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4300000008

第8章 不愿凋谢的花(3)

幸好,他不像鹰那么强壮,却跟鹰一样刚强。不能飞是吧,那就走。他背起行囊,装满家乡的特产和爹妈的期望,靠着双腿走到了县城。卖了特产,买了火车票,风餐露宿到了霓虹闪烁的大城市。城里的高楼大厦让他目不暇接,他想登上全城最高的建筑,却被拦住了——那是个观光塔,门票三百元!

身无分文的他开始进工厂打工,栖息在鸽子笼一样的宿舍。他的任务是把一根根香肠摆好,以便带着包装膜的机器压下来的时候,正好把它覆盖住。摆好,压下,摆好,压下……有一天他忽然觉得香肠在哭,它们说被紧紧裹在塑料膜里透不过气来。他也想哭,他很想给香肠都插上翅膀,让它们从窗户飞出去。可他不能,组长说了,少一根香肠就扣一块钱。

煎熬了大半年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他挥一挥衣袖,带不走半根香肠。他对它们说,哥先走了,哥是鹰啊,必须找一份能飞翔的工作。

这想法真是任性,但上天终究是眷顾有梦想的人的,竟然真的被他找到了。

一根长长的缆线,从山上拉到山下,他从山顶俯冲而下,飞过茂密的树林,掠过粼光闪烁的湖面,停在绿意盎然的草坪。

这是一个山上园区的游乐项目——滑翔翼,他成了那里的工作人员。管理方要求他做的其实也很简单,帮游客系好安全带,然后重复说这几句话:手抓紧,身体绷直,眼看前方。不过他觉得太生硬了,关乎梦想的事怎么能那么生硬呢?干是他经常会加词,手舞足蹈的,声情并茂的,让人错觉自己真的长出了翅膀,即将进行人生的第一次飞翔。

他非常满意,这工作真好,不仅自己可以飞,还可以帮别人飞。

淡季没人的时候,他就自己一次又一次地飞。即使已经精确知道“起飞”后第几秒会越过那棵最高的树,第几秒可以到湖正中央,他还是乐此不疲。起飞之前,还要先立正,举起右手,对着滑翔翼敬个军礼。同事们对此见怪不怪了,一有空就聚在一起笑他傻帽,笑完之后,打牌的打牌,抽烟的抽烟。山上可以消遣的本就不多,他的出现倒是给工友们增加了不少乐趣。

可是好景不长,园区的管理方忽然说这个项目坐的人太少了,人不敷出,要撤掉。

他当下就傻眼了,这么好的项目,怎么就没人玩呢?他求情,没人理;他说理,没人听;他拉横幅抗议,被保安架走,说是影响园区形象。他自掏腰包印宣传单,到山下搞宣传拉人来玩,甚至自己出钱求人去玩,却被当作疯子,避犹不及。

半个月后,缆线终究还是被拆了。

他像被剪掉翅膀的鹰,气痛难忍,想也没想就爬上领导的车顶,趴请,死活不肯下来。领导也不是吃素的,油门一踩,他就掉了下来,摔断了一条腿。

看着他断了的腿,管理方也不好赶他走,考虑到他飞翔的愿望,就安排他去儿童乐园,操控儿童小飞机。预备!起飞!他满脸严肃地喊着,按下了按钮,俨然是飞机的机长。孩子们高兴极了,飞起来咯,飞起来咯,兴奋的声音此起彼伏。

看着孩子们心满意足的笑容,他也笑了。你看,明明很多人渴望飞翔嘛。几个月后,有人发现山下大树上挂着一个滑翔翼,隐约还有一个人。奇怪,明明没有缆绳,这滑翔翼怎么飞下来的?那人说。

(本文发表于《小小说时代》《小小说出版》)

城央鱼塘

南边,别墅洋房比美;北边,高楼大厦斗艳;东边,电视塔摩天轮赛高;西边,城中村摇身成了CBD。

就在这儿,抓把土能捏出金汁的地段,懒洋洋躺着一个鱼塘,用扑面的闲适气息,撩拨着路过的人。

谁也不知道城市规划部门怎么没把这块碍眼的膏药给揭了,也猜不透鱼塘的主人什么来头。

反正来头肯定不小!蹲在鱼塘边倒腾鱼饵的老孬说。

这老孬来头也不小,远近闻名的“虫饵捕手”,任它虫子会飞天遁地七十二般变化,也躲不过老孬的火眼金睛。用时下流行的话说,这可是民间达人呀!电视台闻讯来时,老孬正光着膀子倒腾虫饵,临急跟周围的人借了件西装披上,半身西服半身裤衩地接受了采访。鱼塘边原本专心致志钓鱼的人憋不住笑,鱼竿一颤一抖跳起了骑马舞。尽管如此,垂钓者还是一个个满载而归——谁让那虫饵那么好哇。

鱼儿都是识货的主,老孬这虫饵,矜贵着呢,都是老孬深山里扒拉来的。城市周边田地越来越少,就算有,虫子也早被农药灭了个干干净净,老孬越找越远,终于来到了我家这个闭塞的寨子,我也因此有幸认识了老孬。

“有幸”二字绝不是客套语,要不是老孬给我看手机里的照片,我还以为我坐八个小时牛车去的县城就叫城市了呢。他要虫,我要钱,一拍即合。我成了他的小跟班,背着竹篓满寨子逮虫子。

这个自称是“虫饵捕手”的人确实有两下子,结满豆角的苦豆秧满眼皆绿,他愣是一眼就能把浅绿色的苦豆虫分辨出来;隔年的鸡鸭牛粪堆苍蝇萦绕,他一手捏着鼻子,一手就能把白色的牛粪虫挖出来;最牛的是我屋后的那块洼地,我都不知道里边有虫子,他却胸有成竹地找来两根钢筋棍儿,插进土里,上部交叉摩擦发出“吱隆”的声音,不一会儿,蝼蛄虫就纷纷钻出来了。

我跟在他屁股后边,帮着扒土、递工具,把逮到的每一条虫子小心翼翼放进篓子里。

每聊起那个鱼塘,他就满脸憧憬,他说这年头城市绷得像个气球,压力大得人随时会爆,幸好还有这个鱼塘能偶尔漏点气。

我的注意力却全在鱼塘周围的洋房别墅、高楼大厦上,以及这鱼塘能挣多少钱。

孬老板,他们钓到的鱼价钱怎么算?我问。

拿走就是,老孬摆摆手,鱼塘又不是我的。

不收钱?那你光卖这鱼饵,路费都不够吧?

谁说的?我这鱼饵贵着呢,一条十块钱!

十块钱!我瞪大了眼。

可不,那地段,住的都是高级金领,忙得没日没夜的,这楼下就能钓鱼多省事啊,谁在乎这点钱?

我狠狠抽了一下自己脸,没出息!老孬给我逮一条虫子一块钱的酬劳,我都兴奋得没睡着觉!我讨好地献计:到处逮虫子多慢啊,要不咱自己养虫子,发财了啊。

老孬不悦,养殖的,那我还用到你这里来?

不都是虫子嘛,有啥不同。我小声嘀咕。

当然不同!老孬忽然激动起来,这吃饲料的田鸡,跟地里逮的能一样?这试管里长出的娃,跟自个儿肚子里生的娃,能一样?

我还是不服气,这鱼又不懂。

老孬狠狠瞪了我一眼,你傻,鱼可不傻。

我不吭声了,心里却打定主意,等老孬一走我就养虫子去。

很快,一竹篾筐的红虫成了两筐,两筐又成了四筐……我欣喜地数了又数,一条一块钱,这几筐可就上万哪!

一周过去了,老孬并没有来,一个月过去了,老孬还是没来。我焦急地伸长脖子盼着,手头的红虫是死了一批,又繁殖一批,再死一批,再繁殖。终于,就在第八代红虫出世时,老孬来了,没有背大篓子,也没有带工具箱,反而拖了一个大大的旅行箱。

这儿空气好,我来住几天。老孬说。

不收虫子了?我惊讶地问。

不收了,不钓鱼了。他说。

咋就不钓了哇?我问。

老孬犹豫了一下,缓缓地说:鱼塘里不知啥时候溜进了两条红色鲤鱼,老漂亮了,不舍得钓。

我不信,他肯定是知道我这虫是养的,故意这么说呢。哼,不要拉倒,我自己拿到鱼塘边卖,怎么都比卖给他才一块钱强。

说走就走,想办法从老孬嘴里套出城市名后,我背上大篓子就出发。先坐牛车到县城转汽车,再转火车,我终于来到老孬那个繁华璀璨的大城市。别墅洋房,高楼大厦。电视塔摩天轮,还有那叫啥D的,焕发的光刺得我眼睛生疼。我在最繁华的地段来回逛,反复找,就是没找着那个城市中央的鱼塘。

我问路边穿制服的哥们,他手中的棍子一挥,去去去,这可是城市,哪来的鱼塘!

红虫已死掉大半,我口袋瘪瘪,只好到处找工打。搬水泥,背砖块,送水、维修水管,一天二十四小时有十八个小时都在想法子挣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都忘了自己当初为啥来这城里了。

有一天,我到那附近给人装水管,无意中瞅见精雕细琢的园景中,突兀地放着一个格格不人的大瓦缸,更古怪的是,竟有人拿着钓鱼竿在钓鱼!我走近些,再近些,那人,可不就是老孬?

他看见我,慌慌张张收起了线。我惊呆了,那线上根本没有钩!

缸里,两条红锦鲤懒洋洋地晒着太阳,一动不动。

(本文发表于《大风》)

预言

自制的木头推车上,炭炉煨瓦罐;咕噜冒泡的汤汁旁,倒扣一叠小瓦碗,一简竹签,几罐调料。日斜时分,老杨把这辆写着“萝卜牛杂”的推车往巷口一靠,就算开了档。

第一个顾客依然是住巷口的老太伯,只剩两颗真牙的他,嚼不了牛杂,来几块萝卜过过瘾也好。老杨左手竹夹,右手剪刀,咔咔几下,竹签一戳,一串还冒着热气的萝卜就到了瓦碗里,还不忘挑块煲得绵软的牛肺剪几刀添上。老太爷接过碗,连汤汁都滋溜得一滴不剩,砸吧嘴巴,这才叫萝卜牛杂哇!

老太爷的孙子却一脸鄙夷,脏不脏啊,那瓦碗还缺了一个口呢!

也是,整个西关怕是只有老杨一家是用竹签和瓦碗了。跟小巷相隔百来米的步行街上,无数家萝卜牛杂,不是泡沫碗,就是透明塑料碗。西装革履的,短裙热裤的,人手一碗,在骑楼下或蹲或站,或边走边吃,垃圾桶被大大小小的碗塞得满满当当。

老街坊夸老杨坚守传统,环保人士夸老杨拒绝污染,只有老杨自己心里明白——是自己碰不得那些东西哇!

早在老杨还是开档小杨的时候,有个自称预言家的落魄人进门讨水喝,瞥见小杨,支支吾吾说,恕我直言,这孩子恐怕迟早被塑料取了性命。杨家大人一听恼了,拿起扫把边赶边骂:死老昆(骗子),你有无预见到自己会被赶出去嘎?没想年过半百后,这老杨忽然就对塑料过敏了!偶尔不小心碰了,立刻起红疹,紧接着心悸、胸闷,活活喘不过气来,要不是抢救及时差点应了预言。老杨一家吓坏了,忙把祖屋的木盆竹桶葫芦瓢等找出来用,连买菜都自带草绳,捆鱼捆肉绑青菜,倒也原生态。

医生说了,这病也不是不能治,有钱就不是事。

老杨一听,叹气,钱的事,就是最大的事。这几年,步行街上一下冒出了无数家“百年老店”,或用电磁炉,或用电饭煲,看起来干净卫生,还加了些不知什么香料做出多种口味,连住在巷子里的街坊也上他们那儿买去,巷口生意直线下降。也有跟老太爷一样认正统味道的老主顾,这些年陆续被上帝约走了,剩下的几个也早就嚼不了牛杂,能帮衬多少生意?

要钱,就得拼。

这天日落西山,老杨亮上推车上星星点点的彩灯,趁着夜色把车悄悄推到了步行街上。车还没停稳,生意就上门了,一个穿长靴的女子夸张地大喊:快过来,这里有古法做的萝卜牛杂,肯定正宗!逛街的男男女女围了上来,不一会儿瓦碗就都用过了。这可不比在巷子口,能借老太爷家的水洗涮洗涮,只能将就用小铁锅里的水冲冲,油腻腻的,大伙一看,纷纷要求用一次性碗,老杨尴尬地解释着:用那个不环保……祸不单行,这时城管突击检查来了,老杨推起小车就跑,炭炉里扬起的灰还带着火星,把旁边一个小女孩烫到了,哇哇大哭。这下事态严重了,不仅无证经营,随意占道,不卫生,还伤人!老杨连人带车,都被带走了。

车是再也要不回来了,老杨倔脾气也上来了,一跺脚,不治了!大不了以后绝不碰塑料便是。

第二天他就打包了行李,打算隐居山林。

他花两块钱坐公交车到了城郊,终于见到了山,但山上光秃秃的,压根没有林;他又花二十块钱坐车到了一个小镇,山是有,被别墅占领;再坐小四轮,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了可以叫作山的山,开阔,满眼绿,全是负离子。老杨深深吸了一口气,忽然找回年轻时下乡的激情了,开荒,种地,砍树,盖房子,没事再打打猎,老杨感觉自己在煲一大锅原汁原味的萝卜牛杂——纯天然,无添加,也没人逼他添加。

无奈好景不长,与世无争的山林开始有不速之客降临。

有来野营的,留下一些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也有来登山的,东一个西一个扔瓶瓶罐罐。老杨经常出没狩猎的林子霎时变成了雷区,搞得老杨每日经过时得瞪大眼踮起脚尖,恨不得手头有个扫雷仪。更要命的是,原本满是负离子的空气仿佛夹杂了一股塑料味,老杨鼻子都快起疹子了。

看着好不容易建好的窝,老杨舍不得挪地方,千脆心一横:赶走他们!

怎么赶呢?

老杨在山脚下竖了一块“野猪出没,危险勿近”的牌子,可是并没有什么用,没几天就被人弄倒了,还有人在上面画了个搞笑的猪头。

看来只好出撒手铜了。老杨搞来一副血淋淋的牛内脏,散放在林间,再次竖上牌子“野猪伤人,危险!”。一帮来露营的小伙果然犹豫了,围着内脏研究了半天,吃掉了好几包零食,还是没决定到底要不要进山。老杨一看有戏,假装慌慌张张跑出来,大喊:快走,里边有野猪。

那帮人将信将疑,问:真的?

老杨喘着气说,真的,我亲眼看到。

其中一个说:可我来过很多次了,没听说有野猪呀。

老杨急了,脱口而出:我发誓,真的有,光天化日撒谎,老天爷要掌嘴的哇!

忽然一阵旋风,卷起地上一个塑胶包装袋,“啪”,紧紧捂住老杨的脸。

小年轻们见状,笑得直不起腰。

他们谁也想不到,那是老杨说的最后一句话。

(本文发表于《小小说时代》)

拾梦吉水围

到吉水围这么美的地方来,本该是赏“卉木萎萎”,闻“仓鹒喈喈”,而我,却是逃难而来。

同类推荐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韩愈文集3

    韩愈文集3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人各不同,这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相貌、习惯、气质等种种不同,还不过是表面,人心之不同,才是根本。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就是写入心不同的名著。王语嫣人美情美,是天人中之女子。萧峰豪迈磊落,如同神龙。貌美而善妒之秦红棉当然是阿修罗……种种人的不同在其不同的心,而种种人的命运也无非是他们自己的心做造作的后果。“既种业因,必有业果”,叶二娘哭求无用,虚竹刚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就受罚并自杀,这一切的事情的前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早埋伏于山洞偷情时刻,而是早埋伏于那和尚和少女的心中了。
热门推荐
  • 无限激情

    无限激情

    朋友身陷主神空间,危在旦夕。为了拯救朋友,张伟不顾危险,从七层楼跳下,进入主神空间。没有活人的丧尸星球!残酷的沙漠世界!黑色的死亡世界、灰色的亡灵世界……一个个残酷的世界在等着他,步步惊心、九死一生!
  • 柳永

    柳永

    暮色苍茫,群山围绕的小山村显得更加黑暗,知己鸟不停的叫着,在这黑暗的山路,两个年轻人一前一后,急急忙忙走着,在农家的夏天,这天是很容易听见各种叫声,随随便便的风吹草动都能让一个强壮的小伙吓破胆,不怕夜黑,唯恐天边还泛着丝丝白光,这给夜晚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你会在不经意间目光扫到那山与天的边界,好像那无数的树中,随时都会冒出各种鬼魅,夜晚的山显得极其高大,似乎两人早已消失在夜色中
  • 社交方与圆

    社交方与圆

    本书介绍社交中的语言艺术、个人魅力、人际关系以及失误,让你对社交有个全新的认识,帮助你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营造和谐关系。
  • 道问苍穹

    道问苍穹

    以天地万物为字,书写绝世篇章!灵文,执掌神通;法文,统御天地;道文,改写规则!--今生我自悟道灵修,重走上古大贤之路。宝体:锤炼体魄;神躯:血肉神通;不朽:肉身不灭、精神长存!--武修之路由我开创。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传说,一个背负天地枷锁的少年自古莽森林中走出……登临世间无量山,吾到之处便是峰!
  • 骁营

    骁营

    完成一名平凡普通的年青人,基于对军人的一份敬意……。
  • 寻不到的缘

    寻不到的缘

    人山人海的,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你。夜魅,你躲了我两百多年了,我真的……就这么让你讨厌么?就算你不能给我回应,那又为什么连见我一面都不肯?就只是因为我伤了她么……我自己都不知道对你还有什么期待,但我就是想见你。在莲君终于看不下去了的时候,他唤我去府邸谈话。我苦笑,便去了。那天,莲君跟我说了好多。他说,夜魅来找过我了,他此生都不会再见我。他说,你这辈子都只会为夜魅一个人哭。他说,如果你走遍了天涯海角,发现那不是你想要的幸福,不如回到我身边。
  • 吸血女神

    吸血女神

    血心,吸血鬼中的神,拥有全系异能,意外的来到了玄龙大陆。救个王爷过米虫生活顺带惹事后擦屁股。看上个冰山帅哥顺带做老公和降暑冰块。一:血心“皇上,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吾不会才艺便是有德,而相反女子有才就缺德,所以会才艺的女子就是缺德,皇上你说是不是。而李小姐是京城第一才女便是缺德中的缺德。所以李小姐何德何能可许正妃之位。”皇上“这句话是没错,皇儿如此德行有失之人怎可许正妃之位!”南宫羽“儿臣就…”皇上“以待妾之位…”二:南宫羽“神皇,不知本宫的言儿做错什么,神皇出手伤她”血心“那吾告诉你,她犯贱行不?”南宫羽“若神皇不给本宫一个答案,本宫定将神皇无故打本宫待妾之事禀明父皇”血心“跟吾来”
  • 修真秘录

    修真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天之眼

    诸天之眼

    “万古神妖,千世精灵,百灵人族”这句古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一直流传着,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什么,又似乎在歌颂着什么不朽的功绩。在一个名为九星界的位面,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王府。这个偌大的王府却仅有四个人,而故事也从这里开始说起······
  • 主宰万千

    主宰万千

    善与恶,毁灭与创造,修罗血脉,一切的一切都汇集在一人身上,且看他如何称霸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