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当长老,要么是给杨家立下了大功,要么就是武道修为足以服众。
一下子跑出来数位,都虎视眈眈的盯着叶孤寒,让只身前来的他,眉头不由紧皱起来。
“这便是你么杨家的待客之道么?”
犹自保持着最后一分镇定,叶孤寒冷声问了起来。
“这……”
一下子就出现这种难看的局面,让杨铁铭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这当然不是我杨家的待客之道,但是你叶孤寒可不算是我杨家的客人,你们叶家可没少盯着我们杨家吧!”
一丝脸面不留,杨烈当即冷声问了起来。
“对的,你们叶家的也能算客人?如果是的话,不好意思,我们杨家不欢迎。”
杨烈话音未落,马上就有长老十分赞同的说了起来。
“一群野蛮人,罢了,罢了,你们杨家这般欺我,公道不要也罢,老夫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手指点过在场每一个人,叶孤寒无比激动的说到。
说完话,嘴上骂个不停,抬脚就向外走去。
刚走到门口,一个长老,就满脸带笑的把手放在了他的肩上,大有将他留下的意思。
“让他走吧!在我杨家杀了客人,终归不好。”
挥了挥手,一个头两个大的杨铁铭,当即让拦路的长老放杨铁铭离去。
不过,他话中之意,只说了在杨家不能动手,并未说出了杨家,依旧不能对他下手。
原意如何,那些长老并不去理会,他们只按自己理解到的意思去做。
如果事后杨铁铭反悔,这等没说清楚的东西,不过是上嘴皮碰下嘴皮,只看谁更能说了。
让开路,几位长老看向叶孤寒的目光,变得精彩起来。
众人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另一件事情身上,至于挑起这一切的杨烈,反倒无人关注起来。
站了一阵,见无人找自己,杨烈也懒得继续呆在这里,转身就回了居所。
回到居所,把门关好,盘膝坐了一阵,让心神静下来之后,这才取出了炼丹的种种材料。
依着玉简里了解到的一切,取了些灵木,在丹炉下方生好火,开始预热丹炉。
热好丹炉,小心控制着丹炉下方的灵木数量,以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这才打开丹炉,把丹方上记载的药草,依次放了进去。
放到丹炉里之后,运转念力,杨烈终于明白,为什么只有念师可以炼丹了。
借助念力,他可以清楚的看到丹炉里药草发生的变化。
要是没有念力,看不到药草的变化,炼丹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同的药草,起得变化也不尽相同。
有一部分变成了各色的汁液,有一部分则缓缓化成粉末。
把药草放入丹炉,烧了约莫半个时辰,丹炉底部只剩下一团黑乎乎的膏状物质,再看不到一丝药草的影子。
到了这一步,可以说一切方才开始罢了,只要是个念师,做到这些,恐怕都不难。
剩下的一切,才是炼丹真正难的地方。
运转念力,开始尝试着分割起底部的药草精华。
仅仅一滴的念力,在方才不断的观察中,就已经消耗了不少,现在想要让这一团药草精华分成一百份,可是困难的紧。
不分成一百份,也是可以的,那样炼出来的丹药,反倒药力更加精纯,只是也更加大了。
相应的,炼成的难度,也加大了不少。
如果说,一个丹念师,可以炼制三阶丹药,让他仅仅将这一阶聚灵丹分成十份,也未必能成功炼出一粒丹药。
试了许久,杨烈的念力也仅仅将那药草精华,分成了九份。
连三阶丹念师都未必能炼成的大丹,杨烈就更不必说了,连试,他都不想试。
久久不能将药草精华成功分成一定数额,丹炉底部也传来了一股焦味。
没有炼过丹,但闻到这焦味的那一刻,杨烈知晓,这一炉丹药已经炼制失败了。
失败之后,灭了丹炉底下的火,杨烈也开始反思起原因。
在他看来,念力不足,是他失败最大的原因。
不过,这个问题,他一时半会之间,也没有方法解决。
除非能得到修炼念力的法决,让念海中的念力,不再只有稀少的一滴。
穷则生变,无奈之下,杨烈将目光放到了柳羿身上。
身边还有着一位念师,通力合作之下,杨烈相信念力或许足以支撑他炼完丹。
心中有了想法,但念力的恢复,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等到丹炉冷却下来,清理干净里面的东西,和柳羿细说了一阵,便躺到床上睡起觉来。
除了好生休息,恢复念力的方法,杨烈和柳羿并没有找到。
翌日,念力恢复的杨烈,将柳羿一同找了过来。
观察药草的变化,并非难事,杨烈放心的交给了柳羿。
由于杨烈不曾交代清楚,柳羿紧紧观察了三次,并不像昨日杨烈那样,不时就用念力观察一下。
虽然观察的次数少了,但在柳羿的提醒下,及时控制了火候,最终药草还是被炼成精华,变成了膏状,并没有把药草直接炼毁了。
相差不大的效果,让杨烈眼前一亮。
观察的次数少了,的确可以减少念力的消耗,让后续步骤有更多念力支持。
变成膏状之后,杨烈也开始尝试着用念力分成一百份。
没有消耗过的灵力,分割起来,比起第一次要轻松许多。
不久,一百颗形状各异的丹药雏形,就出现在了丹炉底部。
由于是第一次做,再加上念力有限,分割出来的丹药雏形,大得都有红枣大小了,而小得方才之后绿豆大小。
只有少数一部分,达到了念晶中描述的花生大小。
分割完,将丹炉底下的灵木抽得只剩一根,用小火焙起这些分割之后的丹药雏形来。
不大的火力,将丹炉也烧得不至于太热。
靠着这点温度,丹药开始慢慢变干。
当在柳羿的观察下,靠近丹炉底部的那一层不再呈现出膏状,杨烈这才用灵力轻轻翻滚起丹药。
并尽力控制着丹药变得圆润起来,以确保在丹炉中受热更加均匀。
被分割得太小的丹药,没多久就被烤干了水分。
依着念晶中的记载,这时就已然可以让丹炉冷却下来,然后取出丹药。
绿豆粒大小的丹药,也有效果,只是服下之后,持续的时间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或许一个时辰都不到,就失去效果了。
并且,一旦取了这些丹药,剩下那些还处在成丹阶段的丹药,将彻底废去。
没有就此停手,杨烈继续保持着不变的火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符合大小的十多粒丹药,表面终于成功干透了。
太小的,干得太早的,已然化成一堆粉末,那些太大的,此刻还有不少地方呈现出膏状。
仅仅第二次,能炼出十多粒丹药,着实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了,杨烈也不贪,当即灭了最后一根灵木上的火。
等到丹炉冷下来,杨烈这才揭开了丹炉的盖子。
将十几粒丹药尽数取了出来,放在掌心仔细观察了起来。
有些或许是在利用念力帮着翻滚成型的过程中,时间上控制得不得当,有些地方,已经焦了,捏开一看,里面尚且保持着膏状。
还有几粒,在最后一次的观察中,分明炼制的很好,但似乎在等丹炉冷却的时候,被余温给烤焦了。
真正成丹的,只有两粒。
第二次炼丹,这问题依旧不少,但对于杨烈来说,即便只炼出两枚丹药,却也是成功炼出了丹药。
拿出一个郝萌送的玉瓶,把两颗丹药尽数装了进去。
收好一切,杨烈转而和柳羿聊起两次炼丹的经历,希望他能帮着改进一番。
虽然能看出几分问题,并吸取教训,但毕竟当局者迷,有个放心的人帮着分析一个,并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