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雅的意思是王天成中了黑巫术,但我对此却是并不认同,先不说这村子里就拿募集个人,就算是有人想害王天成,难道还要苦修这黑巫术不成,如果是这样的话,拿着人也是太执着了一点。
“阿雅,看过《易经》吗?”我低声像啊呀问道。
“《易经》?听说过,但是没看过。”身后淡雅的声音响起。
“我看过王天成的尸体,根据《易经》上记载,王天成的死极其的蹊跷,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轻声说道。
“《易经》?到底说的是什么?”阿雅好奇的声音适时的响起。
“《易经》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为伏羲八卦为始那时并没有文字所以八卦。二为周文王父子承接伏羲八卦,八八重叠生六十四卦,周文王父子认为64卦已包含宇宙万物,每一卦都有卦辞。后有孔子做传又称《易传》《十翼》,《易经》的发展在夏朝时期产生了《连山易》,在商朝时期产生了《归藏易》,在周朝时期产生了《周易》。《易经》是中国最早的易经书,由伏羲氏所创。由于时间的原因,《连山易》和《归藏易》已失传,只剩下《周易》。所以周易是出自于《易经》的,它承载了过多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但不乏文采和哲理,是国学内含儒道两家思想重要经典之一。”
我整理着脑海中关于《易经》的记忆,为几人解释着,反正此刻还没到王天成回魂的时刻,我们这柜子又被我下了禁制,再加上有阿雅在一旁,也不担心这里的声音能传出去。
“周易一书,并非仅仅为占卜之书,乃是借占卜学修身。每个卦都是修行中岔路,人身不正,处世即不正。人若生病,事业亦必荒废。周易与其说占卜人事,不如说是记录人体内的各种病症。易经的存在,是补充了黄帝内经人体经络病症。人体经络运行不正,就要有是非灾厄。易经,周行不易,读完后,唯留‘中正’二字。不易者,中正之‘道’也。”
“貌似挺神奇的!”阿雅赞叹一声,“然后呢?”
“以《易经》规律为源头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在用而未被今人全面了解的中国文化之核心,包含了:对立统一、阴阳互根、阳逆阴顺、此消彼长、物极必反等规律,和这些规律数千年沉淀和积累形成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等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特征,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和谐意识。”
“《易经》规律运用之“无我”和“有我”的二重境界:⑴、‘无我’之境界,道法自然:
船到桥头自然直:‘无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顺其自然:‘无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无我’境界之表现:善恶终有报、恶人自有恶人治、敬天认命、逆来顺受、船到桥头自然直、为无为则无不为等等。‘无我’境界之古法:‘道法自然’。⑵、“有我”之境界(人道合一):探索真理:‘有我’境界之阴阳变化细分系统的选择;自我实现:‘有我’境界之易经规律运用。‘有我’境界之内涵:‘仁义礼智信’之伦理原则、‘温良恭俭让’之传统美德、‘忠孝勇廉’之高尚品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思想境界、以及‘勇于探索、自强不息’之开拓精神等等。‘有我’境界之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而《周易》是一部论变法的奇书。《周易》的变法序列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这些看似神奇的形象不是凭心灵的任意创造、而是有它物化基础及其实践这个认识环节。《易·系辞传》曰:“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因此,受远近诸事物变化的启迪而揣度天地万物变化的奥秘,并把其效法成形象,以透析其本质和规律,达到把握万事万物基本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是作卦画的初衷。显示了《周易》属于形象思维性质的最最原始的本质属性。”
“《周易》?这又是什么鬼?和《易经》有关?”阿雅出声问道。
“《周易》的形象思维之所以能构成应有的体系,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形象模仿,而是具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它表达方式的抽象性和形象本质的客观实在性。所谓客观实在性的内含是说《周易》的六十四卦画序列、属于以天象为坐标的阴阳动态变化,而不是主观的臆造或杂乱无章的拼凑。”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两个方面,“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易经的核心理论。易经八卦又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根据观察,我发现,王天成的筋脉尽断,但是从外表上看来没没有什么异样,但是他的奇经八脉却是完好无损,这让我很是惊讶,我是在是想不出,他到底是四域什么原因,而且他身上没有阴气残留,显然不是阴鬼所为。”话到最后,我也是说出了我自己的看法,“而且,如果他是中了黑巫术,应该会有一点迹象,但除了筋脉尽断之外,没有任何的异状。”
“会不会是被人下药了?”郑飞沉吟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