇,一时英雄蜂起,争权夺势斗权谋。瞒天过海者,暗度成仓者,风华绝代者粉墨登场。江湖水浑,游侠剑客,刀光血影。这时世之中,且看风流人物江山美人一锅煮!
  • 永恒的丰碑

    永恒的丰碑

    本书记述了任山河烈士陵园内的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内容参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六十四军军史》、《解放宁夏回忆录》等资料。
  • 王逸在明清

    王逸在明清

    本是军人的王逸因执行任务遇上狼群,与头狼拼斗时,掉下山涯,便穿到了明末,崇祯皇帝刚登基的时候,且看他如何在这个朝代,焕发人生的光芒。
热门推荐
  • 叛逆校园生活

    叛逆校园生活

    一群正步入青春期的初中孩子们,各有各的故事,每个人有叛逆的原因和苦衷,曾经厌倦社会,讨厌生活,每个人都带着一副假面具,不肯摘下来,但他们一起经历磨难,各经锻炼,最终团结一致,成为最好的团体,最好的班级,最好的学生,和家长,老师心目中最棒的孩子,他们为了梦想拼搏,不在乎身份,他们为彼此加油,不比好与坏,他们团结互助谱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校园生活,和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过程......
  • 神魔巫灵龙

    神魔巫灵龙

    神族、魔族、巫族、灵族、龙族都是天赋异禀的高阶种族且天生强大,但他们的时代已经远去了,今朝结合了各大种族天赋的人族已然诞生,看他们的世界是如何的精彩!
  • 仙之幕旅

    仙之幕旅

    一个从地球穿越过来的灵魂,如何在纷纷扰扰的仙界,在一个神魔并行,仙妖交织的时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大道!
  • 羽翼之灵之封她为后

    羽翼之灵之封她为后

    他拥有绝美的容颜!埋藏在银白色长袍里!他拥有一头蓝如瀑布的发丝!倾泄于漂亮的翅膀间!他的背后舒展着雪白色的翅膀!他的额头是王专有的月亮标志!他赐予她天使羽翼之灵,让她成为他的天后!重建他的国度!校园里的纯纯爱恋,洋溢着青春和烂漫,如同清风吹过,抚起湖面的一纹纹涟漪,夹着淡淡的清香,飘渺而引人回味。故事中,点缀一点童话的梦幻与清纯,兼杂一丝柔柔的忧伤。一场正义与邪恶,黑暗与光明的战斗,最终留下的是谁?离开的又是谁?
  • 无尽帝途

    无尽帝途

    万年前,神武大陆,轩辕大帝陨落,承传十二颗苍灵珠散落世间。万年后,帝珠现,大陆风起云涌,巅峰皇族,隐秘世家,超然圣地,鬼魔异族,无人逃脱出这血色漩涡。何人执棋?!何人为子?!阴谋、阳谋层出不穷,征伐,霸战时刻上演!看少年洛扬如何在这乱世间突破层层迷网,固本心,挥热血,交挚友,揽红颜,铸就一个属于自己的无尽帝途!无尽正版VIP群【帝军】83625721ps:入群请出示订阅截图。妹子众多,激情无限,欢迎加入无尽大家庭。
  • 我在天庭当老师

    我在天庭当老师

    一次偶然,陈云峰穿越到天庭。从此,他是哪吒儿子的老师,杨戬女儿的老师,孙悟空儿子的老师。他更是天庭众多仙家的老师,他被称为仙界教师。篮球,广场舞,七仙女天团。这些在地球上都熟知的东西将会以什么样的姿态登陆天庭?蟠桃,仙酒,法术。这些神仙手段又会在都市中绽放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一朝浮华梦三生

    一朝浮华梦三生

    幼时,她叫独孤阡寻,后来,她给自己换了个名字,叫许无笙。她曾是个被隐没在黑暗中的公主,后来,她认识了莫暕夜。离别后,她曾女扮男装当过帝君,再后来,她成了掌门。他是合虚国皇子,是所谓长云山真人,亦是那个浮华山上的白衣少年。昔年少时,他们相识在繁花树下,那人一笑,从此暖了人的心房,晃了人的心神。可一出青梅绕竹马,却终究敌不过命运。前尘很长,离别已久。再见时,她已不是她,而他,亦不是少时的他。如果那年分别,他能早一点,她能再等等,是否最后会不同?可惜世上最不会有如果。浮生一世,长长短短,只是怎样,都抵不过一世欢爱。死亦生,她经历了三次,唯爱,她只爱了一次,因为爱的那人,只是他。
  • 女配王妃

    女配王妃

    赵娅表示,没事千万别看狗血的言情文,尤其是弃了坑的文,一不小心穿成炮灰女配真的伤不起。赵娅一不小心穿成了圣母炮灰王妃,原打算做个安安静静的美王妃成人之美,只求王爷别理她。可是,忽然有一天醒来,跟王爷互换了身体,她成了“王爷”,他成了“王妃”……这是什么设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空飞翼:饮鸠之恋

    长空飞翼:饮鸠之恋

    她是不可一世的魔法国度掌权者,他是敌国意气风发的未来君王。她为他丧尽一切,不惜以命相护;他为她抱憾一生,身居高位却形单影只。在奇幻的大陆上,一场不愉快的相遇造就了一代帝王也成就了一场悲恋。
  • 邯郸遗稿

    邯郸遗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