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你说着话我就不爱听了。人嘛,总得有点娱乐爱好。你说吧。拍照和唱歌你选哪个?”王文雪说完就拿着相机对准林萧萧,仿佛随时准备开拍。
林萧萧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好吧,我选唱歌吧。”
闭起唱歌来,她更不愿意拍照。她对照相有种莫名的恐惧,总感觉在那一瞬间把人定住后,人可能就永远留在那一刹那里了。
所以她每次在拍照前都会紧张的手心冒汗。
也因此,她只有摆着严肃脸的证件照,其他的照片都没有。忘了,还有与聂云臻的结婚照。她还记得,那天无论摄影师怎么逗她和聂云臻笑,他俩就是挤不出笑容。
“哇!鼓掌鼓掌!”王文雪带头鼓起掌来。在她的带动下,连聂云臻都鼓起掌。小黑由于在开车,没办法鼓。他投给王文雪一溺爱的眼神。
林萧萧清清嗓子后变唱了起来:“我多么渴望找到天堂……”
一曲唱毕,车里彻底安静下来。
林萧萧见他们都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忙低下头,羞红了脸,讪讪道:“我都说了我唱歌不好听的。被我吓着了吧!”
“不,不是!萧萧,你唱歌真是太好听太好听了。我在你面前自卑,我以后再也不在你面前唱歌了。”王文雪半天后才哭丧个脸说道,为一开始表扬自己唱歌好听而感到羞怯。
“哪有。我唱的的不好的。”林萧萧谦虚地说。
她小学时候,也算是学校里的文艺分子。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业上,以祈求能够让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所以,自从她上了初中后没有再参加过任何文艺汇演。
“你唱的很棒!”一旁的聂云臻忽然飘出一句话来,宠溺地摸摸林萧萧的头发,“真的,很好听。”
“谢谢!”林萧萧接受了他们的赞美。两人都这么说,若她还非说自己唱的不好的话,也就太矫情了。
车子渐渐驶离市区,高楼大厦渐渐退出他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参天的大树,一片连一片的农田,还有独门独院的农家小院。
好久没看大这些的他们都连声说道:“环境好好,好惬意。”
聂云臻笑笑没说话。
车子上了高速后,开的飞快,也没太多景致可以观看,聂云臻、林萧萧和王文雪都犯起困意。三人都闭上眼睛安静地坐着修养身心。
几小时后,车子在梨花里小镇的入口处停下。四个人到预先定好的宾馆住下来后便去小镇上逛逛。
这是个有着两千五百年历史的古镇,还是保持着原生态的居民环境,没有人来开发,也没有人来投资。
虽然蔽塞,但远离尘嚣,没有快节奏的事务,也没有快节奏的交通工具,一切都慢悠悠地,让来到的人一下心就静了。
聂云臻很小的时候,随父亲回来过几次。沈希文自然是看不上这里的,所以每次回来都只有聂云臻和聂胜海。
聂云臻的爷爷奶奶前几年也相继去世,他也很久没来了,一到了这里,儿时与父亲相伴玩耍的记忆呼之欲出。
他的心变的柔软,他还当期临时导游:“这里曾经被不少古代文人称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偶尔路上有当地的居民看到他们四个外来的人,都投来好奇友好的目光。一个老阿婆主动打招呼:“年轻人来我们镇上玩啊?”
“是啊,阿婆。你们镇上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吗?”王文雪甜甜一笑,热情的扶住阿婆的胳膊问道。
“多了啊。有许多值得一看的老宅。我们这里都是原汁原味的古建筑,有砖雕门楼、牌坊等等,你们沿着这条街走就成。”阿婆热心地为他们指路。
“谢谢阿婆!”王文雪乖巧地说完,拽起小黑径直往前去,“走,我们去古宅探险。”
聂云臻和林萧萧跟在他们身后,慢慢地往前走,仿佛在感受这条青石板路的每一声呢喃。
渐渐地,小黑和王文雪离他们越来越远,林萧萧想打电话喊住他们,生怕他们待会迷路。
就在她要拿出手机拨打的时候,聂云臻将她的手握住:“没关系的,就让他们自由活动吧。有我在,他们不自在的。”
“你还挺有自知之明啊,谁让你整天严肃的板着脸呢!”林萧萧到了这之后,就觉得心境开阔不少,暂时忘却了烦扰,与聂云臻打趣起来。
“习惯了!”聂云臻言简意赅地回答。
林萧萧转念一想也是。他在公司的时候,如果整天嬉皮笑脸,估计别人也不会把他当回事,合作生意伙伴更是会觉得他靠不住。
忽然,林萧萧驻足聆听,有一种能直达人心弦的声音传来,就像是在拨弄人心一般。
“怎么了?”聂云臻见她停下脚步,闭着眼睛很享受地站在那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奇地问道。
“嘘!”林萧萧拿手放在唇角边,示意聂云臻不要说话,静静听。
聂云臻学着她的样,于是,他也听到了那一丝丝很清远的声音,仔细一听,又仿佛近在咫尺。
他很熟悉,那是古琴的声音。他也知道这琴声是从哪传来的。
他拉起林萧萧的手,带七拐八拐,拐进一条黑黑的小弄堂。
林萧萧没有走过这种特殊的建筑,里面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她紧紧拽住聂云臻的衣袖,小声问:“我们去哪?”
随着往前走,琴声越发清晰。
“带你去弹琴人的家啊!”聂云臻坦然地说道,“别害怕,这种弄堂叫暗弄,是这里非常有特色的游玩点。我小时候跟我爸回来,经常在弄堂里躲猫猫。夏天来的时候,搬个小凳子坐在弄堂里,凉爽的很,根部不用开空调……”
聂云臻难得会一次性说这么多话,一般都是越简单越好。
不知不觉,在他的话语间,他们已经穿过弄堂,站在一处别致的两楼两底的小楼房前。
门口是那种石库门样子,暗褐色的木门延及旁边的墙壁上,都绕满了爬山虎。
聂云臻正欲抬手敲门,木门“吱吱呀呀”的打开了。
里面出来几个小孩子。
看到聂云臻和林萧萧站在门口,都忍不住回头看看他们,又拔腿就跑,还不时发出笑声。
接着,门里走出一五十多的中年男子,留着到肩膀处的头发,还有一把长胡须,黑白参半。他看到聂云臻愣愣的,好像在仔细探究来者是何人。
“明叔叔,还记我吗?”聂云臻主动问道,一点都不是冷冷的,而是非常谦和有礼。
“哦,是云臻啊,你几年没回来了咯。明叔叔都快不认识你了。来进来坐坐,今天怎么有空回来看看?”被聂云臻成为明叔叔的人边往里走边说道。
“带几个朋友回来看看,一直在城里,心里闷的慌,就回来看看。”聂云臻说。
“这是你女朋友吧!”明叔叔注意到一直在旁边安安静静听他们说话的林萧萧。
林萧萧立马扬起头对着明叔叔灿烂一笑。
聂云臻搂过她,难得不正经地笑嘻嘻说:“不是女朋友,是老婆了。”
“挺好,挺配。”明叔叔边微笑边颔首。
“明叔叔,我们刚才在街上听到你的琴声,萧萧她特别喜欢,所以我带她来拜访您。您能再为我们弹一曲吗?”聂云臻诚恳地邀请。
“行啊。”明叔叔爽朗地笑道,“有人喜欢我的琴声,我很开心。最难觅的就是知音人啊!就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我现在就教教小孩子弹琴,可是,真正懂我琴声的有几人。哎!”
说到后来,明叔叔有点忧伤。不过很快,他投入到抚琴中去时,他的情绪就高扬起来。
他弹了一首《平沙落雁》,林萧萧听了,便觉得心像是受到鼓舞,有种想振翅高飞的感觉。
一曲罢后,聂云臻与明叔叔又闲聊一会,便带着林萧萧穿过暗弄回到老街上。
两人沿着老街一直向东走,在他们的右手边就是小镇的母亲河梨水。
小河静静地,蜿蜿蜒蜒往东流去,水质比城里的好许多许多,清澈见底,还有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林萧萧挽着聂云臻的胳膊行走在青石板路上,好奇地问:“这里的地名为什么都带梨花的梨字呢?”
“因为在两千五百年前,这儿还是个村落,村子的南边种了许多片梨树林。一到春天,成千上万的梨花竞相开放,煞是好看,吸引不少外乡人来游玩。到了秋天,梨树结的果子就成为村里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梨花里这个名字就流传下来了,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吧!”聂云臻款款道来。
他也都是听聂胜海说的。这个小镇有许多许多的人文故事,以前,每次回来,聂云臻都会缠着聂胜海讲,可是,随着年龄的渐长,许多故事他已经淡忘。
“叮叮叮。”林萧萧刚听聂云臻讲完小镇名字的来由,她的电话便响了起来,林萧萧对聂云臻说:“应该是小雪他们吧!”
拿出来一看,果然是的,她接起:“小雪。”
“萧萧,你们在哪呢?我们一圈都逛完了。”王文雪兴奋高昂的声音穿透过来。