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56400000002

第2章 《论语》篇

本卷典故均来自儒家经典,主要来自《论语》《诗经》《左传》《孟子》《荀子》《周易》《礼记》以及《尚书》中的典故。

升堂入室

【释义】原来比喻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差别,后来多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能方面的造诣高深。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故事】孔子的学生非常多,其中有个名叫子路的,他个性勇猛豪爽。

有一次,子路在弹奏瑟时,孔子听出琴声里充满豪放勇武的肃杀之气。孔子主张“仁”与“中庸之道”,见子路所表现的与自己的主张不合,就说:“你的琴声太狂放,你一点都不像我的学生。”其他学生见孔子如此评论子路,从此再也不敬重子路了。

孔子得知此事后,意识到其他学生误会了他的意思,就为子路辩解:“子路的学问已达到登堂的水准,只不过尚未达到入室的境界,你们千万不能看轻他。”其他学生们听完孔子的话,又像以往那样尊敬子路了。

名正言顺

【释义】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上说得通。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事】鲁定公沉迷酒色,孔子大为不满,就带领学生们来到卫国。卫灵公言而无信,只给子路一人安排了官职。孔子只好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另谋出路。卫出公继位后,派子路去请孔子到卫国辅政。孔子对子路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死而无悔

【释义】形容态度坚决。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故事】有一次,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跟随着保护孔子。子路说自己像箭,不必要费尽心思读书了。孔子说,读书有好处,可以使人变得有勇有谋。于是,子路问孔子,如果三军当统帅时,应该依靠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一起去打仗,跟有勇有谋的人一起去打仗,即使是战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分崩离析

【释义】形容内部发生祸乱。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故事】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康子住在费邑,他虽然只是个卿大夫,但权势极大,甚至超出时任国君鲁哀公。季康子为了扩大和巩固权力,想并吞附近的小国颛臾。

冉有和子路当时是季康子的谋臣。他们一起去求教孔子如何对待这件事。孔子批评冉有和子路不该不阻止季康子,他们都推卸责任。

于是,孔子对他们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批评:“治理一个国家,不必去担忧土地和人口有多少;应该多去想想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定了,国家就会富强。这时,再施行政教来广泛招致远方的百姓,让他们安居乐业。你们辅佐季康子,使远方的百姓离心、不来归附,百姓有异心而不和,国家内部分裂。在自己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情况下,你们还想武力吞并颛臾,我看,恐怕季康子的祸患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啊!”

道听途说

【释义】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故事】春秋时,齐国有个叫毛空的人,喜欢听小道消息,然后再把小道消息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

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觉得非常稀奇,就去讲给艾子听。毛空说:“有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见艾子笑了,他又说:“那天,天上掉下了一块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艾子笑着问:“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改口说:“噢,那就是二十丈长。”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艾子笑着问:“那只鸭是谁家养的?那块肉掉在了哪里呢?”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人说的。”

后生可畏

【释义】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前途。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罕》中:“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故事】孔子在游历时,遇见三个小孩子,其中两个正玩耍,一个站在旁边。孔子好奇地问站在一边的孩子:“你怎么不和他们一起玩啊?”

小孩回答说:“打闹能害人性命,拉拉扯扯也会伤人身体。进一步讲,如果玩耍时撕破了衣服,那么也没什么好处啊。我不愿意和他们玩。你有什么奇怪的呢?”

过了一会儿,小孩用泥土堆成城堡,坐在里面不出来,也不给孔子让路。孔子问他为什么不避让。他回答说:“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的,没听过城要避车子的。”

孔子非常惊讶,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说的话如此有道理。

那孩子又说:“我听人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生下来三天就会跑;马生下来三天就可以跟母马行走……这都是自然的事,你有什么大惊小怪呢?”

孔子感叹说:“我如今才知道,年轻人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啊!”

不耻下问

【释义】形容虚心好学。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故事】有一次,孔子去鲁国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向人问这问那的,连细小的事都问。有人嘲笑他不懂礼仪,什么都问。孔子听到议论后,说:“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追求知礼的表现啊!”

当时,卫国大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很有声望。孔圉死后,被授予谥号“文”,人们称之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不服气,认为孔圉的德行不足以授予谥号“文”。子贡去问孔子:“老师,孔圉凭什么可以被授谥号为‘文’呢?”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他被授谥号为‘文’的根本原因。”

患得患失

【释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故事】春秋时,孔子经常与学生们讨论做人的问题。他对学生们说:庸俗低级的人,不要与他共事,因为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会因为害怕得不到而不择手段去得到;当他得到时,却又害怕丢失,想方设法去保护自身利益。像这样利欲熏心的人,会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可能干得出来的。

学而时习之

【释义】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故事】孔子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他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学问,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鼓励学生培养好的品德。为了帮助学生深入钻研学问,孔子传授他们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孔子教育学生的方法受到了广泛赞誉,但他却非常谦虚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一言以蔽之

【释义】用一句话来概括。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故事】《诗经》由孔子最终编撰而成,共计收录了三百零五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孔子在谈到《诗经》时,对其进行总结和评论说:“《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作者的思想是完全纯正的,没有邪恶的东西。”

温良恭俭让

【释义】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在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故事】春秋时,子禹问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打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说,因为他老人家用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去对待别人。自然,别人都愿意将知道的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

学而优则仕

【释义】学习成绩优秀然后被提拔当官。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在郑国得病停留期间,他们在樊迟种的瓜地里谈论从政之事。子夏主张,君子应该去当官,学而优则仕,否则留着学问就没有什么用。孔子同意他的观点,只不过又补充了一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成为古代大多数读书人的奋斗目标,而做到仕而优则学的人少之又少。

鸣鼓而攻之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谴责或声讨。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故事】春秋时,鲁国执政大臣季康子主张农田制度改革,承认私人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冉求是季康子的下属,也是孔子的学生。季康子命令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两人意见不统一。孔子生气了,将其当作叛徒,号召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他。

欲速则不达

【释义】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中有记载:“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故事】春秋时,孔子年轻时当过赶马的车夫。从御术中的“起乘转合”中,他悟出了许多人生道理。“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是其中之一。在周游列国途中,孔子给学生们讲述他悟出的那些道理。子路笑孔子政治上到处碰壁。孔子用欲速则不达来回答子路。

朽木不可雕

【释义】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有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故事】孔子的学生宰予,善于言辞,说起话来娓娓动听。起初,孔子很喜欢他,以为他一定很有出息。可是,不久,宰予就暴露出懒惰的毛病。一天,孔子给学生讲课时,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学生去找。过了一会儿,去找的学生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孔子听了,很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不能粉刷墙壁。最初,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跟他说的一样;现在,我听别人的话后,就要考察一下他的行为举动了。从宰予起,我改变了人生态度。”

敬鬼神而远之

【释义】敬之而不亲近之意。指对某些人所持的一种态度,既不愿理睬他,又怕得罪他,对他客客气气,绝不接近。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他两度在卫国推销“仁政”都没获得重视,只好去陈国。经过宋郑两地的劫难后,继司马牛病后,孔子也相继得病,一度昏迷。子路让孔子向鬼神求祷一下,孔子一向敬鬼神而远之,坚持他“富贵在天,生死有命”的观点而不求祷。最终,孔子的病慢慢好起来了。

三月不知肉味

【释义】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他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故事】孔子年轻时在季府赶车。他曾偷偷去季府乐师师襄子那里去学琴,也能弹上几曲。后来,师襄子得罪了季武子,被赶出季府,不得不在外沿街卖艺乞讨。在街头,孔子遇到落魄的师襄子,诉说他当年在齐国听到《韶乐》时三月不知肉味。

杀鸡焉用牛刀

【释义】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故事】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积极推行礼乐。孔子到武城后,听到乐器弹奏和歌唱,笑着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管理。”孔子十分赞许子游推行礼乐的做法。

言必信,行必果

【释义】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时,孔子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修身。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士可以分为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可见,在孔子眼里,讲信用是士最基本的要求。

名不正,言不顺

【释义】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中:“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他们再次到卫国时,卫国政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卫出公赶走父亲而即位。孔子认为,这是“名不正,言不顺”。卫国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币,请孔子为卫出公正名,通过孔子的嘴说卫出公即位是名正言顺的。孔子严正地拒绝他的要求,坚决不承认卫出公即位名正言顺。

听其言而观其行

【释义】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从陈国逃往蔡国后,孔子和学生们也没得到蔡国国君重用。他们常发“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感慨。一天,孔子发现学生宰予中午还在睡大觉,气得说宰予是朽木不可雕。学生们赶紧来安慰孔子。孔子说,今后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好自为之。

老而不死是为贼

【释义】责骂老而无德行人的话。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宪问》中:“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故事】春秋时,原壤母亲病故,原壤并不痛苦反而唱歌。孔子认为他不懂礼法。原壤双腿伸长坐在席上,等孔子到来。孔子责备他说:“你少时不逊顺,对长辈缺少恭敬,长大也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到年老还不死,你就会变成害人精。”

四海之内皆兄弟

【释义】表示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

【故事】司马牛有一次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不懂这话,又问:“不忧愁,不害怕,就叫作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所以内心毫无愧疚,还有什么可忧愁、可害怕的呢?”司马牛告辞孔子后,见到他师兄子夏,忧愁地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的死与生,由命运安排,富贵由上天来安排。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你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

【释义】绝不能容忍。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故事】春秋末年,鲁国贵族季孙操纵朝政大权,把鲁昭公赶到齐国,把鲁哀公赶往卫国。季孙更为放肆,令人在家里表演八佾舞。而八佾舞是天子才有资格欣赏的舞蹈。这严重违背了周礼,僭越了礼制。得知此消息,孔子气愤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故事】春秋时,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碰壁后,在冉求帮助下,他们回到了鲁国。把持鲁国政权的季康子嫌孔子太老,没有重用他。孔子认为,他与季康子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孔子干脆闲居起来,专心著述,编辑整理《诗》《尚书》《礼》《乐》《春秋》等书籍。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释义】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故事】春秋时,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卫国、郑国、陈国、晋国等国碰壁后,孔子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学生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三十岁开始立志弘道,经历不惑之年到现在,感慨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还是要坚持将仁政推销出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释义】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为政》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故事】春秋时,大思想家孔子经常教育人要讲信义。他说了一句著名的话:“作为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那将怎么办。那就好像高大的马车没有驾马的倪,小马车没有驾马的轨,凭什么才能行走呢?所以,为人必须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释义】自己不愿意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故事】春秋时,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回答说:“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廷里,不会遭到怨恨,在家里,也不会招致怨恨。”仲弓感谢说:“我虽然很迟钝,但一定会牢记老师说的话。”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释义】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心。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中:“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故事】春秋时,孔子经常教育其他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去追慕富贵与享受,要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难以成才了。那些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要强多了。”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释义】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故事】春秋时,孔子在鲁国遭到排挤后,带领学生们周游列国。他先后在卫国、宋国等都没受到重视。在赴晋国途中,子路劝孔子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回答子路说,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释义】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中:“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故事】三国时期,曹操出兵40万攻打东吴。孙权召集文武百官研究对策时,大将吕蒙建议在濡须口修筑船坞。孙权称赞他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蒙有远见。”于是,东吴连夜修筑船坞。等魏军到时,东吴的船坞已修好。结果,魏军在这一战中损失惨重。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释义】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乡党》中:“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故事】春秋时,孔子被人们认为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但是,在吃穿住行方面,孔子十分讲究。他的饮食原则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他都不吃。在酒席上吃饭时,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释义】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颜渊》中:“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故事】西汉后期,平庸而贪色的汉成帝整天在后宫享乐。他痴迷班婕妤。班婕妤有文学才华和修养。汉成帝废许皇后立赵飞燕为皇后。为了消灭对手,赵飞燕诬陷班婕妤诅咒皇帝。班婕妤辩解死生有命,世上根本没有鬼神。汉成帝认为言之有理。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释义】指在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

【典故】春秋·孔子《论语·子路》中:“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故事】春秋时,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可使国家昌盛吗?”孔子回答说:“君主爱护臣子,关心他们,上下一心,国家就可以兴旺。”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吗?”孔子回答说:“君主说了一句话,如果下边的人不敢提反对意见,久而久之就会走向灭亡。”

同类推荐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人类历史未解之谜全集

    本书立志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些人类历史未解的谜团,分别从外国军史谜团、中国军史谜团、历史疑云、名人疑案、古老的文明、传说中的历史、迷雾重重的宝藏这七个方面向读者一一展示了人类历史所存在的扑朔迷离、神秘奠测的谜团。此外,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将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谜题以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话题,借助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披露出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再现历史的丰富与变幻。
  • 美国文化管窥

    美国文化管窥

    本书是院级教研立项“美国文化研究”的结项成果,包括对待美国文化的心态与做法,感受得州的自然与文化,印度人说英语对我们的启迪等内容。
  • 古代阵法

    古代阵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阵法》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阵法》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中国古代阵法的产生及发展、春秋前十大古阵、几大古代重要阵法、古代历史传记以及传说中的阵法、古代阵法在古代军事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等内容。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热门推荐
  • 唯有安然如故

    唯有安然如故

    一个以吃好,睡好,玩好为终生理想的普通小女人嫁给了一个可以实现她这个伟大宏愿的丈夫后的婚后生活文!
  • 风吹夏沫

    风吹夏沫

    她第一次听说他,是在同学口中。而她第一次遇见他却是在那尴尬的瞬间。却不想命运的齿轮会在他们身上缓缓的转动。一次次尴尬的遇见,他们悄然住进了彼此心中,而后来的后来他们终于成为了大学恋人中的一对。一次次的危机与磨难接踵而来,可他们却从未放手过。他说她是他心中最美的一朵花,而她浅笑着亦说他是她眼中最晶莹的一滴泪。可是最后的最后泪凝了,花谢了。在茫茫人海中他在也找不到他的花,而她再也流不下她的泪。风吹夏沫,记忆成殇。爱在最美的时光,你却离开了我的身旁。
  • 道者杀人经

    道者杀人经

    佛陀杀人,屠刀放下,立地成佛道者杀人,一经入道,永不回头
  • 坐拥天下:萌女桃花朵朵开

    坐拥天下:萌女桃花朵朵开

    闲着无聊,痞女军官纪酒让一个神棍算命。算着,算着,他给我算到古代去!说什么命里注定七情不可缺,还说本不是现代人?我特么……呼你一巴掌,巴掌没呼到,人已到了古代。纯情小侍卫:“我……我都被你看过了,你要负责……”邪魅教主:“女人,摸过了,还想跑?”傲娇王爷:“哼,你那个什么手机,快点给本王!”高冷冰山西域王子:“我要你做我的王妃!”霸道无情神医:“信不信我在你身上下一种欲仙欲死的药?那还不跟我在一起?”腹黑病娇乞丐:“他们看你好久,我要杀了他们!”地下冷情帝王:“跟你两世,酒儿,想怎么样?”纪酒表示,她受不鸟啊!
  • 凡世拥西

    凡世拥西

    战乱时期,报恩的狐妖拯救了恩人的儿子,并且将其抚养带大,并传授千年功力,使一个凡人拥有不死之躯,并拥有强大的超自然法术。奇怪的是他从出生时就没有心跳,英俊的外表下却活的如行尸走肉...直到遇见卡西,机缘巧合下解开了他冰封百年的心。河外星系的外星人考察队在地球上完成最后一项考察时遭遇了地球大毁灭,仅剩一人。并无意间知道了地球上一批极端分子正在准备通过控制人类,控制整个宇宙的阴谋。并非法转卖劳动力给U星球。一场因为爱延伸至保家卫国的硝烟即将拉开......
  • 夏晚之星辰的相识虐恋

    夏晚之星辰的相识虐恋

    她是个可爱的小女生,但家庭富裕,容貌绝代,有无数人都羡慕嫉妒她!她身上发生了残忍的故事,父母的无故身亡,年仅十五岁的她支撑着家,她带着年幼的妹妹,把父亲的财产变得强大,她原来可爱的性格变成了冰冷。因为她不能对外人她自己的另一面。为了妹妹她什么都可以做,她蓝星陌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她对男人不屑,可她却爱上了他。他是个富有家庭的少爷,风度翩翩的花花公子,只到遇见了她,他变得只为她专一,她受到什么伤害他恨不得那人是他,却想不到自己既然误会了她,只到她离他而去,他才后悔,他发誓他上官云辰一定要找到她。她是否会原谅他?他俩会不会有结果呢?
  • 潇然属意

    潇然属意

    一个步步为营的时代,一个个身世秘密的解开。
  • 五彩荒年

    五彩荒年

    故事取材自真实故事。主角广羽,是个刚刚升入高中的,长得不帅,不谙世事,缺乏包容心,成绩平平的普通学生。直到一个叫“丹”的女孩进入了他所在的班级,他认为他的生活开始改变了……[现已完结]。
  • 纨绔富二代

    纨绔富二代

    大学生周星星使出浑身解数发誓要把美女校花泡到手。但是表面上很美看似优雅、家境富裕的校花却有不为人知的一面,真是要人命呀!长时间的相处,周星星明白一个道理!校花不是那么好泡的!泡校花就像吃泡泡糖,一旦粘上,甩都不好甩!给我当保姆?校花大小姐你开什么玩笑,我家境贫寒请不起你!况且你什么都不会做,还给我当保姆?恩?什么?你要跟我走?我四处打工,漂泊不定,流离失所,还得带上你这么个累赘?关键你在我怎么泡妞啊?平凡家庭出生的周星星从小就有出人头地的梦!那大学毕业的他,又能否白手起家打拼出一世荣华?
  • 复仇女王之嗜血归来

    复仇女王之嗜血归来

    苏小凡,人如其名,很平凡,可是她的人生却一点也不平凡。此生她爱过的男人的狠心抛弃,唾弃,父母的利用哥哥的伤害。朋友的背叛,伤的她体无完肤……她一直都以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优秀,所以他们才都讨厌自己,可是没想到的是他们想要的不是她的谦让,原谅,而是她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